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县公路管理局 河南省 456400
摘要:如今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状态下,公路建设工作也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但是在施工质量上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想使公路工程具有较高的施工质量,需要采取相应的施工技术对关键部位进行处理。为了促使施工单位在关键部位施工上具有较高的质量,避免因质量问题而发生严重的安全事故,文章对此方面技术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以便于为施工单位的施工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关键部位;施工技术
引言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运输业作为其他行业发展的基础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因为公路工程的质量影响着人们生活与出行的安全,所以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是当前人们研究的焦点问题。受新时代发展理念和技术的影响,我国很多政策和法律规定都是依据公路工程施工监控来落实,而公路工程施工质量主要受关键部位的施工质量所影响,因此提升公路工程施工关键部位施工技术和管理质量,是保障我国公路工程质量的重要工作。
1 公路工程施工当中关键部位简介
不论是发展亦或是发达国家,公路在其经济发展中贡献的力量都是不言而喻的。在公路建设工作中,最为关键的是它的质量。要想得到高品质的项目,就要严格的控制建设时期的关键施工点。有效的控制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点,相当于约束公路施工中关键部位施工要求。因此,在公路工程施工关键点的设置时需要合理的规划施工质量目标、施工进度如何控制、工程造价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最低、施工安全措施、施工应用材料的选取等一系列相关的内容。另外,公路工程具体施工过程中责任的落实,通过施工质量管理有效的控制和监督各个环节,保证责任明确的落实。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关键部位的施工,在公路工程当中关键部位一共分为三个部分:首先,路基。路基是整个公路工程的基础,其是否具有较高的质量将会对整个公路工程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如果路基出现不牢固的情况,那么路面便会出现塌陷、开裂等现象,从而影响公路质量。因此,在路基施工之前应当先对路基结构具体情况进行探测,并且还要了解其具体分布范围等情况,并采取措施来对其进行修筑。其次,路面。其主要的在作用是对路基进行保护,如果路面发生了损坏,那么路基也就无法支撑正常的交通运输。所以,路面施工工作同样保证路面要具有较高的质量。对路面所进行的施工需要考虑碾压程度,以此来确定路面所具有的承载力,同时还应当考虑公路所具有的排水功能,路面要能够及时排除干净路面积水,如此便能够降低积水浸泡而对路面质量所产生的影响。最后,路面基层。路面基层是一种较为特殊的基础性结构,通常位于路基和路面两者之间,其能够决定路面所具有的坡度与形状。当公路工程在具体施工时,应当选择合理的材料,并做好含水量、压实度等方面工作。
2 公路工程关键部位施工技术分析
2.1 土方开挖技术
公路的路基施工首先进行开挖,在土方开挖过程中,根据设计图纸并且严格按照顺序进行开挖。在土方开挖过程中,从公路工程排水情况考虑。先进行横坡开挖,实际的开挖角度略大于设计要求的角度,在开挖之前,进行定位放线、标高尺寸、横断面等准备工作,确保挖掘边线的准确性。在土方开挖过程中,需要掌握施工技巧,且充分掌握开挖设备的性能及操作方法。土方作业的施工需要进行逐层开挖,并对挖掘的土质进行鉴定,集中符合路基填料的土质,如果鉴定不符合标准,需要运出不能作为填料。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存在不良地质状况,须及时上报,并针对性的调整施工设计方案,然后进行施工。开挖要严格按照涉及的标高尺寸挖掘,不能超过规定误差范围。特别要注意开挖地下的设施保护,以免损坏管道,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2 路基填筑施工技术
当土方开挖工作完成以后,还需要对路基实施填筑施工工作,而在该路基填筑施工之前需要对场地进行评估,以此来保障施工地面能够满足相应的标准和要求,如果存在不满足要求的情况时,则需要清理施工场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施工场地满足填筑施工要求时,此时便可以开展填筑施工工作。当对公路进行填筑时,填料的选择也是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特别是公路工程对于填筑施工有更高的要求,这便要求施工人员在填料使用上应当控制好材料的质量。对材料进行选择时需要从强度、含水量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检测填筑土料时,应当对含水量进行控制,如果含水量超出了规定,那么将会导致路基出现质量问题(如塌陷等)。如果含水量达不到要求时,那么则可以进行参配,在填筑时添加石灰石、水泥等,以此来提高路基自身稳定性。当填筑工作结束以后,则需要对路基进行压实处理,以此来保障压实度能够达到设计时的要求。
2.3 路面施工技术
在路面施工中,需要关注几个方面的内容:
2.3.1 垫层施工
必须对垫层材料的最大粒径及含泥量进行严格控制,保证其密实度、弯沉值等参数能够满足相关指标的要求,确保垫层具备良好的防冻能力和排水能力。
2.3.2 底基层施工
需要遵循相应的施工规范,做好配料质量控制,保证底基层材料拌和的均匀性,做好碾压工作。
2.3.3 基层施工
从保证配料准确,拌和均匀的角度,应该选择配备有计量装置的拌和设备。基层施工前,需要开展混合料筛分试验,确保其与级配曲线中值接近。石料应该严格依照相关规范进行分级购买和配料上料,可以利用摊铺机对基层进行一次性摊铺,摊铺完成后先以钢轮压路机碾压几遍,然后以胶轮压路机进行压平。
2.3.4 面层施工
这也是路面施工的核心环节,无论是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还是水泥混凝土路面,都应该采用一次摊铺,摊铺机的幅度应该在12m以上。施工中必须做好混合料的温度控制,以沥青混合料为例,出厂温度应该在160~170℃之间,初压温度不低于140℃,终压温度不低于80℃。
2.4 公路涵洞施工技术
涵洞,是指在公路工程建设中,为了使公路顺利通过水渠不妨碍交通,设于路基下修筑于路面以下的排水孔道(过水通道),通过这种结构可以让水从公路的下面流过。用于跨越天然沟谷洼地排泄洪水,或农田灌溉作为水渠,涵洞主要由洞身、基础、端和冀墙等,是根据连通器的原理,常用砖、石、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等材料筑成。如果涵洞建设的不好,及其容易破损,那么对公路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由于大部分涵洞都处于大自然环境中,受到的条件非常的不好,所以建设的涵洞必须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就是满足排泄洪水能力,保证在50年一遇洪水的情况下,顺利快捷地排泄洪水。然后就是具有足够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保证在设计荷载的作用下,构件不产生位移和变形。作为公路建设中的支柱,公路桥梁和涵洞建设在公路特别是高速公路建设中必将发挥更加突出明显的作用。因此,需要在涵洞的建设上面投入更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注重涵洞的施工工艺,以利于涵洞质量保证和环境保护,以适应公路建设的需要。
3 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的防治办法
3.1 石灰稳定土基层裂缝问题
在对石灰稳定基层裂缝展开防治工作时,需要时刻重视下列几点:一方面,在进行石灰土铺设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时刻注意到它们之间的间距,从根本上避免裂缝的出现,通常情况下都会选择将收缩缝控制为在5cm或10cm。另一方面,把整个的含水量严格限定在某一数值之内,确保公路在投入使用后的使用体验,此项工作对于整个工程来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能够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通常情况下会选择在施工所使用的土中放入一定剂量的粉煤灰。最后,借助石灰土这类物质尽可能的降低裂缝产生的概率,改善开裂问题。
3.2 预防沥青路面不平整问题
沥青路面施工前,根据设计参数设置摊铺机,并根据实际情况变化予以调整,确保摊铺机工作性能良好,达到设计要求。摊铺过程中,根据摊铺作业效果对摊铺机参数进行及时调整。摊铺作业要保持连续性,如中途停工,应对施工现场进行封闭,派专人指挥、管理。同时,路面中每一个结构层的平整度都要严加控制,严格质量验收。为保证沥青路面质量,建立“三检制”,加强自检、互检、专检,做好施工质量控制的监督管理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沥青路面平整度符合要求。对沥青路面进行碾压时,根据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工艺特点、压路机型号等确定初压温度、初压速度。摊铺机前要安排专人负责清理散落的沥青混合料和履带下的沥青混合料。为使沥青路面衔接部位更平滑,不出现施工缝,先摊铺沥青面层,再设置伸缩缝,便于消除路面裂缝。
3.3 水泥稳定土基层裂缝现象
除了上文中所提到的裂缝和路面平整度不达标等问题以外,在施工时往往还需要重视的一点就是水泥的稳定性。水泥稳定性的高低也将会从根本上决定着整个施工工作的成败,所以说一定要做到防患于未然,居然不能够因小而失大。在对水泥稳定土基层裂缝进行防治的整个过程中,应当充分重视下列几点:首先,应当对其展开科学有效的计算工作,通过仔细的分析与研究后确定出最佳的混合比例,随后借助搅拌机展开一定的搅拌工作,其主要目的就是确保水灰的均匀。其次,应当尽可能的提升混凝土强度,直到该混凝土强度达到一定的标准并能够投入到实力使用中去。再次,就是对水泥的含水量展开严格的掌控,应当将其控制在最佳的范围之内,只有这样才最大限度的保持水泥的使用价值。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技术持续创新的背景下,公路建设事业得到了全面推广,其拥有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方式也得到优化,但从某种角度上来讲,我国公路建设水平还要持续优化,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日益变化的运输需求。由此可知,施工人员要引用正确技术去进行施工,尤其是对关键部位而言,要在了解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引用针对性施工技术,以此有效解决施工阶段出现的质量问题。
参考文献
[1]赵常丽.公路工程施工当中关键部位的施工技术研究[J].价值工程.2018(21)
[2]杨淑娟.公路工程施工中关键部位施工技术探讨[J].黑龙江科学.2017(20)
[3]张庆永.试论公路工程施工中关键部位的施工技术[J].居业.2018(03)
论文作者:高现旺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0
标签:路面论文; 路基论文; 公路论文; 涵洞论文; 关键论文; 部位论文; 公路工程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