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引导还是误导——对京剧唱段引入中小学音乐课堂的几点质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唱段论文,中小学论文,几点论文,京剧论文,课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2008年2月21日,各大媒体都报导了教育部在10省市中小学试点京剧教学的消息。据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在已修订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增加了有关京剧教学的内容,确定了15首京剧经典唱段作为中小学音乐课的教学内容,并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具体情况,将15首京剧唱段安排在一至九各年级。教材编写和光盘研制工作业已启动,试点的省市为北京、天津、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江西、湖北、广东、甘肃,每个省市选择10所中学10所小学,试点工作从2008年3月到2009年7月,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向全国推广。15首京剧教学曲目分别为:一年级《报灯名》;二年级《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三年级《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甘洒热血写春秋》;四年级《接过红旗肩上扛》、《万紫千红分外娇》;五年级《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猛听得》;六年级《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你待同志亲如一家》;七年级《儿行千里母担忧》、《猛志在胸催解缆》;八年级《趁夜晚》、《这一封书信来得巧》;九年级《智斗》。
将京剧唱段引入中小学音乐课堂本是一件好事。它的积极意义不仅在于向中小学生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而且从具体的角度看,这一举措对于那些浸淫于流行音乐的当代中小学生来说,可以使他们有机会接触和领略京剧艺术,吸收更多的艺术养料。然而这样一件好事一见诸报端,即招致争议,且质疑之声几大于赞成喝彩之声。以梅葆玖为代表的43名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还以提案的形式向有关部门提出质疑。争议的焦点不在于京剧唱段要不要进中小学课堂,而在于京剧现代戏即所谓样板戏唱段,该不该在整个入选教学曲目中占如此大的比重。从教育部公布的唱段可以看出,总计15首唱段,现代戏占了9首。它们分别是《红灯记》2首:《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老生)、《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旦角);《智取威虎山》1首:《甘洒热血写春秋》(老生);《沙家浜》3首:《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老生、合唱)、《你待同志亲如一家》(老生、老旦对唱)、《智斗》(旦角、老生、花脸对唱);《红色娘子军》2首:《接过红旗肩上扛》(旦角、合唱)、《万紫千红分外娇》(老生);《奇袭白虎团》1首:《趁夜晚》(花脸)。对于社会的普遍质疑,起先这套教材的主编、国家京剧院院长吴江还作了说明和辩解,《光明日报》发表了题为《对京剧进课堂应多些理解和宽容》的报导。但是,在前不久的两会期间,文化部副部长陈晓光在全国政协的提案办理协商会上开始表示,将会听取专家的意见,在京剧教学中适当增加优秀传统曲目的数量。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也表示,如何从浩繁的京剧曲目中,选择适合青少年的唱段,这确实需要反复斟酌,需要接受实践的检验。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京剧院院长吴江也承认“现代戏唱段是多了点”。表面看起来,关于京剧唱段进中小学音乐课堂的争论似乎到此结束,事情有了一个圆满的结果,但笔者认为,尘埃并没有落定,因为这场争论的核心涉及到我们今天究竟应该如何来看待“样板戏”,应该用什么方法让孩子来学习接触京剧?这一问题确实有继续争论的必要。
二
第一,应该如何来看待“样板戏”?平心而论,以《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为代表的现代京剧,在其形成过程中,确实凝聚了许许多多艺术家的心血,使这些剧目无论在表演、唱腔、打击乐、配器等方面,都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尤其是唱腔,在社会上流传相当广泛。从某种角度看,“样板戏”可以说是京剧艺术发展的一个里程碑。鉴于此,从中选几首代表唱段让中小学生了解其唱腔特点,也是题中应有之义。可是我们又必须同时看到, “样板戏”创作的年代,是艺术创造力受到禁锢和限制的特殊年代,当时第一流的京剧艺术家,纵有再好的艺术素养和创造能力,也无法逃脱时代的局限和人为的干涉。他们常常是怀揣颤栗之心,奉旨创作,其情景无异于戴着镣铐跳舞,因此根本无法自由舒展自己的艺术才能。这是“样板戏”艺术存在缺陷的一个根本原因。此外,由于流风所及,为了显示革命精神,“样板戏”正面人物唱腔多高亢激昂,豪放过头,委婉不足,即使像“风声紧”这样的唱段,前半段行腔低沉,充满韵味,末几句又如鹤鸣九皋,用高腔来表革命决心,使唱腔和人物的心境、所处环境很不协调。可以说,样板戏唱腔对京剧唱腔艺术的展示是片面的,它只是京剧艺术的“变体”,而非正格,无法代表京剧唱腔艺术的本质特征和神韵。
第二,如何来看待入选的15首唱段?对于入选唱段,归结起来有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传统京剧、新编历史剧、现代戏唱段的比例严重失衡。15首唱段,现代戏占了9首,新编历史剧1首,传统唱段5首(包括以丑应工的《报灯名》)。二是编选态度不认真,唱段起名不规范,缺乏统一标准。有的按唱段所表达的内容来定名,如《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红灯记》)、《儿行千里母担忧》(《三家店》)等;有的按唱段的第一句唱词来定名,如《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铡美案》)、《这一封书信来得巧》(《定军山》);有的又掐头去尾,不用完整唱词,如《猛听得》(《穆桂英挂帅》)、《趁夜晚》(《奇袭白虎团》),让人感到随心所欲,不靠谱。作为教材,这样的编排是很不严肃的。三是新编历史剧入选唱段缺乏代表性。现在唯一入选的新编历史剧唱段是《猛志在胸催解缆》(旦角),这一唱段出自国家京剧院创排的京剧藏戏《文成公主》。这出戏本身的得失不在这里议论,必须指出的是它入选的依据是什么,是经典还是传唱广泛?而两者都不是。当唱段公布时,很多人都惊诧于这一唱段出自何典。于是,我们不禁要问:放着这么多优秀的新编历史剧的唱段不选,为何偏选一段生僻的、刚问世不久、非经典的《文成公主》唱段?难怪有人称此有失公正。四是在现代戏唱段中有的唱词不合时宜,唱腔又怪,难学难唱,如《接过红旗肩上扛》(《红色娘子军》)。这段唱腔设计虽然可能出自大师之手,但我们今天不必为尊者讳,这应该由当时的时代来承担责任。问题在于我们今天竟以教科书的形式让孩子们来学唱这段怪腔,高喊:“放眼看天下,风雷震八方,燎原烈火旺,工农齐武装!誓把那南霸天、北霸天、一切反动派统统埋葬!照耀着我们的是永远不落的红太阳!”试问,这究竟合适不合适?
第三,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让中小学生来学习京剧唱段?学校教育和仅凭个人兴趣学习不同之处就在于,学校教育讲究“蒙以养正”,即正规,而非“野路子”。学习中国传统艺术,尤其是对孩子进行艺术启蒙教育,一定要遵循艺术规律。比如让孩子学习书法,总要从临摹“正书”开始,“正书”又称“楷书”,本身就有楷模的含义。唐代的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的“正书”,不知成就了后世多少既有深厚功底,又富有独创精神的书法大家。同样,让孩子接触京剧,也应该从京剧的“正书”开始。京剧唱腔的“正书”就是谭鑫培、梅兰芳、余叔岩,及其余绪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张君秋等大师留下的音像资料。周信芳当年给自己的儿子周少麟开蒙,不是让他学自己的麒派,而是为他延聘教谭余派的名师产保福、陈秀华、刘叔诒;童祥苓拜马连良为师,马连良教他的也是余派戏《打棍出箱》。周信芳、马连良毕竟是艺术大家,他们是真正懂得艺术“蒙以养正”道理的。现在我们让孩子接触京剧,却弃大师留下的足以成为京剧唱腔楷模的音响宝藏于不顾,反将“样板戏”这种京剧艺术的“变体”指认为“正格”,将艺术特点同质性很高的“样板戏”唱段作为教学曲目,这不是对孩子进行京剧艺术入门的正确引导,而是误导。
第四,我们如何来正确估量京剧唱段的教化作用?任何戏曲的唱词,都表达一定的思想,并有着一定的教化功能,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以京剧为代表的中国戏曲,又有着一个区别于话剧的重要特征,即唱腔大于唱词。当京剧专业演员、京剧爱好者在演唱某一唱段时,他的精、气、神主要集中在唱腔方面,唱词所要表达的思想往往退居次要地步。观众、听众在欣赏某一唱段时,所关注的往往是字正不正,腔圆不圆,唱词的内容大多是忽略不计的。所以京剧《窦娥冤》演到《法场》一折,当窦娥蒙冤被绑缚刑场,将要被开刀问斩时,窦娥唱〈反二黄慢板〉:“没来由遭刑宪受此大难,看起来世间人不辨愚贤。良善家为什么反遭天谴,作恶的为什么反增永年?法场上一个个泪流满面,都道说我窦娥死得可怜。眼睁睁老严亲难得相见,霎时间大炮响尸首不全。”多悲愤啊,可是台下观众并没有完全沉浸在窦娥的痛苦之中,反而不时地鼓掌、叫好。这种喝彩叫好声,和舞台上演绎的故事是脱离的,甚至是南辕北辙的。难道是观众没有同情心吗?非也。这就是中国戏曲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这时观众是为演员的程派唱腔叫好,窦娥的命运他们很可能并不十分关注。有专家称此为戏曲的“间离效果”、“善进善出”。因此,对于京剧唱段进中小学音乐课堂,大可不必对唱段的教化作用过分强调。让孩子学唱“苏三离了洪洞县”,是为了让他们学唱京剧的经典唱段,不必担心如何来向孩子解释苏三的妓女身份;同样,教孩子学唱《贵妃醉酒》,也没必要给孩子过多地讲解杨贵妃和梅妃争宠于唐明皇的故事。即便真的要讲教化,传统京剧中具有民族性精华的唱段也多得是,如《将相和》、《除三害》、《岳母刺字》、《罢宴》、《赤桑镇》等。笔者在20世纪60年代读中学时,音乐课上就学过由李少春、袁世海演唱的京剧《除三害》,不仅艺术水平高,也有思想教育意义。当时,这段唱腔可是明白无误地印在音乐教科书上的。对此,今天《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编撰者是不是都可以从中受到一些启发呢?!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而在教育之本——课本的选用、编撰上,特别在我们面对传统文化承续的困惑和外来文化冲击的烦恼时,一定要深思熟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