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教边思——欣赏才会使得学生更精彩论文_刘文贤 周爱霞

边教边思——欣赏才会使得学生更精彩论文_刘文贤 周爱霞

山东省昌邑市潍水学校 261300

寒假中读到了日本作家渡边淳一先生的作品《钝感力》,其中一个关于孩子教育的观点让我很受启发。钝感力,直译为“迟钝的力量”。从某个角度来说,“钝感力”就是一种“得寸进尺”的才能,是一种让人朝着光明的未来展翅高飞的原动力。孩子很单纯,是“得寸进尺”的典型:发现了优点,就立刻表扬,他高兴了,就会愈发努力,事情会做得更出色,因为出色,又会受到表扬……周而复始,就会不断进步。

这不仅使我想到了去年新学期刚接新班时的一段情景——

开学第一节课后,我气鼓鼓地坐在办公室发起了牢骚:

“唉,这些学生,自身的学习素质真是太低了,连生活中一些简简单单的问题都不能理解到位!课堂上师生互动时死气沉沉,而在进行一些自由活动时反而胡说乱说,难以控制纪律,一点儿也不会配合,一点儿也不会合作学习!”

“是呀,探究一点也不主动!”旁边的一位教师也深有同感。

其他接新班的教师们也满腹怨言,办公室里的气氛顿时被这种不满所淹没。

一直坐在旁边默默听我们谈话的老同事递过来一本《智慧背囊》,微笑着对我说:“看看吧。”噢,也好,正可以舒缓一下愤怒的神经,平息一下激动的情绪。

似乎是无意,书是敞着递过来的,手下是一则寓言:《绿洲里的老先生》。那就看看吧——

一个青年来到绿洲,碰到了一位老先生,年轻人便问:“这里如何?”老人家反问说:“你的家乡如何?”年轻人回答:“糟透了!我很讨厌。”老人家接着说:“那你快走,这里同你的家乡一样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后来又来了另一个青年问同样的问题,老人家也同样反问,年轻人回答说:“我的家乡很好,我很想念家乡的人、花、事物……”老人家便说:“这里也是同样的好。”

旁听者觉得诧异,问老人家:为何前后说法不一致呢?老者说:“你要寻找什么,你就会找到什么!”

看完寓言,我顿有所悟。抬头看一下那位同事,又似乎是无意间,投递过来的是会然一笑。我不觉一阵脸红,为自己刚才肤浅的言论,也为在学生身上表现的浮躁情绪。仔细推想,一开学产生这种师生僵持局面,主要是假期过后师生关系生疏,教师又缺少欣赏的耐心而致的。学生还处于心理不成熟阶段,学生的自信心需在老师的欣赏中慢慢建立,良好的习惯要在欣赏中逐步养成,优秀的品质才会在欣赏中得到发扬。当你面对的孩子成绩不佳、表现不良时,如果只是简单地批评、指责、训斥,那么局面往往会跟自己在一开学时遇到的一样:师生丧失兴趣和信心,容易产生对抗情绪。“数子十过,莫若奖子一长。”学生是成长的,这就提醒我们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用欣赏的态度真诚面对我们可爱的学生。一个正确的回答,一次巧妙的解题,一种新颖的提问,都值得你挥洒自己真诚的欣赏。让课堂成为他们树立自信心的沃土。

还有我们的教学方法呢?大家不妨看一则外国小故事——

星期天,托尼要把围墙粉刷一遍,一大早就干开了。一群小伙伴从他身旁走过,对他说:“可怜的托尼,星期天还得干活。”托尼没有答话,吹着口哨,自得其乐,不慌不忙地粉刷着。小伙伴们看托尼很快活,觉得也许挺有趣,就求托尼让他们干一会儿。托尼不肯,说:“哦,这事可太有趣了,我自己干吧。再说,你们也干不了。”小伙伴们就越想干,再三恳求,托尼才同意了,并威胁说:“谁干就得干好,不然取消资格。”结果,只花了半天时间,围墙就粉刷完了。

托尼的做法很聪明,因为他懂得,如果把一件工作作为任务交给别人,对他人就是一种负担;当这件工作人人都很想做的时候,就变得轻松愉快了。

我们是否也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一点启示呢?多动脑筋,多使用巧妙的办法,引导孩子愉快地参与学习,用心完成属于自己的学习任务,继而自豪地欣赏自己的劳动成果,那么学习也就自然成为愉快、充满乐趣的事了。

培根说:“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学会欣赏,我们就是轻松愉快的领路人;学会欣赏,我们就能永远做爱的主人。欣赏,才会使得学生们更精彩。

论文作者:刘文贤 周爱霞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20年4月总第3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3

标签:;  ;  ;  ;  ;  ;  ;  ;  

边教边思——欣赏才会使得学生更精彩论文_刘文贤 周爱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