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工程基础设计特点分析论文_龚雷,刘延博,杨珂懿

输电线路工程基础设计特点分析论文_龚雷,刘延博,杨珂懿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城东供电分公司 天津 300250

摘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力工程的发展也突飞猛进。因为线路工程是输电线路的核心,所以在输电线路的工程设计当中需要充分考虑工程所经线路的地形和地质条件等各个因素导致的差异化影响。在工程的前期、中期以及后期的维护等所有阶段当中需要提前进行计划,充分考虑输电线路各个方面的情况,确保输电线路的稳定、安全运行。在此基础上,我们在本文当中分析了输电线路工程基础的设计特点。

关键词:输电线路工程;基础设计;特点分析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的电力工业也迅速兴起,随着电网的建设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因此与相关的电气设备改革及工业数量也日益增加,输电线路的设计肯定成为一个常规性的工作。而电力行业本身就是一个设备、技术以及资金都比较密切的行业,为了提高设备的可靠性与经济性,使其与电力事业的发展更适应,选择高效科学的输电线路是供电企业当前最重要的研究课题。输电线路是线路工程当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它是确保电网系统安全运行的基础。在本文当中我们探讨了输电线路基础设计各个方面的特点以及维护措施等。

1输电线路基础设计的类型

1.1软土地基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地质类别差异很大。有些地区的土质为软土,在这种土质上建筑,所建的输电线路地基叫做软土地基。这种地基一般有灌注桩、扩展式和大板式3种基础。其中扩展式基础计算起来简单,不过工程对土方开挖以及配筋的要求很高,且其占地面积很大,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发生搬运材料困难的问题,使得灵活施工率明显降低;大板式基础施工的成本相对比较大,施工设计的内容比较广泛,施工较为复杂,特别是施工过程有很多软弱地基的情况下会影响施工的质量,使得施工的难度增大,其质量自然难以有保障;灌注桩这种基础的造价相对较高,且施工的质量不容易控制。

1.2冻土地基

线路基础工程在不同的地方,其施工的材料、工艺和地基的判断方法都有一定的区别。其中冻土地基大约占全部国土的1/5左右,主要原理是由于冻土在融合及冻结的条件下,力学性质常常有所变化,与之相应的强度指标、地形特点和地面构造亦随之出现变化。在冬天里最容易发生安全隐患,冻胀和融沉是冻土发生隐患的最常见的形式,常从结构措施方面予以防治。按照所在地的气候特点,考虑施工的需要,一般运用排水隔水法、物理化学法和换填法等方式对冻土地基予以处理。

1.3黄土地基

黄土地基线路工程常见的有三个类型,分别是开挖式、刚性台阶以及掏挖。在软土相对比较厚的位置,大多利用桩基穿越软土层进行处置。但是对于刚性台阶会出现受力不均匀的情况,施工材料就会被浪费,工程造价高。随着发展这种方式很容易被废弃;而对于掏挖基础的模型应用的比较广泛。

2分析输电线路基础工程中的问题

2.1地质勘测方面

在线路设计的过程中路径的选择十分重要。线路经过地质繁杂、各色各样。在不同省份、地区地质差异及地形变化走势,在相对偏远的山区里,因为需要勘测的点比较多,再加上相关的技术工作人员本身业务水平不够专业,因此在勘测水平上就出现了一定的差距,对于铁塔所在点的勘测精细程度也就出现了差距。例如,部分地区是在高斜坡上,因此水土流失的问题就比较严重,很容易导致滑坡现象,因此就需要改进岩土的鉴定手段。此外,还需要根据塔基的地形情况,对于原有的地形当中容易忽视的问题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2.2基础设计分类

线路基础设计需要花费较长的实践,而且设计过程中用到的安全系数法并不是十分合理。针对软土质设计的塔杆基础不仅需要达到普通塔杆对于基础设计标准的要求,同时还需要符合塔基沉降量和倾斜度的要求。之前的设计和研究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因此导致软土质的塔杆基础设计质量比较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软土地内的地基不管是采用灌注桩还是采用大板基础都会出现很多问题,而且造价也比较高,因此很难对质量进行把控,此外施工过程也比较复杂,用到的刚尽量也比较多。

2.3工程施工方面

对于山区和软土地区,例如山坡、沼泽以及河滩等地区,大型的机械是难进进入到场地当中进行施工的,而且对于材料的运输以及开挖基础等工作都存在困难。很多的线路都是塔形相同,其基础型式却因为土质存在区别而出现不同,绝大多数的线路塔杆是设立在高山、荒野等人烟稀少的地方的,因此施工的特点与环境也会因此有些差距。

3输电线路基础维护处理

3.1 加固输电线路基础

加固输电线路基础是夯实塔杆的四周,或者是通过灌注混凝土外壳开加固。加固输电线路基础常用的方式主要是振冲法、地锚锚固法以及高压喷射灌浆法等。其中的振冲法工作原理是利用相关的方式在地基当中形成密实桩体进而与原地基结构形成复合地基来提高地基的稳定性,进而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高压喷射灌浆法是利用高压将水泥打到土层的喷浆管当中,之后利用特殊的装置进行高度喷射。该方式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高压的喷射流破坏地基当中的土体结构,将地基当中的土层利用浆液强制混合在一起形成圆柱体,进而做成杆塔基础。而地锚锚固是利用地锚来包裹水泥浆,进而将地锚埋到原塔杆基础附近与其连接在一起,实现抵抗外力的目的。

3.2 纠正输电线路基础的偏差

输电线路基础偏差的纠正是针对出现倾斜的杆塔进行的,主要是利用一定的技术手段进行纠正和加固。塔基的纠偏加固技术主要采用顶升法和迫降法。顶升法针对倾斜角度比较大的塔基础进行,主要是在倾斜角度较大的一侧注入膨胀剂或者是使用托梁柱等方式来恢复塔基础的偏差;而迫降法就是在塔基础沉降角度比较小的那一侧利用一定的基础使塔基础下降进而恢复到正常水平。塔基础纠偏主要是利用锚杆静压桩托换加固以及顶升法进行纠偏,这一方案不会对原塔基础造成损害,并且该方案施行的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小,过程安全可靠,在纠偏过程中不会对用电造成影响。

3.3 输电线路基础整体移位

输电线路基础的整体移位这一方案本身的工期短、停电损耗小,同时投入成本较低。移位的传统方式是在原塔杆基础附近建立一个新的塔杆代替旧塔,该方式系统耗费较大的劳动力,而且需要投入高额的费用,对用户的正常用电造成影响。而整体移位是不需要拆除旧塔的基础,直接将原塔进行平移并安装到新浇筑的基础上。该方式实行的原理是塔的重心不易发生改变,进而能够保证塔的移动是安全可靠的。输电线路杆塔基础的整体移位需要在移位之前精确的测量出安全距离,进而避免弧垂变化对塔位移的安全距离产生影响。

3.4优化专业人员的素质与结构

输电线路的基础设计涉及到很多相关的专业,对技术的要求比较严格,要各个专业的人员进行有效的分工、加强协作,需很多专业人才共同参与其中。伴随电网的逐步深入和普及,对电力设施的需求将更为急迫,对输电线路基础的设计人员也相应的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需大力提升专业人员的水平,适当引入相关的人才加入其中,合理优化现有的人才梯队,以更好的适应新时期我国对输电线路基础设计的要求。

结语

在社会发展中电力工程具有重要位置,输电线路基础更是整个输电线路工程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基础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对地形、地质以及基础的种类差异都进行综合考虑,进而确保整个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杜启收.输电线路工程基础设计特点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21).

[2]田海刚,王雷,李娟.输电线路混凝土板式基础设计优化研究[J].建筑科学,2013(01):67-70.

[3]刘智超.浅议山区输电线路工程基础设计特点及处理方法[J].大陆桥视野,2012(24):143-144.

[4]李霄霄,邱明涛,方东庆.输电线路工程基础设计特点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4).

论文作者:龚雷,刘延博,杨珂懿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3

标签:;  ;  ;  ;  ;  ;  ;  ;  

输电线路工程基础设计特点分析论文_龚雷,刘延博,杨珂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