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目的:探讨应用头孢哌酮做皮肤过敏试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方法:总结2009年1—10月间静脉输注头孢哌酮的 1116例并用自配皮试液对2009年11月—2015年7月间的862例输注者进行皮试实验。结果:1116例中发生过敏反应者14 例(1.25%), 862例皮试者中阳性15例(1.74%)。并观察到其过敏反应与青霉素族药物的应用有关。结论:为保证用药安全,避免过敏反应的发 生,减轻病人的痛苦,在应用头孢哌酮前先做皮肤过敏试验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注意应用青霉素族药物可增加过敏反应的几率。
[ 关键词] 头孢哌酮;过敏;皮试
[ 中图分类号] R75 [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1620(2015)10-304-02
头孢哌酮是头孢菌素第三代产品,具有抗菌谱广,对革兰 阳性菌及阴性菌(包括肠杆菌、绿脓杆菌、厌氧菌)均有较强 作用,副作用少等特点。临床应用广泛,多用于青霉素类耐药 及(或)过敏者。头孢哌酮在药典中不要求做过敏试验,而我 院在门诊输注此药时有部分病人发生过敏反应,重者出现过敏 性休克。为保证医疗安全,我院在应用头孢哌酮前做皮肤过敏 试验,阴性者再应用时无过敏现象发生,避免了过敏反应,减 轻了病人的痛苦,保证了用药安全。
1. 临床资料
1.1 皮试前资料
我院门诊输液室自2009 年11 月— 2015 年7 月间静脉输注 头孢哌酮(齐鲁制药厂)1116 例,其中男546 例,女570 例; 年龄最大62 岁,最小5 个月,平均年龄8.5 岁;共有14 例发生 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2 例。表现为颜面、周身皮肤瘙痒,继 之皮肤潮红、大小不等的荨麻疹遍布全身,伴心慌、气促、烦 躁;因来诊病人以患儿为多,其表现为皮肤潮红、荨麻疹、哭 闹不止。停药及抗过敏治疗有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皮试后资料
自2009 年11 月— 2015 年7 月间,我院在输注头孢哌酮时 先做皮肤过敏试验,做试验共862 例,年龄5 个月~64 岁,平均 年龄9.0 岁,皮试阳性15 例,阴性847 例,阴性者再应用时无 过敏反应。对其中5 例皮试阳性病人在备好抢救物品的情况下 缓慢静滴头孢哌酮溶液,有4 例出现过敏现象,停药、抗过敏 治疗后恢复。
1.3 皮肤过敏试验
1.3.1 皮试液的配制
(1) 取头孢哌酮1 支(1g), 用生理盐水5ml溶解成为 200mg/ml 的溶液;
(2)取上液0.3ml加生理盐水0.7ml配成60mg/ml 的溶液;
(3)取上液0.1ml加生理盐水0.9ml配成6mg/ml 的溶液。
1.3.2 试验方法
注射部位:前臂掌侧下段。取上述配制好的头孢哌酮皮试 液,常规皮肤消毒后,皮内注射0.1ml(含头孢哌酮0.6mg)。
2. 结果
2.1 判断
阴性:皮丘无改变,周围不红肿,无自觉症状;阳性:局 部皮丘隆起,并出现红晕肿块,直径>1cm,或红晕周围伪足, 局部痒感,严重时可发生过敏性休克。
2.2 试验结果及试验前后过敏发生率。
2.3 临床表现
头孢哌酮发生过敏反应与应用青霉素族药物有关系,过敏 反应与应用青霉素族药物的关系
3. 讨论
做皮肤过敏试验前其过敏发生率为1.25%,做皮试后,及 时发现阳性体征,杜绝了过敏反应,保证了用药安全,充分说 明做皮肤试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发生过敏反应及皮试阳性病 人近日应用青霉素族药物的比例明显高于未发生过敏反应和皮 试阴性的病人。说明应用青霉素族药物可增加过敏反应发生的 几率。本文中发生过敏性休克的2例病人中有1例在应用头孢 哌酮前6h 应用氧哌嗪青霉素8.0g静滴,在输注头孢哌酮3min 即 发生过敏性休克。表现为突然胸闷、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四 肢厥冷、脉搏测不到、血压8/0kPa。即刻停药、吸氧、应用肾 上腺素等抗过敏、抗休克抢救治疗,30min 后病情好转改用其 他抗生素无反应。
论文作者:赵敏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文摘》2015年第9卷第1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27
标签:头孢论文; 青霉素论文; 发生论文; 阳性论文; 阴性论文; 药物论文; 病人论文; 《健康文摘》2015年第9卷第10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