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中心血站成分科 山东滨州 256609
摘要:目的 探究亚甲蓝光化学法灭活对血浆HBV前S2基因降解的观察。方法 将前S2抗原与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血浆设置为未处理组,并采取亚甲蓝光化学法进行处理,对灭活前后HBV pres2基因序列扩增量、血清preS2蛋白含量进行分析检测。结果 不同的光照时间显示不同区段HBV基因组反应性各不相同,其中第2区段与第3区段对于MB-Pfanyi9ng稳定性相比基因组两端的反应稳定性更加明显;灭活前与灭活后的血清preS2蛋白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血浆HBV前S2基因降解情况采用亚甲蓝光化学法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关键词:前S2基因;血浆HBV;亚甲蓝光化学法;灭活
对危急患者而言,输血治疗是临床上一类十分重要的救治措施,其中输血安全受到临床上广大医学工作者的关注,其中病毒灭活技术可对输血治疗提供重要的安全保证,对病毒灭活工作进行有效评价的意义重大[1]。本次研究旨在分析亚甲蓝光化学法灭活对血浆HBV前S2基因降解的观察,为今后的临床研究提供相关的参考资料,详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用试剂与仪器包括ELISA KIT检测仪,DNA提取试剂盒、PCR扩增体系、荧光定量PCR核酸测定仪、酶标仪等。
1.2 方法
收集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检验科确诊的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新鲜冰冻血浆(规格:200mL)20袋,对HBV PreS2-Ag进行实验室检测,确定纳入标本为阳性标本;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不加入MB,一组加入MB,将其终浓度调整为1.0μmol/L,保存于2-6℃的环境中,照射时间分别为0min、5min、20min、35min,并分别取样对各个时间点进行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将本次研究涉及的相关数据均纳入SPSS19.0的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T检验比较,当两组数据差异显著时用P小于0.05进行表示。
2 结果
2.1 灭活前与灭活后HBV基因组不同区段的检验结果
不同的光照时间显示不同区段HBV基因组反应性各不相同,其中第2区段与第3区段对于MB-Pfanyi9ng稳定性相比基因组两端的反应稳定性更加明显,当光照时间延长时显示扩增产物均不断减少,详见下表1。
3 讨论
我国属于乙型肝炎的高发国家,其中以长江以南与东部沿海地区的人群较为多见,主要集中在10-14岁与30-35岁年龄段的人群[2]。我国临床上的输血来源主要为无偿献血人群,由于病毒变异、检测“窗口期”[3]的存在的情况容易出现免疫反应性改变情况,并出现新病毒,使得输血时存在一定的风险。所以说,对血浆制品在输血过程中进行严格控制的意义重大,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血液安全性,其中MB-P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其主要原料为MB与病毒包膜蛋白、脂质与核酸等物质进行结合,经过光照后可形成自由基与单态氧,使得病毒脂质包膜被破坏,核酸出现断裂现象,使得病毒复制活动被阻断[4]。因此,提示临床工作者可从基因组水平方面进行考虑,可采取核酸扩增法对HBV pres2基因灭活,对其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许多临床学者提出,MB-P可对基因组不同结构区段产生一定的降解效果,随着时间的增长显示所有区段均可被MB-P进行讲解,由此可进行推断,MB-P可对DNA产生一定的降解效果;此外,不同区段对于MB-P敏感性有一定的差异性,其中第4区段与第1区段对MB-P的作用较为敏感,DNA容易发生降解情况,基因组对MB-P作用敏感性相比两端区段均较低。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亚甲蓝可降解DNA序列,并存在区域特异性。综上可知,对血浆HBV前S2基因降解情况采用亚甲蓝光化学法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值得实践推广。
参考文献:
[1] 曹鸿霖,黎淦平,涂传清等.亚甲蓝光化学法灭活对血浆HBV前S2基因降解的研究[J].中国输血杂志,2015,28(7):787-788.
[2] 曹丽群,胡桂兰.亚甲蓝光化学法病毒灭活血浆袋及其照射柜的血浆HBV病毒灭活效果[J].中外健康文摘,2011,08(37):118-119.
[3] 黄斯瑜,李尔凡,钟丽玲等.亚甲蓝光化学疗法血浆病毒灭活技术的应用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4,20(12):1683-1686.
[4] 焦红亮,关方霞,杨波等.亚甲蓝/光化学法灭活病毒对血浆成分的影响[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15(1):100-102.
论文作者:刚晓光,孙惠莉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
标签:血浆论文; 区段论文; 灭活论文; 基因组论文; 学法论文; 基因论文; 病毒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