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煤炭工业面临的困难与对策_煤炭论文

当前煤炭工业面临的困难与对策_煤炭论文

当前煤炭行业面临困境及对策建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困境论文,对策论文,煤炭行业论文,建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15年5月底,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政策建议”课题组赴河北唐山开滦煤矿进行调研,并请国家能源局、有关行业协会和企业提供当前煤炭行业整体发展情况和数据,了解到自2012年下半年以来,随着煤炭价格的持续下滑,煤炭行业经济下行趋势明显,已有90%的煤炭企业亏损,企业经营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

      调研组认为,煤炭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仍然是我国最基础、最可靠、最安全、最廉价的能源。作为我国的主体能源,煤炭的大规模生产和消费,在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也带来了较为严重的生态、环境等问题。能源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一方面我们要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另一方面着力实现煤炭等化石能源的优质化利用,整体推进煤炭全行业、全产业链的清洁高效开发利用。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处于“三期叠加”的大背景下,当前煤炭行业也面临“煤炭需求增速的放缓期、超前产能与库存的消化期、环境制约的强化期、现代煤化工技术的发展期”四期并存的复杂局面。政府、社会和企业要紧密合作、主动作为、积极应对,努力推动煤炭行业解压脱困,为全面实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强力筑基。基于此,课题组建议要竭力发挥煤炭行业脱困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双向促进作用。

      当前煤炭行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和问题

      产品需求疲软,市场供大于求。在全球经济低迷、国内经济面临新常态的大背景下,第一,传统煤炭下游产业钢铁、建材、化工低位运行;第二,我国火电装机规模大,但设备利用小时数普遍不高,水电等可再生能源替代作用有所显现;第三,煤炭净进口规模大的局面持续,部分劣质煤充斥市场。多重作用下,我国煤炭产品,特别是优质煤,需求下降。同时,我国煤炭产能过剩,已建成产能超过45亿吨,在建产能规模较大,预计还有10亿吨上下,虽然国家宏观调控作用下2014年至今煤炭产量已有所下降,但与需求相比煤炭产量仍维持高位。总体而言,煤炭市场供大于求的发展态势突出,电力企业、各大港口煤炭库存居高不下,全社会库存一直在3亿吨以上,煤炭价格直线下滑,与价格高点相比,已经下跌一半多,生产经营全面亏损,煤炭行业经济陷入困境。此外,煤炭行业的特殊性——资源赋存依赖性强、安全投入大、税费和社会负担沉重、生产固定成本高、产品结构单一等,使得煤炭行业成本因素无法向外传导,抗风险能力弱,在经济下行时问题集中体现并呈现放大效应。由此,可能引发企业安全投入减少,企业负债率和市场融资成本上升,资金链断裂风险加剧,直接威胁企业的持续运营和矿区就业,直接波及近3000万供养人口,影响社会稳定。

      东部矿区资源条件恶化,生产难度加大。我国东部煤炭资源储量极为有限,伴随长期大规模高强度开发,资源衰竭更快,不少矿井已经进行1000米以下的超深部开采。以开滦煤矿为例,矿井最大采深已达1400米以上,同时本地区“三下”压煤(建筑物下、铁路下、水体下)普遍严重,有的矿区“三下”压煤资源占比甚至超过85%,部分矿区煤炭资源枯竭已经进入衰退期。部分主力生产矿区煤炭资源煤质灰分高、硫分高,产品附加值低,且由于生态环境脆弱或资源赋存条件复杂,煤炭生产工艺要求高。与中西部先进煤矿相比,东部整合重组矿井规模小、新装备新工艺难以施展,导致生产效率低、管理难度大等问题普遍存在。

      节能环保约束强化,企业全成本增加。在国家节能、环保政策引导下,煤炭企业越来越重视与能源资源、生态环境的统筹协调发展。作为煤炭产品的提供者,煤炭企业通过煤炭资源的绿色开采(充填开采、保水开采等)、绿色生产不见煤、矿井水的循环利用、煤矸石的综合利用、瓦斯发电、沉陷土地治理变废为宝等措施,可以实现煤炭产品的清洁生产;通过构建高端煤化工产业链条、应用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强化生产过程中物料循环和能源梯级利用、探索实施煤炭清洁能源项目等多种方式,正在全面推进煤炭高效清洁转化;通过强化节能减排、改善人居环境、企地协作共建生态文明、履行社会责任等形式,着力实现企业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进一步发挥和提升。然而,上述发展过程中投入的资金来源主要为企业自身投资、银行贷款或其他商业融资等,属于企业自身投入的一部分。随着节能减排、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进一步提高,必然导致企业相关投入的大幅增加,进而提高煤炭产品的全成本。

      企业税费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四方面:第一,资源税改革尚不完善。为了清费立税,减轻煤炭企业负担,我国于2014年12月正式实施了煤炭资源税改革,然而截至目前的实践看,本次资源税改革大多增加了煤炭生产企业的负担,而且不少地区清费行动迟缓、不彻底,资源税增加了,但原有的各种名目繁多的杂费却没有清理。因此,资源税改革反而增加了大型企业的负担。自煤炭资源税改革后,本年一季度资源税从价计征,神华集团增加税负5亿元。第二,煤炭企业税费负担过重。以开滦集团为例,从2011年~2014年,该集团煤炭产品综合税负分别为23%、24.11%、24.81%、26.37%,是全国工业行业平均税负水平的2~3倍,全行业大多如此,不少企业的综合税负水平还要高。其中,煤炭企业增值税税率征收标准为17%。第三,某些税费出现重复收费现象。除了缴税外,开滦集团还承担环境治理保证金、河道维护费、矿井水资源费等30余种行政事业性收费。而且根据当地政府要求,企业每年均花费大量的投入用于河道治理维护、采煤沉陷区治理与生态修复、污水处理,同时又需要交纳河道工程修建维护管理费、实际并未返还的生态治理保证金、污水处理费,均属于重复收费。第四,不应收费的项目被相关部门要求缴费。煤矿矿井水是井工开采伴随的地下水,为了生产安全必须排出,按标准进行净化处理后达标排放,又回馈到地表水系中,本属于《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规定的临时取(排)水的范畴,不应缴纳水资源费,而现在各地方主管部门要求缴纳矿井水水资源费很普遍。

      “企业办社会”负担重。当前仍有许多煤炭企业集团承担“办社会”职能。以开滦为例:开滦集团“企业办社会”主要包括所属159个生活小区“三供一业”,18个离退休管理机构,99157名离退休人员及抚恤人员管理,12所医院,武装、消防、计生、爱卫、幼儿园、治安综合治理等四大类社会服务职能。从事“办社会”职能员工10778人,资产10.03亿元,近五年年均补贴费用11.66亿元,仅2014年“企业办社会”支出就达12.1亿元。上述“企业办社会”职能加重了企业负担。特别是在经济萎靡、煤炭生产入不敷出的形势下,沉重的“企业办社会”负担已使企业不堪重负。

      面对上述问题,课题组认为,以“清洁高效”为核心,帮助煤炭企业脱困与转型升级,应尽快采取以下措施:

      积极化解煤炭过剩产能。坚决淘汰煤炭落后产能,抑制新增产能投入建设。面对当前煤炭产能过剩与在建规模大的客观形势,应进一步严格行业准入条件,全面禁止规模以下煤矿建设,重点关闭不能满足安全、高效、绿色开采标准的煤矿,尤其是开采条件较差、规模较小的煤矿,抓好“四个严格治理”(严格治理违法违规建设生产、严格治理超能力生产、严格治理不安全生产、严格治理劣质煤生产使用)等管理措施,防止煤炭产能过剩进一步扩大。同时,加大科技投入,积极推广应用先进技术,着力提升行业整体安全、高效、绿色开采水平,加快推进煤炭科学绿色开发。

      大力推动煤电一体化、煤电联营,通过扩大用电需求,助推煤炭行业脱困和减少污染排放。中国能源资源禀赋是多煤、少气、缺油。中国不可能用稀缺的石油来发电,用天然气取代煤炭来(煤改气)发电也不可取。众所周知,散烧煤和煤化工污染大,难以治理,煤炭集中发电却易于治理。当前,煤炭需求不足,行业正进行深刻调整,正是推动煤电一体化、煤电联营的大好时机。虽然目前整个煤炭行业亏损严重,但是神华集团正是因为着力推动煤电一体、煤电联营,其整体效益虽然也有所下滑,但相比其他纯粹煤炭生产企业略强一些。中国城乡居民人均用电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特别是农村地区用电潜力巨大,建议取消一些电力短缺时期计划用电、限制用电的过时政策,鼓励城乡居民用电,扩大电力需求,助推煤炭行业脱困,通过煤改电、煤改气,减少散烧煤的使用,为大气污染治理做出积极贡献。

      多种途径开拓煤炭需求。面对煤炭下游传统产业需求不旺的局面,应将有效开拓需求与积极化解产能过剩相结合,主动寻求新的煤炭供需平衡。具体途径有:实现煤炭产品的提质增效,加快煤炭产品的清洁化、绿色化进程,拓宽洗选动力煤市场;鼓励推广使用“低硫、低灰、高热值”优质煤、洁净煤;充分发挥集约、高效、清洁、绿色的优势,推进煤炭由单一燃料向燃料和原料并举转变,升级传统煤化工,实现煤炭提质分级利用;在环境达标和经济可行性前提下,适当发展现代煤化工、煤制气,实现煤炭的梯级分质利用,补充油气缺口,减少进口油气和油气化学品依赖。

      出台煤炭企业退出政策。我国部分煤炭矿区已经处于衰退期,资源濒临枯竭;部分煤矿开采条件差、煤质差,资源开发经济效益差,且挖掘潜力有限;还有部分矿井,特别是整合矿井,规模小、工艺落后,管理不规范,效益低,改造投入高。在淘汰落后产能的要求下,这部分煤矿的退出转移成为当务之急。因此,加快研究、制定并实施煤矿退出政策,妥善解决煤矿的有序退出和相关从业人员转移及分流等问题,支持相关企业经济转型,大力发展“非煤”产业。建议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通过制定煤矿退出援助制度、给予国家补贴、建立煤矿衰老转产基金、完善资本市场体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政策组合,使煤矿退出规范有序进行,实现国家、企业、职工的多赢。同时,启动分离“企业办社会”工作,建议国资委等部门通过建立组织、制定方案、积极督导,理顺破产代管社区管理体制机制,协助企业解决“企业办社会”难题。

      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助力行业脱困。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出台相应政策为煤炭企业减负,主要包括调整财税政策、清理不合理收费等。具体为:第一,针对煤炭开采特殊性和煤炭增值税负过重的实际,建议扩大煤炭增值税抵扣范围,降低税率,将煤炭增值税由现在的17%降为13%。第二,通过出台优惠政策,如政策倾斜、财政补贴、专项资金、金融支持等,鼓励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第三,进一步清理规范涉煤收费,针对水土流失防治费、水土保持补偿费、水资源补偿费、疏干排水水资源费、污水排污费、土地塌陷补偿费等存在的重复征收问题,督促地方相关部门进行清理整合。第四,研究完善环境治理保证金提取及使用机制,细化实施细则,确保专款专用。

      煤炭企业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多措并举,积极适应新常态。煤炭行业是我国最早一批实践市场经济的行业。煤炭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应主动认识和积极适应新常态。首先,克服依赖思想,认真履行脱困主体责任,通过挖潜增效,优化要素配置,完善用工和分配机制,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合理控制成本和费用,提高市场竞争力。其次,坚决贯彻落实“四个严格治理”和准确把握市场动向相结合,合理确定产量目标,科学安排生产。再次,整合优势资源、谋求多元化发展,提升煤炭企业抗风险能力。如可推动煤炭生产企业与下游转化企业深度合作、战略重组,实施煤电、煤化联合发展;可立足优势资源发展煤电冶、煤电化、煤电硅等特色产业,形成成本竞争新优势。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智库的协调服务作用。多年来,行业协会以及不同类型智库介于政府、企业之间,为其提供咨询、沟通、监督、协调等服务,并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机制与平台,是政府与企业的桥梁和纽带。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相关智库的优势,对于促进煤炭行业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标签:;  ;  ;  ;  ;  ;  

当前煤炭工业面临的困难与对策_煤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