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现代化国际化的背景问题与发展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趋势论文,中国论文,背景论文,城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已有20多个城市正式提出城市现代化国际化目标,系统地分析考察这一浪潮兴起的背景及发展趋势,无疑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一、中国城市现代化国际化兴起的背景
九十年代以来,先后有20多个城市正式提出建设现代化、国际化(有的为国际性)城市的战略目标,理论界、实际部门纷纷兴起了城市现代化国际化研究、规划设计的热潮。许多城市根据国际上公认的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的标准,参照全球城市现代化国际化的发展动态,结合自身优势和特点,制定了跨世纪的总体战略、分阶段目标,现代化国际化的内涵与对策措施。有的城市已把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目标,列入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和调整之中。中国城市现代化国际化兴起的背景大致为:
1.全球第三次现代化的浪潮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必须加快。
现代化的核心是工业化以及由此导致的现代经济增长。现代化的动力来自于科学技术的变革及其孕育、催生的新的生产力。技术革命、产业革命与现代化几乎是同步发展的。全球已经历三次技术革命、三次产业革命,也经历三次现代化浪潮。在第一次现代化浪潮中,中国不仅没有采取积极的回应,而且失去了一次有利于启动中国现代化的历史时机,这与闭关锁国、封建专制、自给自足及科技教育的落后紧密相关。在第二次现代化浪潮中,美国、德国、俄国、日本卷入了现代化的浪潮,中国也经历了洋务运动、维新运动、辛亥革命和孙中山的现代化构想、启蒙运动等几次现代化的努力,但被随之而来的各种内忧外患扭曲、断送。在第三次现代化浪潮中,既有现代化的辉煌的起步,又经历了主题的偏离,“文革”的十年则使现代化的进程停滞和倒退。中国未能抓住第三次技术革命引起的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机会,与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相比,中国在现代化过程中再次落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再次提出了新的现代化战略,随之而来改革开放加速了中国现代化的推进,城市作为经济发展的先导地区,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便在静静地进行的。由于长期封闭与落后,中国现代化具有明显的“赶超”特征,城市现代化也如此。但三步发展目标理论,则从总体上制定了分阶段任务。现代化的发展离不开国际国内环境,现代化的加速推进需要良好的条件和机遇,中国再一次遇到了现代化的好机会。
2.中国新一轮工业化、城市化的浪潮推动城市现代化的发展,作为12亿人口的发展中的大国,中国必然会涌现出一批现代化城市。
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中国也必须走完工业化、城市化的历程,争取在下个世纪中叶实现第三步发展目标。工业化虽然不等同于现代化,但工业化不失为现代化的核心和主导。工业提供技术装备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工业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基础,促使产业结构的现代化;工业带来城乡格局的变化,促进城乡一体化,乡村城镇化的发展。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变为城镇人口或农业人口变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是一个全球性的经济社会现象。城市化程度反映经济发展水平。中国城市化在1980年以前,发展缓慢,属于被压抑的阶段。1980年以后,城市化超常规发展,但总体水平还很低,全球平均城市水平已达35%,发达国家达72%,西欧北美高达74-79%,中国不及发达国家的一半,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工业化、城市化将是中国近20年内的主潮流,一批基础雄厚、发展前景良好的城市必然会在这一进程中建设成现代化的城市。
3.全方位对外开放及经济国际化趋势必将促使一批现代化城市发展成为国际化大都市。
现代化一开始就注定要打破自给自足和闭关锁国,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在孤立状态下实现现代化。由中国著名经济地理学家胡兆量和加拿大学者福琴教授联合主持的研究课题认为,改革开放是中国城市发展的转折点,改革开放后中国城市的高速成长与新的政策体系有密切关系。进入90年代后,尤其是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之后,中国对外开放呈现全方位、深层次推进格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又为城市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提出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战略目标的城市大多为沿海、沿江、沿边开放城市、内陆省会开放城市和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城市,而且绝大多数是人口100万人以上的综合实力强的特大城市。
二、我国城市现代化国际化进程中,对以下几个问题认识不足,应引起注意
1.对城市建设资金需求估计不足。城市建设,尤其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这是国际国内任何一个城市发展都不可能回避的问题。现在有的城市成立城市建设基金,这是一个好的开端。
2.在经济社会增长中,对可能出现的社会问题估计不足。在现代化生活水平提高的势态下,城市规划建设如果不重视人的基本需求增长,可能会引起各种社会问题。
3.对城市文化需求的提高估计不足。现代市场经济是高文化经济,城市建设要保护历史文化名城,要用文化建设提高社会素质。
4.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危机感和重要性认识不足。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召开了地球首脑会议,通过了21世纪议程,我国也先后制定了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我国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突出,个别城市环境污染已达到和超过发达国家50-60年代污染最严重的水平。环境危机的紧迫性还未形成全社会的共识。
5.对城市时空展拓,也即历史的观念、区域经济的观念认识不足。城市是一个过程,现代化城市,必须研究城市的历史背景及未来发展趋势,要把城市现代化融入整个国家现代化的洪流中去思考问题。城市建设更要有区域的观念,研究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主体功能、区域经济特点及城市体系结构的效益问题。区域科学是本世纪60年代以后的事,中心地理论、增长集合理论、点轴开发理论等已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建设领域。我国一些城市已开始进行这方面的偿试。武汉市提出“城市——区域开发共同体”,形成大都市圈。建设现代化城市必须具备全新的时空拓展观念,局限于母城小打小闹、孤立发展是谈不上现代化的。
6.对城市特点认识不足,赶超型战略突出,创新战略较少。城市因其不同的基础条件不同的自然地形和自然环境,都有其自身的特点。香港是现代化城市,芝加哥也是现代化城市,但两者特点殊异。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我国城市战略赶超型突出,如“北方香港”、“东方芝加哥”等。事实上,城市现代化没有一个标准的模式,既有发展阶段之差异,又有城市功能的区别,抓住城市特色进行规划建设,才能在现代城市之林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中国现代化国际化城市规划建设的趋势
1.中国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山水城市”观点重新引起重视
中国城市把山水作为城市构图要素,山水与城市浑然一体,蔚为特色,形成这些特色的背景是中国传统“天人合一”哲学观。所谓山水城市,即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是融自然与现代化于一体的城市。山水城市的主要思想,一是超然于城市之外的区域地理观,二是城市选址追求背山面水,三是有法无形,因势利导的倡导性规划思想。
2.特大城市开始注重城市中心商务区(CBD地区)建设
在城市中心商务区,大量银行、保险、金融机构、公司总部、律师及广告事务所等商务部门集中,高层建筑林立,一般有几平方公里,如香港湾仔商务区为3平方公里,也有几十平方公里, 甚至上百平方公里的。中心商务区发挥土地区位和土地经济效益,是城市经济的核心,是国际大都市的标志。
发达国家城市中心商务区位于大城市中心区,其形成与城市地域结构有关。大城市中心区银行、保险、金融机构的大量集中,能够产生外部经济,吸引大公司总部向城市中心区集聚,又为会计、律师、广告事务所等服务部门提供了市场。这些部门的集中导致地价昂贵,但集聚所产生的外部经济所带来的利益远远超过它们所支付的地价。大城市中心区就成了商务部门的最佳区位。住宅、工业用地不断向外退缩。由市中心向外城市地域结构为:中心商务区──→功能混合区──→低级住宅区──→高级住宅区的空间分布模式。纽约、伦敦、芝加哥、香港、东京等世界公认的国际化大都市无一不具这种特征。
我国一些城市也开始加强中心商务区建设。上海已将中心商务区列入规划,其中心商务区包括小陆家嘴和外滩一带5平方公里的地域, 工业、机关将迁出黄金地段,主要金融机构大都设在该地区。广州提出“退二(第二产业)进三(第三产业)”战略。北京、深圳、宁波等也有建设中心商务区的设想。
3.“城市意境”观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引起关注
所谓城市意境,就是从意境的高度来认识城市;从城市的主体一一人出发,综合考虑城市的各种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在城市的客观形体中冶入“情”、“意”的内涵,使其具有底蕴深邃的审美效果,以充分满足人们在精神上对城市空间环境的高层次要求。
城市意境追求的是形神合一。城市意境的构建必须因地制宜。“地”,一指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城市之地理位置、山形水势、气候、植被等自然要素;二指人文地理环境,包括城市的历史发展过程、社会特征、文化脉络、民族特色等人文因素,“因地制宜”,就是追求城市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协调,这是城市意境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蓄有情趣是城市意境最本质的内涵。一个具有意境的城市让人觉得有韵外之致,却又难于言述。达到“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之妙。
4.中国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建设注重空间定位和战略区位分析
空间定位利于明确城市的拓展方向和辐射范围。中国一些大城市一开始规划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就注重空间定位问题,一般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走出母城区,形成大都市圈;第二层次,走出市域范围,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与辐射地区共同构建“城市——区域综合开发体”,逐步形成都市化区域和城市群(带);第三层次,走出国界,参与国际活动的空间区域。空间定位既有跨国区域性的,也有面向全球的。如昆明、哈尔滨的国际空间定位,一个为东南亚、南亚,一个为东北亚,上海的国际空间定位为远东地区,北京则面向全球。
区位分析影响城市功能性质的确定、城市总体布局的规划设计,有的城市因为区位的变化而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注重区位分析是中国城市现代化国际化进程中的又一大趋势。如,深圳的区位优势是“沿海地区,毗邻香港”,深圳就强调资本、生产和商品的国际化流动,以及深圳的“国际市场——香港——深圳——内地”经济链条的“纽带功能”。武汉的区位优势是“居中独厚,中国经济地理的心脏”,武汉就突出交通流通建设。青岛的区位优势是“沿海,与日、韩隔海相望”,青岛就特别注重日、韩的外资引进与外资机构的设置。昆明过去是一个边疆内陆城市,谈不上有多大区位优势,但国家实施沿边开放战略和“西南华南地区联合开发,共谋振兴,开拓东南亚市场”的战略之后,昆明一跃成为大西南地区,乃至整个西部地区向东南亚的对外商贸门户,昆明抓住区位的改变,提出了“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国际性商贸旅游城市”的目标。
5.注重功能定位和时间定位
功能定位。国际性城市既有综合型的,也有单项型的。综合型的以国际金融、经贸为主,单项型的有政治型、经济型、交通型、文化型、旅游型、宗教型。此外,还有音乐型、产业型(如汽车城、瓷都等),但因单一的影响力太小,或者可以与其它合并,一般不单独列出。中国国际城市功能定位综合型、单项型都有。上海、广州、北京等为综合型的,宁波、厦门为交通型(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
时间定位。时间定位根源于“城市是一个过程”(The city isprocess)的理论,强调城市发展的阶段性。 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发展过程一般为:现代化城市(区域中心)──→现代化国际性城市(某功能跨越国界,具有国际影响力)──→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拥有发达的第三产业和中心商务区,容纳大量的跨国公司、外国侨民、国际资金和贸易,具有显著的国际化程度)。其中,现代化城市又有初、中、高级之分。中国城市在现代化国际化浪潮中也并未一味追求高速度、高目标,大多分阶段发展。一般在2000年前打基础,树立现代化国际化的意识,修编调整城市总体规划,建成现代化的区域中心城市。2000年之后,有的在2010年左右,有的在2020-2030年前后,建成现代化国际性城市,之后经过努力有的建成国际化大都市,有的则无此可能。如,武汉的分阶段目标是,2000年前狠抓交通通讯和口岸建设,加快城市设施建设与环境整治,重塑武汉新形象,为国际性城市打下基础;2010年具有国际性城市雏形;2020-2030年左右,建成开放型、多功能、现代化国际性城市。南京、哈尔滨、沈阳、成都等大多如此。沿海的深圳、厦门、青岛、大连、宁波时间稍有提前,一般界定在2010年前后。西安、合肥只提出了现代化大城市问题,未正式提出国际性(化)问题。上海、北京、广州三市则明确地提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问题,也得到理论界的认同。
6.注重大城市区域研究、城市体系建设,农村工业化、乡村城镇化步伐加快,与母城建设相得益彰
我国不少城市已认识到,城市的发展不能就城市论城市,城市是区域经济的中心,区域经济又是城市得以发展的有力支撑。市场经济下的宏规调控不局限于产业政策、基建规模及税收利率等,也要对空间布局进行诱导和引导。一些城市在修编城市总体规划中着手研究和制定有关区域与城市协调发展的区域政策和空间政策。
城市体系建设普遍受到重视。城市体系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不同等级、各具特点的一组相互关联、相互结合的城市群体。中国城市体系的内容主要包括规模等级体系、功能结构体系和空间布局体系,城市规划法已将城市体系列为城市总体规划的内容之一。一些大城市由过去偏重发展母城变为关注卫星城市、卫星城镇及大区域城市体系的经济联系与功能配合效能。上海、武汉在城市体系规划设计方面甚为重视,提到城市发展战略目标能否实施的高度。成都也注重母城与周边城市、卫星城镇的高效协调发展。有的突破江河山脉阻隔,按同心园理论,实行圈层开发。也有的地域范围大,发展不平衡的大城市区域,如重庆市,以点轴开发为主,兼顾中心地开发、圈层开发和产业区位开发,以城市(镇)和工矿点为重点,以交通干线为轴线,带动区域城市发展。
农村工业化、乡村城镇化步伐加快。许多地方认识到,要完成农村工业化乡村城市化的进程,首先应加快小城镇建设。小城镇的加快发展有其历史必然性,小城镇是乡镇企业的载体,是农村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小城镇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目前已脱离农业务工经商、搞第三产业的农民身份社会劳动者已有1.5亿人, 小城镇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广大农村从“乡土社会”走向“城镇社会”;小城镇建设不仅利于农民致富,也利于分担城市部分功能。大城市地区的小城镇建设大部分强调依托城市,依托二、三产业的辐射扩散,同时注重城市化意识和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规划设计,注重功能互补问题。一些试点城镇在户籍制度改革、土地入股开发、吸引外资与个人资金建设及建立与大城市相对应的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政策优惠,措施恰当。
7.注重城市经济的市场先导性与开放性及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特别强调城市基础设施与第三产业的发展
一些拟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特别是沿海的一些大城市和新兴城市,强调城市先于全国建立起市场经济框架体系。在市场主体方面,加快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产权重组、制度创新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市场机制方面,充分发挥价值规律、竞争规律的作用,国家计划大多只有总量指标,价格大多已并轨;在宏观调控方面,以间接调控为主,且比计划体制时代更具影响力和预测性,广州、深圳的社会资金平衡制度、重点建设基金等比过去更有力度;在社会保障与中介服务方面,各大城市都在拟定措施;在市场法制方面,强调执法要到位,并规范政府行为,为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创造条件。
经济的开放性一是指向内要开放,打开城门、打破区域封锁,二是指向国际市场开放,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及各种开发区建设提上各城市的重要日程,沿海一些海港城市的保税区,如厦门、宁波、青岛等也在为创立自由港争取政策。各大城市都比较注重与国际惯例、国际市场的对接,有的还提出双向对接问题,强调出口,强调勇于到国外市场去竞争。
产业的升级优化受到普遍重视。一是第三产业加快发展,大多规划为2000年增加值占45%,2010年占55-60%。有的城市如深圳、广州、上海,已将第三产业的金融、商贸上升为主导产业。二是第二产业注重高新技术产业的开发,并以高新技术改造主导产业。成都、西安规划建成中国技术密集型产业基地,合肥提出建成中国科学名城的目标。三是第一产业注重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和现代化的城郊农业、创汇农业的发展。
城市基础设施是各城市又一特别重视的问题。有的城市在规划修编中按照发达国家的城市基础设施标准进行设施的总体布署,尤其注重交通通讯及生活设施的现代化与国际现代。深圳还将人均居住面积提高到12平方米,超过国家2000年人均8平方米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