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左翼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左翼论文,德国论文,发展趋势论文,现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德国左翼力量的重新兴起
德国民主社会主义党是原德国统一社会党——德国统一社会党的后继党,它是在1989年12月召开的德国统一社会党特别代表大会上改名为民主社会主义党。德文简称是PDS,中文简称是德国民社党。
民主社会主义党在成立之后,因其历史出身,在德国社会遭到排斥,并深受政治挤压。但是,该党还是在律师出身,并于1989年下半年的德国动荡中崭露头角的居西的领导下,不屈不挠地宣讲自己的主张,竭尽全力让德国社会能够听到他们的声音,并取得了稳步的逐渐扩大影响的发展。
在1998年的德国大选中,民主社会主义党在德国主流政治的挤压下,首次获得了可喜的竞选胜利:(1)该党在德国议会中共获得36个议席,拥有了议会党团;(2)由此而获得相应的6个欧洲议会席位;(3)在两个联邦州中进入州政府内阁;(4)突破了5%的得票率,取得联邦议会中反对党的政治地位,及由此而得到法律保障的财政拨款;(5)在西部地区实现了0选票的突破,使民主社会主义党从东部走向西部,从一个地区性的政党成为真正意义上全国性的政党。1998年的大选使民主社会主义党跻身于德国五大政党之列,成为德国统一之后的重要左翼政治力量。居西是该党的标志性人物,他的声望已超出了东部地区,成为具有全国性影响的政治家。他在2002年9月辞职前,就职于柏林市经济部长,是仅次于柏林市长的重要职务。从这个时候起,德国东部地区的原共产党力量开始聚集,并以公开的组织形式巩固在民主社会主义党的周围。
成为反对党之后,民主社会主义党充分利用了媒体提供的现代化的政治条件和宣传手段,逐渐登上德国政治舞台,成为德国社会中一支不能忽视的政治力量。
2.主要的政治主张
民主社会主义党的基本政策是两大主张,第一,对和平的追求;第二,对社会公正的诉求。对和平的追求是对外政策;对社会公正的诉求是国内政策。和平是人类的世界生存环境,社会公正是德国人对自身生存环境的要求。因此,反战和环境保护是民主社会主义党的一贯对外政策的主张,保护各种社会权益,如妇女儿童权益、退休群体的利益、亦可说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和主张。社会公正则是民主社会主义党社会政策的基本倾向,也是该党对社会主义基本价值的认定。在这两大政策倾向的基础上,民主社会主义党坚持维护东部地区民众的利益,明确表明对现行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态度。
另外,环境保护也是民主社会主义党对德国政府进行批评的主要内容。该党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不仅是在社会制度方面,现在也逐步转向资本主义对人类造成的生态危机方面。他们提出,资本主义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痛苦,不仅表现在社会不平等方面,还表现为对全人类的生存环境都造成了破坏。而且,这种破坏还在继续和扩大。在这个方面,民主社会主义党与绿党的观点和主张十分接近。
3.2002年大选失利引起了党内的严重分歧
正当民主社会主义党开始崛起的时候,它又遇到了严重的政治挫折——在2002年9月的德国大选中,几乎全军覆没。民主社会主义党在联邦议会中的议员人数,从36席锐减为2席。竞选失败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也可以说是致命的。因为它不仅使该党即将失去国家的财政支持,丢掉了东部地区的基本社会群体,丧失了媒体的传播机会,也引发了党内对党的发展模式、道路、政策的严重分歧。大选失败后,民主社会主义党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和总结,比较一致的观点是:
第一,党的领导人居西辞职,导致民主社会主义党的形象受到严重损害。在德国大选前一个月,媒体指出,居西等若干名德国国会议员将德国汉莎航空公司对德国议员的旅行补贴卡中的资金额度,挪作私用。消息播出后,居西没有同党组织打招呼,就立即发表个人声明,宣布引咎辞职,辞去柏林市经济部长等职务。由于居西是党的标志性人物,所以,居西的辞职产生了灾难性的后果。
第二,竞选策略失误。在西方现代政治制度中,掌握游戏规则,利用游戏规则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民主社会主义党在旗帜本来就不鲜明的情况下,又推出了多个竞选人,造成了力量分散的局面,所以竞选失败是预料之中的。虽然竞选策略的错误对竞选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但是,这个方面的问题属于政治智慧和政治技巧,因此说,是可以调整和改正的。
第三,反战的大旗被德国社会民主党扛走。民主社会主义党在德国政治舞台上是一个小党,起的作用有限。它从科索沃战争到阿富汗战争一直高举反战的旗帜,但是并不被人重视。直到美国把反恐变成任意使用武力的借口之后,民主社会主义党的反战呼声才日益得到人们的认同。正是由于这种日益普遍的社会的认同,2002年大选前夕的施罗德总理和德国社会民主党决定使用反战的形象,作为自己的旗帜和竞选的标志。作为大党和执政党的德国社会民主党利用强大的媒体力量和经验老到的宣传手段,迅速成为德国民众强烈反战情绪的代言人。在这种情况下,一直坚持反对战争的民主社会主义党却似乎已经被人遗忘,它的色彩被淡化在德国社民党的巨大影响下。
在2002年德国大选中,民主社会主义党只获得了4.1%的选票,跌出了5%的反对党的底线。对于大选的失利,很多党员很失望。在大选之后一个月召开的党的第八次代表大会上,对党的高层领导进行的换届选举,就表明了多数党员要求迅速改变党的领导状况的强烈愿望。围绕着大选失利,党内早已出现的意见分歧更加公开。一种被称作保守派的观点认为,党正在失去党的源自社会主义历史的目标,也就是正在失去自我,而向德国社会民主党靠拢。既然没有了自我,又何言胜利。另一种被称作改革派的观点认为,党在此番大选中之所以失败,原因就在于党本身的旧传统、旧痕迹太多,因而遭到大多数民众的唾弃。因此,民主社会主义党要想重振旗鼓,就必须进一步抛弃党自身带有的旧东西。而从党的高层领导来看,他们似乎更倾向于对现行竞选制度和规则的学习、掌握和运用,认为这次大选失利是一次技术失误,策略失误,而这种失误则是党内高层领导中的个别人造成的。在2006年的大选中,只要调整好竞选策略和方式,灵活地利用现行的社会惯例和政治制度规则,那么,争取更多的选民,改变目前这种十分不利的现状,将是可以达到的目标。
这次大选失败后换届选举不到一年,在党内的争吵中,民主社会主义党在2003年8月召开的党的特别代表大会上又一次更换了党的主席,2000年10月被选掉的罗塔·比斯基接替西蒙夫人重新担任了党的主席职务。
4.在2005年提前举行的大选中获得重大胜利
2005年5月,当施罗德总理宣布将要提前举行德国大选的决定以后,民主社会主义党迅速行动,他们成功地完成了一个重大的政治行动:与前德国社会民主党的领导人拉方丹联合,组建一个新的左翼党,取名为左翼党/民主社会主义党。这次的东西左翼力量的成功联合具有重大意义:第一,重新整合了德国的左翼力量。民主社会主义党是德国东部地区的第二大党,但是,由于它的历史背景,长期以来在西部地区影响很小,而拉方丹在西部有相当的影响力,是西部左翼力量的标志性人物,但在东部没有基础。所以,这次联合使东西部的左翼力量扩大成一个整体,形成了一个大的左翼阵营,这无疑是壮大了左翼的队伍。第二,民主社会主义党通过联合,真正实现了走向全国的战略决策,突破了东部的地域局限。德国统一后的15年来,民主社会主义党一直努力向西部扩大影响,但是,收效不大。通过此次与拉方丹的联合,跨越性地实现了这个目标。第三,选举的胜利证明这次联合的成功。在2005年提前举行的大选中,左翼党获得了8.7%的选票,54个联邦议席,成为全国第四大党,排在了绿党的前面。这改变了80年代以来形成的德国政党力量对比的基本格局。同时,左翼党在西部地区获得了历史性的4.9%,东部25.4%的选票。这次大选的结果表明,左翼党/民主社会主义党已经不是作为一个德国政党制度的陪衬而存在了,左翼力量开始真正进入德国的政治决策舞台,扮演自己的政治角色。(注:以上数据引自:Internationales Referat der Linkspartei.PDS Berlin,20.September 2005:“关于2005年9月18日提前举行的德国联邦议会选举成就的通报”,左翼党主席团国际联络部的工作报告——作者)
5.左翼党/民主社会主义党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左翼党/民主社会主义党成立以来,在15年艰苦的努力和斗争中,经历了1998年、2005年大选的可喜成绩和2002年大选的严重失利,可谓既有经验,也有教训。在柏林调研期间,笔者参加了民主社会主义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亲身体验了该党的高层改组和分歧争论,还参加了各种级别的理论研讨会,并与该党各级领导人——从党的名誉主席、党的联邦议会议员、欧洲议会议员到社区党的小组长、普通党员逐层级地进行了访谈,了解了党内的一些真实情况。根据掌握的情况来看,笔者认为,左翼党/民主社会主义党目前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理论纲领的社会党人化。民主社会主义党在1989年底从德国统一社会党改名以来,在15年里共制定有3部党纲:1990年党纲、1993年党纲和2003年党纲。从这三部党纲的顺序来看,理论上的特点是社会党人化越来越明显。这个现象也在党内引起了激烈的争论。新党纲无论是在对当前社会性质及时代特征的认识,还是在党的性质、任务和目标方面,不仅仍然不能更加清晰地突出自己的特点,反而是直接采纳、照抄了很多德国社民党的政治观点。因此,在理论纲领和政治目标上,很难将民主社会主义党与德国社民党区分开来。
(2)突出党的民主特征。今天德国社会的主流观点认为,民主社会主义党历史传统中的民主集中制是一个毫无民主的,专权的代言词。因此,为纠正人们的印象,该党总是要极力做出与过去完全不同的样子。现在,民主权利在党内的充分体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425名代表中的任何一位代表提出的每一项要求,都要通过全体代表举手表决,来决定大会是否采纳。由于代表们不断地提出各种建议,大会也就因此不断地进行全体表决,于是,该党第八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第一天竟从2002年10月22日早上9点,开到夜里2点结束。因为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不得不为425位代表们提出的大量琐碎的大会程序问题逐一进行表决,因而花费很多时间。然而代表们则对此表示满意,认为这充分体现了民主权利,是民主社会主义党区别于老党的重要标志。
(3)民主社会主义党正在走100年前德国社民党在伯恩施坦修正主义时期已经走过的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老路,即理论上的左翼,行动中的右翼。目前,民主社会主义党正处在重大的历史转折时期,即从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在一夜之间进入西欧式的资本主义体系,因此,理论上的摇摆是正常的目标寻找和自我定位状态,而行动上则必须以生存为第一要义。从该党发展的主要趋势和党内分歧来看,今后民主社会主义党可能会更多地向着欧洲社会党的立场趋同。但是,在政治上,该党将坚定地站在左翼的位置。
(4)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看法。民主社会主义党对中国目前正在进行的改革基本上是持赞同态度,但是并不一致。党内的大多数普通党员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和真实内容并不关心,他们只是从媒体上了解中国的情况,并为此而感到社会主义仍然具有生命力。从党的领导层和理论层来看,对中国的改革持一些保留观点。比如,对中国发展中出现的社会不公正现象、就业问题、贫困人口、农民权利的保障、政治制度的民主化和法治化等问题表示了相当的关注。另外,该党的高层领导人也曾几次针对中国的改革婉转地指出,不应把现实的资本主义制度理想化,强调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斗争。但是,总的来讲,民主社会主义党对中国的改革和发展成就是引以为自豪的。
目前,作为一个只有15年历史和不到10万党员的(该党从1989年底成立以来,党员数量由19万,降到2002年底的7万,主要原因是党员因年龄大死亡而导致的自然减员。在12年时间里,PDS党的自然减员有10万人以上)左翼党不仅是一个新党,也是一个小党,它面临的困难还很多,这主要表现在:1)理论贫乏。民主社会主义党把民主德国时期认定为社会主义实践的失败,因此,为摆脱自身的旧标识,它竭力淡化马克思主义。但是,在刚走出左的理论地带的时候,它既不能接受右的传统的保守主义,德国社会民主党又已经占据了左与右之间的“第三条道路”,所以,该党几乎没有了自己的理论空间。从新修订的党纲来看,它的理论出路似乎就是向社会民主党靠拢。2)财政困难。两德合并后,德国政府没收了德国统一社会党的财产,民主社会主义党成立时,已经没有什么党的财产可言。2002年大选的失利,又使党失去了反对党的地位,因此也就失去了国家的财政拨款。根据德国的法律,各政党也不允许拥有赢利性企业和任何经济行为。目前,左翼党/民主社会主义党在大选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这将为他们带来有保证的国家财政拨款。3)民主社会主义党真正融入西部还面临很大困难。人们知道,1990年的两德合并其实是东德并入西德,很多东德人至今都认为,他们在统一的德国社会中是二等公民,就更不用说民主社会主义党的党员了。很多党员在自己就职的地方,隐瞒自己的党派身份。否则,他们将可能面临被解职、或不被录用的就业麻烦。甚至在居住的社区之间、邻里之间都不知情。4)党员年龄偏大。该党的党员中,就民主社会主义党而言,年龄在60岁以上的占70%。在该党成立的15年里,党员数量减少了一半多,主要原因是自然减员。虽然缺少青年党员的问题一直困扰着该党,但是,这个问题在德国并不是民主社会主义党一个党的问题。5)党内东西部分还没有真正融合。围绕着党的发展道路问题,党内的分歧从民主社会主义党建立时起,就一直影响着党的团结。2002年10月,民主社会主义党在党的八大上刚选举了新的党主席,不到一年,2003年8月就又重新选举了党的主席。现在,东部地区的民主社会主义党和西部地区的为就业而投票和社会公正党在形式及组织上的真正融合还需时日。
但是,左翼党/民主社会主义党也具有促进发展的有利因素。这主要表现是:1)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和生活条件方面还存在明显的差距,许多东部地区的人对此表示不满。这是民主社会主义党的主要社会基础和制定政策的基本依据;2)左翼党/民主社会主义党是一个新党,小党,党的领导核心的形成还没有固定的模式和森严的等级,党的指导思想也不十分明确,这些都有利于年轻人在党内的活动。德国是一个习惯尊重传统、比较保守的国家,在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政党内,年轻人获得很快提升的机会并不很多,而在左翼党/民主社会主义党里,党内传统少、民主大,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年轻人因此有很多崭露头角的机会。比如,民主社会主义党最新一届中央主席团的20人中,有一半都是年轻人,最小的才30岁。所以,对有抱负和有政治热情的年轻人来讲,该党是施展其才能和理想的合适场所;3)左翼党/民主社会主义党正处于理论上的摸索阶段,没有思想束缚,具有很大的包容性,非常适合创新和各种不同思想的共存。因此,左翼党/民主社会主义党在今后仍可能会基本上沿着更加宽泛的左翼方向继续发展,并逐渐形成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