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深刻变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市场经济论文,深刻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苏联东欧的剧变,标志着传统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终结。此后,社会主义是否已形成新的发展模式?什么关键因素引起了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深刻变革?社会主义发展新模式的特点和优点何在?本文拟对上述问题作一些探讨。
一、两种不同类型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
一种意见认为,既然传统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已经终结,不宜再提模式,以避僵化之嫌。其实这是一厢情愿。任何事物有其内容必有赖以存在的形式,一定的内容与形式结合而成的特殊构架,经过人的大脑的科学提炼、规范,便成为所谓模式。模式的界定是为了便于人们的对比研究和在实践中将其发展完善。这也是一种客观存在,不以人的好恶为转移。
当代社会主义的发展也有其相应的模式,不过它与传统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有原则的区别:第一,它不再是唯一的、单色的,而是多种多样的、丰富多彩的;第二,它不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第三,它不再否定个性,而是强调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无个性亦无共性。从上述观点出发,我们就可清楚地看到,历史上出现了两种不同类型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即传统模式与当代模式。
传统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即是20年代末至30年代中在苏联形成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它是在苏联处于帝国主义严密包围中,国际形势日趋紧张,反苏战争日益迫近的条件下;是在俄国这样一个经济、政治、文化都比较落后的国度里发展起来的。历史上它曾起过积极的作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二战以后,传统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又以“唯一正确”的形式嫁接到欧亚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并在各国经济的恢复中发挥过很好的作用。
传统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基本构架是:在经济方面,实行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国家所有制与集体所有制);单一的按劳分配制;排斥商品、市场关系的计划经济体制;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产品经济的社会发展目标。在政治方面,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发展苏维埃民主;建立高度集中的党政领导体制,领导干部的委任制和终身制。在思想政治方面,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倡导文化领域的“阶级斗争”,推崇“个人崇拜”,等等。传统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独特理论支点是:社会主义发展的超阶段论;阶级斗争不断尖锐化论;指令性的计划经济论;个人崇拜论等。这种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主要特征是高度集中或高度集权。它比较适合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的国家,比较适合于战时动员时期。而在生产力获得巨大发展的条件下,在和平发展的年代则显得无能力:经济上缺乏生机与活力,政治上缺乏民主,文化思想领域缺乏自由的氛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当代社会主义多种发展模式中的一种模式,乃是对传统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扬弃。它是在当今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的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基本构架是:在经济方面,坚持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允许和鼓励其他经济成分的适当发展;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形式为补充;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在政治方面,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断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和国家长治久安。在文化思想方面,以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极大地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这一崭新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理论基础。它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社会主义商品、市场经济理论为其理论基石;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本质论、改革开放论、四项基本原则论为其理论支柱;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其实现的基本路线。实践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获得了比资本主义更快更好的发展,推动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并在其发展中逐步实现着社会主义的本质。
上述表明,传统社会主义发展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是在不同历史条件下产生、各具不同构架和理论支点的两种不同类型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产生,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标志着它的基本形成和最终确立。从世界社会主义的范围来看,这又意味着传统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已经变革成为当代类型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不过是当代类型的社会主义发展多模式中率先形成的一种具体模式,它还需要在建设中不断发展完善。
二、传统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变革的主要之点
从传统社会主义发展的唯一模式向当代社会主义发展的多模式转变,曾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发展道路,变革涉及到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各个领域,产生纷繁复杂的变革形式。但从总的情况看,变革的主要之点,却是用市场经济体制取代计划经济体制,从而实现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的产品生产的直接分配相结合的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基本模式,向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同商品的社会交换相结合的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基本模式转变。其所以如此是因为:
第一,以计划经济为资源配置方式的产品经济发展模式,是现阶段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主要障碍,是变革传统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基本动因。
变革传统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基本的动因却在物质的、经济的事实中。正如恩格斯所指出: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迁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在人们的头脑中去寻找,“而应当在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因为“生产以及随生产而来的产品交换是一切社会制度的基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25页)依据这一基本原理,邓小平深入分析了社会生产和社会交换的诸关系,不仅研究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而且还研究了生产力各个方面;既研究了构成生产力的三要素,即劳动力、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又研究了马克思所说的“决定”生产力发展的“多种情况”,“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53页)从而找到了现阶段阻碍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主要障碍,即变革传统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基本动因。邓小平精辟地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长期未能很好发展的原因,就在于“党和国家现行的一些具体制度中,还存在不少弊端”,弊端产生的根源,“同我们长期认为社会主义制度和计划管理制度必须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都实行中央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有密切关系。”(《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第287、287—288页)在这里, 邓小平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第一次将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与具体制度作了科学的区分,认为正是社会主义的具体制度,即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弊病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他还把经济体制放在更为基础性的地位,认为具体制度的种种弊病,主要是同社会主义制度下,特别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各方面都实行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有关。因此,“为了发展生产力,必须对我国的经济体制进行改革”,“要发展生产力,经济体制改革是必由之路。”(《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38页)
第二,变计划经济体制为市场经济体制,是传统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变革的主要内容。
传统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变革是全面的,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领域,但变革的中心都在经济这个基础性的领域,而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则是如何将商品、市场关系纳入社会主义轨道的问题。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都是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属交换范畴。交换方式的变革之所以能成为模式转换的中心环节,这是由交换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决定的。从连续不断的观点看,生产就是再生产,它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四个环节。交换是再生产过程的一个阶段,是生产和消费的中心环节,它将生产和由生产决定的分配同消费联系起来。因此,交换与生产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一方面,生产决定交换,即决定交换的性质、内容、形式和规模;另一方面交换又反作用于生产,交换的内容和形式,交换范围的扩大或缩小,交换过程的连续或中断,都会对生产发生直接的影响。既然传统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弊病主要在经济体制,经济体制又属于在社会生产中占有如此重要地位的交换范畴,因此,经济体制转换成为传统社会主义发展模式转换的主要内容便是理所当然的了。纵观我国16年来的改革开放,中心始终是围绕着培育市场主体,建立和完善市场体系这两条主线进行的。
第三,能否抓住、抓好经济体制转换这个中心环节,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
前苏联东欧的改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苏联在斯大林逝世以后,叫嚷了几十年的改革,都是雷声大、雨点小。赫鲁晓夫在1957年和柯西金在1965年先后进行的两次改革,充其量不过是“行政协调”类型的改良;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柯均未出台有力的改革举措。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先提出“加速战略”,继而又搞“政治体制改革”先行,均告失败。此后被迫进行经济改革,建立所谓“新体制”的构想、计划、纲领走马灯式地接连出台,完全是为了争权夺利之需要,均不得改革之要领。直到苏联最后解体,其经济体制仍原封未动。
南斯拉夫在50年代初开始改革,建立“自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取得一定成效。但70年代初开始批判“市场社会主义”,改革出现大的失误:“社会主义所有制”的企业组织形式,造成新的产权关系不明晰;“社会契约制”使企业仍然受制于政府;“多中心国家主义”的地方行政性分权,造成地方分割和民族分离主义滋长,致使统一的市场无法形成,国家也因此丧失了宏观决策权和调控权。在这种体制下,经济无法有效运行,最终陷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全面危机,直至联邦的最后解体。
匈牙利在1968年对经济体制进行了改革,建立了以计划为主导、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间接和行政协调体制”,将改革的重点放在国民经济的宏观管理体制上,原则上取消了对企业的指令性计划,部分放开了价格。改革曾一度使匈牙利经济出现了繁荣。但改革对微观经济的重新构建重视不够,政企没有真正分开,国家对企业的间接行政干预过多,企业对行政的从属关系仍占居主导地位。改革的不彻底性使市场体系无法建立起来,市场难于成为资源配置的主体。因此,从80年代初开始,匈牙利经济出现危机征兆,此后愈演愈烈,发展成为社会的全面危机,直至最后剧变。
苏联东欧国家的社会主义实践表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存在着根本缺陷,不改革便是死路一条;改革目标不明确,改革不彻底,不能抓紧抓好经济体制转换这个中心环节,社会主义也无法存在下去。这一历史教训从反面证明,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代计划经济体制,是变革传统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关键和主要之点。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个性与特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作为传统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对立物,它有自己的特点和优点,作为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多种发展模式中的一种,它既有个性,也有共性。
第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传统社会主义发展模式以“阶级斗争”为纲,不能始终坚持、有时甚至否定社会主义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掀起一次又一次的政治风暴,给社会主义带来无尽的灾难。这个事实生动地表明,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生存和发展基础的原理是不能违背的。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生产关系及一切社会关系的变革,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为先导,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目的在于为社会主义建立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并为最终过渡到共产主义准备物质条件。
第二,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传统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或否认社会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或把矛盾归结为阶级斗争,看不到社会主义社会还有进一步解放生产力的任务,致使社会主义社会走向自我封闭和停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认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并没有一劳永逸地解决解放生产力的问题,它还有一个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进一步解放生产力的任务。因为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虽然是基本相适应的,但还存在着不适应的部分和环节,这就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解决的办法是在我们党的领导下,有组织有步骤地进行改革开放。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和完善,是一次新的革命。它将进一步解放生产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所以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第三,以市场作为基础性的资源配置手段。传统社会主义发展模式以产品经济为其发展方向,以计划经济为其资源配置手段,虽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但最终引起社会的全面危机,是苏东剧变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给社会主义带来生机与活力。因为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主义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是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两种手段在不同历史条件下有成功、亦有失败,各有其短长。但从总体效率比较来看,市场经济已被证明是比计划经济更为有效的经济运行机制。特别是在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建设规模扩大,经济结构和产业、产品结构复杂化,发展目标多样化,经济走向国际化的今天,社会主义只有将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让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才能获得新的发展。
第四,以“两手抓”为战略方针,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诸方面构成的统一的有机体,各方面互相联结,互相依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要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为此制订了一系列“两手抓”的方针。
这就是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一手抓民主,一手抓法制;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经济犯罪。一手硬,一手软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有两手都硬,使社会诸方面协调发展、全面进步,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五,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政治保证。我们是在资本主义占优势的国际环境下从事社会主义建设的,坚持为全国人民一致公认的四项基本原则,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的保证。背离四项基本原则,国将不国,何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国特色。
第六,以最终走向共同富裕为目标。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题中应有之意。传统社会主义发展模式自觉或不自觉地将共同富裕与同步富裕等同起来,以牺牲经济效率来换取社会公平,搞平均主义分配,使经济发展受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共同富裕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同时贯彻兼顾效率与公平,效率优先的原则,既反对平均主义,又防止两极分化。这比较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符合按劳分配原则。因而有利于将劳动者的个人利益同社会发展的利益结合起来,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它还有待于在实践中进一步发展完善。作为当代社会主义多种发展模式中的一个具体模式,它的个性中也还包含着一定的共性和有关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在规律性的方面。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乃是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巨大贡献。
标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文; 经济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政治文化论文; 变革管理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时政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