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防护方法的应用研究论文_胡斌

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防护方法的应用研究论文_胡斌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忻州供电公司 山西省 034000)

摘要:新时期经济发展下,电力行业面临广阔的发展空间,这对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稳定运行提出更高的要求,在电力系统运行中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是一项基础工作,做好这方面的安全防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影响带电作业安全管理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带电作业安全管理的建议,希望能够为工作人员作业安全提供保障,并推动我国电力行业的良性运作与发展。

关键词: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防护;防护方法

引言

电网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使我国的电力系统的构建工作也进展得更为顺利。现代电网的显著特点是其覆盖范围被扩展,基本可以实现全国覆盖的基本需求。在电网系统之中的关键构件之中,输配电两种电力线路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技术人员在保证输配电线路建设完善的同时,还需要在其中进行电力作业。除了正常的电力运行作业之外,电力工作者需要对线路进行改进与维护,这两方面工作具有危险性,技术人员需要在带电的工作环境之下开展工作。

1配网带电工作的现状

随着近年来,人们对于电量的需求越来越大,相应的电力企业得到快速发展,同时电力安全性也是当今社会最为关注的问题,为避免停电维修给人们带来的不便,工作人员就必须进行带电作业,但是,目前我国的配电网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新用户接入、线路修改、设备检查等工作还存在相关安全问题,这些安全问题既有人为意识因素的影响,也有外界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同时也是当前大家关注的焦点问题。

2配网带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忽略电容电流的影响

很多工作人员在进行配网带电工作时都不重视电容电流的影响,他们忽视电路改造时单位长度线路的电源电流的提高,这导致工作人员在引流线的阶段过程中增加总电流,进而出现对工作人员造成影响的电容电弧,使工作人员产生心理恐慌。严重情况下还会导致工作人员的绝缘服着火,绝缘手套被击穿等现象,给工作人员带来安全隐患。

2.2作业工具安全性差

带电作业离不开绝缘工具和作业器具的辅助,在工作状态下,作业工具会受到电气和机械荷载的双重作用,其安全性能直接关系到安全防护工作的最终成效。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由于维护不当、校验不及时、超期使用等原因,作业工具磨损、绝缘损坏等问题总是存在,为带电作业带来了巨大的隐患。

2.3不重视接地体和带电体的防护

工作人员在进行配带电工作时,往往不注意对接地体和带电体的防护,这种情况会让工作人员受到带电体和非带电体的影响,进而导致安全问题的发生,对电力工作人员的身心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十分不利于电力配网带电工作的进行和电力工作的完善。

2.4安全距离未能良好把握

配电线路带电作业过程中,由于作业空间狭小,与危险区域保持足够安全距离非常重要。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作业人员带电作业时对安全距离把握不好,经常在危险区域进行带电作业,进而发生作业事故。

3加强带电作业安全管理的防护措施

3.1注重对防护用具的安全管理

带电作业安全管理是工作人员健康安全的保障,而在进行带电作业安全管理过程中,注重防护用具安全管理是十分必要的措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首先,屏蔽服和静电防护服是带电工作人员最常用的安全设备,其中屏蔽服由金属纤维制作而成,通过按照一定的经纬线编织规律制作,这样带电工作人员即使在强电场中进行工作,电磁线中的电量也可以通过编织缝隙进入屏蔽服中,而不会直接电击工作人员,通常情况下,屏蔽服的密度越大,整体的防护效果就会越好,在进行带电工作时,必须要穿好屏蔽服,从而有效的阻挡电场对人体产生的影响。其次,静电服的主要作用原理和防护功能与屏蔽服整体原理是十分相近的,但是技术指标要略低于屏蔽服,但是地面工作人员和塔电工作人员在进行带电工作时,还是必须穿静电服进行工作,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保障带电工作人员安全作业,注重防护用具安全管理十分必要。

3.2分界开关的应用

如果要确保用户的安全用电,则应通过分界开关的安装进行处理,一旦用户侧发生短路现象,分界开关会与变电站相互配合,隔离断路故障;如果其用户侧发生单向接地问题,分界开关会根据零序电源信息予以自动分闸,确保故障问题得到及时切除。当出现相间短路情况后,线路会随之出现故障,通过出线断路器进行故障检测,同时进行相应分闸处理,以此降低短路故障给人们生活和工作带来的影响。除此之外,变电站出线断路器分闸后,其主站会利用遥控方式发出相应指令,从而保证线路的稳定运行,降低故障不利影响。

3.3完善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第一,加强技术管理。通过及时引进先进的作业技术,并保证作业人员在工作中能够熟练、正确地应用新技术,从而保证技术管理的高效率、高质量。第二,加强现场管理。在实际作业过程中,不同的现场安全防护重点也不相同,为此,有必要积极优化现场管理,以此提高安全防护成效。现场管理具体包括设备、工具的管理和作业人员的管理。在作业前对工具进行认真检查,对作业人员有无按规定做好安全防护进行检查,在作业中要求严格按照相关规程规定操作,全方位避免安全隐患的出现。第三,完善作业监督制度,责任到人,并建立全面的监督考评机制,进一步加强安全防护工作。

3.4保护间隙技术的应用

保护间隙是当前的重要带电技术之一,在对这种技术进行应用的时候,技术人员需要确保释放电压的稳定性,避免在此系统之中的电压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包括导线布置情况、极限效应等。技术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检修需要对保护间隙进行调节。技术相关部门对带电作业的研发力度也在加大,从之前的无保护设备带电作业,开发出了可以大大增加带电作业安全性的设备,也即带电作业保护间隙。在带电作业的工作点加装了保护间隙后,带电作业的工作人员的安全性就大大的提高了,特别是对于紧凑型线路、生涯改造线路和小塔窗线路的维修与维护,引起相间及相对地的距离较小,按常规作业方式无法满足标准和规程中规定的最小安全距离和组合间隙。在带电作业过程中,当系统过电压超过作业间隙的放电电压时,很有可能发生工作人员触电的危险,而加装了保护间隙后,设定保护间隙的放电电压低于作业间隙的放电电压。

3.5加强带电作业技术培训

带电工作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同时也是一项十分精密的工作,因此在进行带电工作安全管理时,提升工作人员技术水平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安全管理措施。具有而言,由于不同的输配电线路安全管理制度各有不同,因此在进行带电作业技术人员管理时,也应该采用针对性的管理方式,对不同的带电作业施工方案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要强化带电作业人员技术技能培训,如对带电工作人员进行作业基本原理、操作技能等方面的培训,从而让工作人员掌握更多的自我保护技能,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机率。由于带电工作是一项比较精密的工作,因此必须要在人员选拔时做好严密的把关,从业人员必须要考试合格并且取得相应的岗位工作证书,才能进入到相应的岗位中,从而确保带电工作人员具有较强的综合素养,这是强化带电作业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结语

带电工作又是输配电线路工作环境下不可或缺的一种工作,尤其是在开展线路养护与维修工作的时候,在一些情况之下,技术人员还需要对原有的电力输送以及分配电路进行改进。如果带电技术缺乏科学性,带电作业人员很容易出现触电等电力安全事故,因此对于带电作业的相关技术的调研活动还需要持续开展,以此来给作业人员提供更为可靠的带电作业技术。

参考文献:

[1]亓蒙.高压输电工程带电作业的安全管理方法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2014.

[2]王胜虎.提升配网带电作业安全性的措施研究[J].通讯世界,2016(16):181-182.

[3]许春生.输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的研究发展[J].低碳世界,2016(32):44~45.

论文作者:胡斌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0

标签:;  ;  ;  ;  ;  ;  ;  ;  

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防护方法的应用研究论文_胡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