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 福建 泉州 362000)
【摘要】 目的:了解护生实习末期认知失调的状况,分析相关因素及程度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在实习末期对142名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习末期护生认知失调总体得分为67.76±7.19分,为中偏重度水平;生理性因素及情绪性因素对护生产生的影响较大;不同性别、毕业院校、学历等相关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积极采取措施改善护生认知失调程度,缓解护生心理压力,使其顺利地完成实习及走上临床护理工作。
【关键词】 护生;认知失调;实习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7-0379-02
认知失调是指一个人的态度和行为等认知成分相互矛盾而产生的不舒适的感觉、不愉快的情绪[1]。当个体的认知严重失调时个体承受的心理压力超过个体的心理承受力,则无法重新协调认知,恢复心理平衡,造成心理疾病。对实习护生而言,当认知失调产生时不仅能引起护生的焦虑,也将影响其专业思想,研究表明护生临床实习期间,其专业思想及职业认可度均存在不同程度下降,尤其在后期专业思想动摇的护生占39.2%[1]。本研究以利昂?费斯延格的“认知失调理论”为基础,旨在缓解护生心理压力,使其顺利地完成实习及走上临床护理工作。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选择2015届实习护生142名,年龄20~25岁,平均22.75岁;男生27名,占19.0%;学历为本科有92名,专升本有21名,大专有30名;家庭居住地为农村的有92人,乡镇有27人,城市有23人;非独生子女有125人;护理专业非第一志愿的有86人;个性特征:内向型9人,偏内向型30人,混合型69人,偏外向型32人,外向型2人;目前就业情况:已就业有81人,占57%。
1.2 方法
1.2.1调查工具 采用参考相关文献[1]后自编的《实习护生认知失调原因及程度调查表》收集样本的一般资料及其认知失调情况,重测信度为0.82。
1.2.2调查方法 由调查者集中发放问卷,被试者自填问卷,用统一指导语,均采用不记名方式,问卷当场收回,发现问题及时修改完善。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142份,有效回收率94.7%。
1.2.3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
2.结果
2.1 护生实习末期认知失调程度
研究结果显示:护生总体认知失调评分为39.00~84.00分,平均67.76±7.19分。其中评分<50分的有2人,占1.4%,认知失调程度较轻;50分≦评分﹤75分的有119人,占84.8%,属于中度认知失调;75分≦评分≦100分的有21人,占15.2%,属于严重认知失调。不同年龄、性别、毕业院校、生源地、个性特征等的实习护生认知失调程度得分进行t检验或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学历实习护生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各组别的实习护生认知失调评分无明显差异,部分结果见表1。
3.讨论
3.1 护生实习末期认知失调总体为中偏重度水平,且与学历呈负相关
护生的学历与认知失调呈负相关,护生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对自我的期望越高,但进入临床实习后,学历并没有多大意义,加上一些用人单位缺乏合理的用人机制,本科护生与大专、中专护生等同使用,使本科护生认知失调程度更严重。
3.2 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实习护生认知失调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护生性别、在校教育状况及个性特征等。
4.对策
4.1 护生自我调适
护生应通过培养良好的情绪与自控能力,建立合理客观的自我期望值,以豁达的心态对待学历、医生或病人态度,树立合理的奋斗目标,建立最佳的心态;其次应努力学习,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培养优良的职业形象,才能赢得社会的认可和赞誉,提高护士的社会地位,促进护士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改善[2]。
4.2 提高教学质量
从入校到毕业实习全过程进行针对性地实施专业思想教育,从校内老师到临床带教老师全员参与,言传身教塑造护生的护士素质[3]。
4.2.1课堂教学 校内老师应该积极组织早期护理见习和实习前操作技能培训,有利于护生尽快适应实习生活,可避免期望值过高在实习时出现明显的认知失调。
4.2.2临床带教 临床带教老师应该关心和尊重实习护生,带教老师应该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多为实习护生创造动手机会,加强巩固护生理论知识以及培养护生积极活跃的专业化思维方式。
4.3 提高社会关注
在当代社会需求的平稳性与毕业生数量增加迅速的矛盾下,社会各界应关心护生群体,提高护理专业地位,建立护理专业体系,改进大环境,提高就业率,加强就业培训,提高综合素质,并开展多渠道就业指导,宣传就业政策、转变就业观念、调适就业心态和服务指导,指导护生正确应对就业歧视及压力[4]。
【参考文献】
[1]叶曼,张静平,刘宇.本科护生实习期间认知失调的探讨[J]. 现代护理,2008,(01).
[2]张茜,张桂青,永莉等.护理人员执业认同与生存质量的相关分析[J]护理学志,2009,24(4).
[3]李峰,蒋晓燕.实习环节影响本科生护士角色认同的因素调查[J]护理研究,2008,22(9).
[4]钟静冰.实习护生焦虑水平的研究及应对策略[J]全科护理,2009,7(7).
论文作者:吴丽娟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3月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
标签:认知论文; 程度论文; 学历论文; 因素论文; 问卷论文; 评分论文; 老师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3月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