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神经刺激仪应用在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论文_唐毅,杨红梅,夏炳春

唐毅 杨红梅 夏炳春

(大竹县人民医院麻醉科 四川 达州 635100)

【摘要】 目的:评价神经刺激仪应用在臂丛神经阻滞的可行性。方法:采取随机法选择本院麻醉科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接收的41例上肢手术患者(治疗组),同期选择41例上肢手术患者(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所有入选患者术中均接受臂丛神经阻滞方案,但治疗组加用神经刺激仪,对比2组麻醉效果。结果:所有入选患者都已完成手术,治疗组阻滞成功率92.68%,对照组63.41%,对比发现有差距(P<0.05)。结论:对于上肢手术患者,在臂丛神经阻滞环节应用神经刺激仪可以取得显著麻醉效果,可推广。

【关键词】 上肢手术;神经刺激仪;臂丛神经阻滞;阻滞成功率;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1-0106-02

上肢手术操作中,为进一步提升手术效果、减轻患者痛苦,往往需要进行臂丛神经阻滞,而为了提升阻滞定位的精准性,提升神经刺激仪应用效果非常关键。因此,研究中笔者选择41例上肢手术患者进行重点分析,同期选择41例上肢手术患者进行对比分析,术中分别予以不同麻醉方案,并对所有入选患者麻醉效果进行评定,重点总结提升患者麻醉效果的麻醉方法,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与研究方案

1.1 临床资料

采取随机法选择本院麻醉科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接收的41例上肢手术患者(治疗组)。患者年龄结构:最大59岁,最小20岁,中位值(34±7.25)岁;患者性别构成:男性患者共有25例,女性患者共有16例。同期选择41例上肢手术患者(对照组)进行对比。患者年龄结构:最大58岁,最小19岁,中位值(35±6.33)岁;患者性别构成:男性患者共有24例,女性患者共有17例。在对所有入选患者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无明显差距(P>0.05)。

1.2 方法

研究中,对所有入选患者进行脉搏、血压值、心电图以及心率值检测,取仰卧位,并用Winnie氏法对患者前、中斜角的肌间隙进行定位,以靠近中斜角肌的前端为穿刺点。同时,对照组入选患者接受传统阻滞方案,即进针后,找到患者异感位置,如果回抽后未出现空气、血液或者是脑脊液,即可注射麻醉药品。治疗组入选患者麻醉前进行定位时,应用神经刺激仪,将设备正极的电极片连接患者前臂,负极则和穿刺针相连,将刺激强度设置为1.0毫安,刺激频率则选择1Hz。当穿刺针成功刺入患者皮肤后,即可启动神经刺激仪,严密监测患者上肢运动情况,如果患者上肢神经组织和调整针之间出现肌颤动现象,需降低刺激强度,以0.2毫安值~0.5毫安为最佳。定位成功后,如果回抽后未出现空气、血液或者是脑脊液,即可注射麻醉药品。

1.3 临床资料统计

本次研究活动中涉及到的数据都以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针对文章中涉及到的计数资料,以χ2进行检验;针对计量资料,都以(x-±s)表示,并用t值进行检验。客观分析对比所有临床数据,如果发现2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就以(P<0.05)表示。

2.结果

所有入选患者都已完成手术,治疗组阻滞成功率92.68%(38/41),对照组63.41%(26/41);治疗组入选患者有1例出现并发症,对照组有8例,对比发现有差距(P<0.05),数据见表。

表 所有入选患者并发症 (n/%)

3.讨论

臂丛神经阻滞是上肢手术常见麻醉方式,定位的精准性直接决定了麻醉效果。臂丛神经阻滞操作中,传统定位方法是异感法,该方法不仅需要医患间密切配合,而且还要求麻醉医师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巧,加之该麻醉方案有许多不可控的因素,因此阻滞不全以及阻滞失败等情况时有发生,影响患者手术效果,因此该方案始终未能得到认可,而引进神经刺激仪可解决上述难题[1]。

应用神经刺激仪后,设备会发出大量刺激波,对患者周围神经产生刺激性,使其肌纤维加速收缩,并且形成运动反应[2]。术者通过观察患者运动反应情况,可准确定位,连接穿刺针后,能够有效提升用药程序的精准性,不仅能对患者神经进行有效保护,而且还能进一步提升阻滞成功几率[3]。本次入选患者接受阻滞后,治疗组阻滞成功率92.68%,对照组63.41%;且治疗组有2.44%出现并发症,对照组有19.51%,对比发现有差距(P<0.05)。

本研究表明,神经刺激仪应用在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突出,不仅可以提升患者阻滞成功几率,而且还能避免出现并发症,是提升患者手术效果的重要保证,可推广。

【参考文献】

[1]江琦等.同一径路神经刺激仪定位臂丛神经后束不同分支临床效应的比较[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4):676-677.

[2]李鹏等.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两种臂丛神经阻滞定位方法的比较[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5,31(7):644-646.

[3]杨纲华等.神经刺激仪引导行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用于高龄患者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4,37(6):34-36.

论文作者:唐毅,杨红梅,夏炳春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4月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8

标签:;  ;  ;  ;  ;  ;  ;  ;  

探讨神经刺激仪应用在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论文_唐毅,杨红梅,夏炳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