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初中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_雷满贵

探讨初中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_雷满贵

雷满贵(临沧市耿马县河外中学 云南 临沧 677000)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引领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无论是社会的发展还是个人的发展均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创新能力重视程度不足,导致学生的创新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高.新时期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视,采用合适的方法和措施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28(2019)01-0053-01

1.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教师对创新能力的重视

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生的日常表现,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如何关注程度不高.这样的教学思想导致学生的创新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高.加上传统的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学生在课堂中处于被动接受学习的状态,因此也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新课改和素质教育要求我国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能够转变正确的教学思想,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初中数学教师必须要认识到,创新能力对于促进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教师必须要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给学生提供更多培养和提高创新思维的计划.

2.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需要热情、恒心和坚持的毅力,所以不是教师可以强硬灌输给学生的能力.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想真正激发学生创新性的思维,立体化培养他们创新的能力,最有效的方法在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达到培养他们创新精神的能力。首先,教师要有意创造自主学习的氛围。素质教育观强调,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只是引路人,所以教师应更多地采用一些新颖、有趣的情境,将学生引入课堂,而后教师可适当利用一些提问,启发学生自己思考即可。所以这也提醒广大的初中数学教师,要更加重视课前的备课工作,尽量多参考一些其他教师的教案,从中吸收更多样的情境,并用于自身的教学中。其次,教师应营造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数学本身就是一门充满趣味性的学科,但因为它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推导过程会显得比较枯燥。此时教师为了保持课堂的活力,一方面可以通过自己的语言来活跃课堂氛围,比如加入一些小故事的讲解,将语言变得铿锵有力,幽默诙谐,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教师可以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播放一些生动、形象的音频及课件资料,从而调节课堂沉闷的氛围。最后,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因为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常常遭遇困境,如果教师只是批评和指责,那么学生就灰心气馁,导致他们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的信心,对于学生学习数学非常不利。具体说来,老师为了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可以使用的方法有多种.比如,教师在几何图形的认识及性质讲解这一课题中,可以借用生活中常见的杯子、魔方、门、窗等作为情境引入,让同学们首先模拟画出这些形状的平面图,并让学生自己测量各图形边长、周长、面积后进行比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实践,学生不仅能更好地认识几何图形,而且也可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3.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区别在于,学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够将思想化为能力。也就是说,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能够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教学活动的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新课改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认知不够清晰,因此经常造成学生学习被动、学习效率较低等问题,新时期要求教师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家庭状况、性格状况等,多设计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获得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的综合发展。例如,教师在教授平行四边行的相关内容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平行四边形.学生在制作平行西变形的过程中自然会发现平行四边形的一些特征,如上下边要平行,内外角之间的联系等。采用这种方式即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理解,也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4.提高参与意识,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生只有参与到课堂中,他们才会认真思考,才能在课堂中有所收获。所以本着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一定要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意识,锻炼他们的创新思维。第一,教师要具备一定的技巧,燃起学生参与课堂创新的热情,这是对他们创新思维的锻炼。初中学生对数学的认知处于探索期,所以在课堂中,教师应以身作则,以一些成功的案例,让学生感受创新的快乐,自然就能激发他们参与创新的热情。第二,教师应重视学生的创新实践.创新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学生只有实实在在地自己动手后,才能感受到教师所描绘的创新世界的奥妙。所以教师要及时放手,让学生自己摸索创新的道路,体会其中的真谛。第三,教师应积极为学生创新创造机会。一堂课的质量好坏,教师的安排是主要影响因素。教师对知识结构心中有数,所以在其中找到契机,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参与创新的机会并不难,但与此同时,也应针对学生的兴趣和情绪来进行。比如,在讲授“中心对称以及中心对称图形”这节课时,课前教师可在网上搜集一些美观常见的中心对称图形,可选取一些车的标志或是园林图片.讲授时可先不引出课题,教师可提前将几幅完整的图切割,然后分开向学生展示,并让学生将各部分重组,如此,相信学生对中心对称就形成了自己的认识。

总之创新不单是教师一个人的任务,学生本身以及家长都肩负重责,所以,各方面对科技时代新的形势,应协同努力,共同作战,为民族的创新和崛起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张胜军.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讨[J].教育,2015(44):182.

[2]冉永祥.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探讨[J].读写算:教师版,2015 (36):53.

[3]尹国伟.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讨[J].都市家教月刊,2012(10):15.

论文作者:雷满贵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9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6

标签:;  ;  ;  ;  ;  ;  ;  ;  

探讨初中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_雷满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