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下的电力自动化系统数据处理论文_王永超

大数据时代下的电力自动化系统数据处理论文_王永超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新疆乌鲁木齐 831400

摘要:电力自动化系统是一个会涉及到多方面内容的系统,其核心就是数据的处理。正确有效的数据处理是保证电力自动化系统安全有效运转的必要手段。目前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在电力系统中的运用让数据的处理凸显出更高的价值。尤其是我国目前无线网络逐步兴起,无线网络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以及实时性等问题解决之后,必将成为数据处理的重要增长点,所以基于无线网络的数据处理等将是一个新的课题。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电力自动化;数据处理

1、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数据分类

1.1基础型数据

主要是与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电力设施设备属性相关的数据加发电机、变压器等电力设施设备的基础数据。对于这些数据一般是电力单位根据相关的数据规划各自进行管理,并通过相关数据服务器对其数据进行数据同步,便于调度中心对这些数据进行集中存储、整理和相关计算。

1.2实时数据

大多数是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进行实时采集的数据,其数据量很大,对存储空间的要求比较高。这些数据是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通过对其进行纠错处理后,能够为调度部门或市场运营提供决策参考依据。目前我国电力自动化系统在实时数据处理方面比较成熟,对收集到的实时数据不需要进行相关的处理,只需要在数据输入、输出过程中建立一个稳定的接口即可。

1.3日常管理的数据

主要是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对各种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各部门对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相关处理后的数据信息。一般情况下,这些数据只需要在特定的范围内进行同步和共享即可。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建立这一类型数据同步和共享的数据平台是十分必要的。主要原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这些日常管理的数据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电力系统中电力设施设备的运行情况。2)方便电力系统中各个部门对日常管理数据的获取,以便更好的开展部门工作。

1.4市场经济数据

市场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电力系统经济效益的提高,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各种相关数据对电力单位的发展影响重大。城市的建设规划中的重要决策需要相关的市场经济数据做为参考依据。市场经济数据发展的空间很大,在市场经济数据中重点的实时数据。

2、大数据时代下的电力自动化系统数据处理中的数据采集

通过转化、整理、集中、采集数据信息得到的数据就是电力自动化系统运行过程中的数据。这些数据往往具有不同的类型,因此在传输的时候需要采用不同的传输介质。有线传输和无线传输是数据信息的主要传输方式。有线传输的介质包括电缆、光纤等,这种传输方式的优点是拥有数据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实时性。无线传输的通信模式有无线扩频、微波等,这类传输方式的优点是工作量少、不需要铺设通信通道。在电力自动化系统实际运行时,为了满足各部门的不同信息需求,系统会设计的较多的数据种类和宽广的数据范围。

3.大数据时代下的数据流

伴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以数据流为信息载体的系统内部数据管理模式逐步成为主流。一般来说数据流具有实时性、连续性、顺序性等特点其过程是从数据进入系统开始,数据在系统内部各个环节流动,其运动策略与系统功能相关。随着电力系统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需要处理的数据量也越来越大,数据结构也越来越复杂。只有通过合理的部署系统的数据流才能提高数据传输效率,保证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实时实时性。数据流在电力自动化系统实现过程中关键点是要解决系统统一接口问题以及各个子系统之间的互联和共享。其未来发展方向在于如何实现电力自动化系统的数据流优化策略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大数据时代下的数据的唯一性与数据共享

4.1数据的唯一性

在电力系统运行的过程中是会产生大量的数据的,数据在存在上是有着独立性的,在电力系统中是存在着很多的系统的,这些系统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是会导致数据在存在的时候是包含着很多子系统的数据的,这样就会导致数据存在着交叉的情况,如果不对数据进行及时的处理是非常容易导致数据出现冗杂的情况的。数据出现冗杂的情况,对数据的处理能力影响是非常大的,同时也会对数据的更新速度造成一定的影响,在对数据进行使用的时候,对其可信度是很大的影响的。为了使数据保持唯一性,一定要对数据库进行统一的管理和维护。

4.2数据的共享

常见的数据共享方式有:文件共享、基于网页发布的数据共享、直接访问内存、刚络通讯、商业数据库、内存数据库。基于网页发布的数据共享技术,是通过互联网技术共享数据。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互联网逐步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而。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带宽越来越大,网速也越来越快,使得通过网页发布的数据共享方便可行。与其它数据共享技术相比,基于网页发布的数据共享技术利用互联网技术,成本低,效率高。其缺点是实时性稍差。近来基于内存数据库的数据共享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电力自动化系统,其结构简单、使用灵活、实时性好并且访问速度很快。

5、大数据时代下的数据安全

(A)制度安全:在企业中制定关于计算机和数据安全的规章制度。通过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员工对数据安全的重视程度,在日常工作中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数据传输与保存,养成良好的数据安全意识。

(B)设施安全:控制室的设计与建造要规范,水电安装要符合建筑标准,要加装必要的防火、防盗、防需和防震措施。控制室要有必要的安全保卫措施,加装必要的监控和监察手段。

(C)技术安全:系统要完整,要安装必要的防病毒软件,及时升级操作系统和病毒库。相关数据要及时备份。计算机要设置密码、重要文件要加密。数据的删除要有记录,以便能够恢复误删数据坚持网络专用的制度,将电力自动化所使用的网络与商业网络分开,同级别部门之间的互相访问须设置密码,下级访问上级网络须要通过认证。从技术方而进一步提供数据安全。

6、大数据时代下的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数据容灾

在本地将关键数据备份,然后送到异地保存。灾难发生后,按预定数据恢复程序恢复系统和数据。这种方案成本低、易于配置。但当数据量增大时,存在存储介质难管理的问题,并且当灾难发生时存在大量数据难以及时恢复的问题。为了解决此问题,灾难发生时,先恢复关键数据,后恢复非关键数据。

在异地建立一个热备份点,通过网络进行数据备份。也就是通过网络以同步或异步方式,把主站点的数据备份到备份站点,备份站点一般只备份数据,不承担业务。当出现灾难时,备份站点接替主站点的业务,从而维护业务运行的连续性。

在相隔较远的地方分别建立两个数据中心,均处于工作状态,并进行相互数据备份。当某个数据中心发生灾难时,另一个数据中心接替其工作任务。这种级别的备份根据实际要求和投入资金的多少,又可分为两种:①两个数据中心之间只限于关键数据的相互备份:②两个数据中心之间互为镜像,即零数据丢失等。零数据丢失是目前要求最高的一种容灾备份方式,它要求不管什么灾难发生,系统都能保证数据的安全。所以,它需要配置复杂的管理软件和专用的硬件设备,需要投资相对而言是最大的,但恢复速度也是最快的。

7、结语

电力系统是一个集发电、变电、输电、配电为一体的动态系统。电能本身不能储存的特殊性,决定了这个动态系统的特殊性――实时性。作为维系这个动态系统的纽带与核心的部门――调度,则需掌握大量的实时数据信息,为正确的调度与操作创造条件,数据处理是电力自动化系统的核心部分。

参考文献:

[1]严晓蓉.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数据处理[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9,3(25):96-99.

[2]张建明,李带文,王兴念,催雅莉.电力自动化系统数据交换的探索[J].广东输电与变电技术,2010,3:l4-l7.

论文作者:王永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7

标签:;  ;  ;  ;  ;  ;  ;  ;  

大数据时代下的电力自动化系统数据处理论文_王永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