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创新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观为指导,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哲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哲学创新问题争论的焦点
哲学的生命在于创新。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系创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哲学,是我国当前哲学界学者的共识。但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系创新则存在着 颇多争议。争论的焦点表面上看是如何认识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问 题,实际上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的理解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哲学界的学者们进一步加深了对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重要 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认识到具有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旧唯物主义和其 他一切哲学的根本特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对象、现实、感性不仅从客体方面去理解, 还从实践去理解,从主体方面去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贱的,社会实践是现存感 性世界的基础。以往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有的学者因此便认为实践是马克思哲学的核心。并说:在马克思哲学研究中,理论界 达成的一个共识是:实践概念在马克思哲学中起着基础性的、核心的作用。但究竟如何 论定马克思哲学的性质,则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如实践唯物主义、实践本体论、实践一 元论、物质——实践论、实践主义等等。也就是说实践核心论已经成为理论界一些学者 的共识。
从实践范畴和科学的实践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意义上说,把马克思 的新唯物主义称之为“实践的唯物主义”,我认为是可以的。这样可以从一个侧面揭示 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的根本特点。这种提法也可以作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 重要补充。但“实股唯物主义”这个提法,颇多歧义。最常见的一种歧义就是把“实践 唯物主义”,理解为实践核心论。这是“实践唯物主义”这个提法的最主要的缺陷。然 而一些学者却认为这是他们在哲学上的创新,并提出以实践核心论为基础,推进马克思 主义的体系创新。
所以,现在问题的关键不是能否用实践唯物主义来称呼马克思的哲学,也不是是否承 认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而是“实践”到底是不是马克思主义哲 学的核心,以实践核心论为基础,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系是不是哲学上的创新的问 题。对此我们作一些分析。
二、实践核心论的表现形式与实质
实践核心论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五种:
实践核心论的第一种表现形式是以实践为全部哲学核心的“实践唯物主义”。这种观 点,坚持实践是全部马克思哲学的核心。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马克思说:“社会生 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的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 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这一论述充分表明,在马克思的全部哲学理论 中,实践居于基础和核心的位置上。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从这一论述 得出的合理结论应当是实践是社会历史观的基础;推而广之,实践也是认识论和价值论 的基础。但我认为,由此而说实践是马克思全部哲学的核心,这就夸大了实践的作用。 因为哲学理论中的实践是实践概念或实践观。而实践概念或实践观决定于哲学观,而不 是相反。所以这一结论在逻辑上是不能成立的。
持实践核心论观点的学者还认为:马克思哲学本质上是实践唯物主义,这个提法本身 已说明马克思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实践问题。在他们看来,马克思哲学的基本问题不是思 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而是实践问题,因为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应是知识论哲学的基 本问题,而不是马克思哲学的基本问题。实践核心论的实质就是否定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问题是马克思哲学的基本问题,以实践问题作为马克思哲学的基本问题。我认为,这种 观点否认马克思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就不会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 第二性的观点,就不可能坚持唯物主义,进而言之,那就不是“实践唯物主义”,而是 实践主义或唯实践主义了。但这种观点却自称为“实践唯物主义”,可见它对“实践唯 物主义”的理解是多么混乱。持此种观点的人讲实践唯物主义,只讲实践的重要性,而 抛弃唯物主义,这就是他们提出实践核心论的要害所在。
实践核心论的第二种表现形式是实践本体论。这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 实质在于实现了从传统的物质本体论到实践本体论的转变。这种观点认为实践是整个世 界的本体。这是一种典型的实践核心论。这种观点同样是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和最高问题。
实践核心论的第三种表现形式是实践人本主义。这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变 革的实质是从本体论的思维方式转变为实践的思维方式。本体论的思维方式是追求终极 本质,进而形成旧哲学的两极对立——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马克思主义哲学在 批判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过程中,克服了本体论的思维方式,确立了实践的思维方 式。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超越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对立的实践人本主义。有的人甚至说 ,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实质上就是实践主义。这也是一种典型的实践核心论。这种观点 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超越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两极对立,也是从根本上否定了思维 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实践核心论的第四种表现形式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主义。这种观点可以说是实 践一元论。它把实践抬到至高至上的地位,否认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对实践观的指导,也 是从根本上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实践核心论的第五种表现形式,即认为实践的观点是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 本的观点。这种观点与上述几种观点不同,认为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 题和核心问题,并确认自然界的“优先地位”。从这一点说,这种观点与上述几种实践 核心论是有区别的。但这种观点着重坚持的是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 本观点,这就必然要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和最高问 题。这是理论自身的逻辑决定的。所以,这种观点存在着内在的逻辑矛盾。就其基本倾 向说,它实质上也是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和最高问 题,也属于实践核心论。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实践核心论有多种表现形式,各种形式的实践核心论各有特点 ,但都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关 系问题是实践核心论的理论基础和前提。所以,实践核心论的实质是否认思维与存在的 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和最高问题。
三、否定物质本体论是实践核心论的集中表现
坚持实践核心论,否定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就必然 要否定物质本体论。否定物质本体论是实践核心论的集中表现。
物质本体论,从根本上说是宇宙观或世界观的核心部分,即宇宙或世界的本原观。马 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本体论,集中体现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原理。物质第一性 ,意识第二性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全部出发点和基石。马克思说他是唯物主义者 ,他的哲学是唯物主义。试问,如果否定物质本体论,这样的哲学还是唯物主义哲学吗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认识论(真理观)、历史观、价值观都是奠基于唯物主义的基础 之上的,都既是唯物主义的也是辩证的实践观、认识论(真理观)、历史观、价值观。同 时,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又是与辩证法、实践观、认识论(真理观)、历史观、价值 观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因此不能离开“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这一基本原理而 孤立地、抽象地谈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
如果孤立地、抽象地讲唯物主义,讲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原理,的确从古代到近 代的许多哲学家,早已作过许多论述。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是辩证的,有着科学 实践观、认识论(真理观)、历史观、价值观的唯物主义。所以,马克思不是简单地从前 人那里继承了唯物主义,而是作了深刻的革命变革。大家知道,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 的、直观的、不彻底的,在社会历史领域是唯心的。马克思则使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相结 合。这种结合不是像古代哲学那样把朴素的辩证法与唯物主义相结合,而是将黑格尔唯 心主义的高度发展了的神秘形式的辩证法改造成为唯物辩证法,使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相 结合。这是哲学史上的深刻革命,从而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形而上学的局限性。马克思主 义哲学的物质本体论的主要内容正是辩证唯物主义。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指导下,马 克思改造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实践观,使之成为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的实践观,从而克服 了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和忽视主体能动性的缺陷。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马克思创立 了唯物史观,使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成为彻底的唯物主义,从而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不 彻底性。所以马克思的唯物主义绝不是对旧唯物主义的简单继承,而是在前人成果的基 础上所作的深刻的革命变革,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的伟大创造。试问在哲学史 上,在马克思之前,有哪一位哲学家创立过辩证唯物主义?怎么能说物质本体论是马克 思从前人那里继承下来的理论前提,而不是马克思恩格斯的伟大创造呢?
从理论体系上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最先创立的是唯物史观的理论体系,辩 证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的创立则在其后。但是如果没有唯物主义思想,没有辩证法思想 ,就根本不可能建构唯物史观。所以,从产生的时间上说,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与唯物史观的理论体系是同时产生的。绝不能把马克思的哲学仅仅归结为唯物史观或历 史唯物主义。
我们还应看到,实践这个概念并不是马克思的创造,在马克思之前许多人早已使用过 ,连费尔巴哈也使用过实践概念。马克思的功绩不在于使用了实践概念,而在于创立了 科学的实践观。科学的实践观的创立从根本上与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同时也为创立 科学的真理观与唯物史观奠定了基础。但科学的实践观首先是唯物的和辩证的实践观, 同时也是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实践观。从理论上说,科学的实践观的确立是创立唯物史 观的理论前提。从实际过程来看,科学的实践观与唯物史观的创立是同步的,是不可分 割的。所以,科学实践观形成的根本前提是以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为指导,否则就不 可能有科学的实践观。为什么在马克思之前,没有任何一位哲学家创立科学的实践观呢 ?就是因为在马克思之前,没有任何一位哲学家确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科学 的实践观既然有赖于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指导,它怎么能成为马克思哲学的核心 呢?
有的学者认为物质本体论与反映论都仅仅是说明世界的哲学,而不是改造世界的哲学 。认为“一般唯物主义”不能作为无产阶级的精神武器。在他们看来,只有以实践为基 础和核心的新唯物主义才是这样的精神武器。对这种看法,我们首先要明确,马克思的 唯物主义哲学是具有科学实践观的唯物主义,是高度重视实践作用的唯物主义,而不是 忽视实践作用的旧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视实践,重视改变世界,但实践改变世 界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实践的目的是为了取得革命和建设的胜利,是为了使广 大人民生活更美好,最终是为了解放全人类。要达到此目的,实践必须有正确的思想作 指导,最根本的就是要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指导。也就是要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 方针,克服“左”和右的错误思想的干扰。说到底就是要坚持唯物主义,坚持辩证法。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我国发挥了伟大的指导实践,改造世界的功能,这是谁也无法否 认的。而坚持实事求是思想,就是要坚持唯物主义。实践如果离开实事求是思想的指导 ,离开唯物主义的指导,必然成为盲目的实践,错误的实践,主观的盲动,这样的实践 只能导致革命和建设的失败。因此,否定物质本体论,只强调实践的作用,不讲坚持实 事求是的唯物主义思想路线,只能把实践引向歧途。在这个意义上,否定物质本体论, 实质上是宣扬盲目实践的经验主义,是用经验主义取代科学的实践观,从根本上说就是 否定以实事求是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来指导实践。
四、实践核心论的理论根据
恩格斯说:“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 题”,也是“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这个问题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何 者是本原的问题;另一方面是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这个问题既然是“全 部哲学”的基本问题和最高问题,当然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和最高问题。但 有的学者却认为:马克思对传统的知识论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进 行了透彻的批判,从根本上超越了这一传统哲学的基本问题。其主要理论根据是马克思 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马克思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特别是《关于费尔 巴哈的提纲》第1、2、8、11条。只要认真阅读马克思的著作,特别是马克思的《关于 费尔巴哈的提纲》,就可以看到,这种看法是不能成立的。
大家知道,马克思一贯坚持唯物主义思想,这表现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 志意识形态》《<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哥达纲领批判》《资本论》等一系列著作和 书信中。
1868年3月6日,马克思在致库格曼的信中说:“我的阐述方法和黑格尔的不同,因为 我是唯物主义者,黑格尔是唯心主义者。”1868年12月12日,马克思在致恩格斯的信中 说:“当我们真正观察和思考的时候,我们永远也不能脱离唯物主义。”1873年,在《 资本论》第1卷第2版跋中,马克思在谈到他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时说:“在那 里我说明了我的方法的唯物主义基础。”《资本论》是马克思的不朽名著,是他最重要 的经典著作。在这本书的第1卷第2版跋中,马克思明确地说明他的哲学是唯物主义。可 是有的学者却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最重要的是实践,或核心是实践,而唯物主义则 是无足轻重的,甚至说马克思的哲学超越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这一知识论哲学的基 本问题。果真如此,那么那样的哲学还是唯物主义吗?那样的哲学还是马克思的哲学吗? 能把实践核心论说成是反映马克思哲学的本真面目吗?所以实践核心论认为马克思哲学 超越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这一哲学基本问题,是没有任何根据的,是违背马克思哲 学的基本思想的。
五、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核心论是扭曲的实践观,不足为训
实践核心论的观点,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早已有人提出过。匈牙利的卢卡奇就 把实践提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心的地位。意大利的马克思主义者葛兰西把他的哲学称为 实践一元论。他把实践作为他的哲学的出发点,把实践作为世界万物存在的本原,认为 离开实践而谈物质的客观性,是空洞的形而上学。他说他的实践一元论,当然不是唯物 主义的,也不是唯心主义的,力图超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他一方面为了避免唯我论 ,另一方面为了避免机械论,为了发挥创造性,把意志(归根结底是实践的或政治的活 动)作为哲学的基础。所以,他的哲学表现出唯意志论的倾向。葛兰西的实践一元论, 是典型的实践核心论。
南斯拉夫实践派把实践作为哲学的出发点和核心概念。主张摒弃“认为哲学基本问题 是物质和精神关系问题”的正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把辩证唯物主义视为“斯大林的 实证主义”,拒绝恩格斯阐明的“正统的辩证法”,认为辩证法就是“实践辩证法”, 否认自然辩证法的存在。他们明确地提出了实践是哲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否定思维与存 在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所以,南斯拉夫实践派也是一种典型的实 践核心论。
卢卡奇、葛兰西、南斯拉夫实践派强调实践的作用,对克服当时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中存在的忽视实践作用的缺点有一定的意义。但他们把实践作为全部哲学的出发点和核 心,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夸大了实践的作用,以致产生唯意 志论倾向,这样就从根本上背离了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哲学。所以,卢卡奇、葛兰西、 南斯夫实践派的实践核心论是歪曲和膨胀了的实践观。我国有些学者重复西方马克思主 义不成功的实践核心论,能说是哲学上的创新吗?
六、实践是中介范畴,而不是也不可能是马克思哲学的核心
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一点必须肯定。但不能夸大实践的地 位和作用。
首先,不能根据是否重视实践来判断哲学的性质。大家知道,实用主义就很重视实践 ,强调实践的作用,但实用主义是以经验主义为基础的唯心主义哲学。所以,不仅有实 践唯物主义,还有实践唯心主义,并非重视实践的哲学就是科学的哲学。
其次,要把实践活动和实践概念、实践范畴、实践观区别开来。实践活动是客观的感 性的物质活动。当人们谈到实践在哲学理论中的地位时,这里的实践无疑指的是实践概 念。而实践概念,也和实践标准一样,既可以作主观的解释,也可作客观的解释。在哲 学史上,有唯物主义的实践观,也有唯心主义的实践观。实践范畴的内涵,实践观的性 质,取决于研究者的哲学观。实践范畴对认识论、历史观、价值观有重要作用,但实践 范畴是由一定的哲学观决定的。所以,实践范畴在哲学体系中属于中介层次的范畴,而 不是哲学最高层次的范畴,也不是始发性范畴。这样,它不是、也不可能是哲学的核心 和出发点。不同的哲学对实践范畴有不同的理解。但不同的哲学对实践范畴的理解,并 非都是正确的。
再次,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应对对象、现实、感性,当作实践 去理解,就是要从实践的观点去理解。马克思的实践观是科学的实践观。它所理解的实 践,是客观的感性的物质活动,是革命的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的内涵,是由 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决定的,而实用主义的实践观则是由它的经验主义决定的。不同的 哲学观决定不同的实践观。实践观决定于哲学观、世界观,而不是相反。因此,实践范 畴不是,也不可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但绝不是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观点。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要推进马克思主 义哲学的体系创新,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唯物主义的哲学观即实事求是的哲学观作指导。
标签: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哲学论文; 辩证唯物主义论文; 本体论论文; 哲学基本问题论文; 黑格尔辩证法论文; 哲学研究论文;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论文;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论文; 唯物辩证法论文; 科学思维论文;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论文; 唯心主义论文; 创新理论论文; 形而上学论文; 科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