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砂河第三中学 刘贵廷
摘要: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工作,既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也是数学实践的需要,教师在开展数学课堂教学时,要深入研究教材,找到教材中包含的丰富的德育知识,并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和课外实践活动,将数学知识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科学精神等联系起来,同时,在整个初中数学教学中要将德育贯穿到底,这样一来,才能达到提高学生思想品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德育渗透
数学作为初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课堂作为初中数学教学的主要渠道,以其自身独特的风格,承担着德育工作的任务。数学本身是通过客观物质世界的数量关系及空间形式而形成的,数学能够在提高学生基础数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工作,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利用教材渗透德育
1.数学史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想渗透德育工作,首先就需要利用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例如,教师可以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结合教材内容,为学生介绍我国著名的数学家、数学成就以及悠久的数学史,比如我国古代的数学名著《九章算术》,这本书是世界上最早的系统叙述分数运算的数学书籍。因此,教师可以在讲授我国数学史时,适当渗入一些爱国主义,让学生在了解我国数学史的同时,增强自己的爱国主义精神。
2.教材内容
通过教材中的一些特殊的教学内容,能够将实际与思想性的数学题目相互联系,继而折射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例如,教师在讲授“概率与统计初步”这部分内容时,可以举一个失学率降低的事例,为学生说明由于希望工程等政策的实施,才使得失学率大大降低,由此让学生通过教材内容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再比如,根据教材内容为学生设计一个德育性的问题,如“在银行分别存半年、一年、两年、五年期限,若本金为200元整,那么各个年限的利息为多少?”让学生通过这个问题,了解到人民受地主资本家高利贷剥削的情况,继而对学生开展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工作。
3.现代科学文明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渗透德育工作,可以为学生讲述我国现代科学的成果,如:美国华裔科学家杨振宁、荣获诺贝尔奖的李政道、我国中学生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连续夺魁等,让学生从这些事例中了解到,中华民族不仅拥有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也为世界的现代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另外,讲述这些数学事例,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也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进取精神。
二、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
1.集体主义的渗透
圆是平面图形中最完美的图形,它的完美不仅只是它的完全对称性,也在于它体现出一种伟大的精神,即爱国主义精神,因为圆将无数个零散的点,有秩序的、有对称性的、和谐的,并且按照统一的规律排列在一起,就像一个和谐、完美的大家庭,每个点都有着自己的位置和作用,并遵守着集体的纪律。由此可见,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个点,一个班集体就是一个圆,集体的形象和荣誉与每一位学生都是有着紧密联系的,若有一个学生不遵守集体的纪律,就无法得到集体的温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通过这样的比喻方式,能够利用数学知识自然而然地将集体主义渗透到课堂教学中。
2.科学精神的渗透
数学蕴涵着丰富的辩证思想,与其他学科相比更为具体、广泛,如角的推广、函数的定义、轨迹的概念等,这些都是通过运动和变化的思想而形成的具体表现,数学的对立统一(正与负、整与分、实与需)。运算法则的对立统一(加与减、乘与除)等,都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具体表现。因此,教师在讲授新的教学内容时,需要适当地渗透科学精神和唯物主义思想教育,这样一来,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也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和科学观。
3.耐挫折能力的渗透
初中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娇生惯养,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安逸生活,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遇到一点点挫折就不堪一击,甚至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遇到难理解的题目,就放弃不去解决,然而数学学习中,公式、概念、性质等都需要学生花很多的精力去学习、记忆和理解,并且计算过程较为繁杂的代数题、几何题等都需要学生动脑去分析、解答。因此,教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首先需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设计教学内容,其次在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要特别注意,最后在学生学习时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帮助并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德育渗透的具体实践方法
1.事例法
事例法即是上述利用教材渗透德育的方法,教师可以通过古今中外著名数学家、数学史的讲解,从《九章算术》到《陈氏定理》,都是极具说服力和德育精神的史料,都是为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民族自尊、勤奋上进等思想教育的好素材。我国数学史有的展示了数学家为了追求伟大的数学真理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利用事例法不仅能够渗透德育思想,也能让学生拥有不屈服、勇敢拼搏的精神。
2.实践法
初中数学中有许多数学概念都较为抽象,是从客观现实中演化而来的,许多公式、定理等都是按照特殊到一般、一般到特殊的规律而产生和发展的,因此,教师在开展数学课堂教学时,要与时俱进,选择有时代特征的数学知识,让学生对现代数学知识进行分析、认识和理解,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在实际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实践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对我国国情和世界国情有充分的了解,并且通过这一类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意识。
3.欣赏法
美育是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数学本身就蕴涵着一种神秘而抽象的美,从美学的角度将数学知识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欣赏法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一边抱着欣赏的态度学习数学,一边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感受数学的魅力,继而达到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目的。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工作,既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也是数学实践的需要,教师在开展数学课堂教学时,要深入研究教材,找到教材中包含的丰富的德育知识,并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和课外实践活动,将数学知识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科学精神等联系起来,同时,在整个初中数学教学中要将德育贯穿到底,这样一来,才能达到提高学生思想品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林景通;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德育渗透的认识与实践[J];数学教学通讯;2015(07)
[2]黄文水;初中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尝试与实践[J];考试周刊;2015(49)
论文作者:刘贵廷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8年第1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3
标签:数学论文; 德育论文; 学生论文; 都是论文; 初中数学论文; 教师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文化研究》2018年第11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