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粮比”的由来与计算,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由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最近,有些读者鉴于市场上猪肉价格的时常变化和有关商情的报道,特来电话咨询“猪粮比”的内涵与实质意义,现答复如下。
“猪粮比”的由来 众所周知,一个商品价格的动态主要取决于其生产成本,总的说来,生产成本越高,价格也就可能越贵。在生猪生产过程中,饲料成本一般占到养猪总成本的60%以上,而且饲料成本中很大一部分来自粮食。这样下来,粮食的产量和价格就直接影响着生猪生产的数量和价格。因此,通常以生猪收购价格和玉米价格的比值作为衡量生猪养殖的盈亏平衡点,而且在国家6部委制订并发布的《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方案》中,也将“猪粮比”作为衡量养猪利润的一个专用指标,并同时参考生猪生产和市场情况,来适时调整生猪的预警指标及具体补贴标准。这里需要提醒的是,此“猪粮比”乃活猪收购价格与玉米价格之比值,并非“料肉比”,切莫混淆不清。
“猪粮比”的计算 “猪粮比”的正确算法应是生猪活重收购价(即计算公式中的分子)÷饲料用粮价格(即计算公式中的分母)。例如,生猪每公斤活重的收购价为5.5元,每公斤饲料玉米的价格为1元时,则“猪粮比”为5.5∶1。经科学测算,5.5∶1这个比值为生猪养殖基本处于盈亏平衡点,即正好为养猪不赔不赚的价位。若每公斤饲料玉米的价格涨至2元时,那生猪每公斤活重的收购价则应提升到11元(二者比值仍为5.5∶1),随之白条肉的售价也就水涨船高了。
“猪粮比”的实质意义 对生产者来说,养猪是否赚钱可通过猪粮比价加以确定,比值越高利润越好,反之则越差。例如,生猪每公斤收购价格超出1元,则每头肥猪可多赚100元(1元/公斤×100公斤活重)。但从全局来讲,两者比值过大或过小都属于不正常。根据6部委出台的上述《预案》的相关规定,可预先估算出养猪亏盈情况,猪粮比蓝色预警区域6∶1~5.5∶1为猪价轻度下跌,则部分猪场会出现亏损;黄色预警区域5.5∶1~5∶1,中度下跌,则多数猪场无利可图;到红色预警区域,低于5∶1,重度下跌,则大部分猪场会亏本。
《预案》还规定当猪粮比价高于9∶1,即猪价过度上涨时,国家将适时投放政府冻肉储备;当猪粮比价低于5∶1时,对国家确定的生猪调出大县的养殖场(户)按每头能繁母猪100元的标准,一次性增加发放临时的饲养补贴及对国家确定的优良猪场的养殖场(户)按每头种公猪100元的标准,一次性发放临时饲养补贴等。
(联系电话:0351-4282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