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市中医院 浙江瑞安 325200)
【摘要】目的:研究人性化护理应用于糖尿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给予试验组患者人性化护理。比较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比较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患者疗效比较试验组更高,数据对比P<0.05。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试验组更高,数据对比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明显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糖尿病;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3-0313-02
糖尿病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属于中老年人群常见的疾病。糖尿病患者的病程较长,并且目前尚未找到治愈的方法,因此患者需要长期用药以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这样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各种不良情绪,导致其治疗依从性下降[1]。本研究对人性化护理在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选取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男29例,女21例,患者年龄28~79岁,平均年龄(45.62±6.82)岁,患者病程3~15年,平均(6.24±1.18)年。试验组男28例,女22例,患者年龄26~78岁,平均年龄(45.37±6.79)岁,患者病程2~15年,平均(6.35±1.04)年。患者基本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主要是叮嘱患者遵医嘱按时服药等。给予试验组患者人性化护理,具体如下。
1.2.1健康宣教 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要对其基本信息进行全面了解,掌握患者的个性特点,并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健康宣教方案。其中首先要为患者讲解糖尿病的病理知识,让其对糖尿病的发病原因、病例变化和并发症等有深入了解。在开展健康宣教的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病程长短给予其相应的宣教,其中对于病程较短的患者,应重点为其讲解并发症的预防知识,让其能够积极预防各种并发症。对于病程较长且存在各种并发症的患者,应为其讲解并发症出现的原因和相应的治疗措施等,让患者能够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完成治疗。
1.2.2心理护理 糖尿病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疾病,患者在发病后容易产生各种不良情绪,导致其治疗依从性受到影响,因此护理人员还要给予患者有效的心理护理。在开展心理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保持语言温和、态度良好,让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关心。针对不同患者的不良情绪,应给予其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其中主要是为患者讲述成功控制血糖的病例,给予患者更多关怀和鼓励,并联合患者家属鼓励患者积极接受治疗等,从而让患者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得到缓解。
1.2.3饮食干预 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饮食控制对其治疗效果的影响较大,合理的饮食结构通常能让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有效提升,因此护理人员还要为患者搭配合理的饮食结构。其中护理人员首先要通过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交流掌握患者的饮食喜好,然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制定饮食计划,尽量多准备患者喜爱的食物,并且要将患者每日摄入的能量转换为食物的摄入量,从而完成对患者的饮食干预,确保患者的营养摄入充足且均衡。
1.2.4运动指导 良好的运动习惯通常能促使患者血糖控制效果的提升,因此护理人员还要指导患者合理开展体育锻炼。护理人员首先要了解患者的日常运动习惯和体育爱好,以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基础为其制定科学合理的运动计划,确保患者每周运动3次以上,且每次运动的实践在半小时以上。在患者开展体育锻炼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指导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控制运动强度和运动量,避免患者因过度劳累而影响正常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治疗效果,并调查患者护理满意度。疗效判定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完成,患者血糖基本控制在正常范围,且未发生各种并发症为显效;患者血糖偶尔高于正常范围但为发生并发症为有效;患者血糖超出正常范围且出现各种并发症为无效。满意度调查用自制量表完成,满分为100分,90分以上为满意,60~89为基本满意,60以下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完成,用百分率和(x-±s)表示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用χ2检验和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患者疗效
患者疗效比较试验组更优,数据对比P<0.05,见表1。
3.讨论
糖尿病是现代社会中常见的慢性疾病,其主要是因为患者体内胰岛素处于缺乏或相对缺乏的状态,导致其血糖代谢不能正常完成而引起血糖升高的情况。对于糖尿病的治疗,临床上尚未研发出能够治愈的方式,因此患者发病后需要长期服药以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此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从而让患者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2]。
根据临床上对糖尿病患者的观察,其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因各种原因产生不良情绪,其中以焦虑和抑郁等较为常见,对其治疗依从性造成严重影响,并最终影响其治疗效果。因此,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时必须要给予其有效的护理,促使其治疗依从性的提升,从而提升其血糖控制效果[3]。人性化护理是指以患者为中心,给予患者各种必要的护理同时考虑患者的心理感受,并对护理工作进行调整,从而在确保患者治疗顺利完成的基础上让患者的护理体验得到提升,从而促使其治疗效果的提升。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护理人员在开展人性化护理的过程中应站在患者的角度考虑糖尿病对其正常生活造成的影响,并联合患者家属给予患者更多关怀和鼓励,促使患者保持良好心态接受治疗[4]。同时,要以患者的喜好为基础制定饮食计划和体育锻炼计划,从而确保患者能够遵医嘱合理进食并适当开展体育锻炼,促使其治疗效果的提升[5]。
本研究对人性化护理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患者疗效比较试验组更优,数据对比P<0.05。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试验组更优,数据对比P<0.05。综上所述,人性化护理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涂剑萍,李星.整体化护理应用于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31):183-184.
[2]王春艳,刘艳霞.人性化服务应用于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24):170-171.
[3]张雨花.人性化护理干预应用于预防糖尿病并发症中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23):149-150.
[4]葛冬妮.人性化护理用于糖尿病护理中的效果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9):250-251.
[5]赵海红,刘华.人性化服务应用于糖尿病护理的效果观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5(06):190.
作者简介:沈云明(1986-),汉族,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人,职称:护师,学历:本科,单位:瑞安市中医院,研究方向:糖尿病领域.
论文作者:沈云明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1
标签:患者论文; 糖尿病论文; 血糖论文; 糖尿病患者论文; 并发症论文; 效果论文; 病程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