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8-225-01
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的多边活动。课堂评价作为师生交流的一种有效方式贯穿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始终。学生所获得的最经常的评价是来自课堂上老师的赏识和鼓励,新课程中的语文课堂,教师评价语言的有效性,直接关系着学生的成长。因为学生在教师的评价中能感受到来自教师的深切期望,得到赏识,体验到成功。那么语文课堂上怎样的评价怎样才是有效的呢?
一、关注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它们互相联系,融为一体。在教学中,评价不仅要关注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对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创新精神、合作探究能力和学习习惯等方面进行评价。以往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看到教师用奖红星、贴红苹果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中,我们已经到能够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设立一些具有促进学生发展性的奖项,如“合作小明星”、“思考小博士”、书写小明星”等。评价的内容也做到立体多元化,课堂上教师能够关注孩子每一方面的发展,对于某一方面表现出色的都给予肯定。
下面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个案例。我班有一位调皮好动的学生,经常打断正常教学,真有些让人头疼。在我执教《爷爷和小树》这节语文课上,当我让学生思考小树在寒风里会说什么?爷爷是怎么做的?边读文边想一想“暖和的衣裳”指的是什么这一问题时,同学们都在积极地讨论着。这时,他站起来,说:“老师,我也曾经给小树穿过衣服,我还会给它编衣服呢,而且比图中爷爷编得好,又结实又保暖!先拿两根绳子,分别对折起来,放在地上,然后取一绺草,先用一根绳子在上面系上,然后再在下面系上……看见他一边说一边操作,一副认真的样子,我赞许地点点头,在全班同学面前夸奖他是个细心且有爱心的孩子。后来,我发现,在这节课中,他再也没有乱动,举手发言的次数最多。
教师鼓励和赞美学生,他首先就是一个美好的发现者,能看到学生的优点。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仅仅关注他们的学习成果,还要关注他们的情感、品质等多方面的发展。教师要善于从课堂上发现学生不同方面的闪光点,去加以点拨、引导,让学生树立努力奋进的积极态度。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学生的表现,给予适时激励性的肯定,进行发展性评价。正如罗丹所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赞美是春风,让人温暖和感动;赞美是激励,它能充分体现学生心中美好的憧憬和理想。生活和人生需要赞美,孩子们需要热情鼓励。我们应当学会赞美,一个善于把赞美献给每个学生的教师,一定是一个时刻快乐、幸福的人。
二、面向全体学生
新课程评价的目标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也就是要关注学习的全过程。新的评价理念认为:“评价是与教学过程并行的同等重要的过程。评价被用来辅助教育,是教与学主要的、本质的一个组成部分,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而,评价应该贯穿教学的始终,在纵向上关注全程,在横向上关注全面,课堂评价才能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曾诙谐地把激励性评价比作“帽子”,他说:“每天上课,我总要准备一百顶‘帽子’,看着哪儿合适,就随意地送你一顶,送他一顶。”的确如此,在于老师的课上,你经常会听到:“你读得真好,很投入,大家都被你有声有色的朗读陶醉了。”“说得多好啊,既准确又严密。”“回答得好极了,你叫什么名字?我要记住。”……不知不觉中,一顶顶“帽子”飞到了学生的心灵上,他们的学习热情火焰一般地燃烧起来。一只只争先恐后的小手高举,一双双渴望表现的眼睛晶亮,无不显示着他们已陶醉于课堂之中。
三、评价及时准确
教师课堂上的评价语言就是学生前进的动力。老师及时准确的评价语言会给学生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动力,从而在学生学习的内因上起到积极的作用,重新燃起学生学习的动力。
贾志敏老师对学生的评价语言准确而又得体。他能因人而异、具有针对性地作不同的评价,而这些评价又恰恰能给学生以提醒或纠正。
“你读得很正确,若声音再响一点点就更好了。”“老师、同学又没追你,你干嘛读得那么快?要注意呀!”“读得真好听,老师要感谢你的爸爸妈妈给了你一副好嗓子,不过要是加上表情就更加能传情达意了,不信,你试一试!”“读课文应大大方方,别缩头缩脑呀!”“这个字念得不够好,跟老师再念一遍。”
贾老师的听辨能力非常强,能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反馈信息,这些贴切的评价语客观地指出了学生的长处及存在的缺点,让学生一步步做到朗读的基本要求:快慢适度、富有节奏、态度大方、语言流畅。也正是这些准确得体的评价语加上贾老师明快生动的语言示范,学生们的回答或朗读一次比一次好。
四、评价有效有度
所谓“有效”,就是表扬要适得其所,要关注学生的需要与状态,使表扬真正起到激励与促进的作用。表扬时,教师要真诚;不该表扬时,教师要沉住气。所谓“有度”,就是要掌握表扬的分寸,不任意夸大学生的优点,也就是说要恰到好处。
在很多的课堂中,我们发现:不同的学生,对于表扬的期待与反应是不相同的。如回答简单的问题,学优生对于老师是否表扬往往表现得无所谓,受了表扬也常常是反应平平;而后进生则不然,他们很在乎老师的表扬,即使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受到表扬后也能高兴一番。同一个学生,在不同的时候对于表扬的期待与反应也不相同。如学优生在解出难题或者对某题有新的解法时,他们就很在乎老师对他们的赞扬,用他们自己的话说“会感觉很兴奋”。简而言之,表扬要贴近学生的心理,在学生需要时及时表扬,在学生在乎时及时表扬。
五、注重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评价的方式有很多,并不仅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可以是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也可以是小组间的评价,还可以是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只有合理的应用评价的方式才能有效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可能保证达到一节课的教学目标。
总之,在语文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评价,将会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增色增辉。随着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它还需要我们不断的琢磨,研究,以保证课堂教学更好地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关注评价,使其真正提高教学实效。
论文作者:王晶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8月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9
标签:评价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老师论文; 他们的论文; 语言论文; 课堂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8月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