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飞速发展,为了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实现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越发重视水土保持以及水生态修复建设工作,虽然我国目前的水生态修复和保护技术还不完善,但是随着国家的重视以及对相关技术的研发和改进,我国水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工作必然会与时俱进,从而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水土保持;水生态;修复
1实施生态修复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必要性
总体而言,目前我国水土流失情况仍然比较严重:一是水土流失面积大,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295万km2,沙化土地面积也达到了173万km2;二是水土流失强度大,不少地区的水土流失强度甚至达到了世界之最;三是农田耕地长期过度开发利用,许多地方农田及耕地土壤失去了可持续发展能力;四是因水土流失而带来的危害尚未得到全面遏制,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基于我国水土流失严峻现实,大力实施生态修复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已经成为当务之急。目前我国的生态修复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实施已经拥有了一定的科学理论基础,其各项工作的开展,能够充分考虑及应用各种生态学原理,能够确保水土保持工作的实施不仅科学而且周全,能够推动我国水土保持工作的有序进行,可以有效缓解我国目前面临的水土流失困境。
2水土保持和水生态修复建设的原则
自然生态系统有着较强的自我修复能力,所以在水生态修复建设过程中,应加强对原生态系统水资源的保护,比如通过强化治理和保护生态系统中原本存在的植被,并加强水土保持工作质量,从而保障水生态系统的原状,可以有效提升自然环境的自我修复效率。土壤包含着多种多样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在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要想达到预期的水土保持以及水生态修复建设效果,就应重视并加强对土地资源的保护力度,比如根据生态环境实际情况加强植被的种植,以及加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从而提高水土保持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促进水生态修复建设工作进程。
3水土保持和水生态修复建设的措施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地处云南省西部的哀牢山和无量山上段,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南部。巍山县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南诏文化发源地,以其丰富的自然景观、厚实的人文景观、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旅游业发达。近年来,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外来旅游人数不断增加,以及巍山县城镇规模逐年扩大,对城镇供水的要求不断提高。
目前,黄栎嘴水库及魏宝山水库作为巍山县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不仅解决巍山县城居民的饮用水问题,还兼具灌溉及防洪效益,是确保居民用水安全,社会稳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水源。
黄栎嘴水库保护区内村庄较多,还有大面积基本农田以及荒山荒坡,点面源污染严重;巍宝山水库保护区内仅有一个自然村庄,点源污染相对较轻,但是保护区耕地较多。巍山县为保护水源地水质,对保护区内耕地逐步实施退耕还林,大量种植经济果木核桃,但是,目前大部分核桃处于幼苗阶段,尚未发挥效益,当地农民为了增加经济收入,套种玉米等农作物,导致农业面源污染仍然严重。同时黄栎嘴及巍宝山水库保护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水土流失较为严重。
3.1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布置
对水土流失治理主要考虑对一、二级保护区内的耕地进行退耕种植水源涵养林及经果林,一级保护区内的坡耕地退耕成水源涵养林,二级保护区的坡耕地退耕成经果林及栽种牧草,对已经退耕尚未发挥水土保持效益的经果林区域栽种牧草;并对保护区范围内的疏幼林进行封禁治理;对河道的治理考虑设置谷坊来减少进入水库的含沙量。
3.2隔离措施建设
目前对巍宝山水库水源地已经实施了部分隔离防护措施(刺铁丝围栏),但是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防护体系。并且采用隔离防护的刺铁丝围栏已有部分坏旧破损,本实施方案针对破损的刺铁丝围栏进行修复,对尚未设置隔离防护措施的一级保护区边界,增加设置刺铁丝围栏进行隔离保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农业面源污染
针对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大量施用农药、化肥造成的污染以及农田废弃物造成的污染,主要考虑农业新技术推广,优化农业种植结构,要从根源上消除农业面源污染,需要政府的引导,科学种植、测土施肥、秸杆还田等以管理和引导为主,通过将农田废弃物变废为宝,控制化肥施用量等,能有效减少70%以上由农业生产的总氮、总磷等营养元素进入到河道水库中。
3.4封禁治理设计
针对保护区范围的疏幼林采取封禁治理的措施,保护好现有植被并利用项目区的雨热条件进行植被的自然恢复,具体设计详情如下所述:
(1)布设原则
以项目区内每个封山育林、封坡育草地块为单元进行单项设计。条件是封育图斑内有残存的林草植被,当地的水热条件能满足自然恢复植被的需要。
(2)组织管理措施
1)根据区域内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的需要,划定一定范围进行封禁,以便植被恢复。
2)设立组织,落实责任。在封禁区,建立专职管护组织,实施承包管护办法,落实责任,明确目标,定期检查验收,兑现奖惩。
3)建立封禁制度。制订封禁管理制度,由当地政府行文公告,明令禁止任何人不得擅自在封禁区内进行砍伐、采薪、割草、放牧等生产性活动,确保封禁区内林、灌、草防护功能迅速得到恢复。
4)加强预防监督。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水库管理部门(黄栎嘴水库、巍宝山水库管理所)项目区内要依法行使预防监督权,对破坏封禁区的典型案例及时查处,保护和巩固封禁治理成果。
(3)技术措施
1)调查研究,全面规划。对当地植被状况,主要树种更新能力、方式、年限及成林时间,母树、幼树、数量、分布、立地条件以及社会经济状况,群众对木材、林副产品、薪材及放牧要求、习惯等进行调查,经综合分析,编制封禁规划,提出封禁措施和封禁年限。
2)根据规划划定封禁区域,划定封禁区域周边界线,在封禁区的明显地段插立封禁标志碑、牌。
3)封禁方式实行全封管理,巍宝山水库保护区封禁面积为38.13hm2,黄栎嘴水库保护区封禁面积为253.57hm2。
4)封禁期为3年。
5)解决群众实际问题。对当地群众的燃料、用材、放牧及林副产品利用等问题,制订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使群众认识到封禁治理的好处。大力推行以电代柴、以煤代柴和舍饲养殖,发展沼气,解决群众燃料问题,逐步改变燃料结构。从而在制度上措施上有力地保障流域区封禁治理措施的实施,在短期内依靠生态自我修复能力,逐步恢复其生态功能。
3.5要实现水土保持工作生态建设的创新
水土流失问题对于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加强对水土流失问题的治理,是加强我国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此,工作人员要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生态建设的创新,加强对生态建设的关注。首先,工作人员要清楚地认识到水土保持工作和生态建设之间的关系,水土保持工作可以有效地推动生态建设工作的开展,因此水土保持工作人员要加强对生态建设工作的重视,重视水土保持工作的预防和治理,并且做好重点预防区域以及重点治理区域的划分。第二,工作人员要建立完善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防治体系,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原则,加强对水土资源的保护,进而更好地实现对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第三,要建立水土资源的开发和建设防护机制,加强对水资源生态化的保护,避免出现盲目开发水资源的现象,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最后,工作人员在开展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的时候,必须要坚持创新的原则,加强对国内外先进工作方法以及经验的借鉴,提高水土保持工作的有效性,从而更好地发挥水土保持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4结语
当前我国水土流失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控制,在积极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的同时应该重视生态修复的重要性。实现生态修复工作落地生根,助推生态建设良性发展。在实施生态修复工作中更应该注重生态环境的实践性与系统性,将本地的实际情况统筹起来,实现因地制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林德生,党晨席,郭睿,马浩.生态修复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的优化作用探究[J].环境与发展,2017,29(10):177+179.
[2]王锁.关于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相关问题的思考[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7,45(08):187-189.
论文作者:卢艳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1
标签:水土保持论文; 工作论文; 水库论文; 生态建设论文; 生态论文; 区内论文; 植被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