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县中医医院 湖南常德 415500
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在冠心病治疗过程中应用阿托伐他汀所产生的抗炎效果。方法:从我院2013年7月到2015年7月间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中抽取90例,根据入院顺序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单采用常规内科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IL-18、hs-CRP、TC、TG、LDL-C、HDL-C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IL-18、hs-CRP、TC、TG、LDL-C显著下降,且明显要低于对照组,其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HDL-C显著上升,且高于对照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冠心病患者,可在基础内科治疗过程中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能够充分发挥药物疗效,减少炎症发生,降低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是临床治疗中一种值得推广的安全有效的疗法。
关键词:冠心病;阿托伐他汀;治疗;抗炎
冠心病又可称作粥样动脉硬化,是临床比较常见、多发的心脑血管疾病之一。目前大部分临床研究认为,冠心病主要是由血管内细胞以及血管平滑肌细胞受到损害而引起的一种炎症反应[1]。本文从我院2013年7月到2015年7月间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中抽取90例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并分析了在冠心病治疗过程中应用阿托伐他汀所产生的抗炎效果。现将研究过程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从我院2013年7月到2015年7月间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中抽取90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全体患者均符合WTO与国际心脏病协会联合制定的心脏病相关诊断标准,全部患者均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为冠心病。根据入院顺序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中男24例,女21例,年龄54~78岁,平均年龄为(63.21±6.14)岁,冠心病病程3个月~7年,平均病程为(3.3±1.2)年;对照组中男26例,女19例,年龄55~79岁,平均年龄为(65.89±6.23)岁,冠心病病程2个月~8年,平均病程为(2.4±1.9)年。将两组患者的病程、性别及年龄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具备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内科治疗,给予抗血栓、硝酸酯类以及纤溶药物,常规使用钙通道组织剂与ACEI,但不给予患者降脂类药物[2]。
观察组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阿托伐他汀治疗,每日温水送服20mg,1次/d,连续服用8周,以8周为一个疗程。对患者的症状表现、病情缓解情况进行观察,若有需要,则增加服用1个疗程。
1.2.2 检测方法
全部患者检测前禁食12h,均于治疗前、治疗2~4个月后统一晨起空腹采集静脉血10ml,常规离心血清,并将血标本放置在-20℃冰箱中低温保存,准备上机检测。正式检测前取1~2ml血标本进行质控实验,确保无误后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ELISA法进行生化指标检测。
1.3 疗效判断标准
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L-18(血浆白细胞介素-8)、hs-CRP(超敏C反应蛋白)、TC(总胆固醇)、TG(三酰甘油)、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指标的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针对上述数据,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来表示,统计方法以t检验为主,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差异及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比较两组冠心病患者的治疗前后的常规生化指标变化。
对比情况见表1。治疗后观察组的IL-18、hs-CRP、TC、TG、LDL-C显著下降,且明显要低于对照组,其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HDL-C显著上升,且高于对照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注:*表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常规生化指标对比,P、t值为其统计学检测结果。
3 讨论
冠心病是致使患者发生血脂异常的重要因素之一,病情严重者有并发高血脂症的可能。有研究认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血管内皮受损有着密切联系,由于受损处发生了炎症反应,患者血管随之出现增生纤维,导致动脉血管粥样硬化形成[3]。因而,临床治疗冠心病过程中,多从抑制和治愈炎症方面着手。据临床实验考证,血液中血脂水平异常也对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展有推动作用,特别是TC、TG、LDL-C水平对其的影响程度比较大。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治疗后,观察组的IL-18、hs-CRP、TC、TG、LDL-C有显著的下降,且各项指标水平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HDL-C显著上升,且高于对照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这与此前的有关报道基本一致。根据临床治疗经验,阿托伐他汀可对肝细胞内HMG-COA还原酶产生抑制作用,延缓HMG-COA转化为甲基二氢戊酸的进程,有效减少TC合成,同时还可使患者体内的LDL-C水平下降,发挥显著的降血脂作用。作为一种重要的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在抗炎症和氧化、促进血管内皮功能改善、抗凝及抗血小板、免疫调节等方面的作用显著,可发挥很好的抵抗炎症的效果。hs-CRP是人体体内出现急性相时的一种重要炎症标志物,临床将其作为冠心病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一般情况下,当机体发生炎症反应时,患者体内的hs-CRP水平将迅速上升,hs-CRP具有的这种高敏性决定了可将其作为体内炎症的重要评价依据。综合上述分析和讨论,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适量剂量的阿托伐他汀,能够有效减轻患者体内炎性因子释放,减少血管内脂质沉积,从而降低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其抗炎症作用强,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治疗中予以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谭峥,李莉,马燚.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治疗中的抗炎作用分析[J].中外医疗,2015,26(14):103-105.
[2]毕立雄.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治疗中的抗炎作用研究[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4,12(07):52-53.
[3]高海燕,崔玲,韦洪艳,等.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治疗中的抗炎作用研究[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3,16(06):467-468.
论文作者:向延超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22
标签:冠心病论文; 患者论文; 统计学论文; 对照组论文; 炎症论文; 常规论文; 抗炎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23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