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之我见论文_郑志义

(浙江省浦江县中山中学 浦江 322204)

【摘 要】为了在信息技术课上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上课的效率,让一堂信息技术课上出彩,必须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标教学模式。教师备课重点在于教师课前对学生进行透彻分析,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接受的难易程度。因此了解学生的电脑使用习惯、课堂学习习惯、技能掌握情况,以及学生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方法的期待值,能帮助教师确定教学目标的定位,教学设计的结构策划,以及教学方式的选择。

【关键词】高中 信息技术 教学现状 改善

一、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现状

1.信息基础参差不齐

据笔者通过问卷调查显示,大部分高一同

学在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中都得不到系统的有计划的上机实践活动。信息技术课在初中阶段得不到应有的重视,通常上机课让学生“自由活动”,缺乏任务驱动,学生既得不到基本知识的进一步升华,又得不到技能的实践与锻炼。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上机课变成了无任务的打字课、上网课,放任自由的游戏课、聊天课,或是看电影、听音乐。而又有个别初中老师按照自己的兴趣安排课程内容,可能过早的教学生学习Word、电脑绘画而没有很好的掌握打字,或者整个初中阶段就全部是打字课或者自习课。这样的教学,使得学生的知识结构断链,没有上下衔接,让学生似会非会。连photoshop都学过的学生,可能还不懂得文件夹管理。

例如:当我教高一学生excel时,按教材设计,与写字板联系,熟悉excel界面。但当我让学生回答时,学生却表示没用过Word。而对于没有学过word的高一学生而言,既要新授这些知识,又要完成课程目标,一节课时间往往不够,最终导致老师忙得晕头转向,学生却仍然没有完全弄懂,作品效果极差。

2.沉迷网络游戏

调查数据显示,有14%学生在上幼儿园前就已经接触电脑了,而上小学期间接触过电脑的人数占34%,仅五分之一学生在高中信息课上第一次接触电脑。

在农村,大部分家长更倾向于使用电脑娱乐。而有些家长不太会用电脑,希望不被孩子打扰或被孩子以学习为借口欺骗,于是任由孩子随意玩电脑,造成孩子一度沉迷网络游戏,耽误学习,由此学习习惯变差,遇到问题就退缩,或不愿意去学习。

3.课堂教学方法单一

平时上课一贯使用先讲后练的方法,导致学生过于依赖模仿老师的操作,而没有自己的思考与探索。这种情况导致学生常常会问“这样做了,然后呢?”,等待老师的帮助,或老师的再次演示。记不住操作的就不再尝试,甚至不看书本,直接玩游戏。这是老师的教学方法问题。通过调查显示,三分之二的学生希望老师能减少广播教学的时间,多给他们操作的时间。一半以上学生希望的教学方式居然是“老师先演示,自己再模仿学习”。

4.同学互助过少

平时课堂上,大多以独立任务为主,然后由教师评价学生成果。小组合作学习仅在教材设计的项目式学习任务上才进行,没有真正得以完善实施。课间,同学之间缺乏信息交流和互助,使得学生没有请教同学或让同学评价自己作品的习惯。

二、改善措施

1.合理引导学生上网

学生学会使用计算机后,大多时间花在了玩游戏上,网上的学习资源很多都没有加以利用,计算机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明白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借助计算机来学习,怎样来学习。比如,布置收集图片素材,制作完成“保护环境”为主题的宣传画作品,让学生通过计算机上网收集,先了解作品主题,再进行制作。这样比教师演示成品制作过程,学生进行模仿强得多,因为,学生已成为学习的主体。这样的制作任务多了,学生自然明白怎样运用信息技术帮助学习,更激发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兴趣。教师也需要在教学中时常引导,让学生认识到沉溺网络的危害,增加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促使学生使用家庭电脑制作出更优秀的作品,而不是一味玩游戏。

2.遵循知识结构衔接

课程教学都是有连贯性的,无论哪本教材,都有一定的逻辑关系。我校的信息技术课程选用的是浙教版教材,该教材将知识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进行了过渡,将课程技能从常用到专用过渡。学生在有计划的学习系统安排下,逐渐提升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即使遇到不懂的地方,也可以通过自学和复习解决。这种知识结构的衔接是有必要遵循的。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从教育心理学讲,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是通过形象、直观的事物而引发。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利用程序演示所富有的新颖、奇特的特点去吸引学生。如教学“vb设计界面”时,首先给全部学生演示制作了QQ登陆界面的设计制作过程。在整个制作过程中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了解vb程序设计的作用。

4.注重教学手段的多样性

有些老师依旧还在采用一教一学的传统授课模式,

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低效。所以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应充分有效地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总之,在这个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我们信息技术学科的老师更应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参加培训、学习优秀案例等形式,深入学习新课标下的理念、方法,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研究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改进课堂教学的实施,时刻注意自我提升。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要时刻注意师生角色转换,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自主探究的精神,同时,参加一些教育科研活动,培养严谨、科学的教学作风和优秀的信息素养,推进传统教学模式向高效新型课堂模式转换。

参考文献

[1] 韩月红,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思考[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6)。

[2] 陈世勇,高中信息技术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信息技术教,2010(25)。

论文作者:郑志义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7年第3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7/6/6

标签:;  ;  ;  ;  ;  ;  ;  ;  

改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之我见论文_郑志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