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第二十六中学 441000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对一所小学的1-6年级的部分学生进行智力测验后,随机地抽取一些学生的名单交给任课教师。声称这些学生具有很大的学习潜力,其智力与学习可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8个月后,他再测试时,发现这些儿童真的取得了较大的进步。这种现象,罗森塔尔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年轻国王,他久选佳偶不得,便亲手精心雕琢了一座象牙少女像,并希望她能复活,长期厮守。后来终于如愿以偿,罗森塔尔借神话来比喻教师的激励和期待对学生进步的巨大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罗森塔尔的实验充分证明了教师对学生有更多的信心和好感时,学生受到激励,就有可能会有更大的进步。
1997年10月,笔者赴武汉听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讲学,钱老先生叙述了自己在中学时代成长过程中的一段颇有说服力的经历。在小学时,他是一个调皮捣蛋且成绩极差的学生,曾经留级过三次,庆幸的是上初中后,遇到了一位姓吴的语文老师,吴老师对其毛病视而不见,倒是常常表扬他的字写得好,并多次把他那字写得好而文章本身并不好的习作张贴在教室里,让全班同学观摩。而钱梦龙在接受了吴老师赠予的“成功”桂冠后,不得不开始琢磨怎样才能把文章写得好才不致有朝一日被同学们笑话,有了这样渴求获得成功的内部需求,加上吴老师不断鼓励、指导,钱梦龙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把写作水平提高到老师要求的标准甚至超过了这个水平。可以说没有吴老师的激励,就没有钱梦龙的成功。钱老师在以后的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一直对学生实施成功教育。他曾经教过一个特殊班,学生都是从各班挑出来的差生,当时许多任课教师都不知从何教起,学生学习的畏难情绪自不必说,但唯有钱老师胸有成竹,第一次作文课,钱老师提出的要求是“把文章的标题写好”,结果凡是能把标题写好的同学,都获得A等成绩;第二次作文课,钱老师提出的要求是“把段落分好”,结果凡是把文章分成几个段落的学生又都获得了A等的成绩。连续两次的成功,让从未体验过成功滋味的差生着实兴奋起来,他们不再害怕上作文课了,脸上也开始洋溢着自信的神采,而且一反过去懒散的作风,看上去充满了朝气,在营造了时时处处都有成功的氛围下,钱老师紧接着又布置了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作文,分别提出了下列要求:“把文章的句读点好”“用一件事表达一个思想”“用两件事表达一个中心”。由于钱老师采取了多鼓励、少否定的激励教育法,这个班的学生一年后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他们由不爱写作、不会写作,转变为爱写作、会写作;由自卑、消沉、懒散,转变为自信、开朗、向上。初三毕业的时候,全班的语文成绩令人刮目相看,有不少学生还考上了理想的高中,充分展示了激励教育法的巨大魅力。
笔者在几年前教过一名叫邓伟的学生,他的语文基础极差,初一至初二的几次考试从未及格过,他基本上丧失了学好语文的信心,在日记和作文中流露出自暴自弃的念头。在一次摸底考试中,邓伟仍然是不及格,为了不让他再次失望,我把57分改成67分,并在他的试卷上这样写道:“你是一个很聪明也很用功的学生,老师知道你很想学好语文,而你也一直在努力学习,可能是因为粗心大意的原因,你一直未能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老师先借给你10分,是对你能学好语文的肯定,也是对你认真学习的褒奖,相信你会有借有还的。”评讲试卷时,我特意表扬了邓伟同学,说他有了很大进步,通过这次考试,我们完全相信他能够学好语文。从那以后,邓伟上语文课精力格外集中,课堂上积极发言,并主动交上自己的习作让我评改。一个月后的又一次考试,他破天荒地考了74分,我在课堂上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大张旗鼓地表扬了他。从此以后,他的每次语文考试成绩都在80分以上,2001年的中考,他以语文113分的好成绩顺利考入省重点中学。
一位哲人说过:“激励对温暖人类的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没有它,我们就无法成长开花。”而赏识、表扬、鼓励正是对人肯定的表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经常给学生一些积极的提示:或是热烈的鼓掌,热情的喝采,或是只言片语的赞美,微笑点头的认可。这些对成长中的学生有不可估量的导向、趋成作用,它能使学生特别是后进生抛弃自卑、增强自信,在潜意识里肯定自己,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最终形成学生自己争取成功的内部动力,从而促使后进生的自我转化。
论文作者:蔡万军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10月总第24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7
标签:学生论文; 老师论文; 语文论文; 教师论文; 自己的论文; 塔尔论文; 写得论文; 《素质教育》2017年10月总第24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