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品课德育性论谈——德育OR成绩论文_毕 涛

思品课德育性论谈——德育OR成绩论文_毕 涛

毕 涛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教研科研中心 271000

有教师认为,现在学校评价把思品课与其他文化课一样来考评,重视考试成绩,我们只能全力以赴应对考试。面对当前现状,我们该如何落实品德课程的德育性?我陷入了思考,考试与德育似乎是水火不容,要考试就无法进行德育教育,德育教育不能用书面考试来检查,考试与德育之间能不能实现互相促进、互相推动呢?

考试成绩和品德教育,孰轻孰重?对于思想品德课而言,毋庸置疑两者都很重要。考试成绩只是对学生某一阶段学科知识掌握情况的考察,品德教育才是我们思想品德课堂的根本任务。我们很多时候更多的关注了阶段考试的成绩,却轻视了品德教育这一长期的教育目的。或许理由是考试成绩比品德教育的考察更直观更有途径,于是便产生了这次探究的话题。

我们到底该如何做到两者兼顾,更好地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呢?我个人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做了如下思考和努力。

首先,教师应当树立德育为先、知识考试为辅的教育理念,同时也应当引导学生逐步树立这种观念。

不是完全否定知识的记忆,无论是道理还是做法,只有首先记住我们才能逐步理解、运用、导行。课堂上必须通过事实材料由学生来感悟、体验,自主生发出自己的认识和看法,然后反思自己或自己的周围有没有这种现象或行为,进而表达出以后自己会怎样去做。 整个过程就是一个德育教育的过程。我们再要求学生将感悟的道理、明白的做法在书中标画出来,进行记忆背诵,以便考试能取得好成绩。因为考试而强化记住的这些道理和做法,对于大部分的学生来说,在生活中会起到指导和引领作用的。考试强化了德育的成果,德育促进考试成绩的提高!这样的效果该多么的美好!记得有所教同一班级的语文老师开玩笑说:“你们思品学科用处可真大啊,学生写作文都用上了。”原来,学生在作文中写到:只有自信才能让我们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还举了自己在特长比赛中获胜的例子,有理有据。表面看来,或许只是知识的简单搬运。但其实这不是表明了学生已经把知识记忆、理解、运用,并融入到自己的价值观体系中了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以知识为载体,努力向着品德教育的根本目的前行。

其次,在新课探究中,教师应用心进行课堂教学设计。

通过时事播报、复习旧知、新课导入、共同探究、例题解析、当堂达标、课堂小结、情感升华、课外拓展等环节努力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三维目标。将知识学习、能力锻炼和德育培养有效糅合在一起。个人认为,新课的探究应当更注重德育的培养。学生在活动中锻炼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自我的价值观体系。当然这也离不开知识的梳理和理解。课堂中的理解带到课下进行背诵记忆,并在下节课的课前进行检查,或提问或默写。

再次,把德育教育延伸到课下。

在课余时间,有不少同学做出许多的不良行为,比如:乱扔垃圾、骂人、打闹、上网吧等等,老师们一旦发现、遇到,就要及时地给以制止和教育。而生活中有的老师碰见后,往往采取避而不管的做法,认为这不是在自己的课堂上,也不是班主任,可管可不管。我们思品老师面对此该怎么办呢?其他学科的老师不管,我们思品老师必须得管,这是我们思品老师与其他学科老师的不同之处,我们的思品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上,课堂上出现不了的问题,课下发生了就不管不问了吗,就没有教育的职责了吗?为了起到更好的教育作用,可以在考试成绩上做出减分,反之,优秀突出的良好行为可以给以加分。思品老师要增强责任意识,多加观察,发挥思品老师应有的品德教育的功能。教学实践中,我们也会发现,有的学生知识背得很好,考试成绩不错,可实际行为并不怎么样。有的学生考试成绩不算好,可品德、行为并不差。面对这种现象,需要拿出一种评价办法,把考试成绩与日常行为表现结合起来,比如:日常行为好的成绩上加分,不好的减分,对于减分、加分学生是在意的,以此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这需要把日常行为细化、量化,做好记录,有理有据地给学生进行评价。

最后,在复习、考试环节,应更多地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和运用。

通过复习课多种形式的活动,引导学生更好的更有兴趣有积极性的背诵记忆,掌握阶段所学知识内容。教师通过研究试题、创编试题更好地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同时,鼓励学生走进生活,自己寻找素材编写试题。广撒网,多捞鱼,集思广益,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也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在阶段考试中的成绩。现在的考试基本上是依据情境材料和问题按课本上的语句去回答,尽管回答得很对,但这不一定是学生的真实想法和做法。我们的考试能否改变一下,通过学生的回答能知道他们自己的真实见解和看法,不一定是课本的原句,只要是正确就该加分,支持、鼓励他去做。对于不对的给予教育、指导,帮助其改正错误。在考试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不正是考试与德育的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吗?

考试不会取消,德育必须加强,要实现二者的相互结合、彼此促进,德育OR成绩,孰轻孰重?其实每一位思品老师都心知肚明,非常清楚。然而为何还会有这样的矛盾产生。很明了,进行的难易度的和当前教育考核的原因。即使德育目的实现很难全面,教育考核侧重成绩,但是相信我们每一位思品老师都在不断地摸索更好的教育教学方法,努力为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论文作者:毕 涛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5年6月总第15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24

标签:;  ;  ;  ;  ;  ;  ;  ;  

思品课德育性论谈——德育OR成绩论文_毕 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