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空调行业的技术竞争环境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竞争环境论文,空调论文,行业论文,技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2000年以来,一方面,跨国公司的空调业务逐步完成了向中国的制造基地转移,中国变成了全球空调企业竞争的平台,即国内外空调企业面对着同样的资源和市场;另一方面,国内市场趋于饱和,由卖方市场逐步转为买方市场。竞争的惨烈迫使中国空调企业不得不苦苦思索突破困境的良策,然而竞争战略的转型也许是唯一的出路。那么,在企业竞争战略的转型中,技术将会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要清楚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需要对当前中国空调行业的技术竞争环境作一分析。
二、当前中国空调行业的技术竞争环境特点
冷静分析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空调行业的发展历程,会发现其中技术的发展具有这样几个特点:
1.价格战有使技术创新弱化的趋势
从1999年开始,在一年比一年惨烈的价格战中,降低成本成为各个空调企业一切工作的重心,技术也往往更多地用于降低成本,这样的结果是限制了各个企业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据GfK统计,2003冷冻年度全国空调销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4%,平均价格却下降19%,销售额比去年同期下降7%,为6年来最低,前两年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平均价格下降幅度也在15%以上。如此大幅度的连续降价,降低成本的压力之大,使之成为空调企业一切工作的核心,产品开发也不能例外。笔者所在的企业是国内空调企业前三甲之一,根据笔者的感受,近三年来整个技术系统做得最多的事就是降成本,几乎无暇顾及技术和产品创新。
2.空调技术的准入门槛越来越低
随着配套技术越来越完善,空调技术被越来越长的供应链不断稀释,整机厂的技术优势已不明显,空调行业的技术准入门槛已越来越低,也加剧了竞争。现在,不仅传统的空调生产基地珠江三角洲和山东半岛的整机配套能力很强,新兴的长江三角洲的配套也很完善,组装一台空调的零部件,从压缩机到变频空调的电控件,都已有成熟的配套企业。只要有钱、够胆,就可以开空调厂。可以说,家用空调整机厂的技术准入门槛已几乎不复存在。
3.技术有同质化趋势,创新越来越难
一方面,世界空调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跨国公司之间的技术差距已越来越小,趋于同质化;另一方面,中国空调企业历经十多年的发展,尽管与跨国公司相比技术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但国内企业之间,尤其是“第一集团”内部,技术差距已越来越小,也呈同质化趋势。
正是由于同质化,使得技术创新越来越难。而且,由于彼此之间模仿得很快,加上新技术、新产品的风险和价格战的紧迫形势,更使技术创新不受激励。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国内空调企业争相从日本引进技术,开展技术合作,到今天,已很少有企业再这样做。一方面,中国企业已把空调的基本技术学得差不多;另一方面,日本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发出变频空调后,空调技术已没有大的突破。2000年以后,国内市场也少有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产品面市,而更多地陷入价格战和概念战。
4.经济全球化的同时,各国的技术壁垒越来越厉害
日本制定的技术壁垒近乎苛刻,美国的能效标准不断升级,欧盟也推出了能效标签制度;其它如氟利昂的限制、电子产品回收在各国越演越烈。中国也在加紧推进能效标签制度和产品回收立法。这些都有据可查,不须赘述。
5.跨国公司成为中国空调企业技术竞争的直接对手
当前,空调的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国内竞争更呈白热化。中国空调业内的竞争对手不仅有“第一集团”内的巨头和“第二集团”、“第三集团”追击者,更有跨国公司,跨国公司已成为中国空调企业技术竞争的直接对手。
今天的跨国公司与三、五年前的跨国公司已有很大不同,最大的不同在于已完成了本土化运作,如韩国LG公司,从提出“做中国的LG”到今年宣告结束战略性亏损,已将中国企业天生具备的优势一网打尽。今天的中国企业不仅不再具备本土优势,相反,跨国大公司经年历练出来的资金、管理和技术优势不是中国企业短期内能学来的。
6.核心技术依然掌握在跨国公司手里,并以专利的形式制衡着中国企业的技术发展
从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它往往以专利的形式制衡中国企业获取技术;以合资、合作和技术转让的方式控制着中国企业技术进步的节奏。事实上,早在改革开始之初,日韩企业尚未在中国设厂之时,已大量地在中国申请专利,至今,日韩空调企业在中国的专利申请量几十倍于中国企业。LG今年在其全球同步推出双芯柜机之前,已在中国申请了40余项专利。DVD行业更是活生生的例子。
7.跨国公司的产业转移带动了技术转移
中国加入WTO后,发达国家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的节奏明显加快,中国迎来了继日本、韩国之后的世界第三次空调制造业转移浪潮,中国业已成为世界空调制造中心,这已是大家的共识。伴随制造基地的转移,研发基地的转移也明显加快。从压缩机到整机、从原材料到零部件,日韩企业已在中国建立起越来越多的研发基地,如松下、日立、大金、LG、三星等。而且,随着中国市场的迅速扩大,跨国公司已把中国市场当成其全球战略中最重要的一环。一个明显的例子是,跨国公司新产品在中国的上市时间已与全球同步,如LG的双芯柜机。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预见,跨国公司在中国采用的技术会与全球越来越同步,甚至由于中国空调市场是如此之大,如此之新,不排除其将新技术和新产品首先在中国上演的可能。这些都决定了跨国公司的空调技术不可避免地加速向中国转移。
8.产品有向高端和低端两极发展的趋势
一方面,中国已基本实现小康,中产阶级的崛起使得空调的二次购买率逐渐上升,并为空调高端产品的发展提供了越来越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城市化进程加速,大量农民进城和城市低收入者成为低端普及品的主要争夺对象。
三、结论
当国内整个空调行业在不断升级的价格战中利润越来越薄时,当整个空调行业面临竞争同质化的困境时,当国外的技术壁垒越来越厉害时,谁最有实力、谁最先培育出技术优势,谁将赢得战略转型的先机,并最终赢得市场。在当前中国空调企业的竞争战略转型中,技术将扮演突出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