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贸易对汇率和央行流动性管理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央行论文,流动性论文,汇率论文,虚假论文,贸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大多数中央银行都把维持物价稳定作为流动性管理的最终目标(中国人民银行,2006)[1]。对全球范围内流动性过剩背景下的中国而言,一方面,近年来由经常项目产生的国际收支顺差导致外汇占款被动投放和流动性管理压力持续存在;另一方面,在全球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溢出效应的影响下,国内外利差日益扩大,客观上对我国央行流动性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与此同时,随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弹性逐步增大,而人民币汇率波动,又通过外汇储备以及外汇占款的变化对国内物价变动产生影响。因此,深入研究和把握影响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因素、变化规律及流动性与人民币汇率波动之间的关系,对加强央行流动性管理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拟在人民币汇率波动特征及未来走势研判的基础上,考察虚假贸易对汇率和央行流动性的影响,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一、人民币汇率波动的特征及未来走势研判 (一)人民币汇率弹性的特征 汇率波动幅度与一国的汇率制度密切相关。具体到我国而言,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可大致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经济转轨时期(1979-1993年)的人民币双轨汇率制度,市场经济体制确立阶段(1994-2005年)的钉住美元汇率制度和2005年汇率制度改革后的中间汇率制度。本文主要对2005年7月22日汇率改革之后的数据进行分析。(1)2005年7月22日至2007年5月21日。自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行改革,美元对人民币的交易价一次性调整为1∶8.11,相比之前,人民币一下子升值了2%。在此区间,人民币中间汇率尽管也存在双向波动,但受波动区间的影响,从最高点的8.11到7.72,呈现出单方向的升值趋势,近两年的时间共升值了4.8%。(2)2007年5月21日至2012年4月15日。尽管受5‰的日波动幅度的影响,但在2007年5月至2012年4月间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仍然呈现出显著的升值特征,且人民币升值的趋势比之前还要明显,共升值17.9%。(3)2012年4月16日至2014年3月16日。自2012年4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将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的日波动幅度由原来的5‰提高到1%。受此影响,人民币汇率中间汇率波动的幅度开始变大,且在部分时间段呈现出整体贬值的趋势,这是历史上少有的现象。这表明:一方面,经过一定时期的升值,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已经渐渐趋近其均衡值;另一方面,受美元QE(Quantitative Easing,量化宽松)政策退出的预期,流动性开始回流到美国本土,对新兴经济体的市场造成一定的影响。(4)自2014年3月17日至今。自2014年3月17日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1%扩大至2%。这是自2012年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幅度至1%之后,时隔两年央行再次上调人民币汇率浮动幅度。从2014年年初开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一改前期单边升值趋势,在1月14日创下汇改以来新高后一路下行,人民币的持续贬值也打破了之前投资者的单边升值预期[2]。汇率波幅扩大,意味着央行正逐步践行“基本退出常态式外汇干预”的管理思路,寻求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今后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趋势将成为常态[3]。 (二)人民币汇率的未来走势研判 从理论上讲,离岸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交易(Non-Delivery Forward,简称NDF)对境内人民币汇率的形成存在引领作用。因而本文借鉴高谦和陈伟(2013)的做法①,选择交割最活跃的12月期的美元兑人民币NDF数据和即期汇率数据进行差值比较分析,对汇率未来走势进行研判,样本区间为2010年2月至2012年3月。 图1 12个月NDF汇率与国内即期汇率的差值 从图1可以看出:(1)在2011年10月末之前,两者之间的差值为负,表明人民币强势,存在人民币升值的压力;(2)从2011年11月份开始,两者之间的差值基本上为正值,表明美元强势,人民币汇率存在贬值的倾向。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发生大的变化的前提下,人民币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仍然存在小幅度的升值空间。 (三)汇率波动区间的发展趋势研判 基于以下分析,我们做出研判:人民币汇率走向进一步扩大双向波动的新时期,未来的波动幅度会呈现出日益增大的趋势。原因如下: 1.减少我国当前经济及金融风险的客观需要 由于人民币对美元汇价弹性不足,使得更多贸易商出于风险考虑更愿意接受美元进行贸易结算,由此导致我国外贸结算货币的币种结构中美元占比畸高,我国人民币挂钩的一篮子货币体系中也是美元独大,这不利于人民币有效汇率的稳定,从而增加我国经济运行的风险。 2.当前金融性因素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中已占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自2012年3月以来,NDF12个月人民币远期汇率就一直高于国内即期汇率,这表明由于跨境资金流动的更加频繁,远期汇率开始更多受利率平价关系影响。这就需要汇率波动具备适当的弹性,以反映国内、国际市场的金融性波动。 3.适应人民币国际化大发展的需要 随着与中国签订双边本币互换协议的国家日益增多,加上人民币开始日益融入全球经济和国际金融体系,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幅度只有更具弹性才能更多获得国际市场的青睐,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 4.从汇率改革进程看,人民币汇率浮动幅度将逐步扩大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遵循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原则,根据外汇市场发育状况和经济金融形势,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从汇率改革进程看,人民币汇率浮动幅度是逐步扩大的。同时,扩大汇率浮动幅度充分考虑了经济主体的适应能力,有步骤地推进,调整幅度在各类市场主体可承受的范围内。[4] 二、虚假贸易对汇率和央行流动性的影响 由于汇率波动受影响的因素太多,而且人民币汇率受到波动幅度的限制,预期实证效果不会理想。加上我国仍在实施较为严格的外汇管制,所以本文这里不再进行实证,而是选取QE背景下通过虚假贸易形式的跨境流动性流动进行案例分析。 考虑到我国仍然对资本流动采取相对严格的管制,所以与其从资本层面上进行高风险的违规操作,不如采取形式合规的方式导入境外流动性。一种更加便捷的方式——虚假贸易便在深圳等东南沿海地区大行其道。下面,以钢材贸易为例分析虚假贸易对国内流动性带来的冲击。 (一)虚假贸易的操作手法和流程 虚假贸易的操作手法和流程主要有以下5步流程(戴志锋,刘瑞,2013)②: 1.境内企业与境外企业A签订虚假贸易合同。 2.境内企业全额保证金向境内银行开具美元信用证或保函并支付给境外企业A。 3.境外企业以信用证或保函向离岸银行进行美元融资。 4.境外企业A再次通过虚假贸易将美元转移给境内企业的离岸关联企业B,并由B将美元转入境内进行结汇。 5.获取人民币存款后,又可以以此开立信用证,反复上述的流程。 具体到钢材贸易而言,我们可以将其流程细化为以下12个步骤,见图2。 (二)业务特点 虚假贸易的业务特点主要是可以循环、高周转。该流程是可以不断循环反复的。2012年年底以来,该类业务周转速度明显加快,规模也呈现出快速上升的态势。 (三)虚假贸易迅猛发展对国内流动性带来的影响 银行体系派生了新增外汇占款,导致央行基础货币投放增加,同时人民币存款增加。对于境内商业银行,为虚假贸易提供信用支持基本无风险。银行在开信用证和保函之前要求企业存入100%全额保证金;企业向银行结售汇后,银行一般不会保留外汇头寸,而是直接向央行结汇。因此,在操作流程上商业银行规避了信用和汇率风险,但可以得到存款和中间业务收入,使其有动力支持企业进行虚假贸易。 图2 虚假贸易进行套利套汇的流程 对于整个金融和经济系统,基于套利、套汇的虚假贸易导致大量热钱流入,外汇占款上升,基础货币被动投放,对金融和经济平稳运行造成影响,挑战传统货币政策,使得央行对流动性的管理效率大打折扣。 三、新形势下加强央行流动性管理的新策略 (一)多方联合解决虚假贸易问题 1.银行方面 由于虚假贸易融资带来的流动性冲击主要通过银行完成的。所以,各银行要将贸易真实性审查责任由单证人员一岗拓展到小组负责,具体由单证人员、客户经理、风险经理等多个岗位的银行工作人员共同负责,明确分工。 就所办理的转口业务而言,银行要准确掌握转口贸易企业做好尽职调查,具体内容包括:企业的背景,经营范围、交易对手、交易标的及其融资状况,审慎办理相关业务,设置“警戒线”,做到切实防范虚假转口贸易。 具体到办理钢材贸易融资业务,要根据大数据或者历史数据,以及整个金属行业的发展状况对企业贸易融资授信资质实施严格审核,对客户的关联交易进行密切关注,把好资金风险关,防止通过虚假贸易进行融资套利。 2.外汇管理局 在继续强调对银行外汇存贷比头寸管理基础上,进一步遏制无真实交易背景的虚假贸易融资行为,防范异常外汇资金跨境流动。加大虚假贸易的查处力度,同时密切关注外汇占款数据与真实贸易之间的数量关系,从而基于历史数据研判虚假贸易的占比。特别是在QE退出预期或人民币升值等宏观环境下考察虚假贸易的流动方向和方式,大力打击借道贸易途径进入的异常外汇资金。此外,外汇管理局还应加大对银行的查处力度,原因在于银行有动机在虚假贸易方面为虎作伥。在虚假贸易的游戏中,企业得到额外利息收入,银行得到了存款及中间业务手续费,由于双方得利,所以屡禁不止。 3.其他部门 在虚假贸易的游戏中,除贸易企业和银行之外,地方政府也在有意或无意的推波助澜之下,资金取道进出口贸易,正在以虚增的数据撬动银行体系的资本杠杆,衍生出无风险套利的模式。因而应当改变地方政府以GDP为纲的绩效考核方式。加大保税区管理。目前保税区对进出货物只实施备案制,不需要进出口配额和许可证管理,因而保税区的管理制度优化也应提上议事日程。 (二)进一步加快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进程 继续按照“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的原则,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发挥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三)采用新策略加强央行流动性管理 增加人民币汇率的弹性,使人民币汇率及时调整至适当的水平;提高人民币利率市场化程度,使人民币利率水平与国际利率水平保持合理的水平;要利用市场机制引导人民币有序跨境流动,使人民币跨境流动处于央行的监管和调控之中;适当控制国际储备水平和经常项目剩余,减轻人民币持续的升值的压力;尽快创造资本项目开放的条件,进一步放宽携带人民币现钞出入境的额度;对于境外人民币对内的借贷行为,除了在贸易项下和资本项下分类监管外,对人民币资本项下的流入,建议央行堵疏并行,严防套利行为。 ①高谦,陈伟:《人民币汇率波动区间扩大渐行渐近》,《民族证券研究报告》2013年4月22日。 ②戴志锋,刘瑞:《外汇管理转为严格短期冲击明显,未来取决于汇率方向》,《海通证券研究报告》,2013年6月24日。标签:汇率论文; 银行论文; 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离岸论文; 汇率变动论文; 汇率改革论文; 人民币汇率制度论文; 人民币汇率中间价论文; 外汇论文; 人民币论文; 流动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