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外国语学校 276000
摘 要:党的十九大号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可通过将国学经典纳入校本课程,开展“国学经典教育”实践活动,从而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关键词:素养 实践 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九大号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营造传承和弘扬国学经典的良好氛围。弘扬国学是国之所需、民之所望,也是中华大地久旱的及时雨。国学精粹是救国救民之救星,是树国魂、立国志之根本。
部分公民特别是中小学生沾染上了诸多不良习气,沉迷网络,精神空虚,厌学情绪严重;尊老爱幼、文明节俭等社会公德意识滑坡;现在有很多孩子缺乏社会责任感,理想信念的淡化,学习勤奋的削弱,奉献精神的缺乏,感恩之心、孝敬之心的淡薄,这些问题使许多老师和家长处于迷茫无奈徘徊中。
原因何在?为此就如何运用国学经典教育提升学生人文素养进行了一番研究和探索。
一、将国学经典纳入校本课程,开设国学课
学校制定了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和各年级国学教育的具体目标,安排小学到高中每周一节课程,将国学精髓《三字经》《弟子规》《论语》《大学》《中庸》作为我校各年级的“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构建国学课的授课模式,不同年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有自己独特的国学课授课模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学科渗透,丰富学生的文化积累和精神积淀
在课堂教学中要营造“国学教育”育人环境,让经典育人“润物无声”。语文学科的教师和思品、地理学科的教师挖掘经典知识点,并在课堂教学中组织重点讨论,不仅领略到了祖国语言的优美、生动、形象、丰富多彩,而且感受到了其中蕴含的情感、思想、哲理、逻辑等深刻内涵,从中汲取民族精神的底蕴,使学生的情感得以陶冶、心灵得到升华。
三、拓展“国学经典教育”实践活动,达到活动育人的目的
1.利用大课间、放学路队、上操时让学生边做操边诵读、边走路边诵读,既锻炼了身体,又诵读了经文。
2.经典游戏表演。以往拍拍手、跳皮筋等游戏的顺口溜如今换成了“人之初,性本善……”“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等经文,学生喜闻乐见,乐于接受;把经典语句配上时代音乐,走上表演舞台,赋予新时代的气息,让小学生享受到了创新的乐趣。
3.开展社团活动,把经典诵读与感恩教育结合起来。为了能够理解经文的含义,学生还自发成立了社团,由各班诵经的爱好者组成,他们在一起共同探讨儒家经典的深厚内涵,共同探讨自己的人生感悟,共同展示自己诵读的成果。
四、促进了教师的发展
掌握祖国优秀文化传统,吸收祖国优秀文化,形成自己独特的思想内涵和人格魅力,这一论述侧重于教师教育理论与技术的掌握,强调教师理念的不断更新,也涉及教师应有素养中“思想内涵和人格魅力”这一人文素养的核心。通过学习,让这些传统美德根植于老师心中,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孕育纯朴的民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深刻地影响我校的全体教师。
1.提升了学校办学品位。学校的核心文化就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它是在长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的、师生认可的学校校风、教风、学风的缩影,是师生和谐的人际关系、精神风貌的体现,更是一所学校办学品位和教育理念的体现。
2.丰富了校园文化。欢快的舞蹈,嘹亮的歌声,尽情展现了校园师生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同时也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促进了学校的文化建设。
3.推动了课程改革。随着新课程改革制度的落实和开展,要求教育人员在教学过程中秉持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丰富班级文化,创建特色品牌,是彰显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主要方式之一。课程改革的重要一环就是校本课程建设。书法美术民族音乐等传统艺术课的开设,成为国学的重要载体及延伸。在本课题研究中也将注重培养学生的欣赏与审美能力,使学生不仅领略到传统艺术的无穷魅力,也将通过学习,提高他们的鉴赏与运用能力,获得了家长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本课题就是以国学经典教育为载体,在复兴、保护、发展、繁荣中华经典国学文化的过程中,一定要紧跟党的战略部署,把握好中华文化的发展方向,制定出既符合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要求又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针的对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大力推动中华经典国学文化的复兴和发展,大力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参考文献
[1]王颖《听季羡林谈国学》.中国华侨,2017,07,01。
[2]季羡林《季羡林谈国学》.华艺出版社,2008年。
[3]钱穆《国学概论》.商务印书馆,2008年。
[4]胡怀琛《怎样读古书》.中华书局,2012,08。
论文作者:周振兴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8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4
标签:国学论文; 经典论文; 素养论文; 学生论文; 文化论文; 中华论文; 教师论文; 《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8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