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技与改革的辩证关系_科技论文

论科技与改革的辩证关系_科技论文

试论科技与改革的辩证关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试论论文,辩证关系论文,科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加快改革开放、加速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现代科学技术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管理体制的变革,促进了精神文明的建设和思想观念的变革,还影响着人类自身的发展和变化。改革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强大动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科技体制的改革,给科技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力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只有不断深化改革,才能促进科学技术的全面进步。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发展科技与深化改革的辩证关系,努力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学习和掌握现代科学技术,有利于树立科学的领导观念,有利于提高科学的决策水平,有利于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有利于增强科学的管理能力,从而能更好地适应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需要。

关键词 现代科技,深化改革,领导干部。

现代科学技术对加速我国经济发展,提高我国综合国力,以及进一步推进各项改革,促进思想观念转变,都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反之,各项改革的全面开展和不断深化又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强大动力。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四化建设的发展,各级领导干部需要充分认识发展科技与深化改革的辩证关系,努力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不断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和领导艺术。

1 科学技术对加快改革和发展的重大意义

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加快改革开放、加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1 现代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管理体制的变革

邓小平同志说:“现代科学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决定它的发展方向。”[1]纵观人类文明的发展史,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生产力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以电子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新能源为支柱的一系列高新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和飞速发展,这些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将创造许多在原理上和功能上有质的飞跃的劳动手段,出现许多新的生产工艺和流程,提供许多性能优异的新材料,开发强大洁净的新能源,这些都将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更加广阔的道路,使人们可以向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同时,它将引起产业结构的变革,由电子工业、计算机工业、新能源工业、新材料工业、生物工业等高新技术工业所组成的新产业群,日趋兴盛,而一些传统的产业部门开始萎缩。另一方面新技术的应用还使传统的产业部门得到更新与改造。劳动、资金密集型产业将逐渐被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所取代。另外,它还将带来生产组织、管理体制的变革。生产流程由机械化时代的大规模流水线,转变为小批量、多品种的柔性生产线,产品多样化富于灵活性。信息越来越成为企业发展中同人、财、物一样的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这就促使企业对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建立和加强信息资源管理机构,减少大量中间管理环节、层次和人员;劳动组织、生产系统、管理方式趋向分散化与小型化,网络结构逐步取代金字塔结构。

1.2 现代科学技术促进精神文明的建设和思想观念的变革

科学技术不仅能变为直接的生产力,成为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而且作为一种观念形态,参与人们的精神生活,成为人们认识自然和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精神力量,促使人们的思想科学化。特别是本世纪以来,科学技术新的突破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一些传统观念和思维方式,从而有力地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同时,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巨大成就,现代科学技术开始向社会生活的全面渗透,科学的思想,科学的方法,通过各种科学技术手段,广泛深入到人类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科学技术还影响着人类社会的道德风貌,科学的态度,科学的精神,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传播。另外,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为精神生产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和信息库、信息网络的建立,将极大提高知识生产的劳动生产率和知识的传播。随着技术革命带来的生产自动化的发展,人们将逐步从直接的物质生产过程中解放出来,而转向精神生产领域,脑力劳动将逐步成为人们生产劳动的主要形式,精神生产将在社会生产系统中居于主导地位。

1.3 现代科学技术还影响着人类自身的发展和变化

现代科学技术既然引起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因而必然影响人类自身的发展,改造人类本身。首先,它对人类自身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在知识、素质、能力等方面都要有一个大的发展。从知识结构来说,要求从只专一门到掌握多种知识,建立网状的、立体的知识结构;从人的素质来说,要求具有敏感性、灵活性、机动性;从人的能力来说,要求具有创造能力、自我学习和培养的能力、表达思想能力等。同时,它进一步强化了人的本质特征——社会性、能动性以及适应性。随着信息量的剧增,交通信息工具的飞速发展、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强,为人们建立更加直接和更为广泛的社会关系提供了极为有利条件。社会关系网络的日益扩大必然使人们社会性得到空前的强化。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创造性思维的地位和作用突出了,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极大的增长,人类特有的能动性将充分显示出来。适应性表现在要求人们思考问题的习惯把眼界从过去、现在转向将来;要求人们要掌握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从守旧型变成开拓型;从闭关自守型转变为开放型等,以适应日益扩大社会关系网络和急剧加快的生活步伐。

邓小平同志敏锐地洞察到这一历史大趋势,鲜明地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2],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观和关于生产力的学说,对于我们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2 改革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强大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发布以来,我国科技工作在深化体制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和加快科技发展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改革推动、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2.1 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十多年具有无穷生机和活力的改革事业,给我国带来了大发展、大前进,也推动了科技事业的迅速发展。科学技术工作要面向经济建设,促进经济发展,一定要有一个合理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经济体制与其相适应,因此,经济体制改革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强大动力。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活力进一步增强,企业真正成了市场主体。现在,大型企业纷纷建立或吸收科研机构,成为自己的技术开发部门,中小型企业也聘请科研机构作为他们共享的技术开发组织,从而促进了全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另外,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还促进了横向经济联合的发展。加快改革开放、加速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有力地促进了科技工作的蓬勃发展,充分发挥了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逐步建立追求“高质量、高效益、高利润”目标的市场经济模式,实现了经济建设的高效率运转,真正做到了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

2.2 政治体制改革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政治体制改革的长远目标,是建立高度民主、法制完备、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的近期目标,是建立有利于提高效率、增强活力和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领导体制。过去科技组织结构不够合理,独立科研机构太多,低水平重复严重,人员臃肿,力量分散。政治体制改革推进了科技系统的人才分流和结构调整,根据中央提出的“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分流和调整的基本路子(即稳定支持基础性研究和技术基础工作,放开搞活技术开发、社会公益、科技服务机构),逐步建立起结构优化、市场合理、精干高效、富有生机和活力的现代化研究开发体系,提高了我国科学技术的整体水平,增强了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后劲。另外,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的法制建设,这些年来,科技立法工作进一步加强,除了制定各种科技法规外,国家还制定并通过了十二个领域的技术政策,并准备继续制定反映当代技术发展潮流、切合各行各业技术发展需要的技术政策,以指导各行各业技术进步的方向。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有力地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2.3 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学技术的全面进步

旧的科技管理体制存在着许多弊端,比如,科研机构由国家统包统管,研究成果由社会无偿使用,科研、设计、生产互不关联,人才高度集中而又使用不当,科技工作沿用行政手段进行管理等等。其结果,使得大部分研究机构缺乏面向经济建设的活力,广大科技人员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科技事业不能健康全面地发展。因此,必须建立一个灵活有效而又符合我国国情的科技管理体制,以“进一步解决科技和经济结合的问题”[3]。1985年3月,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给科技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科技事业的全面进步。通过改革,大部分科研院所增强了自我发展能力,在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越来越大贡献的同时,自身科技和经济实力不断壮大;进一步确立了科技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指导思想,开始建立起科技与经济、计划与市场有机结合的新机制和新体制;科技整体实力明显增强,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和加强基础性研究等各个层次、各个领域的科技工作都取得了丰硕成果。总之,改革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强大动力,只有不断深化改革,才能促进科学技术的全面进步。

3 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推动改革深入开展

各级领导干部只有锲而不舍地努力学习现代科学技术,不断丰富和拓宽自己的知识面,用更多的科学技术知识把自己武装起来,才能进一步提高决策水平和领导艺术,以适应当前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需要。

3.1 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有利于树立科学的领导观念

目前我国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领域实行的改革,是一次广泛而深刻的革命,这场革命涉及到政治、经济、思想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领域,它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用科学理论作指导,实现领导观念的转变,尤其要树立以下一些新的观念,以更好地指导改革的深入开展:一是系统观念。要求在实际工作中正确处理整体和部分、全局和局部的关系,把握事物整体的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搞好综合平衡、统筹兼顾,实现工作系统总体功能的最优化。一是信息观念。懂得信息在现代社会和经济迅速发展中的重要性,提高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善于在实际工作中捕捉信息和利用信息。三是人才观念。懂得世界上科技的竞争,经济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要善于尊重和爱护人才,充分发挥各种人才的作用。四是未来观念。认识到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城市、一个企业,无论是从事科研活动,还是大规模的综合性的生产、科技、社会文化事业,都必须有正确的发展战略,即立足于过去和现在,又展望未来,预言未来。这些领导观念的树立离不开现代科学理论的指导,学习和掌握现代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横向学科和科学学、人才学、未来学等新兴学科,有助于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思路,树立各种有利于改革发展的科学的领导观念。

3.2 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有利于提高科学的决策水平

科学决策在整个领导过程中居于极其重要的地位,构成了科学领导过程中的中心环节。决策的内容通常涉及本地区、部门和企业单位一些长期、重大、广泛的问题,它关系着本地区、部门的全局工作。传统经验决策凭借判断、直觉和传统的概括方法,现代科学决策则把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广泛运用数学分析、模型和计算机模拟一系列崭新的方法论手段。运筹学、线性规划、决策论、模糊数学等数学新兴分支学科为科学决策提供了基础理论和方法论手段,电子计算机以及各种智能机器系统的出现,使人们可以根据数学模型进行社会领导的“模型试验”,从而获得最佳方案。因此,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熟悉和掌握上述新兴学科理论和计算工具,就有助于提高科学决策水平,进一步做好领导工作。

3.3 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有利于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

科学思维方式是具有当今时代特征的思维活动形式,它从思维主体到理论、观念、手段及一系列特征上,都与传统的思维方式有所不同,是以辩证唯物主义为基础的,具有当代特点的诸思维要素构成的,反映和把握客观对象的现代思维方法。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要有反映当代思维特征的思维方式与之相适应。科学的思维方式具有系统性、多维性、精确性、预测性等特征。系统性要求我们具有整体观念、结构观念、优化观念;多维性要求我们善于纵横比较、全方位观察、交叉式思考;精确性要求我们学会定量分析法、模糊方法、反馈方法;预测性要求我们树立时效观念、未来观念、价值观念。这些科学思维方式都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基础上的,学习和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就有助于科学思维方式的确立和运用。

3.4 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有利于增强科学的管理能力

管理是社会系中联系各级层次子系统的纽带,是社会的生命力所在。在社会系统中,管理是通过信息(各种指令、文件、通知、规定等)促使对能量和物质(主要是人力、财力、设备、材料、能源)进行合理流通,实现流通方向、速度、效率、准确性的最佳配合。

管理对生产力起放大作用,管理的目的在于设法提高被管理系统的放大倍率。管理的基本功能包括计划和预测,组织和指挥,监督和控制,教育和激励,挖潜和创新等。现代管理学的基本原理适用于社会管理、企业管理、科研管理和教育管理等各个方面。它包括系统原理、整分合原理、反馈原理、封闭原理、能级原理、弹性原理、动力原理等。这些基本原理都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具体应用。一个领导干部要在自己的管理工作中更好地运用和实现这些科学原理,不断增强科学的管理能力,就必须锲而不舍地学习和掌握现代科学技术,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用更多的科学技术知识把自己武装起来。

江泽民同志在为《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一书所写的序言中指出:“抓紧学习和掌握现代科技知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各级干部要从事关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高度来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学习科技知识要知难而进,不耻下问,学以致用,持之以恒。”“我们的中、高级干部如果用更多的科技知识把自己武装起来,提高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能力,那么,我们在领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就能够更好地动员和组织亿万人民,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描绘出更新更美的画卷。”

标签:;  ;  ;  ;  ;  ;  

论科技与改革的辩证关系_科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