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美俄、中美关系——以及三者间的相互作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美关系论文,相互作用论文,中俄论文,美俄论文,三者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如何判断世界形势和如何估量有关国家的发展前景和对外战略,是影响中俄美三国相互关系的两个因素。三国对国际形势的认识有同有异。相互间的评估存在基本相符或不大相符两个方面。目前三组双边关系的发展不大平衡。中俄关系更为平衡。中美和俄美关系分别同时存在积极面和消极面,均非高枕无忧。但三国之间存在不少共同利益和增进关系的共同愿望。三组双边关系间的相互作用已与冷战时期的中美苏大三角关系完全不同。
考察中俄、美俄、中美三对双边关系以及三者间的相互作用,取决于四个因素:(一)三国的国情,包括不同的国力、传统、历史、地理环境等等;(二)全球环境和世界局势的发展趋势,这涉及安全、经济、政治、价值观以至生态环境等各个方面;(三)三国政治领导人对本国国情和国际形势的判断,以及据此确定的国家战略;(四)三国相互间的看法和彼此采取的相应政策。
三国本身的条件和国际环境是客观存在,对三国的国家战略和相互采取的政策起着决定性作用,但是三国领导人的判断和决策也会对本国发展和世界形势产生积极的或消极的反作用。中美俄作为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地位都十分重要的三个大国,它们本身的发展状况就在国际形势中占有举足重轻的地位。它们的对外战略是否符合时代潮流,也可以对世界的繁荣、进步和稳定起到推进或阻滞的影响。冷战结束后整个国际关系和各国战略都发生了深刻的重大调整,这个过程还没有结束。人们希望看到的前景是,今后各国的政策调整都能更加与时代潮流合拍。
本文将集中讨论三个问题:三国对相同国际环境看法的同异;三国国力发展前景和国家战略,以及相互的评估;展望中、美、俄间三个双边关系的发展以及三者间的相互影响。
一
中国、俄国和美国面对冷战后的同一国际环境,在四个问题上,看法大体一 致。它们是:世界安全环境较之冷战时期大为改善,但出现了新的麻烦和问题;随着国际关系中经济因素的日益突出,加上经济全球化和各国经济市场化的发展势头,各国相互依赖关系加深;世界正在走向多极化;冷战后各大国从以对付外来重大军事威胁为主转为以国内事务为重,对外政策考虑中的国内因素显著上升,各国对外决策中的这个新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相互了解的困难和国际关系的复杂性。
中、美、俄三国在这些基本相同的认识下,在有些问题上也存在一些不同看法,或者有不同的侧重面。
(一)未来多极化格局将由美国处于领导地位还是以各个力量中心平等相处为特征。
(二)如何看待近两年来国际关系中军事因素有所回升的现象。这一现象表现为:对旧有军事联盟的再定义和加以扩大的努力;从传统意义上划分军事防范对象,渲染这些对象会形成对世界安全的潜在威胁;重新以军事实力作为维护大国主导地位的重要后盾,等等。
(三)对欧洲和亚太地区安全形势的估计。冷战刚刚结束时,普遍认为欧洲和亚太地区的安全形势与冷战时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欧洲变为冲突频仍,亚太地区的局势则空前相对稳定。近两年中国认为亚洲形势依然较好,美国则认为亚洲不如欧洲稳定,俄国更关心欧洲围绕北约东扩造成的新矛盾。
(四)如何对待维护本国价值观与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关系。是承认各国价值观源于各国本身的历史和特点,应该各自发扬优秀传统,同时自主地和有选择地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还是视本国价值观为全人类最高的或通用的价值观,企图强加给别国,且认为这才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应该说,由于各国国情迥异,战略不一,不仅对于形势的估计有所不同,而且行为准则也有差异,这是不难理解的。对于前面列举的问题,即使在美国国内也正在进行热烈的讨论。例如在安全形势已经发生根本变化的情况下,对于美国的核战略和同时打赢两场地区战争的战略,正在提出重要的新见解。事实上,美国现在虽然还在沿用敌对国家或敌对势力造成现实或潜在威胁这类传统说法,但主要内涵已不指敌国的大举进攻,而更多地指力量平衡发生对它不利的变化。在价值观问题上,连坚信西方文明优越的亨廷顿教授近日也指出,世界大部分地区现代化更多了,西方化却更少了,现代化社会不一定融为同质体。
二
中美俄三国的国力发展前景和国家战略,以及相互间的评估大致如下。
(一)中国,以及俄、美的看法:
中国已经制订出到2010年的长远发展目标。这可以说明几个问题。首先,集中致力于经济建设的方针不会改变。其次,改革开放的方针不会改变。规划确定,到2010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结构将基本到位。第三,中国的综合国力届时将有显著提高,包括军事现代化程度的改进。但军事力量不是综合国力的主要因素,主要因素是经济及科技力量。现在,中国军事力量将随经济力量发展而增强,已成为一些国家议论的一个中心问题。其实,无论从本身防御需要还是从周边和世界各国军事现代化速度及水平的比较来看,中国军力的增强都不会超过足够防御的水平。中国国土大,边境长而且地形复杂,何况国家的统一还面临着挑战。第四,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技术研究所所长李京文预测[(1)],到2010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可达1万亿美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6000元(按现有比价,合735美元)以上,中国可望从低收入国跨进收入中等而偏低的国家行列。中国下一目标是到下世纪中时成为达到中等发达水平的国家。如果按世界银行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接近9000美元才算发达国家的标准,就是50多年后中国仍然属于发展中国家,因为它肯定达不到这个水平。何况中国本来估计,50多年后才有可能基本上实现现代化。因此,仅仅从国力发展水平来看,断言中国二三十年后就可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超级大国也是没有根据的。第五,由于中国可持续发展和政局保持稳定的前景良好,中国没有分裂或解体的危险。
中国的国家战略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一基本点,需要长期的和平稳定环境是不言自明的。中国绝不会采取任何有可能破坏这种环境的行动,只愿为确保这一环境作出贡献。近一两年,外界关于中国对外日益表现“强硬”、“专断”等议论很多。作客观的考察,可以发现,如果说中国有类似表现的话,那仅仅是在中国的领土完善、国家统一和内部事务遭到外来威胁或干预的时候,限制在反击外国干涉中国内政的问题上。换句话说,中国处于防守态势。无论在军事、政治、经济还是价值观问题上,中国都没有主动对外挑起事端。而且与其他大国有所不同,中国对外战略的调整不是始于冷战结束,而是早在80年代初就开始了。从那时起,对外政策更加务实,在国与国关系中去除意识形态因素,并赋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以新的内涵,包括非结盟和不去构筑反对特定大国的统一战线等。这些变化都不是权宜之计。
俄美对中国的看法有所不同。俄国几年来变化较小,美国则不断有所变化。
俄国对中国的看法,主要的一面是认为中国在相当时期内并不构成对俄国的威胁,特别在独联体范围内,中国并无向俄国的主导地位提出任何挑战的意图。在中亚地区,它就认为中国有与俄国合作的共同利益与愿望,不构成对俄国在该地影响的威胁。俄国有一些学者目前把俄国、中国还有印度归于“中等发达国家”这一类,与东盟、拉美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这些“发达国家”以及亚非不发达地区合在一起,处于以经合组织为主体的世界经济综合体的经济外围。这就是说,俄国目前从经济上把中国放在同俄国大体相类的地位上。俄国还有学者认为,俄中现在都不是世界强国,但都是地区强国。“中俄在相当时期内地位大致相当”的认识,是俄国不认为中国对它造成威胁而认为两国有诸多共同点的一个根据。但是它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并不是全无担心或者感到很有把握,这一点在俄国一部分学者中是有公开表露的。俄国远东地区对中国的疑虑较大,但这是局部问题,不代表莫斯科的总估计。
美国对中国的看法,近五六年来处于一个变化的过程。作为天安门事件和苏联东欧巨变的直接后果,90年代初美国把中国估计得比较差也比较低。从1993年一直到不久之前,美国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估计越来越高,甚至有些过高。1995年年初以来,美国进一步在安全问题上把中国放在重要防范对象的位置上。美国日益认为,尽管中国目前并不足够强大也不构成对美国的威胁,但在各大国中却只有中国的力量既属全面发展、增长又最快,而可能在下个世纪成为美国的主要对手。近几个月来,在这一根本估计的基础上,对两个问题又有所调整:认为对中国的经济和军事力量的发展不宜作过高估计,表示对中国已经发生的内部变化应作出应有的评价;因此,尽管存在着不少不确定因素,中国在近期不一定会成为美国的大问题。
(二)俄国,以及中、美的看法
在苏联解体之初,俄国并未预见到它的经济在五年多之后仍然未能走出谷底。1996年也没能出现年初预计的经济开始转入正增长的局面。现在政府预计,到本世纪末才能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达到5—6%。目前没有见到俄国长远的经济振兴计划。但俄国认为,以它固有的有利条件,它的长远发展前景是良好的。
俄罗斯的国家安全战略和外交政策,从近一年来政府发表的主要文件和官员发表的正式讲话来看,轻重缓急次序是明确的。首先是维护俄罗斯领土完整和统一,边界不受侵犯。其次,促进它与其他独联体各国在各个方面的一体化进程。目标不是恢复苏联,而求保持并争取增强俄国在独联体以至整个后苏联空间的独特地位和影响。第三,作为多极化世界格局中平等和独立的一极,全方位发展对外关系,第一重点是美国,其次是欧盟和中东欧国家,再次是中国、印度、日本和中近东。近来亚洲受到更大重视。俄副外长拉辛说:1997年俄国外交政策中的亚太倾向将十分强烈[(2)]。但美、欧作为俄对外关系主要重点看来不会改变。
俄罗斯十分看重维护自己的大国地位,并在世界上受到相应的尊重。它深知经济力量是国家力量的基础。在近期或中近期经济难以起飞的状况下,它目前似乎正注意借助它名列世界第二的军事力量,作为维护它大国地位的重要支柱。已经达成或尚待达成的各种军控协议成为俄罗斯外交上的重要筹码。同时,它的军事力量还是维系独联体,亦即维护俄国大国地位基础的重要因素。它已表示,它的军事防卫能力实际上要覆盖整个后苏联空间。
中国的看法:遵循不干预别国事务、尊重各国的内外政策选择的原则,中国政府不对外国的发展前景和国家战略正式发表评论,除非它们的政策选择违反国际关系准则。中国的学术界对俄国综合国力的发展前景存在较为乐观和较为悲观的不同估计。我个人认为,不论俄国目前存在多大的困难和困难还将持续多久,它一直是对世界事务发生重大影响的世界大国。俄罗斯会再次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世界强国,但需要经过二三十年或更长一些时间的努力。
俄国目前内部问题众多,有的还很严重,领导人正把主要精力放在治理内部上,对外基本上处于防守态势。但它在欧洲事务中有重大作用并且正积极参与亚太事务和力求发挥作用。只是俄国要实现它作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欧亚大国,不仅在欧亚两洲全都发挥重大作用,而且成为欧亚美三洲主要桥梁的抱负,恐怕还不是短期内能够实现的。
美国对俄罗斯的估计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总的倾向是逐步降低。1992年国防部曾认为到2001年俄国就有可能重新成为美国的全球对手。政府官员近一年来越来越多地公开谈论俄国改革的困难和面临的严重问题。目前的代表性看法是,以俄罗斯的固有条件,从长远看必然振兴,但这需要一代或更长的时间(副国务卿塔尔博特)。而对俄国近期到中期的发展,美国学者的估计差别很大,其幅度要超过中国的学术界。塔尔博特和一部分专家肯定俄国改革和私有化已经取得的成果,说俄国民主化和市场经济已初具规模,政治、经济形势趋于稳定。另一部分专家则无论对已经进行的改革还是对改革的前景都深抱怀疑态度,有的甚至基本否定,认为俄国的民主脆弱,现在是半集权主义或寡头政治,国家资财遭到空前的掠夺,经济和政治体制崩溃,何时才能真正实现转轨很难说,等等。不论如何,看来美国不认为俄国在近期会对它构成多大挑战,目前要防止的,主要是由于俄“太弱”而可能造成核武器核材料失控这类危险。
(三)美国,以及中、俄的看法
美国认为它作为世界上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长期不会改变,在军事力量这个意义上说尤其如此。但是,它也承认由于世界其他力量中心的上升,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本身国内因素的制约,美国政府对外不可能随心所欲。克林顿总统在四年前就任时曾宣布要维护美国在世界上的领导地位,以促进美国的经济安全、军事安全和民主价值观为国家战略重点。由于当时经济安全被置于首要地位,有的观察家把“克林顿主义”的要旨归结为扩大美国贸易出口。近两年来,克林顿总统比较强调军事安全,提法上已把它置于经济安全之上。但实际上经济安全的重要性并未减弱。白宫1996年2月公布的交往与扩大的国家安全战略,其中心目标之一是加强美国经济的活力。克里斯托弗国务卿1996年7月18日也说,克林顿1993年表示将把经济政策放在外交的中心地位,四年来他一直在这样做。
美国在世界上究竟要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和怎样发挥作用,美国国内一直在进行着辩论。也许由于美国经济状况这几年来一直较好而其他大国则各有各的问题,近一年来美国对外的自信心进一步增强。下个世纪会是第二个美国世纪的说法正在流行。据约瑟夫·奈教授介绍,现在又有人开始讲,“90年代是在单极世界中的美国霸权时代”[(3)]。还有人提出美国“应该推行仁慈的霸权主义”。这类说法如果化为强化领导世界的企图,就会既同美国公众的主要注意力愈益集中于国内事务的倾向又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不断发生冲突,而影响政府对外战略的制订和推行。
中国的看法:这里也是限于个人对中国有代表性看法的介绍。中国对美国的综合国力将长期在世界上领先这一点没有不同的判断,但不认为由此可以得出单极世界的结论;认为促进地区和世界的稳定和繁荣确实也是美国的国家利益所在,而且美国在其中的作用十分重要,但不认为只有依靠美国的领导才能达到这一目标。在中国学术界中,对于美国是否经历着相对衰落的过程,对于美国的强点和弱点所在,对于美国对外政策受国内因素左右的程度,都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看法。以高度简化的方式来概括,认为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和各国国家战略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倾向于认为美国力量相对衰落的趋势难以逆转;对军事因素看得比较严重或对美国价值观在美国的活力与凝集力作较为肯定评价的,对美国是否衰落有些怀疑;认为牵制美国外交政策的内部因素比较严重的,对于美国为“领导世界”而卷入外部事务的能力抱比较保留的态度。但是对于美国比较流行的有关维护国际安全的理论和方法,这里主要指“权力转移论”与“民主和平论”,即“上升中的主要大国必然同既存的主要大国发生冲突”,与“只有民主国家之间才不致发生冲突”这两个理论,在中国的学者间却存在较大程度上的一致,即不同意这种看法。
俄国的看法:俄国对美国的力量同样有足够的估计,认为美国的国家战略目的是确保美国在全球范围内的主导地位,尤其在军事方面,防止其他国家扩充力量并在地区以至全球向美国的影响提出挑战。俄国有学者把美国的战略称为“优势战略”,说美国会因伸展过度而终将破坏自己的实力。俄国把美国从一度基本上划为同类到近年来同它拉开距离。90年代初期,它曾把美国当作政治和安全上的可能盟友和经济援助的主要来源,提出要加入北约。1994年两国已把“战略伙伴关系”降为“现实伙伴关系”。近一年多来又有变化。普里马科夫担任外长后说,冷战后有一个阶段同西方关系走得过远,不能讨论同昔日的冷战敌手建立战略联盟,只能建立“文明的或特惠的伙伴关系”。俄国虽然不认为美国对它造成威胁,却认为美国不希望俄国强大,因而成为俄国重振大国地位的障碍。
三
中俄、中美和俄美三个双边关系均已发生与冷战时期迥然不同的巨大变化。对抗得到消除,合作愿望增加,是三者的共同点。一般来说,冷战后国际关系的基本特点决定了这种发展不致逆转。三个双边关系发展情况有所不同,也分别存在一些问题,但已不存在冷战时期那种两者联合起来反对第三者的战略基础,反而有可能因一对双边关系的增强而对另两对双边关系起到促进作用,或有助于阻遏另两对双边关系的倒退。
(一)中俄关系
中俄关系处于两国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从几个意义上说都是如此。
1.两国关系首次真正实现了平等。过去中俄及中苏关系中经历过的帝国主义与弱小民族、兄长与弟弟、以及意识形态上针锋相对的时代均已过去。在很长时期内两国关系或者根本谈不到平等,或者平等关系受到限制以至破坏。叶利钦担任总统以来,两国关系摆脱了意识形态因素,做到了平等相处。
2.两国间的互相信任达到较高的程度。中苏两国即使在结盟时代也没有做到相互完全信任,而这种不信任的根子还比较深。现在两国都认为,无论就两国内部事务还是就国际事务而言,彼此都是可以信赖的伙伴。
3.两国都尊重对方的内部事务发展,真诚希望对方繁荣、稳定和统一。这同中苏对抗时期两国都希望对方的政权发生变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目前美国和许多其他国家的领导人都公开表示希望中国和俄国繁荣和稳定。而中俄由于彼此接壤的地理条件和面临若干相似的问题,一方的繁荣稳定和另一方有着更为直接的利害关系。中俄在经贸关系上存在很大的互补性,两国经济发展水平在有些方面较为接近,这本来是两国扩大贸易往来和经济合作的良好条件,但现在两国贸易额不大,为2000年设定的目标也只有200亿美元。中国自然希望看到俄国经济能较快得到振兴。在经济上俄国对中国也抱有较大期望。俄国国家杜马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卢金说,俄国认为中国有一切机会保持住1978年开始的发展势头,中俄间经济上的互相依赖性必然加强,而且不可逆转。[(4)]在民族问题上,两国的利益都在于处理好各自国内的民族问题,都不希望看到对方发生民族冲突。
4.两国在国际事务上存在诸多共同点。这也是中苏对抗时期不可能的。两国当时的论战在许多方面都涉及对国际形势的根本看法。
中俄已经把相互关系定位在战略协作上。上述四点说明这种关系是有基础的。但这不是结成联盟。不与任何国家结盟,是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近20年来的一个新内涵。俄国外交部副部长拉辛说,中俄关系不是一种联合,也不是某种轴心,而是指在重大问题上的战略相互作用[(5)]。两国增进合作更不是针对任何第三国。前面谈到的这几年中俄关系特点,在中国、俄国与美国或其他大国的关系中也或多或少地有所反映。
国际上对中俄军事上的合作有些议论。实际上这种合作首先表现为在安全上增强互相信任措施,包括削减边境地区军事力量。这只能有助于促进地区安全。其次是中国向俄国购买一些军火,这属于国与国间的正常交往与合作。许多国家向俄国购买军火并没有引起外界的太大不安。对中国的不安看来同并不存在的“中国威胁”相关。第三,中俄在军工技术转为民用的领域正在展开有效的合作,这是对两国经济有益的。此外,中俄的军事合作并不是专有的。中国、俄国同美国以及许多其他国家也在建立或增进军事交往与合作。俄美之间的军事合作更是多方面和相当深入的。
(二)中美关系
去年下半年以来出现了若干重要的好转势头。两国再次申明中美关系对两国都具有很大的重要性,都表示要采取建设性合作而不是走向对抗的态度。美国表示应对中国平等相待。克里斯托弗国务卿和总统安全事务顾问莱克都说,不仅应该要求中国遵守国际准则,还应该欢迎中国积极负责地参与制订国际准则,使中国既从中有所得又承担相应义务。中国政府把同美国发展合作和不搞对抗当作对美政策的两条指导方针。中美间的接触正在走向高层、频繁和多层次。
对华政策一向是美国国内辩论的一个热门话题。随着近几年美国对中国发展前景的重视和担心同时增长,辩论显得更为集中和热烈,超过对俄政策的讨论。讨论继续反映各种不同的主张,1996年下半年同1996年上半年相比,分歧有所减小。这一点突出反映在民主、共和两党1996年的竞选纲领上。与四年多前的情况不同,在对华政策上两者之间的差别不大。近来发表的许多重要研究报告,虽然各有侧重点,总的看来建设性的看法和建议在增加,出现了希望美国方面能有些自省、表示应看到中国已取得的某些进步和理解中国面临的某些困难等主张。但近两个月来因个别虚构的问题在媒体上出现了一些反华喧嚣,这类主张竟受到一些人的攻击。
(三)美俄关系
俄国一直以美国为对外关系的首要重点。在美国则存在一个矛盾现象。一方面,北约东扩已被克林顿政府列为四年新任期内对外战略中的首要重点,对俄关系因此占据重要地位。另一方面,美国似乎又对俄国重视不够。在美国学者中有这样一种看法:认为俄国目前“太弱”,对美国形不成重大挑战,美国在俄国的机会也不大,甚至连合作余地都不多。这种看法也许是美国不顾俄国的一再坚决反对而执意推进北约东扩的一个根据。
俄国知道北约东扩并不意味着北约重新把它看成军事进攻的重大威胁。俄国对外政策和国防政策委员会1995年6月21日发表的一份题为《俄罗斯与北约》的提纲说,东扩的目的在于试图保持北约活力,是美国保持它在欧洲的影响和控制德国的手段。提纲签署者有外交部官员及国家杜马和学术界中有影响的人士,代表俄各界一致看法,看来可视为俄国的一种基本估计。但俄国认为,东扩对它来说是个十分严重的问题。不仅这里明确存在防范俄国的考虑,更重要的是这对它维护大国地位的要求提出了直接的挑战。俄国一直要求平等地和充分地参与欧洲安全事务,而且以它的地位和作用,认为它理应比中东欧国家参与更多,发挥作用更大。北约东扩和这种要求背道而驰。如果北约想进一步染指某些前苏联共和国,问题就更加严重了。围绕北约东扩,俄美关系一段时期以来处于停滞状态。
中俄、中美、俄美三组双边关系发展不平衡。目前中俄关系更为平稳。中美和俄美关系,一个正在有所改善,一个一时有些不和,但分别存在一些处理不好就会引出较大摩擦的问题,前景不是高枕无忧,中美关系尤其如此。三组关系都能沿着增进信任、发展合作和防止冲突、摩擦的道路走下去,符合三国的国家利益。因为地区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起关键作用的是大国关系的健康发展。目前存在着较好的前景。三国存在不少共同利益。它们都承认:国家的力量和影响归根结底要靠本身的内部发展;在相互依赖加深的世界上,他国的稳定与繁荣符合本国的利益。在国际事务上,三国的共同利益也很多。三国相互间的评估不太一样。在有的问题上,三国看法的接近程度也有所不同。比如在大国关系上,中俄都反对把世界各国分为领导国和被领导国。但这些异同都不构成两者据以联合反对第三者的根据。何况中美、俄美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各有各的根源,只能分别靠中美和俄美自己解决,第三者也难于插手。这说明冷战后的中美俄关系不会再回到冷战时的中美苏大三角模式。
1997年3月27日
* 本文以作者在华盛顿“国际研究与交流协会”作访问学者时所写的英文论文为基础。
注释:
(1) 《走向21世纪的中国》一书。
(2) 1997年1月6日对国际文传电讯记者发表的谈话。
(3) 《国家利益》,1996年秋季号。
(4) 1996年9月在北京召开的“21世纪论坛”上的发言。
(5) 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