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医院产科 30027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剖宫产术后优质护理方法对于产妇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行剖宫产手术进行分娩的产妇24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120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产妇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增加优质护理措施,比较两组产妇康复的临床效果。结果:给予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优质护理的产妇的排气时间、离床活动时间、术后48h疼痛评分以及术后涨奶率等明显低于给予常规护理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方法应用在剖宫产术后产妇的康复护理中,显著提高了产妇术后康复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剖宫产术后;优质护理;产妇康复;临床效果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孕产妇选择剖宫产手术的方式进行分娩,已有研究表明,剖宫产术后给予优质护理措施,有利于产妇的术后恢复[1]。本文就我院240例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比较不同护理措施对于产妇康复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妇产科收治的行剖宫产手术进行分娩的产妇24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120例产妇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年龄范围为21-39岁,平均年龄为(27.31±4.33)岁,其中初产妇有80例,经产妇有40例,其中妊娠高血压产妇41例,胎位异常产妇19例,子宫瘢痕产妇32例,巨大胎儿产妇28例。实验组120例产妇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增加优质护理措施,年龄范围为20-38岁,平均年龄为(28.01±4.31)岁,其中初产妇有79例,经产妇有41例,妊娠高血压产妇45例,胎位异常产妇15例,子宫瘢痕产妇31例,巨大胎儿产妇29例。所选产妇均为剖宫产术后,且在知情同意下配合本次研究,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不明显,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2.1 常规护理措施
给予术后健康宣教,去枕平卧6小时,腹部切口位置给予盐袋加压6小时,检测产妇一般生命体征,密切观察孕妇术后24小时内阴道实际流血量,并记录,每天为产妇的腹部切口换药1次,注意观察产妇腹部切口处有无渗液,预防术后感染,为产妇讲解清洁会阴部的方法,指导其每天清洗两次,并用温开水泡脚。
1.2.2优质护理措施
优质护理措施主要包括:①环境护理,剖宫产术后产妇所在的病房通风条件应良好,可以保证病房空气新鲜,护理人员主动与产妇沟通交流,为其讲解术后需要注意的事项,嘱咐产妇术后6小时更衣和擦身,并及时为产妇更换护理垫,频率要多,有助于产妇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②心理护理,大部分产妇在剖宫产术后常常伴有疼痛感,从而产生不良心理情绪,针对此护理人员应为其讲解产生疼痛的原因,消除产妇的顾虑,鼓励其用乐观的心态来面对,可以为产妇播放轻音乐转移注意力,缓解疼痛感;③饮食护理,产妇术后6小时内禁食、水,6小时后可以禁食流质食物,避免吃豆制品和牛奶等容易产生气体的食物,为了预防腹胀增加产妇不舒适感[2]。产妇在进食流质食物后未发现不舒适的症状时,可以增加少量半流质食物;④体位护理,产妇术后6小时内应保持平卧位,不可翻身,待麻醉期过有护理人员帮助产妇翻身,可以倚靠软背垫,使产妇保持舒适体位[3];⑤母婴喂养护理,鼓励产妇采用母乳喂养,指导其正确的母乳喂养方式,产妇应增加摄入优质白蛋等营养的摄入量,护理人员帮助产妇按摩乳房,婴儿吸允乳头刺激产妇乳房泌乳。
1.3 疗效评价标准
比较分析两组产妇剖宫产术后的排气时间、离床活动时间、术后48小时疼痛评分和术后涨奶率。疼痛评分为产妇术后无疼痛感即为0-3分,轻微疼痛感,产妇可以耐受即为4-6分,明显疼痛感,难以耐受严重影响睡眠即为7-10分。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文数据应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来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计数资料用百分数来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产妇排气时间为(24.51±5.26)h,离床活动时间为(17.73±6.32)h,术后48h疼痛评分为(4.23±1.18)分,术后涨奶率为7.5%(9/120),对照组产妇排气时间为(33.28±8.16)h,离床活动时间为(23.61±7.03)h,术后48h疼痛评分为(6.03±1.32)分,术后涨奶率为20%(24/120),实验组产妇的排气时间、离床活动时间、术后48h疼痛评分以及术后涨奶率等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剖宫产手术指的是将产妇的腹部和子宫切开,取出胎儿和胎盘的一种分娩方式,是临床妇产科常用的手术分娩方式,有效解决了各种情况造成的产妇难产,保障了产妇和胎儿的生命安全[4]。剖宫产手术为产妇带来了焦虑不安等不良心理情绪,增加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影响产妇术后恢复情况。本文在产妇术后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了优质护理措施,从环境、心里、饮食、体位以及母婴喂养几方面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明显降低了产妇术后排气时间、离床活动时间、术后48h疼痛评分以及术后涨奶率等。研究已证实[5],优质护理措施不仅体现了个性化服务理念,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还大大减轻了产妇不良情绪,促进术后恢复,与本文结果一致。
总之,优质护理方法应用在剖宫产术后产妇的康复护理中,有非常积极的临床意义,优质护理减轻了产妇的疼痛感,大大缩短了术后排气时间、离床活动时间,降低了产妇术后涨奶率,显著提高了产妇术后康复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蓉.剖宫产术后优质护理方法对产妇康复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1):56.
[2]李馨.剖宫产术后优质护理方法对产妇康复的临床效果观察[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7,11(4):182.
[3]闫新荣.剖宫产术后优质护理方法对产妇康复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3):270-271.
[4]何尕妞.剖宫产术后优质护理方法对产妇康复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19):204.
[5]刘亚宁.全程优质护理对二次剖宫产术后疼痛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10):181-182.
论文作者:赵玉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6
标签:产妇论文; 术后论文; 措施论文; 方法论文; 效果论文; 统计学论文; 时间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