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桂华[1]2004年在《基于网络的语文校本课程研究与实践》文中认为随着网络技术在我国中小学的普及,语文校本课程与信息技术的结合越来越普及、越密切。基于网络的语文校本课程正在我国兴起,并将成为语文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 基于网络的语文校本课程,是在新的课程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现代科学方法论和现代传播学理论等指导下的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实践,本文作者对此进行了理论的阐发和实践的应用研究。全文计有五章: 第一章《基于网络的语文校本课程建设之基础》,概要地论述了给予网络的语文校本课程建设的现实条件和理论基础。 第二章《基于网络的语文校本课程教学模式探讨》,从教学模式的高度较为宏观地阐述了我们对基于网络的语文校本课程的认识。网络技术介入语文课程与教学,大致可分为叁个阶段,呈现为叁种类型,即“网络辅助型”、“网络增强型”、“基于网络型”。“基于网络的语文校本课程”,是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较高级阶段,人们对此也处在探索中。我们认为,基于网络的语文校本课程,大致可以区分为叁种模式,即“以网络为信息工具的课题研究”的模式、“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基于专门网络学习平台的专题学习”,本文对叁种模式的意义、价值、特点进行了论述,并结合自己的具体实践描述出各种模式的一般教学程序,分析了各种模式运用在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改进的措施。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课程与教学的重点。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基于网络的语文校本课程,具体到课堂教学,往往体现在阅读和写作这两个方面。在第叁章《网络阅读教学和网络写作教学》,我们的聚焦点集中在网络阅读教学和网络写作教学。论文分别论述了网络读写教学的现状,结合具体的课例和自己在本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实践活动,揭示了当前在这两方面探索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所面临的困难以及改进的建议。在本章,还对产生较大影响的“四结合”教学提出了批评,并介绍了美国网络读写教学的一个课例,我们认为,这个课例对认识和把握网络读写教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基于网络的语文校本课程,给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也产生了一些值得我们去关注乃至迫切需要解决的新问题。第四章《基于网络的语文校本课程课堂控制问尹中文摘要题》,集中讨论了网络环境下学习的“游离现象”及其控制的策略和方法。网络信息的结构特点是“关联的,非线性的和分等级的”,它突破了信息传递的时空限制,便于自主学习,但又容易使学习者迷失于其中,出现“学习游离”现象。因此,网络学习也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控制。分解式学习目标与学习阶梯搭建,内置式问题设计与学习节奏控制,分层次、分主题的互动组合与学习兴趣激发,建立过程和结果并重的评价体系,这些都是控制网络环境下学习游离行为的有效策略。 第五章《基于网络的语文校本课程今后建设》,着重讨论了对基于网络的语文校本课程今后发展至关重要的两个问题,即网络资源库和课程系列化的建设问题。 基于网络的语文校本课程,是新生事物,在理论上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在实践中还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本课题在理论和实践这两方面,有很大的开拓空间。
尚广海[2]2003年在《基于Web的网络课程研究与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网络的发展为教育提供了新的途径。不仅为远程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技术保证,而且引起教育理论的变革——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到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这种新的教育方式以其开放的教学环境、良好的交互性等特点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在实际的网络教育应用中,体现建构主义的、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质量的网络课程并不多,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是缺少对网络课程建设比较系统的专门研究,缺少对网络课程理论基础和关键技术的研究。所以本论文希望能对其进行一定的探索。 本论文围绕网络课程建设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这一中心,首先阐述了网络课程的内涵,指出网络课程与网络课件的区别,并分析了网络课程的教学特点;在充分调研的前提下,深刻解析了现阶段我国网络课程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然后在对比分析了目前支持网络教育的各个理论流派的基础上,提出网络课程开发的原则,并从分析、设计、开发、评价、发布和维护等方面说明网络课程开发的一般步骤及各个环节中需要注意的问题;随后重点分析了以建构主义理论支持的协作性学习环境设计和智能化网络课程构建,在简单说明基于网络的协作性学习特点的基础上,给出了网络环境下,基于问题的协作性学习模型及其物环境和人环境的协调与设计;在网络课程的智能化设计中,分析了引入Agent技术的重要性及Agent技术的特点,融合了多Agent系统思想,提出了一个基于Agent的远程教育模式,并分析了其中的教师Agent、学生Agent、管理Agent群等模型的结构和相互关系;最后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企业会计学》网络课程系统总体设计,划分了系统的结构,设置了系统的栏目,同时对系统主要功能模块的实现作了详细探讨,并附少量的源程序代码。
林艳芹[3]2008年在《网络环境下非线性学习的研究与实践》文中提出新技术的发展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当今的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然而非线性学习,从某种程度来说是学生创新的实质。而网络技术的非线性的超文本的结构、超媒体系统等为学生提供了“超链式”的学习。因此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成了迫切要研究的问题。网络环境下的非线性学习有什么特点;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开展非线性学习是结合一些网络平台开展的,如何在这些网络平台上对所教的内容进行教学设计以满足学生的非线性学习;学生进行非线性学习需具备哪些基本的能力。对这些方面的研究都有助于在网络环境下教学与学习的展开。本论文首先根据非线性学习的理论基础:认知灵活性理论和随机通达教学。对网络非线性学习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理论方面的研究:网络非线性学习的特点、基于其特点如何进行网络非线性学习的教学设计、结构设计、学习支持的设计,以及网络非线性学习对学习者能力的要求。其次,基于北京交通大学王移芝教授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平台”,进行了网络环境下非线性学习的设计与实践。最后我们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调研。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王硕[4]2006年在《网络课程人性化界面设计的研究与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网络课程的界面作为网络课程与学习者直接交互的媒介,对网络课程能否充分实现其教育功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本文以人机交互理论、认知心理学,设计心理学为理论基础,提出了设计网络课程人性化界面的设计观点,剖析了网络课程人性化界面的概念与内涵,并以人性化为最基本出发点,提出了网络课程用户类型分析方法,给出了网络课程人性化界面设计的目标、要求、原则、方法及评价,对网络课程的界面设计如何实现人性化提出了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的建议。本研究在理论研究基础上,完成了《机械基础实验》网络课程的界面设计与制作,该界面以模拟真实实验场景的叁维虚拟界面为交互平台,以网络课程学习者与指导教师的心理需求为设计的出发点,力图在操作交互上符合用户的操作习惯、信息获取习惯,并符合用户的审美要求,做到界面的人性化。
云健, 王春霞, 刘爽, 郑海旭[5]2009年在《民族高校“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根据民族高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以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民族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为目标,确立了新的课程体系结构,运用基于Web的辅助教学手段,确立了层次化的实验教学方法。
王胤力[6]2014年在《基于web的初中物理光学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文中提出21世纪,人类逐步走向了信息时代,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在教学应用中的深入,信息化教学应运而生,它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相比,教学组织方式、方法也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发生着一系列的变化。信息化教学充分利用了信息技术的特性和优势,运用了现代化的教学方式、理念,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本论文首先是对当今初中物理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反思,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分析、思考信息化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结构对初中物理教学质量产生的影响,并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教育技术相关理论知识,借鉴初中物理教师、专家的观点,对初中物理光学这一章进行教学设计,并设计制作一个基于web平台的教学系统,用于支持初中物理光学课堂教学与课后拓展学习。该平台有知识点学习、视频教学、模拟实验和拓展习题几个模块。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选择与教学内容和学习者特征相符的教学策略、方法以及平台上相应的功能模块进行教学。研究这些策略方法和利用平台在物理光学教学中运用实施的情况,探讨这些方法在混合教学模式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通过教学研究,希望能对初中物理光学的教学面临的一些问题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借鉴。使学生在这种教学方式和方法学习之中,能够达到初中物理教学大纲对本章教学目标的要求,掌握相应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协作与探究的能力,养成科学的思维和价值观,最终,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
曾睿[7]2011年在《社会性软件在网络课程资源建设中的应用研究与实践》文中指出近些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对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较为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在教育课程资源建设方面,其中以社会性软件的广泛应用尤为突出。因此,基于多元化的网络技术,便可从更多的角度来审视网络课程资源建设中所存在的一些现象。具体而言,本文试图将社会性软件整合到网络课程资源建设之中,以此来解决目前资源建设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故而,以此为出发点在分析两者特点的基础之上,从社会性软件特性的角度来探讨其在网络课程资源建设中的设计与实现,并着重阐述了相关主要功能的应用。首先,论文对社会性软件的主要特点以及当前网络课程资源建设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网络课程资源建设在可用性、个性化、更新程度以及互操作性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然而结合社会性软件的特性却可在某些方面提供新的启示——包括利用Blog扩充资源数量、RSS促进资源使用个性化、社会性书签促进资源评价等,进而便可为其他章节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其次,结合上述分析提出基于社会性软件的网络课程资源功能模块,并对模块构建原型以及主要功能的实现作了必要的阐述。该原型以Wiki为核心架构,将Tag及RSS等技术应用其中,用于解决网络课程资源的更新、分类及互操作性评价等相关问题,以此来提升课程资源的质量。并设计了一门《计算机网络》的网络课程,以此为社会性软件在网络课程资源建设中的可行性提供某种程度的启发。最后,本文对研究中的收获和不足做了简单阐述,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及研究点进行了展望。虽然本文的研究还不够完善、仍需做进一步的改进,但希望这能够为研究的继续开展起到启示作用。
袁爱新[8]2003年在《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网络CAI教学的研究与实践——现代远程教学系统基于Web的辅助教学平台》文中研究说明当人类进入太空已不是梦的时候,我们可以确信信息时代的确已经到来;在信息、知识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只有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技能,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学习和接受教育已经成为伴随每一个人一生的过程,如何快速有效的掌握知识已成为人们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于是基于Web的网络CAI教学便走上了历史的舞台。 本论文主要通过介绍远程教学的有关概念和理论,以基于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的Web辅助教学平台为例,就前台(学生)完成各种学习任务的辅助学习平台,以及后台的管理员(教师)对各种资源进行有效管理的管理平台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随着Internet/Intranet的飞速发展以及WWW技术的广泛应用,以Web技术为核心的信息管理平台已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正越来越受到管理人员的欢迎。Java技术在开发网络应用方面具有强大的功能,JSP充分利用了Java的强大功能,已成为一种优秀的服务器端技术,是影响Web发展方向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本文重点对JSP、JaveBeans、Servlet、Java Excel API、数据库连接池、事务、组件等几种Web技术进行了讨论,并以Web的辅助教学平台为例,结合这些相关技术,详细介绍了用户管理、题库管理、套题管理、成绩管理、课程选课管理、课程大纲和实验大纲等后台资源管理以及前台的在线考试等其他模块的实现过程。通过初步的开发和应用,所设计的远程教学系统基于Web的辅助教学平台基本上达到了《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的要求。运行结果表明,本系统是切实可行的。
刘名卓, 赵娜[9]2013年在《网络教学设计样式的研究与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网络教学对于习惯传统面对面教学的教师来说是一个新领域,由于缺乏可借鉴的原则、方法和网络教学设计支架,所以,传统教师面对网络课程建设与网络教学时常感到无所适从。针对这种情况,根据国际上网络教学设计领域的发展趋势,提出了网络教学设计样式的解决策略并对之进行了研究与实践。教学样式是获取教学实践中专家经验的方法,目的是以一种简洁的方式记录教学实践的专门知识,使得需要这些知识的人可以方便地获得。通过教育设计研究(EDR)方法,总结出七种典型的网络教学设计样式—理论导学型、技能训练型、问题研学型、案例研学型、情景模拟型、虚拟实验型和自主探究型,并将这些样式应用到了实践之中,将之应用于"网络课程"的建设中,有效提升了教师/教学设计人员间分享成功教学实践的格式和方法,保证了成功的实践经验可以被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教学情境中以不同的方式使用,从总体上提升了网络课程建设质量。
刘小宇[10]2008年在《基于智能引导的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法研究与实践》文中研究指明教学资源库建设是整个网络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的核心与重要建设目标,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建设资源库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教学资源的互用性,将教学资源划分成素材,进行系统化、科学化的分类,并以多媒体化的电子信息形式存储于计算机中,构建成统一的教学资源素材库,为使用者提供内容丰富的优秀教学资源。同时资源库如何根据用户的一些个人信息和使用记录,自动地利用相应的智能引导技术,对搜索结果进行处理,为用户提供搜索中隐含的,一般化的,汇总的以及个性化的信息,提高用户使用过程中系统的智能化程度。本论文分析了国内中职教育教学资源库系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对智能引导及相关技术进行研究。提出了基于智能引导的教学资源库建设规范与标准,原则和模式。建立了教学资源库系统的体系结构模型。给出了基于智能引导的教学资源库系统数据层、中间逻辑层、表示层和智能引导实现。
参考文献:
[1]. 基于网络的语文校本课程研究与实践[D]. 郑桂华. 华东师范大学. 2004
[2]. 基于Web的网络课程研究与实践[D]. 尚广海. 合肥工业大学. 2003
[3]. 网络环境下非线性学习的研究与实践[D]. 林艳芹. 北京交通大学. 2008
[4]. 网络课程人性化界面设计的研究与实践[D]. 王硕. 吉林大学. 2006
[5]. 民族高校“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 云健, 王春霞, 刘爽, 郑海旭. 计算机教育. 2009
[6]. 基于web的初中物理光学教学的研究与实践[D]. 王胤力. 四川师范大学. 2014
[7]. 社会性软件在网络课程资源建设中的应用研究与实践[D]. 曾睿. 华中师范大学. 2011
[8]. 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网络CAI教学的研究与实践——现代远程教学系统基于Web的辅助教学平台[D]. 袁爱新. 成都理工大学. 2003
[9]. 网络教学设计样式的研究与实践[J]. 刘名卓, 赵娜. 远程教育杂志. 2013
[10]. 基于智能引导的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法研究与实践[D]. 刘小宇. 浙江工业大学. 2008
标签: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论文; 网络课程论文; 教学理论论文; 系统学习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