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分析论文_孙黎明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分析论文_孙黎明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潍坊市寒亭区供电公司 261100)

摘要:社会生产对电气自动化设备的依赖性逐渐增强,提高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保证生产的智能化、自动化、电气化,对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经济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将在分析影响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因素的基础上探讨提升其可靠性的技术方法或对策,以期为广大同行业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

一、电气自动化技术概念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范围极其广泛,小到日常应用的电气设备,大到航天设备、大型电网工程建设,都离不了电气自动化设备和技术。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作为电气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依靠相关设备完成任务的能力,可靠性高的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能够减少企业生产过程中受控设备出现故障的概率,继而更高效、更稳定、更安全地完成系统指派的命令或任务,保障生产产品的质量。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运行维护涉及到小型电子元器件、零部件、以及整个电气系统的维护,维护难度较高。

二、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应用特点

(一)设备应用环境复杂多样

一般来讲,需要考虑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运行温度、湿度、环境腐蚀性、易受外力破坏程度等。不同控制设备对环境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同样,应用于不同环境的设备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这一因素,例如电气设备所处环境温度较高时,就要充分考虑设备的散热性能,可通过增大散热器表面粗糙度、安装半导体分立器件等方式解决;潮湿环境中的控制设备要采用密封、灌封等措施防止水汽的浸润。

(二)影响设备可靠性因素多样

控制设备可靠性的影响因素具有多元化、复杂性强、运维难度大等特点,工作中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控制设备运维的智能化程度较低,并没有引进当前一些较为热门的技术方法或智能化体系,多数企业在这一方面上仍需加强资金、人才投入和管理。

(三)可靠性测试方法

设备使用前的可靠性测试是对设备进行定量评估、保证设备安全和可靠的重要措施。在控制设备应用前,需要综合考量其应用场地、产品测试方法、测试种类等问题,同时要结合企业实际的生产工作进行科学、合理的测试预设计工作,在对结果进行综合判定和比对并校验合格后,设备才可投入使用。

三、影响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因素及问题

(一)电气设备元器件质量

无论是家用电子设备或是大型电气系统,都是由小型电器元件所组成,因此这些电器元件的质量和运行安全直接影响到其所在设备、系统的正常工作,如果控制设备元器件的质量没有达到实际生产需要,由其组成的设备也很难合格。这一问题的出现通常是因为企业采购部门在采购过程中不遵守规范、只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产品质量等,如此影响了控制设备可靠性。

(二)电气设备运维状况

对控制设备的运行维护也是影响其可靠性的重要因素。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许多工作人员并不按照相关规范进行运维操作,甚至没有掌握控制设备的操作流程,对设备运行出现的风险隐患并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为系统可靠性埋下了隐患。在设备长期使用以后,如果不及时更换零部件并进行保养工作,控制自动化控制设备很难维持长久的稳定性,不但如此,还会降低设备的使用年限,并对企业的生产效率造成负面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电气设备工作环境

首先,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工作的外部环境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设备可靠性,而其一般又运行在较为复杂(温度高、湿度大、气候恶劣等因素)的环境下,机械设备、电器元件、传感器等难免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外力作用可能会导致设备出现损坏、加速老化等现象,这一点在实际工作中是较难处理的。其次,电气设备运行的硬件环境也会影响其可靠性,控制设备通常需要与多个下级和上级电气单元相连,协同工作,如果其与两端设备信号交换出现问题,则也会影响设备可靠性。

(四)电气设备设计合理性

合理的电气设备设计是保证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基础,产品设计不但要包含基本功能的实现,同时还要使其有优良的实用性,保证产品在系统中运行时各种参数的稳定,同时,产品外形和空间的设计要灵活多样,以适应不同运行环境。总而言之,性能、成本、质量是电气设备设计时应首先考虑的三个要素。

四、提升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技术和对策

(一)建立全面的控制设备可靠性体系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体系在建立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控制设备所应用领域的实际情况,切忌一概而论,即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分门别类制定标准体系,通过与实际电气系统或技术体系相结合的方式将各种规范量化为指标,确认故障识别要点、设备维护准则等。与此同时,也不能对可靠性体系过于细化,应将其作为方法来指导工作,而不能作为教条限制工作。

(二)严格控制电气设备采购和系统设计流程

为保证电气控制设备质量,首先要从设计工作开始做好,明确设备特性和运行条件、设计功能等要素,掌握设备运行的各类参数,同时要对设备空间结构、生产规模、种类等作出要求。企业采购部门在采购电子元器件时,不能只为了节约成本而忽略设备质量和安全,要严格规范检测手续,优化、简化采购流程。再者,系统设计要科学、合理,与实际生产和市场需求相结合

(三)做好设备的运维工作

设备的日常运行维护对排除系统隐患和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加强运维人员的忧患意识和故障识别能力,结合先进的控制系统,将风险和隐患扼杀在摇篮之中。其次,对于在复杂环境中运行的设备,诸如在高温、潮湿环境中运行的元器件、系统等,要进行重点排查和定期巡视,避免由于环境因素变化迅速而引起的设备安全性问题(诱发短路、烧毁),降低事故率。

(四)引进先进技术体系提升电气控制设备可靠性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发展要与时俱进,融合更多信息时代元素,大数据、人工智能、专家系统、神经网络等都可以与传统的控制设备相结合,以更快、更精准的算法对设备可靠性做出准确的预测,并对设备系统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做出预判从而及时制定应对方案,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智能化、自动化电气控制设备的优势。

五、结语

通过多年的技术研发、引进、应用和技术体系、规范标准的建设,我国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得到了快速的崛起,相关方面的科研投入占比也有很大的提升。与此同时,各企业、单位也都加强了对电气控制设备的引进和投资力度,从而为建设安全可靠的智能化、自动化电气系统创造技术基础。除技术进步外,绝大多数生产企业都采取了精细化管理措施来进一步保障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运转稳定和可靠,技术和管理双重保险机制为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张曦,郭莹莹.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相关问题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9(19):167-168.

[2]黄飞.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分析[J].电子世界,2019(05):15-16.

[3]邓媞,陈晓玲,李楠.基于可靠性测试方法的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设计[J].中国设备工程,2019(13):90-92.

论文作者:孙黎明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9

标签:;  ;  ;  ;  ;  ;  ;  ;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分析论文_孙黎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