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抗震技术;效果;影响因素
引言:建筑工程施工与人们的居住安全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建筑工程施工中抗震技术的有效实施是保证建筑物整体质量以及使用稳固性的关键所在,所以,建筑工程施工单位需要对现有的抗震技术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并且根据工程项目现状选用合适的抗震技术进行施工,以此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为建筑物的结构完整以及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基本的保障。
一、建筑工程施工中常见的抗震技术
(一)基础隔离抗震技术
基础隔离抗震理念最初是由日本学者河合浩藏提出来的,他认为在房屋建筑施工阶段现在地基基础上交错纵横的放置基层圆木或者橡胶等支撑物体,然后在支撑物体上再做混凝土基础,最后在混凝土基础上方加盖房屋,可以有效的将地震传递的能力进行削减,起到一定的抗震作用。基础隔离抗震技术的应用可以在房屋建筑建造初期保障其刚度,一方面可以起到抵抗轻微地震力和风荷载的作用,一方面可以保证房屋建筑在遇到强烈地震的时候依然保持较好的柔性,增强房屋建筑的刚性,为房屋建筑的稳固性提供基本的保障。基础隔离抗震技术中所使用的的隔震物质,例如橡胶垫等抗震物体,均具有竖向承载力大、弹性复位性能好以及隔震效果明显等优势特点,在一般民房的建造中使用可以对房屋的高度限值以及安全距离等实际条件进行适当的放宽。
(二)建筑加固抗震技术
建筑加固抗震技术就是通过对建筑的基础结构进行整体处理,提高房屋建筑的整体抗震性能。常用的建筑加固抗震技术主要是钢筋和混凝土框架结构或者砌体,对于提高房屋的整体抗震性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在利用砌体对房屋建筑基础进行加固的时候,施工人员需要保证水泥浆的粒径不超过20mm,坍落度保持在50-70mm范围内,强度达到C20,再联合使用钢筋网实现对房屋建筑的加固目的。建筑加固抗震技术的施工过程首先需要将水泥浆铺设在建筑结构上,凭借水泥浆材料性能上的优势,提高建筑结构整体的,然后在使用钢筋网在建筑外侧设立一层保护网,最后做建筑物的表面处理。该技术主要适用于对抗震等级要求不高的建筑中,可以根据建筑物的实际结构特点,在选定的位置设置混凝土抗震墙或者防护网,提高房屋建筑的抗震性能,提高其使用安全性能。
(三)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技术
建设单位凭借多年的建筑经验以及对地震灾害中建筑物的抗震效果研究,总结出了具有良好抗震效果的建筑框架结构,即钢筋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技术的应用就是利用钢支撑组件以及耗能支撑组件消散地震力。施工人员需要在建筑物主体的框架柱间隔处设置钢支撑或者耗能支撑,以此提高建筑物基础结构框架的稳固性以及抗震性能。经过钢支撑组件或者耗能支撑组件加固后的房屋建筑基础结构,在遇到严重地震灾害的时候,房屋的主体结构组件在钢支撑框架的保护和加固作用下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形,而且提前放置的耗能支撑组件还可以吸收和处理大量的地震冲击能量,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地震灾害对房屋建筑的损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半主动和主动控制抗震技术
半主动和主动控制抗震技术是具有良好抗震效果的新技术,其中,半主动控制抗震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控制部件实现对建筑物外部结构参数的有效调节,从而使其具有一定的抗震作用。该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不需要有强电能源与外部能源,只需要为其提供一定的弱点装置供电即可。半主动控制抗震技术的主要控制装置包括建筑外部的可控摩擦、液体阻力、可变阻力以及刚度装置等,通过控制技术开关,调节控制器的状态,以此改变建筑 的结构动力特征,实现减震的效果。而主动控制抗震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需要有外部能源的支持,在地震灾害出现的时候通过对建筑物添加外部作用力与地震的作用力形成对抗,从而实现减震的效果。目前,主动控制抗震技术所使用的常规设备主要有动力挡风板、脉冲装置、支撑装置以及主动阻力装置等,利用传感器对建筑外部进行激励响应以及结构动力响应的监测,并通过计算机传递信号,有计算机提供外部作用力的大小数值,再利用外部能源对驱动系统的作用力施加设施进行控制,释放对抗力。
(五)耗能减震抗震技术
耗能减震抗震技术通常是将具有耗能减震效果的装置设置在建筑物内部的适当位置,以此有效增加建筑物在地震灾害来临时的阻尼值,通过消耗大量的能量实现减震的效果。耗能减震装置一般为具有良好弹性特征的构件,在遇到轻微地震的情况下,耗能减震构件可以在动力作用下发生横向刚度变化,减少建筑物本身的变形;在遇到严重地震的情况下,耗能减震构件处于非弹性状态,建筑物可以凭借自身比较高的阻尼值去吸收大量的地震能量,以此降低地震给建筑物带来的震动效果,发挥耗能减震的作用。
二、影响建筑工程项目抗震效果的因素
(一)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因素
建筑工程项目抗震效果的好坏与建筑工程结构设计有直接关系,在抗震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如果存在建筑工程结构设计问题,会严重降低建筑物整体的抗震性能,尤其是建筑物的结构出现不对称或者不均匀情况时,会对抗震技术的应用造成很大影响。所以,建筑工程在施工前要对施工地区的地震灾害基本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和研究,如果地震频次高且危害重的话,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就要避免采用不规则的外形结构,以免在遇到地震危害的时候由于重力的不均匀或者抗震设计薄弱等原因而造成建筑物损坏。
(二)建筑工程抗震技术应用因素
由于施工方缺少对于地震灾害的认识或者自身的抗震技术比较落后,导致一些建筑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并没有做好相应的抗震防护施工,使得建筑物的整体抗震等级比较低,不具备很好的抗震性能。所以,建筑施工单位要正确的认识地震灾害,并且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总结经验,提高自己抗震技术的应用能力,选择合适的抗震技术进行施工,进一步提高房屋建筑的抗震等级和相关标准,保证建筑物的使用安全。
(三)建筑工程使用材料因素
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主要由抗震技术的应用以及抗震材料的品级所决定,尤其是抗震材料的选用。如果抗震材料的品级不达标,不能满足建筑物抗震技术施工的具体要求,就会导致建筑物在遇到温度变化、恶劣天气等因素影响时出现结构的变形或者开裂,直接造成了建筑物主体结构的损害,在遇到地震灾害的时候很容易就会出现坍塌的现象。
结论
综上所述,抗震技术的应用对于民房、工业厂房的使用安全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可以有效提高房屋建筑的抗震性能和使用稳固性。所以,施工单位要提高防震意识,积极学习并研究抗震技术,不断创新和优化技术应用,做好建筑工程的抗震施工工作,为房屋建筑的使用安全提供基本的抗震保障。
参考文献:
[1]王洪伟,韩鹏.论建筑工程施工中抗震技术的应用[J].居舍,2019(33):53.
[2]吴小婷.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抗震技术分析[J].江西建材,2019(08):104-105.
[3]蒋伟.论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抗震技术[J].地产,2019(13):120.
论文作者:孙方凯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6
标签:技术论文; 建筑物论文; 建筑论文; 房屋建筑论文; 效果论文; 灾害论文; 结构论文; 《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