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性的新国有化浪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世界性论文,浪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撒切尔夫人和里根执政期间,全球开启了一场长达三十年的新自由主义运动。这一运动的核心思想就是反对国家对资本和市场的调控,其理论核心人物弗里德里希·哈耶克,他把国有化说成是“通往奴役之路”。这一态势一直延续到21世纪初才发生变化。首先是俄罗斯,然后是委内瑞拉、玻利维亚、厄瓜多尔,这些国家在经过或短或长的私有化劫难后,纷纷对其资源和基础设施重新进行了国有化。不仅如此,这场运动的始作俑者英国和美国,也开始重新重视国有经济,如英国铁路在1994~1997年进行了私有化后。在随后的短短五年中,接连发生13起严重事故,其中造成重大伤亡的事故有7起,59人死亡,数百人受伤,以致英国民众纷纷放弃坐火车出行。私有化前,英国财政每年补贴铁路为20亿英镑,私有化后这个数字变成了29亿。改革初衷是“卸财政包袱”,结果背道而驰。在民众的巨大压力下,2003年10月23日,英国政府最后决定,由有政府背景的“铁路网”(NetworkRail)公司从私营承包者手中收回所有铁路维护权。
在美国,近些年来关于改革过度私有化的医疗保险的争论已经演变成一场全民参与的大辩论,即将参加明年美国总统大选的希拉里说,她将把医疗保险改革作为总统大选的最主要议题。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过度私有化的美国医疗保险制度导致约有4600万美国人没有医疗保险或者保险覆盖面不足。而那些有医疗保险的美国人支付给私人公司的费用极其高昂:他们在私人医疗保险上花费的每1美元,就有30%~40%用于私人公司的行政开支和成为股东投资收益。美国每年的医疗支出大约占GDP的15%,而世界平均水平是7%~8%。据美国《健康杂志》预测,到2016年美国医疗支出占GDP的比例将升至19.6%。可见,私有化并不是万应灵丹。2007年6月在美国公映的由美国著名导演迈克尔·摩尔执导的新片《精神病人》,就是因为很好地反映出公众的目前情绪,而在美国和世界产生巨大反响。
不过,21世纪的国有化浪潮,主要发生地是在私有化导致了巨大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的非西方国家。
俄罗斯的新国有化
当普京上台时,面临的是一个满目疮痍即将分崩离析的俄罗斯。他在《千年之交的俄罗斯》(1999年12月30日)中称,俄罗斯已不属于当代经济和社会发展发达国,国内生产总值相对于前苏联时期已经下降近50%,仅为美国的1/10,已沦为主要靠能源和原材料出口的国家;在制造业方面,俄在国际出口市场所占份额不到1%,而美国占36%。这种状况比“二战”给前苏联造成的损失还严重。更为严峻的是,俄国的市场、资源和经济政策导向等表面上被国内寡头控制,而实质上被跨国资本控制,国家基本上丧失了自己配置市场资源的能力,已沦为实质上的半殖民地国家。
俄罗斯的沉沦和叶利钦时期的俄罗斯的私有化改革紧密相关。当时大批国有企业低价出售给那些权力阶层或与权力阶层联系密切的人。前苏联12.5万家企业平均售价只有1300美元,有数万名职工的大型机械厂、钢铁厂、拖拉机厂平均只卖到两三百万美元,仅相当于欧洲一个面包厂或香肠加工厂的价格。特别是一些效益好、长期产生垄断利润的资源、原料型(如石油开采、冶炼、有色金属、航空)大型国企被以极低价格出售给了个人。
俄罗斯迅速出现了经济寡头,其中最重要的是所谓的俄罗斯“七财阀”,这七个大佬加上统一电力公司总裁丘拜斯,基本上控制了整个俄罗斯的油气、动力、冶金业和金融业,并在一定程度上操纵了舆论。更为严重的是,由于俄罗斯金融快速自由化,外国资本“操纵股票交易”,使许多俄罗斯企业“最后都落入了外国竞争对手手中”,跨国公司以极低的金融成本控制了若干在俄罗斯经济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部门。对国家安全具有极其重要意义的电力工业、天然气工业、电信业等自然垄断行业的公司股票被迅速转让给外国投资者。
经济的半殖民地化导致了俄罗斯的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以车臣要求独立为标志,国家面临政治解体的威胁,而且2000年普京刚上台,就发生了举国震惊的“库尔斯克”号核潜艇事故,紧接又发生了莫斯科电视塔大火灾,这些灾难产生的原因都是由于缺少投入,军队和社会基础建设等也面临崩溃。普京如果想振兴俄罗斯,他别无选择除了打击车臣分裂势力,他必须重新掌握经济杠杆——选择了重新国有化。
首先采用的办法是通过司法起诉剥夺一些寡头的财产。2000年5月,俄总检察院以洗黑钱、侵吞国家财产和诈骗罪,起诉了别列佐夫斯基。2000年6月,俄总检察院指控古辛斯基侵吞国有资产并下令将其逮捕。俄当局随后又指控波塔宁等5名财阀侵吞国家财产或偷税。2003年7月,霍多尔科夫斯基的得力助手、梅纳捷普集团总裁普拉顿·列别杰夫被警方拘捕并接受调查。他被指控在1994年的“阿帕季特”大型国有化肥企业私有化过程中,采取欺诈等手段鲸吞了该企业20%的股份,价值2.86亿美元。2003年10月,霍多尔科夫斯基被俄总检察院拘捕。俄总检察院指控他涉嫌巨额逃税和侵吞国家资产等7项罪名。当时他想把尤科斯公司的40%股份给美国埃克森公司,这触及了普京的安全底线。2004年12月,俄联邦政府依司法裁定,拍卖尤科斯属下尤甘斯克油气公司76.79%的股份以抵偿偷逃税款,从而将尤科斯的核心资产收归国有。
国有化的第二种方法是采取市场手段,由国家控股企业收购私有的石油公司。例如,2005年6月,俄罗斯石油公司以7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俄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10.7%的股份,使得俄罗斯政府持有该公司的股权超过50%。与此同时,俄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于2005年9月又以130.91亿美元收购了俄罗斯第五大石油公司——西伯利亚石油公司72.7%的股份,进一步加强了俄罗斯政府对油气资源的控制。最近几年,每年都有几百家企业通过法庭解决股权买卖交易,把企业收归国有。
在这一方法中,值得重视的是俄罗斯还勇于夺回被外国公司控制的资源。如俄政府以环境保护为由,宣布停止英荷壳牌石油公司在萨哈林-2号的一个投资约200亿美元的天然气开发项目。这个项目建成以后,将是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气厂。
俄罗斯还颁布一系列法律巩固和壮大国有资产。例如,依《自然垄断法》、《天然气供应法》、《电力法》,俄国有公司基本控制了俄国铁路、天然气、石油和电力、核电建设和生产、邮政、供热以及海港和空港服务等行业和部门。
2004年8月4日,普京总统签署了《关于确定国有战略企业和战略股份公司名单》的命令。8月7日,俄罗斯总统网站上公布了这批企业的名单,共包括514家国有战略企业和549家战略股份公司,包括“天然气工业”、“石油运输”、“俄罗斯石油”、“俄罗斯铁路”、“统一电力系统”等大公司以及一大批国防企业。根据总统令,政府无权对它们实行私有化,只有总统特批才能出售。而且俄罗斯还在外国人收购俄战略性企业上设置种种无形的障碍。
国有化壮大了俄国有能源企业,使俄政府拥有了对能源工业的有效控制力。在俄罗斯,控制了能源工业等于掌控了经济发展的杠杆。
普京的国有化政策极大地推动了俄罗斯的稳定和发展。通过对资源和能源行业的国有化,加上国际资源和能源价格的上涨,普京政府获得了巨大的出口收入,而此前这些收入都流入了国内外寡头的腰包。这些收入使他有巨大的财源加强国家的治理部门,有能力打击分裂势力和地方离心倾向,俄罗斯领土分裂倾向得到制止。同时利用这些收入,俄罗斯大力提高了国民的收入和各种福利,例如从2005年4月到2006年4月,俄罗斯居民的年人均收入增长了20.4%,民生改善使俄国内政治得到进一步稳定。不仅如此,俄罗斯还利用能源杠杆,加大了自己的地缘政治优势。20世纪80年代以来,跨国石油组织通过纽约商品交易所和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几乎垄断了全球主要石油期货市场,垄断了石油的定价权。俄罗斯准备和委内瑞拉、中东一些国家合作,掌握油气供给权,部分夺回定价权。而且他们还准备通过建立自己的交易所,甚至计划原油出口不以美元计价,这样,将不仅摆脱西方跨国石油公司对石油交易的垄断和控制,甚至可能动摇美元主导的世界货币体制。
委内瑞拉的国有化
委内瑞拉是世界第五大石油生产国,但在查韦斯执政前,委内瑞拉80%的国民却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这主要由于委内瑞拉在经济领域实施了具有浓厚新自由主义色彩的政策,对电信、港口、石油、钢铁和航空部门进行的部分或全部私有化,使得战略性行业就业减少,并使这些企业的所有权先后转到了外国资本手里。查韦斯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赢得了总统大选。
上台伊始,查韦斯面临的局势和普京极为不同,他是一个更为弱势的总统,因此,他的国有化之路也和普京大为不同。普京的国有化有强力部门支持,并且俄罗斯的国内买办势力和国外势力勾结的历史没有那么长久和深入。而在委内瑞拉,查韦斯能够得到的支持只有中下层军官和士兵,以及民众和中产阶级,这些人虽然数量庞大,却毫无组织,没形成真正的政治力量。而他面对的却是拥有巨大能量的寡头势力,这些寡头操纵着国家石油工业,占据着绝大多数的政府立法和司法机构的职位,并在省市政府高层有同盟,他们不但基本控制了媒体,还得到了最为强大的国家工会联盟、一些高层将军、一些接近管理精英的天主教会神职人员以及美国的支持。
查韦斯第一步必须让人民觉醒并站在自己的一边。因此,他极为重视向群众做直接的宣传。他每周录制一个《总统你早》的电视节目,这个节目使他能够直接向人民讲出他的想法,他大量利用拉美的传统文化心理,结合国民的民生问题来谈论国家政策,使国民和他逐渐有了共识,总统的女儿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她经常夜深醒来,发现父亲未睡觉,还在那里录制电视节目,可见查韦斯对公共宣传的重视程度。查韦斯的第二步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逐步改善民生,如建立了几所大学,专门收录无钱上大学的学生;在全国扫盲,让成人上各种夜校和参加培训等。他还接受古巴免费提供的约2万名医生,深入委内瑞拉各个社区为国民免费治病。
国民对他的普遍支持,为他推进国有化奠定了基础。但查韦斯要想真正改善民生,必须掌握国内资源。为达到这一目标,查韦斯首先通过公投修改了宪法,新宪法反对新自由主义,提出了一个参与式的新民主模式和一个以合作和工人自我管理为基础的新经济模式。这两个模式都具有强烈的以人为本的特色。
为了实现宪法承诺,2001年12月10日,查韦斯利用宪法授予他的特别立法权,制定了49项法律,包括《土地法》、《渔业法》、《碳氢化合物法》、《小额信贷法》、《合作法》,等等。这一揽子法律涉及土地改革、能源国有化和有利于国民的信贷金融体制。查韦斯预见到他的这些举措会招致反对派的反攻,以及为了改进国内政治力量的对比关系,又发动了玻利瓦尔小组运动。号召他的支持者自我组织起来,成立一个7~10人的团体去向邻居宣传宪法和新法律,并建立合作工厂和合作农场。查韦斯认为没有群众的参与,革命不会成功。表明他决心将革命进程继续向前推进。寡头的经济利益第一次受到影响,而且他们不再希望能够像收买以前的政客那样收买查韦斯。在49项法律通过的时候,他们组织了大量的示威活动并企图制造一场总罢工。在2002年4月11日终于发起反查韦斯的军事政变。政变发生后,委内瑞拉约有四分之一的人涌上街头示威游行,并且包围了总统府。当时军方发现人民的强大力量,担心如果支持政变,处死查韦斯,将有可能引起一场内战,就没有公开支持政变,这种犹豫状态有利于查韦斯:于是一个伞兵小队和看守士兵配合救出了查韦斯,他们都是出身下层,自己和家人都受益于查韦斯并深深地支持他。政变挫败后,查韦斯趁势将一批不忠于自己的高层军官清除出军队,进一步掌握了军队,这为他下一步推动国有化奠定了基础。
这里需要说明,委的国有化有一个很特殊的情况是,即使在查韦斯上台前,委最大的石油公司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本来在名义上是国有的,但是该公司的高层伙同下面的中层管理人员,将庞大的石油收入几乎全部据为己有。查韦斯为了改善民生,上台后对该公司加强了征税,引起这些管理人员极大不满。他们在2002年12月2日发动了一场全国性的总罢工,目的是使国家瘫痪,迫使查韦斯辞职。但是查韦斯果断号召该公司的下层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以及工人接管工厂,并趁势将大约8万名高级和中级管理者(他们实际上掌握着石油公司)解雇,让他们不要再回来,他们的颠覆和破坏活动为这种解雇提供了合法性。从内部控制了该公司后,委国家石油公司此时才真正成为国有的,从此财务就能够透明。2006年,他下令武装部队进驻外资控制的石油企业,几乎接管了所有外资能源公司。这些真正国有化的石油公司借着能源价格的巨大攀升为委政府提供了大量的财政收入。
除了能源的国有化,根据2001年颁布的新土地法,委政府没收了大量闲置、产权不明晰的土地,并将其分给无地农民。这一法律生效后五年间,委内瑞拉政府共向农民提供了340万公顷土地。
委政府还利用国家的财政收入大力支持建立国有企业、合作企业和农业合作社,推动内生式经济发展。
委内瑞拉公有制的发展和壮大极大地改善了民生。2002年12月,委内瑞拉政府颁布新的社会保障制度,为所有公民提供非歧视性的终身保障。查韦斯要求,社保体系要保证民众获得最大福利,包括:养老、健康、职业培训、住房,乃至娱乐……委内瑞拉的贫困和极端贫困人口比查韦斯执政之初大幅度减少。查韦斯政府从2003年开始推行了近20项关系民生问题的社会计划,其中包括医疗卫生、教育、就业、住房等领域,帮助低收入阶层建立起免费的公共医疗体系,减少文盲,实行扫盲班,建立小学、中学、大学的免费教育体系,占人口大多数的贫穷百姓大多都能受益于查韦斯的社会福利计划。而且委内瑞拉财长卡贝萨斯在一公共场合表示,该国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幅将达8%,此预期标志着委内瑞拉经济连续第四年增长,亦是二十七年来最大的增幅,表明委内瑞拉经济已进入长期增长循环时期,正在加速摆脱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相对发展滞缓。
玻利维亚的国有化
玻利维亚是仅次于委内瑞拉的拉美第二大天然气生产国,根据官方最新数据,该国已探明天然气储量为48.8万亿立方英尺(1立方米约合35立方英尺),已探明石油储量约为8.57亿桶。1996年,玻利维亚应美国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要求,对石油和天然气工业实施私有化,导致大部分被外国公司控制,因此,玻利维亚人民得不到什么好处,在莫拉莱斯上台前它是南美最贫穷、贫富分化现象严重的国家之一。当时全国64%的民众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其中37%是赤贫;全国只有35%的人享有医疗服务,每千人拥有床位仅为1.3张、医生仅1.5名;玻利维亚也是拉美文盲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而且玻利维亚的儿童死亡率很高,在乡村,几乎有一半的孩子没有办法活到周岁生日。这些导致民众不断掀起要求“收归国有”的抗议活动,导致几任总统下台。
玻利维亚不仅存在反对石油私有化的运动,还存在大规模的反对淡水私有化的运动。同阿根廷类似,1999年世界银行将玻利维亚的第三大城市科恰班巴的淡水私有化作为免除其部分债务的条件。贝克特尔公司获得了合同并将水费涨到原来的两倍之多。几乎在一夜之间,每月只能挣60美元的家庭就得支出20美元的水费。一个称为“保卫生命和水协调总会”的联合抗议组织迅速形成。刚开始政府一度使用致命武器去保护贝克特尔公司,但到2000年4月,抗议活动的空前广泛和强大使得贝克特尔公司停止这个项目。同时,工人,市民和当地官员通过一个“支持获得(access)而非利润”的自治组织,成功地运营该给排水公司三年。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2005年12月莫拉莱斯当选总统。莫拉莱斯来自玻利维亚印第安土著社区,他深受印第安传统影响,主张社群社会主义。当选数月后,莫拉莱斯就宣布:“三位前总统未经国会授权,就与多家跨国石油公司签署开采合同,此举属非法;在石油出口方面,纵容外国公司盗取本国天然资源,涉案签约金额达30多亿美元。”通过这一举动,莫拉莱斯取消了此前总统的能源私有化政策的合法性,而且为下一步的能源国有化建立了法理基础。
2006年5月,莫拉莱斯宣布,将国内所有的天然气事业收归国有:外国公司承认玻政府对该国的石油天然气资源的绝对所有权,并根据所在油气田产量的大小将所生产的50%~82%不等的石油天然气以税收形式上交玻政府;将外国资本的生产设施和产品移交给国有公司管理;半年内在国有化谈判中无法与政府达成协议的外资将被予以清除。他说:“欢迎外国公司来投资,我们需要的是伙伴,而不是资源的主人。”
2006年10月29日玻政府宣布,国有石油矿业公司已与所有在玻能源领域运营的外国公司签订了新合同。这标志着该国能源国有化改革的任务已经圆满完成,国家重新掌握了全部油气资源。未来四年,能源领域的财政收入可达到40亿美元,这将为该国消除贫困、发展该国经济提供必要的资金,同时政府也将赢得更广泛的支持。
不仅在能源领域国有化,2006年5月16日,莫拉莱斯还宣布推动土地革命,第一步将500万公顷土地分配给穷人。
事实上,正如美国著名学者沃勒斯坦所言,在当前的拉美对于自然资源(不只是矿产和能源,还包括水资源),普遍相当大程度地加强了国家控制而且国家保留了相当大份额的相关收入,新政权在一定程度上把更多资源用于各级教育和医疗保健机构。总之,这样的一定程度实施新国有化的国家在南美大陆上还有很多。
新国有化浪潮的理论基础
当前这波世界性的国有化浪潮是一个偶然短暂的现象还是有着深刻根源的并将发展壮大的潮流呢?这首先要看它是否克服了20世纪的苏式国有化政策的弊端。
俄罗斯新国有化的理论基础主要来自两个人,谢·格拉济耶夫和迈克尔·赫德森。格拉济耶夫曾经任过叶利钦政府的首任对外经济关系部部长。1993年,叶利钦激进改革措施的恶果日益显著,于是他愤然辞去了职务,果断投身到了批评政府的反对派阵营。这之后,1994年担任了俄罗斯民主党的领导人,后被选举为国家杜马的经济政策委员会主席。
格拉济耶夫痛楚地指出叶利钦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倒行逆施以及毁灭性后果,他分析了美国如何通过私有化和金融自由化,逐步控制俄罗斯的经济命脉和战略行业,使俄罗斯沦为出口原材料的殖民地经济。他影响最大的主张是重新振兴俄罗斯的详细经济纲领:他认为,俄罗斯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这些自然资源可以为经济带来大量的垄断租金,国家应该重新控制被非法廉价掠夺的自然资源,取得这些大量租金来资助制造业和教育科技,就必然可以实现俄罗斯经济的重新崛起。
赫德森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他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研究美国金融霸权,著有《超级帝国主义——美帝国的金融战略》一书,从此享有世界性的影响。在90年代,他四次访问俄罗斯,接触了包括格拉济耶夫在内的政府官员或研究人员,还多次在俄国家杜马讲演,其中包括《在俄罗斯建立可行的财政金融体制》(中译文见《国外理论动态》2006年第10和11期)。赫德森的思想和格拉济耶夫类似,但是更系统和深刻。他认为,私有化主要针对目标是全世界带有垄断性的自然资源、基础设施和房地产,而不是工业企业。因为全世界本来就生产过剩,制造业已经不能带来多少利润。美国为首的西方金融资本的真正目标是用金融杠杆几乎是零成本地接管俄罗斯的丰富的自然资源,然后长期并稳步地获取租金。这是对19世纪以来进步经济学的启蒙精神的反动:因为这种精神一直在限制私人控制垄断性的资源、地产和基础设施以获取租金。资产阶级革命的中心内容就是取消地主阶级对地租的恶意垄断。因为这样的租金的重负将压垮企业家和工人的创造性。
赫德森对俄罗斯的建议是,由国家控制资源、基础设施和地产,就可以给制造业和劳动减税,而且其巨大的收入可以投资于基础设施和住房、教育和医疗,经济的竞争力将加大,而人民的住房、医疗和教育等价格将大为降低。而金融资本通过控制自然资源、基础设施和房地产,事实上建立的是新的封建性的租金资本主义,这将压垮技术革新的潜力。社会支付给吃租的食利阶层的租金如此巨大,它将污染整个经济环境,扼杀能够促进新技术利用的新投资。
格拉济耶夫和赫德森在这里提出的是一种新的国有化理论,它和20世纪以前苏联为代表的国有化理论最大的不同是:他并不主张对制造业进行国有化,因为他们都担心会因此窒息制造业所必然要求的创造性。很明显,普京很大程度上吸收了二者的经济思想,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但是二者的理论还有一个盲点,那就是国家官僚系统在控制自然垄断行业后,并不一定投资于民生或科技上,它们也很可能贪污或挥霍掉。例如,对于俄罗斯,大量的自然资源财富可能只是流向官僚系统和军工部门,并如同中东石油国家一样,科技和制造业并不能得到提升,从而丧失经济和政治改革的最佳时机,最终导致国家沦为“中东化”的单一能源输出国。但是时至今日普京的国有化政策带来的好处是远远大于其弊端的,而且他也意识到必须把这些收入投入科技,俄罗斯最近已经制定了庞大的科技投入计划。
委内瑞拉和玻利维亚的国有化带有社会主义色彩,但是也和20世纪前苏联的国有化不同:他们都非常重视对国家和国有企业的民主监督和管理。查韦斯在政治上主张建立参与式民主制度。即使是军队,也在通过使它和人民相结合来消除其变质的可能性。委国内现在有大量的社会主义公民团体,并且还在壮大之中。它可能是这一次新国有化运动中最可持续的模式。这种模式,和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名著《来自上层的革命》的作者大卫·科茨提出的新国有化模式倒是有契合之处。
科茨认为,过去的那种国有体制过度的中央集权化,企业的主要目标是为了满足上面来的指令。他提出民主的参与的国有企业,一个企业的理事会不仅有管理者,还有工人、当地居民等。这个计划决策是通过讨论协商,最终由所有参与的各方集体讨论决定的。他举前苏联的例子:前苏联的计划体制对于生产产品是非常有效的,例如军工产品、工业机器。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建造地铁的时候,用的就是前苏联的建筑机器。因为前苏联的建筑机器当时在全世界是最好的。另一方面,前苏联的有些产品是非常劣质的,甚至根本不能满足人民的要求,比如说众多的消费产品都是这样。为什么有这种不平衡、这种很大的差别呢?那些质量高的产品,大都是因为这些产品的消费者的权力比较大。制造飞机这类产品必须保证质量的上乘,因为如果制造不好,军队会非常不满,而军队的权力非常大。当时这些工业部门的领导人权力非常大,只要他们下命令,就能够有措施让这些产品的质量制作得非常好。但是广大的一般消费者在这个体系中权力很小。假如说工厂的理事会里有一些消费者的代表,而产品质量不合格的话,可以要求制裁甚至解雇经理。当工厂污染了当地的环境,如果有居民代表的话,也可以要求停止这种污染。他认为这种民主计划的体制在提高技术、使技术进步方面不仅优于中央计划经济,而且比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要好得多:后者自然也会造成技术进步,但是它提供的技术进步不一定带来民生改善。
总之,21世纪初的国有化是一次不同于上个世纪的新国有化,在现阶段看来在改善这些国家的民生、摆脱西方资本的殖民化压力上都取得了重大的进展,而且还有探索性的新理论诞生,值得面临很多类似问题的我们国家的重视。
标签:委内瑞拉总统论文; 石油污染论文; 石油资源论文; 石油美元论文; 石油投资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 乌戈·拉斐尔·查韦斯·弗里亚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