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五鑫建筑有限公司 上海市 201302
摘要:建造智能化建筑目的,是为住户提供一个现代、舒适、安全、休闲娱乐的良好环境。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如果不能提高工程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如果不解决、防范弱电系统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再好的智能化系统设计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智能化建筑具有多门学科融合特点,因此,只有施工中切实进行科学的监督管理、多工种协调配合,才能保证施工质量。
关键词:弱电系统;质量控制;问题;对策
1 施工中常见的问题
1.1 设计图纸方面
设计图纸中最常出现的问题是弱电设计与土建设计的不相一致,表现在通道预留上不符合要求,如在某项目中发现设备构架与土建尺寸不符,导致消防监控室安装位置不合理,设备布置维护间距不够,需要进行改进。除此,还发现存在平面图上安装的电视、电话、火灾自动报警、综合布线等弱电设备终端如用户面板、探测器、手板、信息点等的数量与系统图上的不符。个别控制或信号接点设计遗漏,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与消防控制的接点缺项,致使排烟、正压送风、电源强切、电梯迫降等功能无法实现。
1.2 设备材料方面
缺少产品说明书,产品合格证;缺少设备进场的产品型号规格、外观检查记录及按规范规定项目的试验记录;缺少进口材料和设备的商检证明及按规定进行复试的记录;材质证明手续不符合要求。材料、设备不按规范和设计规定适用的场所使用;设备材料选用淘汰产品等。部分产品只具有搭建单项子系统的能力,不能与其他子系统接口组网;个别设备未经过严格的检验和组网能力测试。
1.3 承包单位资质方面
承包单位超资质规定范围承揽工程。实际承包工程能力与资质不符。资质不全,缺安全施工许可证等。部分系统集成商有资质没有弱电集成技术实力,虽有极少数的系统调试技术人员,但这些技术人员大多数对工程管理缺乏了解,施工时不考虑子系统之间的兼容性,系统集成以后难以安全可靠运行,照搬他人的弱电集成设计方案或者把设备厂商提供的单项子系统进行简单堆砌。施工技术队伍以无实践经验的新手为多,大多数人不认识仪器设备端子符号,所做的连线端子接头出现短路、虚焊、断路,电气接触不良与接错设备接口导致调不出系统功能效果。目前,有的承包商只具有某一子项或某几子项的资质和经验,有的仅仅是供货商和代销商,调试、联机等工作尚需专业厂家来人指导。
1.4 施工组织方面
缺少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组织设计缺少建筑弱电安装工程内容,施工方案流于形式。由于行政管理和传统习惯的影响,施工单位按专业划分得太细又太多,实际工作协调不力。出现先进场施工的占据方便位置的问题,更有甚者占用其他系统预留孔,导致后续工程施工困难,各专业设备及其管线间的施工难以配合等。
1.5 子系统间接口方面
智能建筑机电设备系统的控制器与受控设备之间往往互控,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设备之间的联动控制,系统的报警联动、各种管理信息资源网络的互联,需要设备之间或系统与设备间的软、硬件连接,需要对各自的“接口”界面进行处理,以便可靠运行,但往往因为系统要求不明确与技术规则不统一、各承包商间接口界面不统一与彼此推诿、技术不成熟或技术不可行,难以达到预定的效果。
1.6 系统试验方面
缺少业务主管部门(如消防、技术监督、电信、公安等)规范规定的试验、调试和试运行记录。无综合布线或系统工程的电气性能测试记录。箱(柜)位置、标高不符合设计要求或规范规定。预埋箱盒安装不牢不正。插座面板标高不一致,安装有间隙,超允许偏差等。防雷接地线的截面和焊接不符合规范要求。无绝缘电阻的测试记录。接地电阻值不符合设计要求。元器件受泥浆污染,螺丝脱扣。感烟、感温探测器安装距风口距离不符合规范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消火栓箱信号线无接线盒,或在箱后不便检修等。电话线、网络线接线错位,线路不通,压线螺丝没能拧紧,电话箱内导线预留量不够,光纤弯曲半径超差等。
2对策
2.1 加强设计图纸审查和优化
监理人员按照弱电设计规范、有关标准规定及建设单位的要求对弱电项目的设计方案、内容及要求并结合施工现场进行审核是进行工程质量把关的首要工作流程,对此,必须认真进行图纸会审。应核定房间尺寸、标高,设备保护距离和维护距离符合设计规范规定。对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应按照相应的标准规范进行核查。将会审出的设计问题书面提供建设单位。
在工程项目开工前,电气安装技术人员应首先熟悉电气施工图纸,并会同土建施工技术人员共同查对土建施工图与电气施工图,列出有交叉施工的部分,根据土建施工进度计划,对有关基础型钢预埋、支吊架预埋和线路保护管预埋等,排出配合交叉施工计划,确定准确配合时间,以防遗漏和发生差错。并在配合施工之前,将各种预埋件制作好,并做好必要的防腐处理,充分做好施工前技术与材料准备工作。
2.2 严把工程材料与设备的报验关
对于设备、材料、软件(组件)和各种系统接口,以及重要的附件必须做到:
(1)认真检查合格证。合格证应含有产品名称、规格型号、制造厂名、出厂日期、检验员签字,材质证明应详细明确,应明示其原产地或分装地。
(2)认真检查其检验记录。产品质量检查一般按照相应的现行国家产品标准按功能、性能、外观、包装等项在现场进行。不具备现场检测条件的产品、设备及材料,安全性、可靠性、电磁兼容性等项目,应要求进行工厂检测或要求供货方按国家有关规定提供检测报告。对于软件产品供应商应提供相关检测报告或软件登记文件确认。
(3)硬件设备、软件产品和系统接口的制造商、供应商、承包商,应按规定提供工程设计、产品使用、接口规范、通信协议、安装调试、维护保养等的必要文件,保证工程质量。
(4)检查材料、设备、规格、技术说明书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场所的要求。
(5)检查进口材料的设备应有商检证和复试记录。
2.3 严格分包单位资质审查
选择弱电承包商时,要核定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发现挂靠、借用资质现象,坚决清退。在审查承包商资质证件的同时,还要审查弱电项目负责人的资质证件,必要时对该承包商、该项目负责人的已完成的项目进行考察。考察的重点是承包商的技术实力、质保体系、服务体系。对有系统集成要求的工程,承包商必须具备系统集成的工程经验。
2.4 注重施工组织
施工组织设计应有建筑弱电部分的进度计划及质量、材料的要求。较大工程(有弱电专业工程设计,诸如消防、电视、电话、监控、综合布线、楼宇自控等)应由施工组织设计,其它工程有施工方案设计。
进行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分项工程技术交底,在施工前交底,班组签字齐全。建立技术交底制度,向专业电工、各类用电人员介绍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用电技术措施的总体意图、技术内容和注意事项,并在技术交底文字资料上履行签字手续,注明交底日期。
3结语
弱电系统安装施工具有信息点多,管线敷设复杂,施工周期长,作业空间大,需要土建、设备、管道、电力、照明和空调等多专业的密切协作,任何的疏忽,都可能会成为安全质量隐患,因而,我们必须按弱电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的有关规定执行,加强组织与管理,采用检查、测量和试验手段加强关键工序和重点部位的控制,运用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和科学化的管理方法,使建筑弱电安装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参考文献
[1]《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3-88.
[2]《智能建筑设计标准》.JB/T50314-2000.
[3]《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
论文作者:徐晓敏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4
标签:设备论文; 弱电论文; 承包商论文; 系统论文; 资质论文; 材料论文; 土建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