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住院衰退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分析论文_张敏

长期住院衰退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分析论文_张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张敏 湖北省十堰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湖北 十堰 442000 通讯作者: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陈敏捷【摘要】 目的 分析和探讨长期住院衰退型精神分裂患者的护理心得,并观察其应用效果,以提升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质量,促进其康复.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2年6月~2014年6月精神科进行治疗的50例长期住院衰退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与分析,并对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护理服务, 分析护理心得、观察应用效果.结果 经过科学、合理的护理服务之后,50例长期住院衰退型精神分裂患者的躯体并发症情况均得到有效改善,患者精神衰退的速度也得以控制,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结论 给予长期住院衰退型精神分裂患者药物配合治疗的同时,进行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服务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精神衰退现象. 【关键词】 长期住院;衰退型精神分裂;护理分析【中图分类号】R473.7【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450-02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重性精神病,多发于青壮年,缓慢亚急性起病,临床上往往表现为症状各异的综合征,涉及感知觉、思维、情感、认知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及精神活动的不协调.患者一般意识清楚,智能基本正常,但部分患者在疾病过程中会出现认知功能的损害.精神分裂病程一般迁延,呈反复发作、加重或恶化,部分患者最终出现衰退和精神残疾,但有的患者经过治疗后可以保持痊愈或基本痊愈状态.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是精神分裂症首选的治疗措施,再给予患者科学、优质的护理服务,有助于患者的康复[1]. 为此,我院选取了自2012年6月~2014年6月精神科进行治疗的50例长期住院衰退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与分析,探讨护理心得、观察应用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2年6月~2014年6月精神科进行治疗的50 例长期住院衰退型精神分裂症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住院时间均超过两年,患者的年龄为41~72岁,平均年龄(48±2.4岁).患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个人意志减退,对工作和学期缺乏兴趣与热情,活动减少、离群独处,执行功能下降,认知功能障碍,并伴随着焦虑、抑郁等情感症状. 1.2 护理方法1.2.1 基础护理 基于精神分裂病症的特殊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习惯离群独处,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表现得较为淡漠,缺乏热情与积极性.然而,长时间的独处加上自身的疾病容易导致患者忽略自身的卫生,久而久之,容易造成患者的免疫力下降[2].因此,护理人员必须采取基础护理干预,保持患者的个人卫生.部分患者由于长期卧床休息,有产生褥疮的风险,因此护理人员应当定期为患者、放松肢体.此外,护理人员还应当定期为患者清洁皮肤,以保障患者的个人卫生.对于可以运动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当鼓励、陪伴患者在户外进行简单的锻炼活动,以提高患者的身体素质,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1.2.2 心理护理 在经过系统的治疗之后,精神分裂患者初步进入康复阶段, 精神活动逐渐恢复正常,可以着手准备出院的有关问题.在这期间,患者的心理会产生一系列的变化,心理负担也随之而来,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防止疾病的复发和衰退.基于此,患者应当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患者的不同心理问题,并结合患者自身的特点与实际情况,通过心理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知识进行心理疏导和教育,并且鼓励患者勇于面对疾病,征服疾病,帮助他们树立信息和勇气,以积极的态度配合治疗.1.2.3 病情观察护理 精神分裂患者由于自身病情的特殊性,病情容易波动且反复,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必须时刻注意每一位患者的病情变化,并且针对性地实施有效的护理服务.由于精神分裂症存在认知、意志和表达功能的障碍, 因此精神分裂患者在失去基本的自知能力之后,即使感受到身体不适,也无法正确表述给护理人员,或者是失去表达的意识与欲望.在这种情况下,护理人员必须凭借患者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来判断患者的症状[3].例如患者在服药之后出现表情的变化或者面色的变化,护理人员就能判断用药后是否发生不良反应,并及时采取解决措施.此外,由于患者忽略个人卫生,往往容易导致菌痢发病的情况.一旦护理人员发现患者有脱水症状或者频繁地如厕,就应当考虑患者是否存在中毒性菌痢的症状,并且及时告知医生予以处理.1.2.4 文娱护理 长期住院衰退型精神分裂患者具有活动减少、离群独处的特点,并且伴有情绪低落、认知障碍等症状.基于此,护理人员应当积极开展娱乐、音乐、体育活动,以减轻疾病的衰退,改善患者的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适当地开展文娱活动能够使得患者保持愉快的心情,有利于预防和延缓思维、智能、记忆的衰退,并且配合药物的治疗,治疗效果更为显著.由于患者年龄阶层跨度大,护理人员应当按照患者的年龄、体力、病情以及兴趣爱好等方面出发,因人而异地制定出不同的文娱活动.例如组织下棋、打牌、打球、听音乐、看电视等活动,并且以竞赛的方式鼓励和吸引每一位患者的加入,以提高患者的积极性.此外,护理人员还应当定期开展精神卫生知识的教育与宣传课堂,帮助患者了解与预防疾病.

1.2.5 开放式护理 部分急性精神分裂患者可以通过开放式管理或者家庭化的方式进行护理.开放式管理自身的特性可以让患者充分走进生活,改变住院枯燥的环境以及隔离的状态[4].因此,护理人员应当根据患者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求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策划与指导,对于允许接受院外治疗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当嘱咐其家属积极配合患者的治疗工作,致力于为患者构建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家庭氛围,以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使得患者能够保持身心愉悦,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和治疗.长期住院衰退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是帮助患者恢复健康的关键,因此,家属应当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之下掌握患者的心理动态变化,纠正患者的不良行为,鼓励、陪伴患者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增加与社会大众的交流,提高患者的认知、交流、思维功能.15 结果我院50例长期住院衰退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经过科学、优质的护理干预服务之后,所有患者的躯体并发生情况均得到有效的改善,患者精神衰退的速度得以有效控制,生活质量得到显著的改善与提高.16 讨论就目前情况而言,临床上还没有确切的针对精神分裂症治疗的特效方案.一般情况下,抗精神药物是精神分裂症疾病的首选,但是药物治疗只针对部分患者有疗效,如果病情没有及时得到控制,反而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恶化,最后导致衰退型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表现为感知觉障碍、思维障碍、情感障碍、意识和行为障碍,以及认知功能障碍等.长期住院衰退型精神分裂症的预防和康复护理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作,不能在短时间内一蹴而就.精神分裂症衰退是疾病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无法完全避免的,但是只要通过社会大众的共同参与和支持,就能够通过科学的方式,改善和缓解精神分裂症的病情[5].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是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与社会、文化环境息息相关.基于此,我们应该将精神分裂症上升至社会学高度,并且研究其发生、发展的规律,并且加大对精神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致力于为精神分裂症环节构建一个良好的挖补环境,改善、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存质量.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虽然药物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患者的病情,但是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长期住院衰退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科学、合理、优质的基础护理、心理护理、病情观察护理、文娱护理等护理干预服务,有利于缓解患者的衰退症状,增加患者的生活乐趣,改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给予长期住院衰退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科学、合理、优质的护理干预,对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意义重大,提高整体的护理质量,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痛苦,加速患者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1] 刘怡.长期住院衰退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 2013,02:102-103. 2] 尹竹芳,钟丽珊,梁金娇等.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患者的无陪护护理措施分析[J].当代医学,2013,08:132-133. [3] 李琦,孙锡绢.长期住院衰退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11:2157-2158. [4] 王云仙,沈勤.75例长期住院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无陪护护理分析[J]. 医学与社会,2010,11:91-93. [5] 郭常香,宋瑞荣,孟琳琳.衰退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民政医学杂志,1998,03:174.

论文作者:张敏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12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0

标签:;  ;  ;  ;  ;  ;  ;  ;  

长期住院衰退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分析论文_张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