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之殇:基于文本内容微写作的思考——从一道中考题谈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本论文,内容论文,中考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中高考引入了微写作,较之于仿句,强调情境的设置;较之于作文,侧重于某一方面的表达技能的检测。由于形式多样,赋分灵活,效度可控,尤其是适应了当前“微时代”的碎片化写作需求,因此在大大小小的语文试卷上大行其道,方兴未艾。 本文拟从2014年南京市中考题一道微写作题谈起: 班级要出一期“小说天地”的板报,你和小伙伴们需要完成以下几件事。 7.关关编辑“小说延读”栏目,展开想象,续写了《最后一课》,你补充其中的一段对话。(4分) 我(小弗郎士)的最后一堂法语课结束了,大家陆续地离开了教室。韩麦尔先生依然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我走到他面前。 我说:(1)________ 他说:(2)____ 我说:(3)____ 他说:(4)____ 这道题设置得很巧妙,首先是基于课文内容,考查学生对《最后一课》小说主题和人物形象的把握;其次要学会转换角色,进行合理的想象;最后还将口语交际结合起来考查,考生答写的四句话显然要根据情境进行得体的交流。看似简单的对话,实则是综合考查学生的语用能力。考题设定了对话情境,因为是续写,必须承袭原有的内容并有所深化延伸,而不能节外生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道微写作的命意似乎有其规定性:表达劝慰、感激、话别等,表达爱国之情,表达对法语的感情。从口语交际的考查角度来看,作为对话,要完整、自然、符合情境(评分标准据此赋分)。 在考后的质量分析时,我们发现这道题得分情况不太乐观。剔除一些零分卷,我们对不同的得分等级的试卷进行了抽样分析。 (1)韩麦尔先生,你下面打算做什么呢? (2)小弗郎士,我打算去教德语。 (3)那你可以继续教我呀。 (4)当然,如果你愿意的话。 (1)韩麦尔先生,不要伤心,回家吧。 (2)不,小弗郎士,我要呆在这里,他们是无权剥夺我们法语课的。 (3)可是先生,您呆在这里没有任何意义。 (4)你说得对,走吧,一起回去吧。 (1)韩麦尔先生,您怎么不走? (2)你又为什么不走呢?小弗郎士,已经下课了呀。 (3)韩麦尔先生,我永远不会忘记这堂课的。韩麦尔先生,我希望您以后能再给我们上法语课。 (4)真的吗?孩子,请相信,你和镇上的孩子以后一定会有机会再上法语课的。 (1)韩麦尔先生,您别难过,我会永远记住今天的课的。 (2)谢谢你,好孩子,你更要记住我们的法语啊! (3)您放心,韩麦尔先生,我会继续好好学习法语的。 (4)对,只要我们心里装着法语,我们的法国就不会灭亡。 示例一、示例二和示例三的对话微写作最大缺憾都是没有基于课文进行合情、合理、合适的想象。示例一改教德语完全颠覆原作主旨,使韩麦尔先生高大形象一下崩塌了,这样得分就很低了。示例二的想象只停留在简单的告别的层面上,没有进一步强化题旨。示例三前两句对话纠结于走还是不走,属于节外生枝,还是要丢一点分数。示例四则扣住“法语”这一《最后一课》的重要元素传达出爱国情感,凸显文旨,人物形象鲜明,可视作“标准答案”。 零分卷(比如:“老师好。小弗郎士好。老师再见。小弗郎士再见。”)尽管极其少见,但提醒我们确实存在一些学生缺乏一定的想象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在生活中与老师的对话恐怕也仅限于这两句,这样的语文素养对于一个初三毕业生而言是很遗憾的。而更多的失分卷告诉我们,倘若立足课内,平时注意加强基于课文阅读教学内容的微写作训练,加以适当的引导,想象之殇是有可能避免的。 那么,基于文本(课文、阅读材料)内容的想象训练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首先,要读懂文本的内容。所谓“读懂”,文体不同,大方向可能有所侧重。叙事性文本,主要把握住人物形象、文章主旨。比如《最后一课》的续写,如果考生对韩麦尔先生的形象特征、文本的爱国主题一无所知的话,仅凭题干是很难答出符合题意的内容的。 我在上完《我的叔叔于勒》之后,布置了两道基于课文内容的想象微作文(200字左右),让学生任选其一加以练习。 1.想象一下,菲利普夫妇在船上发现一位百万富翁像于勒,他们会怎样? 2.假设破了产,又重新穷困潦倒的于勒找到菲利普一家的门上,将是怎样一种情景? 这两道题的关键在于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合理想象,创设一个情境,让人物充分表演,从而深化对文旨的理解。第一题大多数同学的想象还是不错的:惊魂不定的菲利普夫妇改乘圣马洛船之后,发现一位像于勒的富翁,简直如落水的人遇到了救命稻草,一番露骨的丑态百出的表演之后悻悻而归,旅行归来每天仍然到海边散步,嘴里念叨着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只是衣冠不再那么整齐了。但也有人把富翁想象成就是于勒,一番认亲的激动之后,一家人从此过上快乐的生活。第二道题同学们只是想象到菲利普夫妇是如何驱赶上门的于勒,最后于勒悲惨地离开。这两类同学说到底没有真正读懂于勒这个人。 于勒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文中人们对他的称谓因有无钱财而有云泥之别,但我们要通过字里行间去认识一个真实的于勒。王富仁先生认为“于勒是个不会过日子的人,但却不是一个薄情寡义的人”。细研来信,就不难发现他是一个败家子,但他不像他的哥嫂那样把钱财看得过重,寡于人情。第一封信在经济略有好转的情况下就愿意赔偿哥嫂的损失,第二封信“到南美去旅行”其实是隐瞒自己破产的事实。“发了财就回哈佛尔”,之后,他过着穷愁潦倒但自食其力的生活,没有回来,是因为没有发财。(参考《教师教学用书》“有关资料”)所以想象微作文第一道题中的于勒只能是“像于勒”而不是真的于勒。第二道题下笔前一定要想好:穷愁潦倒的于勒为什么会找上门来。有一位同学想象出这样一个令人唏嘘不已的情境:“避之唯恐不及”的菲利普夫妇“穷凶极恶”地驱赶找上门来的于勒,而于勒在孤单地离开之前掏出皱巴巴的零钱递给他哥哥算是对以前损失的赔偿…… 一般说来,读懂文本的内容,把握住人物形象、文章主旨,想象作文就抓住了放飞风筝的那根线,纵使风筝飞得再高,也不至于天马行空,脱离微作文的命意。 其次,要打开想象之门,能对原有内容进一步提升——发展情节、丰富人物性格,与原文不能有违和感,更不能扞格不入。 比如《皇帝的新装》上完后,我们意犹未尽,那么,游行结束,后续情况会怎样呢?我们当然可以充分想象,但着眼点无外乎这三种人:骗子、孩子、皇帝以及大臣。骗子是遭到通缉甚至被秘密处死还是受到加封?孩子被擢用还是“泯然众人矣”?皇帝和那些大臣们是至死也不愿承认还是痛改前非励精图治? 根据课文的结尾部分,真相大白后,游行大典在继续,皇帝更加趾高气扬,大臣们煞有介事地在后边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王开东就认为打死皇帝也不会承认自己被骗了,他是愚蠢的不称职的。“皇帝会大大奖赏骗子,封赏骗子,骗子一定会安然无恙”。[1]相反,所有的民众会怀疑自己的判断,直到民众确信自己全部都是愚蠢的,只配做奴隶,而那个小孩估计也是在别人鄙夷的眼光中迷失了自己的正确的看法。 如果想象成皇帝痛定思痛从此励精图治,国家大治,就与原作相悖,也大大地削弱了童话的讽刺力量。由此可见,基于文本内容的想象,发展情节、增厚文本内容的同时,要在原文预留的“轨道”上去进一步丰满人物的性格,增强文本的意旨。 最后,要关注写作的价值取向。基于文本内容的微写作中考零分卷除了空白卷外,大多数属于没有实质性想象或者说写出来的文字没有存在价值。我们在平时训练基于文本内容的想象时就要杜绝无谓的戏说、鄙俗,引导学生打造细节,推敲语言,提炼意旨。 比如《孔乙己》的续写,原文的写作风格是冷峻的,包括文中的“我”(小伙计)都是孔乙己走向死亡的推手。社会的阴冷、人情的冷漠,以及孔乙己自身的因素决定了“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也许是因为一个推测语气的“大约”二字的存在,有些学生就开始“奇思妙想”了。有位同学在作文中写到孔乙己参加辛亥革命,成为高级军官,最后严惩了丁举人。愿望是好的,但那只能是另外的一个人,绝不可能是鲁迅笔下的孔乙己。所以这次基于文本内容的续写其实是很“残忍”的,也就是要想象一个合理的情境让孔乙己死得悄无声息,否则怎么可能连咸亨酒店(这样的酒店本身就是三教九流交流真假信息的聚散地)的掌柜都没有听到呢? 既然让我们设计孔乙己的“死”,便有受当下文风影响的“好事者”玩起了穿越,让范进这样的人物来“行刑”——用手“走”在大道上的孔乙己来不及躲让新科举人范进的游街车队,就这样像一条狗一样地被碾死了。这样的想象多少有点戏谑的成分,与原作冷峻的整体风格格格不入。我觉得想象的情境要与原文保持高度的一致:社会大环境——晚清世风;小环境——鲁镇的世态人情;自然环境——“一天凉比一天”的初冬之后。促成孔乙己的“死”除了特定的环境,还应该包括“笑”——往往来自可怜的人对一个更可怜的人的冷酷无情的心灵的绞杀,还有“酒”,还有至死未醒的那个时代的读书人的“梦”……将这些元素都考虑充分了,孔乙己才死得其所——按孙绍振先生的说法,阿Q是喜剧地死去,祥林嫂是悲剧地死去,孔乙己则是既不悲剧又不喜剧地死去。 基于文本内容的微写作,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本文就基于叙事性文本的想象能力训练作了一些思考和尝试。这类微写作首先要读懂文本的内容,把握人物、环境、情节、题旨、行文风格,注重情境的设置——往往截取想象中某个生活场景进行定格、加工,可谓是“戴着镣铐跳舞”,在诸多限定的条件下写一段话,更能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南京市2014年这道中考题给我们提了个醒:我们在平时教学中是不是注重了基于文本内容的微写作呢?想象之战:基于文本内容的微写作思考--以试题为视角_孔乙己论文
想象之战:基于文本内容的微写作思考--以试题为视角_孔乙己论文
下载Doc文档