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地方史料和课堂教学的融合论文_宋艳萍

浅析地方史料和课堂教学的融合论文_宋艳萍

宋艳萍(河南省开封市顺河区学院门第七中学 河南 开封 475000)

【摘要】在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新要求下,历史课要实现教学目标,就要不断创新。本文把开封古代商业历史融入《古代商业》,论证了历史课堂上融入地方史料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在时空观念的引领下,这样的融入能使学生从单个地区的历史资料窥见时代的大变革、大发展,增强学生对家乡的了解、热爱。

【关键词】古代开封商业;地方史料;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1-024-01

在日常的历史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多法调动课堂气氛,避免照本宣科带给学生厌倦感,可有时收效甚微。除了时代、学生因素外,历史教材本身的寡淡无味,粗枝大叶和与现实的距离感,也是重要因素。那么,在家国情怀的熏陶下,从学情着手,选取学生有共鸣的地方史料进行教学,不失为历史教学的有效方法之一。

在现行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二《古代商业》一课,笔者尝试只采用与开封的相关商业史料,并将课题改为《“千年梦华”话商业》,教学效果很好。这一节课体现了对史料实证素养的关注,以及如何有效使用地方史料,如何基于地方史料的教学设计理念。

首先,教师引导学生简单的了解开封的历史。

久经沧桑的中原大地孕育了名城开封。开封曾经创造了历史上空前繁荣的城市文明,在诸多领域留下了浩如烟海的遗产。此时,借助开封学生非常熟悉的《清明上河图》局部,向学生介绍此画生动的记录了中国12世纪城市生活和商业发展的重要史料。

第二,引导学生自主的分析历史材料和具有的代表性的历史观点。

(一)先秦时期开封商业史料的分析和利用。

先秦是古代开封商业发展的第一个重要阶段。《史记》载“魏之大梁……皆大贾小商之地。”开封 “北据燕赵,南通江淮,水陆都会,形势富饶”,城内商贾云集。

在这一“名商大贾周游天下”的历史时期,可以选取 “商圣”白圭和魏国经营大梁城的史料。

(二)秦汉至魏晋时期开封商业史料的分析和利用。

开封于战国末期不断遭受战火洗礼。曾经傲视八方的战国名郡没落了,开封进入了漫长的复苏和等待。在此部分的教学中就应当整理出以下关于秦汉至魏晋时期开封逐渐没落的一系列史料——秦统一天下的战争中,大梁城化为废墟,降为“县”。汉文帝时期,修葺恢复,城内“日中击鼓为市”。

依据此部分史料,让学生鉴别分析开封远远落后于两都长安和洛阳的原因。但为避免学生以偏概全,又适当补充 “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这一史料。

(三)隋唐时期开封商业史料的分析和利用。

在历经了魏晋的低速发展后,历史在隋唐时期再次眷顾开封。

开封城市的发展轨迹在隋唐开始不再以为政治军事服务为主了。《开封府志》记载,隋朝统一后“大业元年,开通济渠”。据此,教师展示隋唐大运河途径开封一段的地图。这既培养了学生的识图能力又形象让学生明白交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引出古代城市职能变迁这一更深刻的问题。

(四)宋元时期开封商业史料的分析和利用。

有唐一代,开封的城市商业不断发展。经历了五代十国的动荡和纷争,历史赋予开封城新的契机。封建国家的基本统一使开封城市的发展达到一个光辉的顶点。

北宋时期的开封客贩往来频繁,整个城市除了宫殿帝苑,还有千姿百态、丰富多采的市民生活。

为帮助学生加深对北宋开封繁华程度的理解,教师可适当增加古代中国著名城市和西方城市人口和商业的相关史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后,再次利用《清明上河图》进行教学,提示学生注意画中的城市布局和人物活动区域,同时补充北宋开封街头“叫卖桃花”和“洗脸水”的细节。

北宋是古代城市职能的分界线。从此之后城市开始侧重经济职能。这一点学生能从下段资料中得到印证。

元朝政府两次修建开封城垣,治理黄河。修凿的贾鲁河,经朱仙镇流入淮河,促进了开封商业的继续繁荣,使朱仙镇成为与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齐名的中国四大商业名镇。

(五)明清时期开封商业史料的分析和利用。

明清时期出现了最能体现古代商业发展高度的地域性商人群体“商帮”。学生在这是就会不由自主的追问——明清时期的开封有商帮吗?开封诸多的古迹中有他们留下的痕迹吗?这时顺势向学生展示以下史料——

明代开封 “八省通衢”“势若两京”,明末黄河灌城而过,至清朝初年仍是一片废墟。清乾隆年间开封日渐繁华,1776年山西、陕西、甘肃的富商聚资修建了“山陕甘会馆”。

(六)其他与开封商业相关史料的分析和利用。

唐代飞钱在开封的使用,北宋交子在开封的广泛流通,开封朱仙镇木板年画,开封老字号“晋阳豫”、“陆稿荐”等史料或图片均可以成为教学的第一手资料。

第三,在研习史料的基础上,增强学生的历史感,学会全面、多维角度的看待历史问题。

利用美国《纽约时报》评论文章《从开封到纽约———辉煌如过眼烟云》,教师和学生一起在美国人的反思中反思自己,将本节课上升到对开封城市发展史理性认知的高度。

在教学过程的最后,可以特别向学生强调——农耕时代的开封商业发展只是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和诠释。曾经有着非凡创造力和顽强生命力的开封,必将在在黄河岸边,书写着新的历史。

此外,在不断的实践和摸索中,基于地方史料探究的非常规教学,需要一定的设计理念的支撑。

第一,认真分析史料,精选史料。如《古代商业》一课的所有史料虽是关于开封的,但均抓住了 “商业”这一教学中心。

第二,指导学生快速找到史料关键词的能力。如在利用史料“太祖乾清三年(965年)四月十三日,诏开封府,令京夜市三鼓即来,不得禁止。…… 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曾无虚日”时,就引导学生着重探究“夜市三鼓即来,不得禁止”。

第三,史料教学应该严格关注时间性和时序性。如本课的子目依次设计为“小荷才露尖尖角”“无边落木萧萧下”“忽如一夜春风了”“千树万树梨花开”“无边风光一时新”五大版块,从而形象生动的对应从先秦到明清的古代商业发展历程。

第四,注意第一手史料的来源,认真辨析所收集的地方史料的真伪。对于开封这一类历史名城,文物古迹多如牛毛,民间传说不绝于耳。教师的认真考证不仅是治学态度问题,更与学生知识体系的构筑息息相关。

参考文献

[1]张九洲《中国经济史概论 》, 河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

[2]侯家驹 《中国经济史》,新星出版社.

[3]《开封简志》.

[4]《开封市志》.

[5]何成刚《历史教学设计》,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论文作者:宋艳萍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1月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9

标签:;  ;  ;  ;  ;  ;  ;  ;  

浅析地方史料和课堂教学的融合论文_宋艳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