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到来,对中学语文教学也有了全新的要求,在当前的教育教学水平下,如何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减轻学生负担成为了教学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高效的语文教学是在较短的时间里,让学生更加轻松的学到知识、理解知识,过于单一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教学需求。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要及时了解新时期的教学要求,从而更好的开展中学语文教学。
关键词:新时期、中学语文、教学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0257-2826 (2018)11-123-01
前言:语文课程伴随着学生的学习生活,语文教学的开展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交流和学习能力,良好的语文教学是学生提升能力的有效途径。语文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开展语文教学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语文中更是教会了学生做人的道理。语文知识比较丰富多彩,不同的学习内容需要学生拥有不同的语文素养,因此,为了提高中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开展相应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化难为简,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自信心和学习意识。
一、目前中学语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影响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语文知识中包含着很多营养,并不是通过简单的背诵练习就能掌握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职责就是为学生打开语文知识的大门,激发语文学习的兴趣,为学生解决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有着巨大的影响。但是,在当前的中学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忽略了教授的重要意义,完全按照教材和教案照搬,这样的教学方法必定会单调乏味,没有结合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单一固定的进行语文教学严重影响了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降低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语文的学习在于理解,在进行语文习题讲解时,部分教师同样过于死板,给学生标准的固定答案让学生去记忆和背诵,而不是以学生的角度和思维方式去看待学生的答案是否正确,这样固定的教学模式严重限制了学生的自我发挥和进步的空间。
2、教学模式单一,没有将各部分内容结合起来。
语文学习包括很多的方面,比如:阅读和写作,这是语文知识学习的两大主要部分,这两个部分的学习能力一方面体现着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另一方面则体现着学生的知识“输出”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且语文的阅读和写作之间也有很大的关联。在当前的中学语文教学中,很大教师忽略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将两者分开进行教学,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没有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方式,限制了学生的学习思维。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式是吸引学生的最有效方法,语文教学模式的单一,加上语文学习内容的繁多会让学生产生厌学和疲惫心理,影响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教师的主要职责。
二、如何构建良好的中学语文教学课堂
1、提升教师教学理念,脱离教案、结合实际进行教学。
教师是整个班级的灵魂,只有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理念得到提高,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和学习方法才能得到完善,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改变当前灌输式的语文教学模式,教师应该从自身的教学理念入手,构建自己灵活的教学课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应该完全按照教案进行教学,当然课前准备是非常重要的,在语文课堂上,在讲解知识点时,教师需要观察学生的表现,根据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改变教学模式,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保证学生在每节课都有所收获。同时,在进行语文习题讲解时,教师不能单一的安排答案进行讲解,应该结合部分学生的答案进行分析和讲解,让学生对号入座,这样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才能更有效的促进学生进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
2、完善中学语文教学模式。
语文知识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一点点的积累,语文知识是相互贯通的,每一个部分都有着很大的关联。阅读和写作是语文学习的两大主要部分,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机的将阅读和写作联系起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和修辞手法,总结其中的优秀之处,并且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在自己的写作当中,这样学生才会发现语文各部分的联系,茅塞顿开,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想要提高语文成绩,还需要学生稳扎稳打,通过每天的努力积累获取更多的知识,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教师的引导,更需要学生自身有良好的思想认识。
结束语:语文课程是中学生的必修课程,良好的语文教学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是非常有帮助的,可以说语文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学生只有掌握了良好的语文能力,才能更好的进行其他科目的学习。同时,语文水平的高低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言谈举止,为了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教师应该以新课标为基础,不断深入研究和创新语文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新时期语文教学效率,更好的让学生进行语文学习,提升学生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谢颖新.高中语文教学中打造高效课堂的对策研究[J].学周刊,2016(33):84-85.
[2]夏王悦.积极心理暗示,提高语文教学效率[J].教育科研论坛,2010(10):50-51.
论文作者:王晓东,郭喜玲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8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1
标签:学生论文; 语文论文; 教师论文; 能力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知识论文; 《教学与研究》2018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