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颗明珠,是学习古人的文化底蕴和文学素养的知识通道。学习古诗词既可以提升自身素养,陶冶情操,又可以帮助学生塑造良好健全的人格。然而现今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往往只注重古诗词意思的讲解和灌输,忽略了情感体验和文化传播等等,这些阻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问题一时难以得到改善和解决。本文主要从现阶段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着手分析,从而探究如何使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得以优化的策略。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问题;优化策略
一、古诗词教学的意义
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新课程标准肯定并提高了小学古诗词的教学地位,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是文化的传承,是古诗词中的精品。古诗词讲究形式的工整、平仄,用最为传统最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古代景象和生活,使学生感受古代文化的艺术性和精妙的情景世界。古诗词教学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培养审美情趣,提升语文素养,让学生感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汲取文化精髓,激发民族自豪感。
二、古诗词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1.注重词句分析,侧重讲解灌输
传统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模式是注重讲解诗句意思,把每字每句拆开揉碎了讲解,教师主导课堂,通过不断地讲解诗词意思,让学生把握学习内容和目标,并要求学生背诵默写诗词,甚至背诵诗词意思。教师不停地灌输诗词的意思和思想给学生,使其被动接受。学生往往在对古诗词还很陌生的情况下被动强制接受诗词意思,会大大降低教学质量,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
2.填鸭式的教学,忽略情感体验
受应试教育的思想影响,语文教师在教授古诗词时,都以教师为主导,以灌输知识为主要任务,认为古诗词考试中只会出现填写诗句的题目,从而只着重强调背诵和默写诗句。教师一般遵从“考什么就教什么”的主旨进行语文古诗词教学。有些教师会强制性地把古诗词的内容强加给学生背诵,认为情感体验是无关紧要的,忽略了对古诗词思想感情体验的引导。学生在不理解情感的状态下,生硬地背诵诗句,极大程度地降低了自主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3.省略诵读环节,学生理解困难
现阶段的古诗词教学大致模式是让学生初读一遍古诗——教师讲解——学生背诵。教师对古诗的语音语调、朗读节奏的把控的引导较为欠缺。古诗词学生只读一遍两遍,教师也不做朗读示范,学生并不能很好的掌握古诗节奏,对其意思和感情不能很好的理解,从而导致学生很难从老师的字词讲授中把自己置身其中,和作者达成思想共鸣。
4.忽视文化传播,认知力度不足
诗词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具有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底蕴。古诗词的创作都寄托了作者的某种情感,而有些情感都和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有很深的关系。教师在讲述古诗时大多以诗句意思为主,很少渗透历史文化背景,忽视了传统文化的传播。某些教师自身的文化素质限制了对古诗词的认识和理解,不能深入剖析古诗词,就不能活灵活现的分享给学生。
三、古诗词教学优化策略
1.激趣导入,创设情境
导入的设置是一门学问,导入法的多样性会直接关系到学生是否愿意听这节课。古诗教学的导入,可以采用看视频、猜谜语、讲故事、设悬疑,或是从实际生活入手等方式,引发学生的积极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便利性创设跟课文内容相关的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更加直观地体会作者的情感。《村居》教学中的导入可以从诗句“忙趁东风放纸鸢”处着手,制作一个放风筝的视频,或是教师带一个风筝给学生进行直观性教学,学生观看视频或精美的风筝都会被深深吸引。后两句“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的讲授教师可以适当地创设合理的情境,让学生多观察春天里的花草树木,观察周围的环境融入到诗句中,更能直观理解诗句的意思和作者表达的感情。
2.诵读感知,从读中悟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小学语文古诗词地教学中,诵读古诗词是一个传统并有效的教学手段。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在学习古诗时,靠老师的逐句串讲,根本行不通,必须更多的借助于读。诗词的韵味,是在反复朗读和背诵中慢慢体会领悟的。教师要在语调、节奏和情感上正确引导学生,在语音、语调方面进行示范,让学生细细品读。通过读诗,可以深入理解古诗词中蕴含的思想感情。例如教学《静夜思》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关于思乡的音乐,让学生结合音乐自由诵读,多样化诵读,慢慢体会其中的感情。教师要懂得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让他们自由思考,自由朗读。朗读的方式有很多,教师在巩固新知和总结时,可以根据诗词的内容采取多样化的朗读方式,如小组齐读,个别学生朗读示范,朗读情感比拼,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丰富课堂模式,巩固课堂知识,增添课堂趣味,调动学生兴趣。
3.小组合作,深化理解
古诗词的学习并不能浮于表面,不能仅仅简单了解其主要内容就可以,而是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了解探索其内涵的思想感情和主旨大意,以全面理解诗词的创作意图。学生在学习古诗时,绝大多数都是依靠教师教授的知识,不会主动自觉探究学习,这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也大大削弱了最终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平时的课堂中,可以让学生先掌握学习古诗词的方法,再两两结队组合成小组,鼓励学生就诗词相关内容和思想进行商讨探究,思想火花的碰撞可能会迸发出新的学习方法,通过讨论的方式逐步深化诗词感情,将整个学习过程纳入自己的知识宝库中。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举一反三,在其他方面的学习中,也会运用自身构建的学习模式进行自我学习,对知识的理解更加的深入。
4.启发想象,拓展知识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流传至今的古诗都和画有着紧密的关联。在小学语文的课本设置中,每一首古诗旁边都会附上一副相应的绘画。这幅画某种程度上是帮助学生理解诗人当时所看到的景色,或是当时内心的期盼。同学们可以通过动手绘画古诗,开启自己的想象力,把你所理解所想象的诗人看到的景色,尽可能地描绘出来。《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一首七言绝句,描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根据文中“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三年级的学生就能理解诗中主要描绘的是枝条细柔修长的杨柳摇摆于春风之中的迷人景象,从而开始进行绘画创作了。学生创作完毕之后,教师要进行多种形式的评价,积极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形象生动地展现古诗词地魅力。教师教授完《咏柳》后可以再出示一首咏物诗,从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描绘诗中所展示地景色,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四、结语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结晶,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流传至今的古诗词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资源,工整的诗词,深刻的内涵,高原的意境,绝美的佳句都是古代才子们的智慧结晶,教师要重视古诗词教学,积极创设合理有趣的教学情境,努力提升教学质量,本着传播民族文化和陶冶学生的情操的信念,让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增添新意,让学生在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树立民族自豪感。
参考文献
[1]王鉴娥.分析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问题及方法[J].中学课程辅导,2019(9):65
[2]陈龙玉.小学低段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策略和方法[J].读与写,2019(30):52
[3]杨翔浩.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分析[J].教育理论与方法,2019(27):257
[4]湛东茂.浅谈提高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有效策略[J].读与写,2019(29):79.
论文作者:胡霞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1月5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2
标签:古诗词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古诗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诗词论文; 诗句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11月5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