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山东 青岛 266555
一、信息化教学概述
目前,信息化教学尚没有一个确切、权威的定义,各学者对信息化教学的概念给予了不同的观点,但总体来看信息化教学是信息化教育的主干和重要的表现形态。
二、信息化教学的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注重的是学生的“学”,而不是过于注重教师“教”。在信息化教学中,教师角色发生了变化,教师由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由知识的注入者和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学过程也由传统的“教”为主转变为通过创设情境、探究问题、协商学习、意义建构等以学生的“学”为主体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媒体不仅作为教师讲解的演示工具而是成为学生主动学习、意义建构、解决实际问题的认知工具,学生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信息的查询、资料的搜索以及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
2.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加德纳提出来的。信息化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运用多元智能理论的先进理念,借助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优势,创建有利于激发学生潜能的多元智能环境。
3.混合式学习理论。进入21世纪后,随着因特网的普及和发展,国际教育技术界在总结近十年网络教育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赋予它一种全新的含义:混合式学习理论,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信息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既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教育技术界的共识,“只有将这二者结合起来,使二者优势互补,才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三、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
1.职业学校教师掌握和使用信息技术的水平普遍不高。
2.中职学校的多功能教室配备不足,影响教师和学生对课程教学信息化的兴趣。
3.校本教材和相关的课件等信息资源不足,没有达到网络资源共享。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中等职业教育引用信息化教学,应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推动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科技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而对劳动力大军的技术及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原有中等职业教育中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就无法满足社会和产业界的需要,它更使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势在必行。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来创造一个理想的学习环境,运用全新的、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学习方式,利用中等职业教育中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彻底改革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教育本质,使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成为推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巨大推动力,通过各种技术手段的应用来提高教学效果,从而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职业发展的具有应变能力的各种专门人才,使中等职业教育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及时回报社会需求。
五、中等职业教育通过信息化教学,不仅可以使抽象的问题变的更为直观,也能丰富教学形式,使学生更容易接受
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现状来看,这些学生来职业学校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没有一点压力和忧患意识,加上他们学习基础差,自控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有的学生还有比较严重的厌学情绪,如果在教学过程中继续延用以往的教学模式,根本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让这些学生能在步入社会后不仅在技能上有所成就,而且在专业知识上有所了解和掌握,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将抽象的问题或目前因条件所限不能实训的内容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转换成更为直观、且能所见即所得的内容,使枯燥的概念和内容变得直观化、具体化,增强他们对所学内容的兴趣。
六、中等职业教育通过信息化教学,可以创设更适当的模拟实习环境,提升实训成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在中职学校开设的课程中,专业课的学习不仅需要勤动手,而且还要勤动脑。尽管好多学生刚上课的时候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面对这么一个陌生的实训环境和从来没有用过的机器既想动手试试,又怕弄坏机器,因而产生无从下手的心理障碍,为了克服学生的这种心理障碍,在理论教学过程中适当创设适合的模拟实习环境。让学生心中有一定的操作流程,熟悉操作方法,使他们能在实训过程中能很快地有所收获,并产生成就感。计算机模拟的现场环境、手感力度、手工技能形成等方面虽不能完全替代实物训练,但在自主交互学习、大量重复训练、内部结构探析等方面具有独到的作用。这样就可以让学生的积极动手能力甚至包括想象力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就会使学生既掌握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
七、中等职业教育通过信息化教学,能够充分进行信息技术整合、共享和创新优秀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并解决教育资源匮乏的难题
目前,尽管各级政府部门对中等职业教育也加大了硬件设施等各方面的投入,对中等职业教育也加大了财力方面的支撑,但信息化资源开发和专门人员培训等软件建设方面仍现投入不足。随着中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计算机信息类专业在职业学校的普遍开设,使计算机生均数显得就有些偏低,但在网络的支持下获取信息的便捷性得到空前的提高,将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信息化,让学生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获取所需要的更多信息,这也弥补了中等职业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
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教师深入研究广泛应用才能产生互动的“教”与“学”的效应,我们相信,在基础教育改革洪流中,信息化教学一定会迎来崭新的明天。
论文作者:丁奉亮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7年5月总第1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9
标签:学生论文; 职业教育论文; 中等职业论文; 教师论文; 环境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 职业学校论文; 《教育学》2017年5月总第1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