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河南 郑州 450000)
【摘 要】绿色建筑设计有利于提高建筑的综合经济效益,也值得社会更多地投入。时代要求建筑设计师要更新观念,遵循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为社会提供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环保的绿色建筑,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绿色建筑;建筑设计;建筑节能
Discussion on Design Concept and Design Method of Green Building
Xu Zhen-Yu
【Abstract】Green building design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economic benefit of the building and deserve more investment from the society. The times require architects to update their concepts, follow the green building design concept, to provide energy-saving, land, water, material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green building,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Keywords】Green building; Architectural design;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中图分类号】TU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544(2016)24-0021-02
1.绿色建筑设计理念
1.1 节能
绿色建筑在设计时最优先考虑的环节就是建筑节能,尽可能地利用现有的能源,比如采用自然光源,以减少室内白天照明时间,利用先进的技术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避免浪费。但设计时也不能为追求节能而忽视现实技术和经济因素,绿色技术水平有一个合理的范围,并不是越先进越好,使生态节能技术措施现实可行,从而达到预期的效益。
1.2 节地
节约用地是绿色建筑的第二大特点,在设计绿色建筑用地时,在尽可能地在有限的地面上,将各种建筑配套设施合理安排好,提高建设用地利用率。充分利用当地现有市政配套基础设施,结合基地现有条件、周边环境因素,同时考虑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节省建设空间,达到集约用地的目的。
1.3 节水
在绿色建筑设计要充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尽可能循环使用,在节约使用新水的同时也减少了市政污水处理量。通过雨水收集利用、废水和中水处理之后循环利用等有效措施来实现水资源综合利用。例如,通过收集雨水作为景观水的补充水源。
1.4 节材
绿色建筑设计,需要有特定的高品质材料,但是这不代表着只有高经济投入才能取得良好的设计效果,一些简单的材料以及具有当地特色的建筑设计风格同样可以采用,只要符合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即可。新一代高强高效混凝土、轻质混凝土和纤维混凝土取代传统混凝土材料不仅节省了建筑材料量,而且新材料建筑更加具有结构强度高、重量轻、更加坚固耐久的特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5 环保
绿色建筑理念首先要能够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绿色建筑设计首先要建立在不破坏当地环境的基础上,否则绿色建筑设计就失去了意义。建筑设计时不采用对人体有害的建筑材料。建筑设计要考虑实现建筑资源效率最大化利用,避免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绿色建筑的设计要实现人与自然完美结合,遵守和科学运用自然规律,实现自然界与人造建筑的和谐统一。
2.绿色建筑设计方法
2.1 建筑室外环境布局
充分利用建设用地做好建筑物的总体布局,合理的总平面设计可以有效地节约用地、提高建筑物的土地利用率。建筑物合理的朝向能更加充分地利用自然采光和日照,节省冬日采暖和夏日室内制冷的能耗,有效改善居室环境。建筑平面设计尽量采用规则平面造型,减少平面变化,减少外墙面积,合理控制层高,考虑一定建筑面积的最佳节能层数与层高,这些设计手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建筑节能效果。
2.2 节能技术和太阳能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
建筑节能设计应综合考虑当地气候情况,根据气候特点考虑建筑物的保温、隔热、遮阳、西晒、防风和防雨等技术手段;利用新型的墙体材料到达建筑物保温、隔热等节能目的;采用当地现有的建筑材料来达到节省成本的目的;太阳能、地热可以作为建筑物使用中的热源;利用屋顶太阳能光伏发电作为生活用电的电源;建筑新型表面材料可以形成呼吸作用起到对建筑物调温和净化空气的目的。
建筑物门窗系统和玻璃幕墙都是围护结构中的能耗大户,但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新产品的不断出现,窗及玻璃幕墙的性能已获得了极大的提升:新型高性能玻璃使窗及玻璃幕墙的保温及防辐射性能得到明显的提高;新建筑型材及隔热技术大大提升了幕墙和窗体热工性能,提高了建筑节能效果。
2.3 节水及水的循环利用
绿色建筑设计必须充分考虑水的循环利用。在设计时要结合现有条件,采用合理的技术措施,实现循环用水,比如实现住宅小区雨水收集回用、住宅建筑中水的处理和再利用等都是比较切实可行的技术手段。
在雨水、污水外部管线设计时,结合利用城市道路现状地形坡度条件规划设计雨水、污水管道的纵向坡度,尽可能实现雨水和污水自流,节约排水运营成本。北方有许多城市地下水过度开采而形成地下水漏斗现象,在城市雨水系统设计时,雨水集水井增设雨水下渗措施,作为补充地下水源的一个有效手段,实现“海绵城市”目标。道路与停车场雨水径流水质较差,雨水收集时需要考虑合适的截污措施——如低势绿地、生态滞留系统等。
2.4 自然采光与自然通风
新型的绿色建筑必须能充分利用舒适、健康、环保、节能的自然光源。自然光源对人体视觉器官最为适宜,是最优良的光源。照明的耗能占住宅耗能的40% 以上,如果充分利用自然光源,又能节省大量照明的电能消耗。建筑师必须树立绿色光环境设计理念,更多地采用自然光源的设计方法和技术,如镜面反光玻璃板和金属反光板等自然采光新技术对建筑的自然采光提供更为方便的途径。
3.结语
从当前绿色建筑的发展出发,围绕节约资源为核心,从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保角度阐述了绿色建设设计理念,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了绿色建设设计方法:建筑总平面、节能技术和太阳能技术的应用,节水及水的循环利用,自然采光与通风。得出结论:绿色建筑设计对设计人员的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一次新的挑战,也是一个时代发展的趋势和要求。时代要求建筑设计师要更新观念,遵循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为社会提供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环保的绿色建筑,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存发.对绿色建筑设计发展趋势的探讨[J].华中建筑2014.
[2]邓彪.对推动绿色建筑设计的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
论文作者:徐振宇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知识》2016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9
标签:建筑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雨水论文; 自然论文; 建筑物论文; 设计理念论文; 节能论文; 《建筑知识》2016年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