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碳酸泉;系统设计;要点
1、碳酸泉现有技术概述
现有制备碳酸泉的装置,包括气体细化管、混合增压装置和缓冲装置,混合增压装置包括气液混合管和增压装置,气液混合管的底部与增压装置的顶部连通,增压装置的中部为增压腔,增压装置的底部设有增压隔板,增压隔板上设有通孔,气体细化管的出气端伸入气液混合管内,缓冲装置的顶部与增压隔板的边缘密封连接,缓冲装置的中部设有纵长空腔。
2、碳酸泉系统设计的要点分析
2.1水流双聚焦
一级聚焦:当水流经过喇叭型通道时,由于通径的急剧减小,水流速和截面水压会急剧增加,形成集束聚焦水流。
二级聚焦:集束水流会与W型聚焦面发生对撞,冲击力和壁面反作用力互相作用,且壁面呈90°夹角,在各个方向的作用力下形成水压聚焦,其焦点水压远高于腔体内环境的平均压力,通过水流冲力形成有利于二氧化碳溶解的高压环境。
2.2气流量水流量自动适配
如图1,尖锥件(2-1)由基座(2-3)通过弹性材料(2-2)顶压,在水流冲击力小于弹力时,间隙通径不变,出气量不变。当水流冲击力大于弹力时,弹性材料会发生变形,锥形件会向下移动,间隙通径扩大,出气相应量增大。当水流水压大于一定值时,气流量相应加大,以维持一定范围的碳酸浓度。
由于产品的实际使用场景不同,各个场地的水源水压有高有低。假如是无气流量自调节功能,水压过高时,水流量大,气体比例下降,造成浓度下降。当水压过低时,水流量低,气体比例升高,浓度在一定条件下并不会明显增高,会造成气体流量过多,反应不完全,效率无法最大化。采用气流量水流量自动适配设计,能有效提高气体利用率,并维持一定范围的高浓度。
图1
2.3环隙射气喷头
有别于传统的小孔出气,此设计采用创新线隙喷气口模式。与多个小出气孔不同,线隙出气间隙小,间隙线通径可达到0.05㎜以下,且间隙线数量多,产生的气泡极小且数量多和更分散均匀,气体与水的接触面积更大溶解更快速充分。通径更小,相同出气量下,喷射的气流速度更快,压力高,冲击力大,有利于二氧化碳和水的溶解。
2.4涡流发生器
涡流发生器采用航发静态涡扇结构,通过改变水流方向、流速和水压,制造出一个围绕中心轴高速旋转的漩涡涡流。通过流道通径的线性变化,从大通径到小通径的变化,提高前分段压力,前分段指水流未进入涡扇叶转向之前的大通径段。大通径段有效降低了水流速,在高压状态下增加了水与气体的溶解时间。提高水流流速,能有效锁住气泡,让气泡随水流旋转并均匀分散到整个腔体内,有效增加水和二氧化碳接触面积,提高溶解度。高速的水流也会起到“搅拌器”的作用,把腔内混合液混合搅拌,且搅拌的速度不变,方向不变,同样起到提高溶解度的作用。
2.5水流吸气结构
运用伯努利原理,喷射出的高流速水线表面会形成比周围压力低的低压,通过相错的尖刺状起泡圈,形成吸气混合现象,能有效回收融解不完全释出的气体,对气体回收再利用,有效减少气体排放和浪费。当气体被高速水流带出时,即进入涡流增压腔,二氧化碳气体和溶解液体会进行二次反应。其好处是实现二氧化碳的二次注入,提高溶液的碳酸浓度,二氧化碳气体在腔内不断循环,直至完全溶解。理论上可以达到二氧化碳零排放,但实际情况多是二氧化碳和水的比例很难达到最佳状态。当二氧化碳气少于水溶解饱和所需,气体被完全吸收,但浓度达不到高峰值。当二氧化碳气多于水溶解饱和所需,气体会由排气装置排出,气体利用率有所降低,但同等条件下利用率依然优于传统碳酸泉仪器。
2.6涡流增压结构
水流和气泡混合液以高速流入涡流增压腔,在腔内高速旋转,在液体的离心力和腔壁向心力的共同作用下,混合液的内压力会有效增加。以水源水压为0.2mp,T=10为例:离心力F=mv^2/r,r=31,h=120,可得F=4.65n。单位面积压力约为20000pa,腔体内有效增压为0.02mpa,增压后水压为0.22mp。气泡随着水流高速运动而无法聚集成大气泡,气泡量多体积小,跟液体的混合更加充分均匀且旋转运动比直线运动路程更长,混合加压的时间更长,气体溶解效果更好。
2.7水气分离结构
混合液难免会有反应不充分的情况,为避免未融合气体随水流出,须在混合液流出之前把二氧化碳气体分离出来。利用气体和溶液的密度不同,混合液流出的方向往上,出水口往下。在重力的作用下,水会往下流动,气体密度小,会向上浮升。在一个大通径的腔体内,往上的混合液中,流速会大幅降低,水流速减缓,气体气泡上浮的速度大于水流速,会向上浮升汇聚。碳酸水为液态溶液,会向下流往中心出口,从而实现水气分离。
2.8自动排气与水位调节结构
如图2所示,此机构由浮球(3-1),片状连接杆(3-2),环形闸(3-3),排气通道(3-4),碳酸水通道(3-5)组成。当水位过低时,浮球没获得浮力,环形闸下降,排气通道打开,水气混合液从排气通道排出,排除多余气体。此时水位会开始上升,直到到达浮球位置后,浮球开始上升,环形闸上升,排气通道通径减小,直至完全关闭。排气通道会根据二氧化碳气体与水的比例调节,如气体过多,浮球下降,环形闸下降,排气通道通径增大,直至完全打开。
图2
结束语: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能更有效细化气体分子团(例如二氧化碳),将小分子(二氧化碳)锁在液体(例如水)中,提高气体利用率;其结构简单,维护方便,不易堵,可现制现用;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现制的碳酸泉浓度能达到1000mg/L以上,因而具有理疗作用。
论文作者:林佳贤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2
标签:水流论文; 气体论文; 水压论文; 混合液论文; 碳酸论文; 涡流论文; 装置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