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瓦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控制措施探讨论文_李佳曜

高瓦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控制措施探讨论文_李佳曜

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铁路隧道工程受水文条件、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存在着许多潜在的安全隐患和不确定性,导致了安全事故的高发生率,因此,必须重视隧道施工的安全问题。本文结合单排高瓦斯隧道的工程实践,阐述了铁路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的相关内容和加强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叙述了影响铁路隧道安全的因素,从地质、施工技术、设计等方面对高瓦斯隧道施工提出了积极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高瓦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控制措施探讨

1高瓦斯隧道施工安全的影响因素

1.1地质方面

在铁路隧道施工过程中,如果对地质条件的认识不足,就不可能确保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从而增加滑坡、涌水、涌泥和隧道火灾的发生。例如,在隧道洞体开挖过程中,当围岩地质条件恶化或出现断裂带和断层现象时,施工现场很容易发生坍塌。

1.2设计方面

地质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直接关系到铁路隧道地下结构的施工质量,如果设计人员在施工初期不能根据地质资料分析相关资料,则滑坡的可能性会增加,例如,在支护和开挖设计的早期阶段,支护参数过小不能保证从开挖隧道到隧道第二层围岩稳定性;如果隧道入口位置不合理,则导致入口位置偏移,高瓦斯隧道在山体断层或易滑动的物体下,很容易在入口处造成坍塌。

1.3施工工艺与技术方面

在铁路隧道施工过程中,如果施工单位确定的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不合理,会增加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例如,当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发生变化时,不调整施工中使用的施工技术,当施工方法和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不一致时,不采取有效的超前支护措施,当施工的初始支护不符合有关施工要求时,参数没有设计,锚杆间的距离是影响围岩稳定性的因素。

2高瓦斯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的落实

2.1加强通风系统的控制

高瓦斯隧道施工给相关施工人员造成危害的很大原因是隧道内瓦斯浓度过高,因此加强隧道内通风系统的控制是一项十分有效的措施,加强隧道内的通风管理,需保证隧道施工期间不间断通风,将隧道内瓦斯浓度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此外,通风系统的控制必须按照高瓦斯控制的要求,可配备局扇、备用电源,以确保24h连续通风之间的自动切换,避免由于电源故障给通风系统造成影响。在隧道开挖阶段还可组建包含通风系统管理的技术人员的管理队伍,完善设备检查系统,对通风设备运行的相关参数进行记录和实施监测,解决设备故障问题,确保管道平直及正常作业。瓦斯地段施工期间,须保持连续通风,无特殊理由不得停风,并在瓦斯地段设有独立的通风系统,满足施工期间的通风要求。采取二次供风的方式来满足其通风要求,瓦斯地段的风速最小不低于0.25 m/s,最大不超过6m/s。瓦斯地段的通风设置专门的队伍负责管理。负责通风系统各种设备的管理和维修,并按要求定期测试洞内风速、风量、气温、气压、瓦斯浓度等。通风系统应该实行风电闭锁,并采用“三专两闭锁”系统。恢复通风前首先要检查瓦斯浓度,当符合下列标准时,方可恢复通风,否则应进行瓦斯排放处理。

2.2实施瓦斯监测体系

瓦斯的监测可防止施工过程中有害气体浓度过高造成损害,保证施工安全和正常施工。为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需要测量瓦斯的产气量,须控制瓦斯浓度,实施监测、通风、防爆等综合防范措施,杜绝洞内有必要的瓦斯爆炸条件,包括一定浓度的瓦斯、火源和足够的氧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瓦检人员巡回检测,便携式瓦检仪连续检测,自动监控系统24h随时检测,三种方式相互印证。进入掌子面和隧道内的以下人员须携带便携式甲烷(自动)检测报警仪连续监测工作地点瓦斯浓度:放炮员、班组长、现场值班负责人、各级管理人员(每一行人至少携带一台)、流动作业的检修人员、各类机车驾驶员;并将报警点一律设置为CH4浓度0.5%。KJ101N自动监测系统采用分部式网络化结构,一体化嵌入式设计,具有红外遥控设置,独特的三级断电控制和超强异地交叉断电能力,可实现计算机远程多级联网集中控制和安全生产管理。系统由洞外计算监控中心、洞内分站、洞内风速传感器、低浓度瓦斯传感器、风速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远程断电仪和自动报警器组成。该自动瓦斯监测系统分别由l台主控计算机、台洞内分站、24台低浓度瓦斯传感器、3台风速传感器、3台远程断电仪、1台报警器、l套设备电源和1套备用电源组成(以上设备为现场安设的设备、未含备用设备)。系统瓦斯监测范围设置为:0%~0.5%CH4,瓦斯检测反应速度不大于30s;风速监测范围设置为:0.3~15 m/s。系统可实现洞内传感器声光报警及洞外监控中心自动报警。监测过程注意事项:任一时刻瓦斯浓度,掌子面顶部最高,该部位在任何时间都是最危险的地方,全体施工人员须严格执行瓦斯隧道施工规范,严禁违章作业,时刻提高警惕,防止事故的发生;节理裂隙发育地段瓦斯浓度升高,施工中根据情况应及时汇报,经项目经理批准可采取超前探测。

2.3 爆破器材选用及注意事项

瓦斯隧道爆破必须严格遵守“一炮三检制”和“三人连锁放炮”制度。起爆前,应仔细检测瓦斯浓度,在放炮地点附近20m 内风流中,瓦斯浓度大于1%时,不能起爆。另外还要检查一下风量大小及方向,炮眼内有无异状,炮眼堵塞情况(堵塞炮孔采用水泡泥)及全线路的电阻值和导通情况等。当符合起爆要求后则会起爆。每次起爆的雷管段别最后一段的延期时间不能超过130ms。爆破设备的选择要严格符合相关施工技术规范,须使用矿用认可的安全雷管,严禁使用秒或半秒级雷管;对于有瓦斯爆炸危险区域,必须使用3号矿井炸药,硬化或水超过0.5%的铵剃炸药禁止使用;选用防爆电容器启动装置,选用电阻丝小和绝缘性能良好的导线,避免与任何导体接触。爆破工艺采用半断面正向爆破,此爆破时灼热的炸药和雷管微粒的飞散方向,冲向眼底比较安全;而反向爆破爆轰波运动方向冲向眼口,灼热的炸药和雷管微粒的飞散方向,也冲向眼口,因此采用电雷管起爆时,严禁反向装药。在进行爆破作业时钻眼前、装药前、起爆前都需进行瓦斯浓度的检查,在瓦斯浓度低于限值才可进行作业,同时爆破15min 后应巡视爆破地点,检查通风、瓦斯、煤尘、瞎炮、残炮等情况,及时进行危险情况的处理。

2.4严格动火作业管理

高瓦斯工区及瓦斯突出工区,不应进行焊接及切割工作,特殊情况下不可避免时需申请动火作业许可证,由工区负责人,现场瓦检组长审批。安排一名专职瓦检员在动火前,过程中和动火后进行跟班作业。动火作业前,现场必须配备足够的放火器材,瓦检员对动火地点及前后20m范围内的瓦斯浓度进行检查,当浓度大于0.5%时严禁动火作业;动火过程中,瓦检员全程跟班作业,检查瓦斯浓度;动火作业结束后,瓦检员,班组长必须对现场进行仔细检查,确认无残留火星后方可下班。瓦检员检查瓦斯后必须填写检查手册,作业地点瓦斯挂牌,下班后填写瓦斯检查班报表!

结语:铁路隧道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其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目前,由于技术、人员、制度的影响,我国铁路隧道施工安全管理还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明确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对相关部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有效地提高中国铁路隧道工程的安全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于凯,左自波,王颖轶,等.基于远程实时监测的高烈度区沉管隧道施工可视化系统[J].地震工程学报,2014,36(3):59-64.

[2] 吴全立,王梦恕,骆建军.盾构隧道工程可视化安全风险管理软件的研究与开发[J].现代隧道技术,2013,50(4):15 - 23.

论文作者:李佳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7

标签:;  ;  ;  ;  ;  ;  ;  ;  

高瓦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控制措施探讨论文_李佳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