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重视对传统农学的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农学论文,重视论文,传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我国农业却用世界7 %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这确实是奇迹,大概没有人否认,我国的农业科技在当前这个阶段上,从整体上看,要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因此,显然不是由于科技领先,农业科技水平远远超过世界发达国家,我国农业才有这个奇迹。
历史考察表明:我国人口在公元2 年(西汉平帝元始2 年)就达到5959万,占当时(公元0年)全世界人口总数的25.91%;在公元1195—1223年(南宋庆元元年至嘉定十六年),我国有人口7681万,占当时(公元1200年)全世界总人口的22.07%;在公元1790年(清乾隆55 年),我国人口达到3亿零148万, 占当时(公元1800 年)世界人口总数的33.28%;在公元1919年(民国八年),我国有人口5亿零6百万, 占当时(公元1920年)世界人口总数的28.27%。[1]显然,我国农业不仅在今天,而且在二千年来漫长的历史时期中,都养活了世界22%以上的人口。这充分表明,我国的传统农业有利于在有限的耕地上,养活大量的人口。独特的农业传统是我国农业奇迹的基础。在这二千年中,既包括我国在农业科技水平上领先于世界的时期,也包括大大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的时期。但不管我国的农业科技是领先于世界,还是落后于世界,我国农业都养活了世界22%以上的人口。
市场经济是我国社会的一个新事物。长期以来,我国的农民们为了多生产产品,往往“不计劳动消耗,不计生产成本”,他们的“头脑中只有实物量(使用价值)的观念,缺乏价值量、成本、利润等经济范畴的观念”。[2]因此,在广泛引入市场机制之前, 我国农业奇迹的基础不可能是市场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在我国社会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市场因素确曾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但市场机制对农业生产也还有严重的副面影响。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实现利润最大化是最高原则,它将引导各种社会资源配置到经济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而农业生产则是劳动和资金投入效益较差的环节。例如,1993年我国每个农业劳动力一年的纯收入为1474元,城镇职工年平均工资为3371元,农民一年劳动所实现的价值量比城镇职工低得多。这里城镇职工的收入中还没有包括住房、公费医疗、退休保障等福利。按照市场规律,农民们就当减少农业生产,而转入二、三产业。在农业内部,粮食、棉花、油料等基本农产品的效益也显然不如特种水产和水果蔬菜等经济作物,根据市场规律,农民们就当减少粮食、棉花、油料等的生产。显然,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对粮食、棉花、油料等基本农产品的生产和供给不利。在我国市场因素发挥作用较早,市场机制相对完善的东南沿海地区(包括广东、海南、福建、浙江、上海、苏南),1993年粮食总产反而比1989年下降了9.1%。1978年,这一地区人均占有粮食341公斤,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2公斤,1993年,这一工区人均占有粮食下降到275公斤, 反而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10公斤。 这是市场经济对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生产有不利影响的生动例子。如果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内其他地方都走东南沿海地区的老路,我国社会可能出现普遍的粮食短缺和农业危机。因此,市场经济过去不是,现在也不是我国农业奇迹的基础。
因此,我们应该研究我国的农业传统,注意发挥传统在有限的耕地上,养活众多人口的积极作用。我国传统如何有利于在有限的耕地上养活众多的人口,作者曾指出了如下的几个方面。1.农业生产不以赢利为目的,而以产品为目标;2.向土地上投入尽可能多的劳动和肥料;3.农业生产的发展不是致力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是致力于提高精耕细作的水平,提高单位面积的作物产量;4.以粮食为核心,耕织结合的单一经营;5.以素食为主的食物结构。[3]
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土壤肥力衰退是防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世界的许多地方,随着农业生产的进行,都发生了土壤肥力衰退的现象,例如在希腊,在拉丁民族的发源地拉丁姆,在非洲,在美洲等。中国是少有的例外。中国农业不仅有悠久的历史,而且在漫长的农业生产过程中,长期保持了土壤肥力。还在上个世纪,农业化学的创始人尤·李比希在讨论了世界各地出现的土壤肥力衰退现象后,就曾特别提出:“观察和经验使中国和日本的农民在农业上具有独特的经营方法。这种方法,可以使国家长期保持土壤肥力,并不断提高土壤的生产力以满足人口增长的需要”[4]。本世纪初,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教授F.H.King 在考察了中国、日本、朝鲜的农业和农村以后, 对我国的有限的耕地上,养活了如此众多的人口,并长期保持了土壤肥力,感到吃惊,并称我国的传统农业为“持久的农业”(Permanent Agriculture)。[5]我国的传统农学具有独特的土壤肥力观念, 具有丰富地恢复和保持土壤肥力的技术。学习和研究传统农业保持土壤肥力的理论和经验,对于当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夫肥添埆,土地之本性也。肥而沃者性美,树嫁丰茂,而埆者性恶,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功,以助地力,其树稼与彼肥沃者,相似类也”[6]。我国传统认为, 土壤的性质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改变的。“地可使肥,又可使棘”。[7]恰当的农业措施不仅能够恢复和保持土壤肥力,而且还能使土壤肥力得到提高。因此,我国农民从来不相信,随着农业生产的持续进行,土壤必然衰退。“或谓土敝则草木不长,气衰则生物不遂,凡田土种三五年,其力已乏。斯语殆不然也,是未深思也。若能时加新沃之土壤,以粪治之,则益精熟肥美,其力常新壮矣,抑何敝何衰之有”。《陈旉农书·粪田之宜》这是我国农业长期保持土壤肥力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我国农业通过以下一系列措施,来恢复和保持土壤肥力。
1.多耕多锄,精心整地。《孟子·梁惠王上》主张“深耕易耨。”《国语·齐语》要求“深耕而疾耰之。《吕氏春秋·任地》强调“五耕五耨,必审以尽,其深殖之度,阴土必得”。我国北方旱地耕一耙一耱,南方水田耕一耙一耖耕作体系,都反映了这一技术要求。《齐民要术·种谷》写道:“锄者非止除草,乃地熟而实多,糠薄,米息”。可见,多耕多锄,精心整地,能够熟化土壤,帮助恢复土壤的养分平衡。2.合理轮作。不同的作物,由于不同的习性,从而对土壤有不同的要求和影响。特别是许多豆科作物,不仅不衰竭土壤养分,而且还有增加土壤养分(主要是氮素养分)的作用。因此,我国农业主张通过合理轮作。特别是豆谷轮作,来帮助维持和恢复土壤肥力。例如《马首农信》载:“谷,多在去年黑豆田种之”;“黑豆,多在去年谷田和黍田种之”;“春麦,多于去年黑豆、小豆田春分时种之”;“高梁,多在去年豆田种之”;“黍……于去年谷田、黑豆田,芒种时种之”;“油麦,多于去年黑豆田、瓜田种之”。3.积肥造肥,合理用肥。随着产品的收获,必然从土壤中带走大量的养分,我国农业主张通过积肥造肥用肥,把从土壤中取走的养分,尽可能地归还给土壤。“耕农之事,粪壤为急”。[8]“种田地,肥壅最为紧要”。[9]我国农民高度度重视土壤施肥,单位面积的肥料使用量是相当大的。大量的肥料(有机肥料)施入,对我国农业保持和恢复土壤肥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国“惜粪如惜金”,“粪田胜于买田”,“用粪犹用药”的农谚,反映了我国农民对积肥造肥用肥的态度。
在当今的农业生产中,为防治病虫为害而大量使用化学农药,是污染环境和农产品,破坏生物多样性,妨碍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又一个重要因素。我国传统对病虫发生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从而有自己独到的一套防治病虫为害的理论和方法。
我国传统以元气论作为自然观的基础,认为世间万物都是在气自身的矛盾运动中自然而然产生的;我国传统又主张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因此我国传统必然承认世间万物平等的生存权利。各种昆虫(我国传统把病菌的内容有时包含在虫的概念之中),包括其中对人类有害的种类,它们和人类一样,都是自然界发展演变的产物,都是自然界物质运动的一种特定形态,它们具有在自然界和人类同等的生存权利。并且,昆虫正常的存在和繁衍并不对人类的农业生产构成威胁。“天反时为灾,地反物为妖”,[10]天时地产的反常就是灾害。“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11]气的运动有其固有的规律。如果气按其规律正常的运动,就能保证风调雨顺,人民安康。如果气的运动偏离了其常规,就会导致灾妖的产生,就会有病虫大规模发生,有水旱灾害等,就会妨碍农业生产正常的进行,。而气的运动之所以会偏离常规,则是由于人们违反自然的不当的行为产生的。因此,要防止病虫为害,就不是要从根本上消灭害虫、病菌,而是要严格按天时地宜行事。在我国传统看来,只要人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按照自然界气阴阳变化,从事正常生产活动,就能够把病菌害虫的存在限制在一个正常合理的范围之内,就不会有病虫的严重为害。
从微观上看,我国传统农学认为,病虫的发生是由于具体的光、热、水、气条件所造成的。“热积于土块之间,暴得雨水,酝酿蒸湿,未得信宿,则其气不去,禾根受之,遂生蟊。烈日之下,忽生细雨,灌入叶底,留注节干;或当昼汲太阳之气,得水激射,热与湿相蒸,遂生贼……。”[12]因此,我国传统农业主张通过各种具体的农业技术措施,改造田间小环境,避免有利于病虫发生的光、热、水、气条件,以防止病虫为害。
在顺应自然适应自然,以防止病虫为害这一一般原则的基础上,我国农业还有一套具体的技术措施与之相配合。我国传统农业中的下列措施,在防止病虫为害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1.多耕多锄,精心整地。《吕氏春秋·任地》指出:“五耕五耨,必审以尽。春深殖之度,阴土必得;大草不生,又无螟蜮。”《种莳直说、写道“耙功不到……有悬死、虫咬、干死等诸病。耙功到……自耐旱,不生诸病”。我国农业耕一耙一耱相结合,精心整地,细心锄地的特点,有利于防止病虫杂草为害。2.合理轮作。“谷田必须岁易”,连作则“莠多而收薄。[13]“麻,欲得良田,不用故墟。”故墟则有“点叶失折之患。”[14]“稻无所缘,唯岁易为良”,连作则“草稗俱生,芟也不死”。[15]显然,合理轮作能够有效地避免病虫杂草为害。3.恰当的水、肥管理。例如:“灌田者,先须以水遍过,收其热气,旋即去之,然后易以新水,栽禾无害。……日中雨露,或以长牵,或以疏齿披佛,勿令凝着,则虫不生。”[16]4.整治田间环境,减少虫源。《沈氏农书·运田地法》指出:“至于脚塍,亦要年年做一番,不惟便于挑泥、挑壅、挑搯;一切损苗之虫,生子每在脚塍地滩之内,冬间铲削草根,另添新土,亦杀虫护苗之一法。”5.种植多样化。我国传统主张:“种谷必杂五种,以备灾害。[17]灾害包括水灾、旱灾,当然也包括病虫灾害。种植多样化可以有效地防止病虫害暴发流行。6.种子处理。种子带菌或带虫卵,是病虫发生的重要原因。我国传统主张以恰当的种子处理来减轻病虫为害。例如:《汜胜之书》以附子浸出物处理种子等。除上述各种技术之外,我国农业通过选育抗虫或免虫的作物品种,掌握恰当的播种时间,以虫治虫等多种措施,来防止病虫为害。
从上面我国传统农学关于防止病虫为害的理论和技术可以看出,这一理论和技术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为前提,它能够在保护自然界生态平衡的条件下,有效地控制病虫的严重危害。
“中国的思想对于那些想扩大西方科学的范围、意义和哲学家、科学家来说,始终是一个启迪的源泉”。[18]不仅科学中的情况是如此,其他许多方面的情况也是如此。当前,一个世界范围内的学习和研究中心传统文化和传统思想的热潮正在兴起。我国的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确实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例如在农业方面,如本文所表明的那样,传统是我国农业奇迹的基础,对我国用世界7%的耕地养活世界22 %的人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的传统农学有利于维持土壤肥力,有利于控制病虫为害,有利于农业的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研究我国的农业传统,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传统农学,对于当今的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日本农林水产省就注意到我国的传统农学在当今农业中的作用,并编辑了名叫《中国古农书における环境保护全型农业技术にする调查》的工作参考资料。与日本的情况不同,在我国国内,目前对农业传统和传统农学不够注意,研究不多。因此,本文呼吁重视对传统农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