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生态城市建设途径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杭州论文,城市建设论文,途径论文,生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工区域概况
杭州市地处中国东南沿海的长江三角洲南翼,钱塘江下游,杭州湾西端,是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中心城市和中国东南部交通枢纽,市域界于北纬29°11’N~30°34’N和东经118°20’E~120°37’E之间。辖市区(包括上城区、下城区、江干区、西湖区、拱墅区、滨江区、萧山区、余杭区)、建德市、富阳市、临安市、桐庐县和淳安县,共八区三市二县。至2002年底,全市面积16596.8km[2],人口631万。其中市区面积3068.6km[2],人口382万。
杭州市有着江、河、湖、山交融的自然环境。全市丘陵山地占总面积的65.6%,平原占26.4%,江、河、湖、荡、水库占8%。西北部和西南部系浙西中山丘陵区,东北部和东南部属浙北平原,江河纵横,湖泊密布,素称“鱼米之乡”。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京杭大运河和以大涌潮闻名的钱塘江穿城而过。地处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四季分明,温和湿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全年平均气温16.2°C,平均相对湿度76%,年降水量1435mm。生物种类繁多,矿产资源丰富,全市平均森林覆盖率为62.8%。
2002年杭州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781.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2%,连续12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经济总量位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二。进入21世纪,提出了建设“住在杭州、游在杭州、学在杭州、创业在杭州”的生态城市发展战略,将努力使杭州成为“蓝天、碧水、绿色、清静”的美好家园。1999年以来,相继获“中国最佳人居环境奖”和“国家卫生城市”、“国家优秀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等荣誉称号,2002年10月又获联合国授予的“国际花园城市”称号,这是世界上一个城市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最高荣誉。
2 结构建设
2.1优化城市用地结构
目前,杭州市区的土地利用结构为:工业用地占18.9%,居住用地占26.5%,道路广场用地占19.5%,商业和公共设施用地占8.2%,风景区及绿化用地占26.9%。与国际上一些大都市相比,工业用地比例偏高,交通及第三产业用地不足,绿化用地与欧美发展成熟的生态城市相比也存在差距。同时,城市副中心或次级城市郊区发展不够充分,城市生态空间布局不尽合理。市区城市用地结构调整应分区域、有重点、有层次地进行。具体包括:“一主三副”、“双轴六组团”的城市用地结构建设。
“一主三副”指一个主城和三大副城,主城包括上城区、下城区;以及西湖、拱墅、江干区的城区部分,是浙江省的政治、经济、科教、信息、文化和旅游中心。副城指江南城、临平城和下沙城。副城中江南城规划范围包括滨江区和萧山区绕城公路以内,是主城人口和部分市级功能的接纳地、培育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主要空间,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科研服务产业、外向型和环保型产业;临平城位于余杭区,由临平镇、五杭镇、博陆镇和亭趾镇组成,主要承担现代加工制造业和区域物流中心的功能;下沙城位于下沙经济、高教开发区,由下沙镇、九堡镇、乔司镇组成,是杭州主要的现代加工业基地,重点发展中级出口导向型和高级进口替代型产业,接受主城工业用地的转移,同时承担省会城市的教育功能。
“双轴六组团”中的“双轴”指建设东西向以钱塘江为轴线的城市生态轴、南北向以主城——江南城为轴线的城市发展轴;“六组团”指建设杭州市区城郊的城市功能团,通过吸纳中心城区扩散的人口和产业功能,形成各具特色的卫星镇,包括杭州主城北部的塘栖组团、余杭组团、良渚组团和主城南部的临浦组团、瓜沥组团、义蓬组团,“六组团”的发展各有侧重:(1)塘栖组团。包括塘栖、仁和两镇,将积极发展休闲观光旅游,适当发展轻纺、食品工业,建设区域物流集散中心,是杭州市向北辐射的主要基地。(2)余杭组团。依托余杭、闲林、仓前镇临山依水的风景优势,发展以休闲度假为特色的生态居住区,同时形成高教产业群和科研基地。(3)良渚组团。结合良渚文化遗址的保护,发展以良渚文化和生态农业为主题的文化生态旅游区。(4)临浦组团。位于萧山区南部,将以临浦镇为中心,作为杭州市区远期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空间,向浙中地区辐射。(5)瓜沥组团。依托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形成临港(航空港)工业、轻纺工业、服装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区和区域物流中心。(6)义蓬组团。与杭州下沙城隔江(钱塘江)相望,形成未来大型综合性机械、电子工业基地。
通过上述城市用地结构调整和布局,未来的杭州市区将形成东“动”、西“静”、南“新”、北“秀”、中“兴”的生态城市新格局。
2.2提高城市人口素质结构
高质量的人口素质和适宜的人口密度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关键。目前,杭州市中心的人口密度过大,至2002年底上城区为17830人/km[2]、下城区为10570人/km[2]。因此,杭州应继续坚定不移地执行国家人口政策,严格控制人口总量和市区的人口密度,力争在2020年人口密度达到规划标准值(市区<5500人/km[2],市中心<8000人/km[2])。
杭州市区目前具有高等学历的人口占市区总人口的12.7%,该比例尽管在长三角位居第二,但与世界发达城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当前应重点建设好城东下沙高教园区、城南滨江高教园区、城西小和山高教园区及城北浙江大学基础部,这4座大学城鼎足市区东南西北,是打响“学在杭州”品牌、力争把杭州市区建设成为长三角高等教育大众化城市的重大举措。
2.3改变城市能源消费结构
目前,杭州市区所需的一次能源全靠外部输入,且能源需求不断上涨。消费结构仍然以煤炭为主,占32.2%。煤炭燃烧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因此,应严格控制煤炭消耗量,增加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
据目前情况看,杭州能源结构将向天然气等清洁能源转变。国家实施的西气东输工程,去年已经全线开工,加之东海油气田的不断开发,都为杭州(也为长三角地区)天然气利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西气东输和东海油气田的天然气在2003年底和2004年底相继进入杭州,煤炭消费比例将下降到18.5%。能源结构由依靠煤炭、油品为主向引入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转变已成为必然。目前,杭州市已出台了相关文件,提出利用天然气方面的优惠政策,如采用合理的分类气价、减免城市建设规费、减征天然气汽车消费税等,鼓励各行各业和广大居民使用天然气,鼓励将燃油汽车改装成天然气汽车。同时制订“城市清洁包装法”等地方性法规,推广绿色消费观,普及绿色消费意识。
2.4加快调整城市产业结构
区域产业结构的状况和转换能力,不仅决定了某地区在一定范围内区际分工中的相对地位,而且对地区经济增长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具有最大作用。上世纪末,传统产业在全市GDP中所占的比例偏大。2000年,提出了构筑“数字杭州”、建设“天堂硅谷”的设想,并作为21世纪初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号工程”,重点发展三大支柱产业,即IT制造业、软件业、信息服务业。
目前,杭州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IT研发和制造业基地,有相当规模的IT制造企业达270余家,其中64家重点企业销售收入达354亿元。拥有东方通信、UT斯达康、数源科技、士兰微电子、富通光缆、大自然等一批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制造企业;软件业具有以民营企业为主、以自主知识产权的应用软件产品为主、以国内市场为主3个特点。2002年收入97亿元(其中,嵌入式软件占40%,同比增长37.5%,约占全国的1/10;软件出口9300万美元,占浙江省的80%以上),900余家软件企业主要分布在高新软件园、东部软件园、数源科技软件园、浙大网新软件园、经济技术开发区信息产业园等园区和软件专业孵化器。近年来,新利、浙大网新、浙大兰德等8家软件企业先后在境内或境外成功上市,被称为证券市场上的“杭州板块”。杭州市的信息服务业近年来也得到了较快发展,2002年全市邮电业务总量达到61亿元,在杭开展业务的网络运营企业有:中国电信、移动、联通、网通、铁通、吉通,已经形成多家竞争的局面。
2.5完善城市交通结构
交通是稳定生态城市内部和外部物质流、能量流的重要条件。为此,杭州市将在2005年建成以高速公路为主骨架,结合其他主次干线,组成以城市方格道路网为基础、环路加发射线,功能明确、级配合理的生态城市道路网络。
具体主要为“一环”、“三纵”、“五横”。“一环”指杭州市区绕城公路,全长123km,主要疏解过境车流,同时对入城交通起分配作用。“三纵”指均为南北向的上塘路—江南大道(塘栖组团—主城—临浦组团),01省道—九堡大桥(临平城—江南城),秋涛路—风情大道(主城—下沙城)。“五横”指均为东西向的文—路—德胜路,320国道—之江大桥,石祥路—石大路,天目山路—艮山路,中兴路—萧山机场路。
此外,为适应杭州市区跨江发展的需要,钱塘江下游目前已建成5座大桥,至2008年将再完成3座大桥的建设,并预留2处过江隧道。
2.6保护城市生态结构
根据生态城市的建设要求,要重点完成市区“六大生态廊道”的建设任务。“六大生态廊道”分别是灵龙风景区—西湖风景区生态廊道、径山风景区—西溪湿地风景区生态廊道、超山风景区—皋亭山风景区生态廊道、石牛山风景区—萧山湘湖风景区生态廊道、青化山—杭坞山风景区生态廊道、市区东南部沿江湿地风景区生态廊道。所谓“生态廊道”,就是从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出发,在城市中建设一条条互相交错的绿化走廊,它们将起到空气流通、卫生防护、改善景观、保护物种多样性等生态维护作用。生态廊道的开辟,将缓减杭州城市的热岛效应,大大降低噪音,改善空气质量,保护市民的身心健康。同时,本地的动植物也因生态廊道有了栖息之所,并可通过廊道安全迁移,从而大大保护了城市生物的多样性。此外,生态廊道还将改变城市单调的水泥景观,改善都市面貌,提升城市品味,为杭州加速建设现代化的生态城市打下扎实的基础。
这6条生态廊道,分布在城市内部各组团之间、组团与中心主城区之间,充分利用了自然山体、水体和农田绿地,避免了因城市市区连片发展而影响城市生态、景观和环境。此外,杭州将继续高标准地建设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要求:到2005年,市区绿化覆盖率要达到45%,人均绿地达到12m[2];到2020年这2项指标要提高到50%和20m[2]。
3 功能建设
3.1稳定城市生态平衡功能
杭州市区生态城市的功能建设应围绕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仍需抓好以水、气、渣和声为中心的综合环境整治。
杭州是美丽的江南名城,水是生态城市的灵魂。目前,已投资1200万元建成了钱塘江引水工程,日引水30万m[3],用以改善西湖水质,使西湖水体每月更换一次,从根本上改变了西湖水体富营养化的状况。同时要继续落实杭州市《关于加快运河综合整治的决议》的重大举措。坚持河、岸、绿、路、景、房六位一体,充分发挥运河的航运、水利、文化、生态、旅游、居住六大功能,着重突出运河的文化和旅游功能,通过截污、清淤、驳坎、配水、绿化、造景和沿线道路建设、房地产开发等措施,对运河分段分期加以整治。力争通过5年时间,把运河杭州段建成为旅游与商贸、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与国际风景旅游城市相称的生态河、景观河,成为城市的一条黄金景观带。
在城市大气治理方面,应进一步采用消烟脱硫工艺,减少硫氧化物、碳氧化物的污染。加强对噪声和固体废弃物的管理与处置,“三废”处理率要达到100%。应用产业生态学(industrial ecology),推行清洁生产,把相关的工业企业组成工业生态园,使物质和能量都能达到最充分的利用,同时,推广应用自然可再生能源,减少水和石化能源的消耗,提高水、电的利用效率。
3.2加强城市信息流通功能
构筑“数字杭州”、建设“天堂硅谷”是杭州市新世纪初的“先导工程”。通过推进城市信息化,增强生态城市集聚辐射功能、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充分发挥杭州作为长江三角洲副中心城市和浙江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作用。“杭州投资网”现在作为市投资项目审批管理的市级平台,面向项目单位、各审批职能部门、市领导和监察部门3个服务层面,包括内网(中心局域网)和外网2个网络,已具备了办理过程的咨询服务、在线服务功能、办理状态查询服务、为投资者提供决策服务的四大功能。电子政务建设明显有着区别于其他省市的特点:一是依托市投资项目集中办理中心,实现网上审批,为企业和投资者办实事;二是进一步办好市政府门户网站,拓展完善政府对市民的信息服务。
杭州市对于自己的信息产业化进程也有着很具体的目标:围绕建成国内IT产业重要基地的总目标,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十五”期间,全市电子信息产业销售产值要从2001年的200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640亿元,年均增长27%;到2010年,形成空间布局合理、体系结构完整、综合竞争力强、带动作用显著的信息产业格局,其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要达到20%以上,成为杭州经济的先导产业和主要支柱产业。
4 产业建设
杭州市作为国家著名风景旅游区,可以依据城市区域特色,大力发展城市生态旅游产业。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城市经济效益,而且可以与生态城市的功能、发展相协调,体现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总原则。
首先,生态旅游具有环境可持续性。在生态旅游过程中,既考虑到环境的抵抗能力,也考虑到环境的恢复能力。其次,生态旅游具有社会可持续性。通过对风景区容量的计算与评估,可确定旅游者、旅游地、旅游企业三者的基本责任,使旅游行为具体化、责任化,有利于合理的社会秩序的形成。再次,生态旅游具有经济可持续性。生态旅游活动中所获得的经济收入,在不破坏其他可持续性的条件下,能够抵消那些为了满足游人而采取的各种措施的成本。最后,生态旅游具有文化可持续性。生态旅游与传统旅游最重要的差别之一是生态旅游过程中注入了教育的成分,使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具体地理解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是如何协调作用的,并形象地理解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2002年11月,杭州市开始实施“西湖西进”生态旅游工程。“西湖西进”生态旅游工程规划范围:东面以西山路为界,包括西山路东侧曲院风荷公园和丁家山之间的原杨公堤地段;北面以灵隐路为界;南面以虎跑路、满觉陇路为界;西面界线沿满觉陇路、棋盘山山脊线、月桂峰山脊线与三天竺、灵隐路相连。规划总面积为7.5km[2]。西湖西进规划的整体指导思想是:建立长三角最大规模的生态城市旅游区,为大力发展城市生态旅游业拓展基础空间。据此,西湖西进规划以发展生态城市的生态旅游为中心,一切设计均按照“自然、顺势、绿色”进行,主要包括“花山鹃霞”、“法巷寻梅”、“三台泽韵”、“茅乡水情”、“双峰插云”、“金沙醇浓”六大景区。
西湖西进生态景区的设计充分考虑了以下方面:(1)促进积极的环境道德,强化参与者的受欢迎的行为模式和行为规范。(2)不让自然旅游资源退化,即不包含使自然环境受到侵蚀破坏的旅游模式。(3)关注旅游区内在价值,即所有设计的设施和服务都是为旅游者接触旅游区内在资源提供方便。(4)以环境,而不是以人为中心,即承认并接受自然环境的基本现状,不能为了人们的方便而去改变或改造它。(5)有益于野生动植物的生存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这种好处涵盖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科学效益和管理效益,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和自然生态系统的有机统一。(6)为旅游者与自然环境的直接接触提供方便。(7)积极鼓励当地社区参与旅游活动并使其受益。这样有利于当地居民对旅游环境价值更好的认识,有利于当地居民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8)注意各个旅游区之间的联系性、协调性。
城市生态景区是城市生态旅游的核心,是整个旅游活动的中心和依托,它是以毫无雕琢的自然美景为取向的,这种自然景观可以是天然形成的,也可以是人文的,从长远看,生态城市的生态旅游业就是依赖于这种环境资源质量的自然独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