国外网络学科导航比较分析与经验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科论文,启示论文,国外论文,经验论文,网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DOI:10.13663/j.cnki.lj.2014.07.014 美国数字图书馆联盟(DLF)和图书馆与信息资源联合会(CLIR)连续三年的研究报告中,都将数字学术资源作为研究专题,可见全球对科学信息资源组织和利用的关注程度之高。事实上不管是传统图书馆时期还是数字图书馆阶段,学科服务一直都是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一项重要使命,而学科服务实现的核心内容是构建一个快速、高效、方便的学科信息聚合平台。与学科服务密切相关的一个概念是“学科导航”,是指按学科门类将学科信息、学术资源等集中在一起,以实现资源的规范搜集、分类、组织和序化整理,并能对导航信息进行多途径内容揭示,方便用户按学科查找相关学科信息和学术资源的系统工具。国内外典型的学科导航网站主要有英国的Intute、美国的Infomine、澳大利亚的学术与科研图书馆网络、德国的SSG-FI以及中国的CALIS重点学科网络资源导航门户等。令人遗憾的是,国内外的这些学科导航网站并没有实现其预期的功能,使用效率并不是很理想。据统计,CALIS重点学科网络资源导航门户中73.51%的资源从未被用户点击,很多服务处于关闭、更新缓慢、访问不畅通的状态。可见,学科导航服务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迫切需要寻求一些新的思路与方法,提高学科导航服务的效率与质量。目前,关于网络学科导航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网络导航的基本理论[1-2],学科导航服务现状调查与分析[3-4],用户视角的学科导航服务优化[5-8],国外某学科导航系统及其经验借鉴[9-10],国内外学科导航服务比较[11-12],学科导航模式[13-16],图书馆学科导航建设[17-19]等。文献调查结果表明,虽然国内外有一些关于学科导航系统、模式、建设经验等方面的研究,也有一些国内外图书馆学科导航比较的研究,但是从宏观的视野对主要国家的学科导航服务进行比较等方面缺少应有的关注。考虑到已经有文献对国外的学科导航进行过介绍,学科导航系统的数量也很多,本研究选择各国具有代表性的网络学科导航系统(英国的Intute、美国的Infomine、澳大利亚的AARLIN以及德国的SSG-FI)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网络调查方法,对其现状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提炼出国外网络学科导航的经验,为我国网络学科导航服务的提供参考。 1 国外网络学科导航现状 1.1 英国的Intute 由于经费原因英国的Intute(http://www.intute.ac.uk/)在2011年7月停止更新,但是目前其现有的资源还是可以访问,并且作为早期的英国学科信息导航,Intute的代表性非常强,所以本文选择其作为分析的对象。Intute全称为Intute:social science,是英国最大的学科信息导航网站。自1996年的electronic Libraries(eLib)开始,后来由Birmingham、Bristol、Heriot-Watt、Manchester、Manchester Metropolitan、Nottingham、Oxford7所大学联合创建Resource Discovery Network(RDN)。RDN整合了英国社会科学信息门户(SOGIG)、生命科学资源导航(BIOME)、物理科学信息门户(PSIgate)、工程数学计算机信息门户(EEVL)、地理学与环境科学信息门户(GE source)、人文科学信息门户(Humbul)、艺术与人文信息门户(Artifact)及社会科学门户(Altis)8个非常有名的学科信息资源门户网站。2006年7月,RDN更名为INTUTE。 INTUTE主要提供按学科浏览网络资源和检索网络资源两种信息获取途径,前者将网络资源按照学科主题分为19个导航链接,后者还提供“Advanced search”,可以选定“Subject areas”、“Resource types”、“Country of origin”、“Order by”、“Display”等选项来控制检索的结果,如果遇到问题还可以点击检索界面的“search help”链接获得帮助。“Virtual Training Suite”是INTUTE学科导航网站的特色功能,提供TUTE本身的培训服务和虚拟培训,由Bristol大学负责。另外,INTUTE还有“All Services”栏目提供该网站全部服务的指南;“Support for”栏目为学生、教职员工、图书馆员、技术人员等提供使用INTUTE的指南。 关于NTUTE的管理,NTUTE有一个执行委员会,负责其策略及发展方向以及全部的管理工作,分为科学技术、人文艺术、社会科学、健康与生命科学四个主题小组,每个小组由不同的学校负责,负责本主题的数据建设和维护。由于NTUTE会对网络资源进行评估,有一套包括资源选择评价标准、资源编目的元数据格式、资源的分类标准、资源的管理与维护细则等完整细致的工作规范,所以他提供的网络学科资源质量比较高,受到高校学生、学者、研究人员的欢迎。 1.2 美国的Infomine Infomine(http://infomine.ucr.edu/)是一个为高校学生、教学科研人员提供网络学术资源的虚拟图书馆。Infomine起始于1994年California大学River side分校图书馆的项目:iVia开放资源虚拟图书馆系统。从1999年3月到2004年6月,iVia Project先后发布了10个版本的iVia系统软件。2009年,iVia Project结束,其源代码可以通过访问SourceForge.net获取。iVia是INFOMINE的平台,它将专家和机器整合在一起,进行资源收集、创建和管理,使之成为图书馆组织网络信息资源、开发网上虚拟图书馆的成功实例[20]。后来陆续有Wake Forest、California State、Detroit-Mercy等大学图书馆加入Infomine项目,目前INFOMINE的成员主要由来自这些大学的人员组成,分为“Content Development Team”、“Programming and System Administration Team”、“iVia Software Team”等团队。 与英国的Intute一样,Infomine也提供检索和浏览两种访问网络资源的途径。浏览功能按照Biological,Agricultural & Medical Sciences,Business and Economics等9个学科主题对网络资源进行组织,检索功能还包括高级检索,Infomine的高级检索功能比较完善,其界面如图1所示。“Search Tips”栏目提供检索指南,“What's New”栏目提供RSS订阅服务,“Data Fountains”是一个全国网络信息资源共享的项目。另外,Infomine网站还有“Site Map”、“Infomine Blog”、“Suggest a Resource”、“Feedback”、“Email Alert Service”、“Customize”、“iVia Portal Software”等与用户进行互动的功能。

图1 Infomine的高级检索界面 Infomine提供包括网络网络数据库、电子期刊、电子书、电子公告、邮件列表以及图书馆在线分类等有用的网络资源服务。Infomine的研究和开发的领域主要有两个方面:web资源爬行(web crawling)和元数据分配(metadata assignment)。web资源爬行主要采用一系列的类似于蜘蛛爬虫、网络机器人等工具发现新资源,元数据分配是指采用iVia软件自动元数据分派功能分配不同的字段内容。 1.3 澳大利亚的AARLIN 澳大利亚的学术与科研图书馆网络(The Australian Academic and Research Libraries Information Network,AARLIN)(http://www.aarlin.edu.au/),始于1999年。AARLIN是一个全国性的学术图书馆网络,目标是提高各大学图书馆的资源共享水平,由澳大利亚大学图书馆理事会(Council of Australian University Librarians,CAUL)和澳大利亚大学信息技术监理会(Council of Australian University Director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CAUDIT)联合开发,由9所大学图书馆与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共同合作。2001年,CAUL与CAUD IT申请到澳大利亚科研理事会(Australian Research Council,ARC)的资金,开始进行AARLIN项目的建设,由19所大学图书馆与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共同合作,分两个阶段进行。同年,AARLIN又从澳大利亚教育、科学与培训部(Department of Education,Science and Training,DEST)获得282 139万美元的资助进一步开发AARLIN系统,其成员机构增加到21个。 AARLIN提供文献检索(Document Retrieval)、个性化定制(Customization)、最新文献提醒(Literature Alerts)、定题服务(SDI Service)和上下文相关服务(Context Sensitive Service)等服务。AARLIN筹划初期在La Trobe大学设立了AARLIN项目办公室(AARLIN Office),下设三层管理体系:筹划指导委员会(Steering Committee)、专家顾问组(Reference Group)、特设委员会、任务组或工作组(Ad Hoc Committees,Task Forces or Working Groups)。 1.4 德国的SSG-FI SSG-FI(Special Subject Guides/SSG-Fach Information,http://ssgfi.sub.uni-goettingen.de/)是德国下萨克森州(Lower Saxony)图书馆和格廷根(Gottingen)大学图书馆的专业信息(SSG-FI)计划成果之一,始于1996年,最开始只有“Pure Mathematics Earth Sciences”,“Geography,Geophysics and Thematic Maps”和“Anglo-American Culture”三个导航。目前,访问SSG-FI界面可以看到四个Guide:MathGuide、Geoguide、Anglo-American Culture以及Forestryguide,其中Anglo-American Culture又包括Anglo-American Culture Guide和HistoryGuide。 SSG-FI网站的学科导航根据学科的不同导航方式有所区别,ForestryGuide和MathGuide主要有“subject catalog”、“source type catolog”等浏览方式和“search engine”检索方式,检索的时候可以选择“Title”、“text”、“URL”等检索入口。英美语言文学与历史学科信息门户(http://aac.sub.unigoettingen.de/en/-Literature/guide/),提供按主题和资源类型浏览以及检索服务,提供包括语言文学(Literature & Language)的主题搜索(Subject Search)和文学导航(Literature Guide)与历史的主题搜索(Subject Search)和历史导航History Guide等服务。英美语言文学学科导航目前提供英国、美国以及凯尔特文学和语言等领域的107 000本书籍和2 200个网站。

2 国外网络学科导航比较 有人提出评价网络资源学科导航建设的通行指标有:资源收录范围、资源收录类型、资源组织体系、资源描述、检索功能、增值服务、更新与维护、建设模式、数据量[21]等。笔者认为一个网络学科导航网站的成功与否与负责建设的机构、经费支持的机构、提供的服务内容、资源覆盖的范围、资源组织的方式以及检索功能的完善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负责导航网站建设的机构本身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网络学科导航网站的质量;而经费支持机构则关系到网络学科导航网站能否得到持续的支持,实现可持续发展;服务内容则是网络学科导航网站能够为用户提供满意服务的关键;资源描述是否规范、资源组织是否遵守一定的标准、原则与政策以及检索功能是否符合用户的习惯等则关系到网络学科网站的可用性问题。限于篇幅,笔者选择表1中的这些指标,对英国的Intute、美国的Informine、澳大利亚的AARLIN以及德国的SSG-FI四个网络学科导航网站进行比较分析。 3 国外网络学科信息导航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通过以上对国外代表性的网络学科信息导航网站的调查与分析,并对这些国家的网络学科导航经验进行总结,可以为我国的网络学科导航实践提供参考。笔者结合CALIS学科导航网站等建设与管理的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为我国网络学科导航的建设、维护与管理提出建议。 3.1 网络学科导航项目应遵守“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 由于网络学科导航网站从建设到管理和维护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直以来经费问题是网络学科导航项目的一个难题。如前文所述,英国的Intute就因为经费的原因而被迫于2011年停止更新。澳大利亚的AARLIN虽然从1999年才开始建设,但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较大程度上提高了澳大利亚各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享水平,到目前AARLIN系统已经成功地构建了可个性化定制的信息服务平台。澳大利亚AARLIN建设采取的是“分步实施”的策略,第一阶段有六所高校参加,构建AARLIN原型系统(AARLIN Pilot Project)并检验其信息服务能力;第二阶段有21个成员机构参加,对AARLIN系统进一步开发。这种“分步实施”的策略是值得借鉴的。事实上,我国CALIS学科导航库的建设采取的也是这种策略。CALIS学科导航库是国家“九五”、“十五”重点建设项目之一,1998年开始由53所高校图书馆合作建设,2006年6月投放使用,建成覆盖11个学科门类,78个一级学科,收录17万多条数据的网络资源导航数据库系统。可见,网络学科导航项目的建设应该遵守“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 3.2 网络学科导航网站维护、管理与建设同样重要 链接的时效性和有效性是网络学科导航网站评价的基本指标,到处都是无效链接、更新频率低的学科导航网站不但不能起到其应有的作用,还会给用户带来糟糕的访问体验,网络学科导航网站的维护、管理与建设同样重要。通过对国外的典型学科导航网站进行调查,除了英国的Intute由于经费资助机构停止资助而导致网站停止更新外,其他三个国家的网络学科导航网站都有专门的机构负责网站的维护与管理。国内方面,笔者选择CALIS重点学科网络资源导航门户(http://navigation.calis.edu.cn/cm/main.jsp)、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的学科网站导航(http://www.sinoss.net/xkdh/)以及中国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化学学科信息门户(http://chemport.ipe.ac.cn/)进行访问。访问CALIS重点学科网络资源导航门户管理学下面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发现,一共只有360条记录,浏览发现近年来一直没有更新,很多资源的访问次数都是个位数甚至0,一些资源的访问出现“无法访问”等现象。可见国内的网络学科导航网站建成后的维护工作做得不好,学科导航网站建立后,缺乏应有的维护与管理,使用效率非常的低。究其原因,应该与学科导航网站的管理模式有关。笔者认为,应该成立专门的组织对学科导航网站的运行、维护与管理情况进行监督,学科导航网站建立起来固然重要,维护与更新也同样重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科导航服务的质量,提高学科导航网站的利用效率。 3.3 网络学科信息资源质量的保证需要规范的制度支持 网络学科信息资源的质量是评价一个网络学科导航网站的重要指标。英国的Intute项目建设的整个过程都有详细的规定和操作规则,包括数据保护、合作共建、最优规模、版权保护、更新维护等方面。它的资源采集政策甚至涉及学科覆盖、用户定位、信息资源的合理性、资源类型是否丰富、资源覆盖的地域及语种等方面。另外,Intute还特别重视分类体系,通过多方调研和参考不同的分类体系,制订自己的指导方针和执行标准。这些制度为Intute网络学科导航网站服务质量提供了保证。反观我国的CALIS学科导航网站,虽然制定了“‘十五’CALIS‘重点学科网络资源导航库’建设实施原则”等规定,但是访问其网站后发现该网站的信息质量与其“追求质量、强调应用、兼顾数量”的总原则相差甚远。有学者研究CALIS学科导航网站后,提出存在“标引质量不高”、“资源组织中没有应用规范词表进行词类规范和词间关系揭示,资源标引仍采用关键词法,不能提供基于语义的模糊检索”[22]等问题。 3.4 技术是网络学科导航高效率地运作的支撑 通过访问国内的学科导航网站发现,国内的网络学科导航服务尚停留在最初级简单介绍方面,采用的技术也仅仅是初级的超链接等,不同来源的学科网络信息的聚合、学科网络信息的深度挖掘等方面有待加强。互操作(Interoperability)是协作网络建设中涉及的一个重要技术问题。AARLIN系统门户与成员馆的局部认证系统连接选择使用简单对象访问协议(SOAP)或者轻型目录访问协议(LDAP)来实现,支持应用Z39.50、Http、SQL等协议对各种类型的数据库、信息资源及网站进行并发检索,运用Open URL协议向用户提供基于上下文的服务(Context Sensitive Service);与本地认证系统相结合,为用户建立个人档案,并根据档案中的资料提供主动推送;通过服务器与IP认证系统相结合,使有权限范围内IP直接登录等[23]。这些技术的使用是AARLIN网络学科导航系统能够有效运行的重要保障。为了保障网络学科导航网站的有效运作,我国的网络学科导航门户网站也应该重视这些技术的应用,并积极联系资源供应商等协作单位,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3.5 网络学科导航需要以用户为中心 通过访问国外的网络学科导航网站可以发现,从信息资源的组织方式,到网站分类体系的设置,到浏览与检索功能的设置,都体现出以用户为中心的原则。如:德国的SSGFI网络学科导航门户的网络学科信息资源按照学科进行分类,各学科的网络信息资源又按照“Subject Search”和“XX Guide”的方式进行分类,符合用户使用网络学科信息的习惯;英国的Intute导航网站的“Virtual Training Suite”、“Intute blog”、“E-mail Alert”等栏目提供用户培训与交流服务,在检索框的后面还有“Help”链接;英国的Intute和美国的Infomine都可以让用户将“Search Box”嵌入到用户自己的网站上,方便用户的使用等。国内的CALIS学科导航网站虽然也提供定制分类、定制关键词、收藏记录、保存检索历史、保存检索策略、添加资源评论等个性化服务,但是尚没有提供用户培训、定制、推送等服务,有待加强。另外,CALIS学科导航网站能实现按照一级学科的分类浏览,但是一级学科下面的内容组织方式缺少从用户角度的考虑,用户只能逐页地浏览,不能按照一定的分类进行浏览。如何从用户使用学科网络信息的行为规律出发,优化我国学科导航网站信息的组织方式,提高用户访问学科导航网站的效率等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4 结语 笔者采用网络调查、文献调查、比较等方法对英国的Intute、美国的Informine、澳大利亚的AARLIN以及德国的SSG-FI网络学科导航网站进行调查与分析;从起始时间、负责机构、服务内容、资源组织、检索功能、更新情况等方面对这四个国家的网络学科导航网站的情况进行总结;提出我国网络学科导航的一些启示:网络学科导航项目应遵守“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网络学科导航网站维护、管理与建设同样重要,网络学科信息资源质量的保证需要规范的制度支持,技术是网络学科导航高效率地运作的支撑以及网络学科导航需要以用户为中心等。希望对我国网络学科导航网站的建设能够有所裨益,为我国网络学科信息资源的组织、开发、管理与利用提供一种思路。 另外,笔者认为学科导航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从学科导航网站的建设到学科网络信息的筛选,到学科网络信息的组织,到学科导航网站的管理与维护,任何一个环节都需要一定组织与制度来进行管理与监督,以便保证学科导航服务的质量与效率。总体而言,目前国外的学科导航网站无论是在学科导航网站的建设、学科网络信息的筛选与组织,还是学科导航网站管理机制与维护制度等方面都比国内做得好;国内的学科导航服务兴起了一段时间,也建立了一批学科导航网站,但是通过访问国内的学科导航网站,笔者发现普遍存在缺少严格的学科网络信息筛选标准,缺少系统的学科网络信息组织分类体系,缺乏后续管理与维护等问题。这些问题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我国的学科导航服务才能够得到可持续的发展,才能够为学科用户提供良好的学科导航服务,发挥学科导航网站应有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本文的结论与启示是通过调查后的推理与总结,有待实践的检验。另外,后续研究应该扩大案例的数量,对其他国家的网络学科导航网站进行分析,修正本文的结论与启示。
标签:用户研究论文;
国外网络学科导航的比较分析及经验启示_用户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