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二聚体检测及临床应用论文_王玉华

D-二聚体检测及临床应用论文_王玉华

瓦房店市中心医院 检验科 辽宁瓦房店 116300

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之一,是继发性纤溶特有的代谢产物。

1 D-二聚体的形成机制

D-二聚体来源于纤溶酶溶解的交联纤维蛋白凝块。为纤维蛋白原在凝血酶的作用下,从α链及β链依次脱去多肽 A 和多肽 B,形成纤维蛋白Ⅰ和纤维蛋白Ⅱ,纤维蛋白在因ⅩⅢa的作用下交联在血管壁上,交联蛋白的生成有激活纤溶系统,纤维蛋白被活化的纤溶酶裂解,产生各种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其中包含r链的2个D片段,即为D-二聚体。

2 D-二聚体的常用检测方法

D-二聚体的检测方法有很多,常见的有乳胶凝集法、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免疫比浊法、胶体金免疫渗滤法荧光抗体检测法、免疫金标法[1]等。

2.1 乳胶凝集法

将单克隆抗体共价吸附在乳胶颗粒上,用于定性或者根据其稀释度半定量测定标本中 D- 二聚体含量。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快捷的特点,适用于急诊检测。

2.2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ELISA法原理是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将获得的单抗包被在乳胶颗粒上,当血中 D- 二聚体与乳胶颗粒会发生抗原抗体反应时,致敏的乳胶颗粒会发生凝集,从而测定其含量。

2.3免疫比浊法

免疫比浊法的原理为聚苯乙烯颗粒包被有抗 D-二聚的单克隆抗体,当标本中含有 D-二聚体时,该抗体与 D-二聚体的交联区域结合,浊度发生改变,通过仪器检测其浊度的变化可反映待检样本中 D-二聚体的含量。研究表明[2],该方法检测快速、稳定、灵敏度高,但需要特殊设备。

2.4荧光抗体检测法

在酶联免疫吸附的基础上与荧光检测相结合,利用现成的单剂量试剂和分析仪中储存的校对系统对样本进行检测。

2.5免疫金标法

将单抗吸附在多孔薄膜并黏附在多层吸收垫的塑料盘上,被检标本加入后即与该抗体结合,然后加入胶体金标记即呈现红色斑点,通过肉眼观察或者折射仪读数,与提供的标准色价或测定标准品折射仪读数,可以算出 D-二聚体含量。

3.D-二聚体的临床应用

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D-二聚体的活性增高他提示活动性纤溶的存在,对血栓性疾病(DIC)、肺栓塞(PE)、深静脉血栓(DVT)、急性心梗(AMI)\恶性肿瘤等疾病有较高的诊断及疗效评估价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1 DIC的早期诊断及监测

DIC是一种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是以出血、休克、器官功能障碍和溶血性贫血为主要临床表现,其特点是弥漫性小血管内血栓形成和继发性纤溶亢进。D - 二聚体在DIC的早期明显升高,是DIC早期诊断和病程监测的主要指标之一[3]。张云平等研究表明,DIC患者D-二聚体含量与正常人或非DIC患者相比显著增高,且D-二聚体含量与病情严重程度成正相关[4]。

3.2深静脉血栓(DVT)和肺栓塞(PE)诊断

深静脉血栓(DVT)和肺栓塞(PE)诊断的金标准是血管造影,但该方法有创,且价格昂贵,不宜大面积推广应用。研究显示,D-二聚体含量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对排除DVT具有较高的敏感性[5]。王国杰[6]等研究表明,D-二聚体在DVT诊断中,阴性预测值达100%。杨波等[7]研究认为,D-二聚体检测在PE的早期筛查诊断中具有忠言意义。但是在骨折、恶性肿瘤、严重感染及脓毒血症等情况下,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升高,故D-二聚体对于DVT及PE 的阴性排除意义更大。

3.3心脑血管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由于血管壁损伤,凝血系统激活,进而形成凝块,堵塞部分血管,导致心肌梗塞或脑梗塞。同时纤溶系统激活后,引起D-二聚体增高,其含量与梗塞灶的体积及病情呈正相关。冯国洲[8]研究认为,动态监测D-二聚体含量,可作为急性脑梗塞病程判断及疗效观察的指标。钟海英等[9]报道,D-二聚体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明显升高,在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不升高,据此D-二聚体可用于两者的鉴别诊断。

3.4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患者体内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型血和纤溶的异常,血浆D-二聚体多升高,且与疾病的病程及预后密切相关。张瑜[10]等研究显示,高凝状态可影响肿瘤的生物学行为,与肿瘤的生长、转移相关,D-二聚体监测对于临床上观察晚期恶性肿瘤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D-二聚体作为体内高凝状态和纤溶亢进的标志物,在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陈化禹.D-二聚体及其测定方法探讨[J].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2):1567- 1568

[2]封丽,吴兴福,王凤平.浅析提高免疫比浊法测定D-二聚体的准确性[J].血栓与止血,2012,18(5)224-226.

[3]林静华,方琳丽,焦晓阳,等.血浆D-二聚体水平在DI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热带医学,2008,8(8)1379-1413.

[4]张云平,辛晓敏,毕莉,等.D -二聚体检测在DIC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08,42(2);179-180.

[5]熊立凡,王鸿利. D-二聚体与静脉血栓症诊断-循证实验诊断举例[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05,1(4):75-78.

[6]王国杰,张灼锦.血浆D-二聚体检测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早期诊断价值[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4):2368-2370.

[7]杨波.D-二聚体测定在肺栓塞中的临床价值[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2)169-170.

[8]冯国洲.急性脑梗死D-二聚体测定的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06,10(7):10-12.

[9]钟海英,周贞学. 检测血浆D-二聚体、FDP、TNT 对心肌梗死病人的临床意义[J]. 中国实验诊断学,2010,14(4):577-579.

[10]张瑜,杨宁蓉,王锋,廖峰,龚新雷,王琳.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凝血功能及D-二聚体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J]实用癌症杂志,2012,27(2):165-167.

论文作者:王玉华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4年2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5

标签:;  ;  ;  ;  ;  ;  ;  ;  

D-二聚体检测及临床应用论文_王玉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