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效课堂”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个响亮而又非常科学的口号。我校对“高效课堂”提得也很响亮,多数老师也在积极探索,但效果尚未大面积显现。最近,有针对性地分班级类型听了几位老师的课,感觉到在这方面我们的差距相当大。很多教师对高效课堂的认识模糊,什么样的课堂是“高效课堂”?
关键词:课堂四十分钟 高效课堂 质量
一、走上讲台,是否“胸有成竹”
课前要精心备课,形成详细的适宜课堂操作的教案(或教学预案)。备好教材是基础,备好学生是关键,备好教法是核心。
对教材要进行精心取舍,抓住所讲内容的重难点。了解学生基础,预测学生的接受能力,并以此取舍教材,决定教法。选择适合自己个性及学生特点的教法并设计好各个环节,如选择“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模式,就要明白,先“学”,“学”什么,怎样“学”;后“教”,“教”什么,怎样“教”;当堂“练”,“练”什么,怎样“练”。如选择“三疑三探”模式,则要充分考虑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及学习基础,如在平行班进行,“运用拓展”这一环节即可略去。
总之,“三备”是否做到“有数”“有序”“有效”是关键,走上讲台之前,自己对这三个环节了如指掌,有序掌控,这就为“高效课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走进课堂:是否“激情飞扬”
首先是教师本人,走进课堂是否做到知识、情感的完全投入;是否是充满激情的“传道授业”;是否做到了除了以知识吸引学生外,还要以激情来感染学生。
其次是学生在课堂上的状态。这是“高效课堂”主要标志之一。在教师的精彩引导下,学生随着教师的节奏,或学、或练、或思考,整个课堂学生充满激情,或个体、或小组、或集体,无论是自学(合作学),还是跟着教师学,学生们的状态是积极的、主动的,课堂气氛是活泼的,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主导”与“主体”、“激情”与“汲取”的完美融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这样的课堂,教师是兴奋的,学生是兴奋的,整个课堂就是激情飞扬的课堂;反之,教师无精打采,学生萎靡不振,课堂死气沉沉,教师是“教案”的传声筒,学生是教师的应声虫,那么,这样的课堂就是失败的,是误人子弟的课堂,更谈不上高效。
三、走进学生,是否是“斩获颇丰”
无论什么样的课堂模式,无非都是“讲”“学”“练”“测”等环节,“高效课堂”的核心是,不在于一节课内教师传授了多少,而在于学生掌握了多少,这是高效课堂另一主要标志。
教师完成某段内容或全部内容,一定要以恰当的方式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特别要抓好“学困生”的掌握情况,他们掌握了,中下等学生也就不在话下。这一环节最为重要,也最为教师所忽视,许多教师重“讲”轻“测”,结果常常是事倍功半。关于这一环节,“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和“三疑三探”等模式都有详细的解读,教师们必须重视;“精讲”必不可少,“检测”决不可缺。
学生的掌握情况是高效课堂关键的关键。对学生而言,攻难克坚,“斩获颇丰”是其课堂学习的“极致”,而要达到这个“极致”,取决于教师对高效课堂的精确解读和践行。
四、走进自己,是否做到“扬长避短”
教师们的个性可谓五彩缤纷,我们也希望教师们教学艺术是百花竞妍,但每个人的个性都有其无法弥补的不足。所以,打造高效课堂,教师们要特别注意“扬长避短”。如果自己是深沉有余,开朗不足,课堂上就要更多地把时间留给学生,指导学生“解释合探”,教师只做画龙点睛的工作;如果自己个性飞扬,开朗奔放,那就用自己的激情最大限度地感染学生,用自己的幽默睿智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精讲”中吸取琼浆。
同时,要注意通过“练”与“测”来弥补或巩固细微处的疏漏,扬长避短的终极目的,是为了高效课堂的高效,同时,也使每个教师掩饰其不足,尽展个性才情。
五、走出教室,是否是“神清气爽”
真正投入到课堂的教师,都有这样的经历。每当一节课讲得非常成功时,自己也颇感激动和喜悦,好似走进良辰美景,顿觉神清气爽。如果我们每节课都有这样的感觉,那我们的课堂就一定是成功的,一定是高效的。
这样的经历越多,我们成长得越快。我们的自信心会倍增,我们的幸福感会更浓,那么,我们距“名师”“名家”的距离会越来越近。“高效课堂“对于我们来讲,仍然是任重道远,我们必须具备“精细”的心态,“恒久”的毅力,“谦恭”的态度,“大胆”地放手,才能使我们的课堂走进“高效”,才能使我们自己成为“高手”。
参考文献
[1]吴荣华 新课程呼唤有效课堂交往[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11期。
[2]闫泽亮 关于构建自主高效课堂的探索与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14)。
[3]冯拓 新课标下高效课堂构建的思考[J].当代家庭教育,2018年12期。
[4]李瑛 赵云刚 聚焦核心素养打造高效课堂[J].家庭生活指南,2019年02期。
论文作者:章荣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学校管理》2019年5月总第16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8
标签:课堂论文; 高效论文; 教师论文; 学生论文; 都有论文; 自己的论文; 激情论文; 《中小学学校管理》2019年5月总第16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